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66657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孔孟毕竟是两家 孔盂被“硬捏合拢”说,是施蛰存先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仅凭这一点,即可知施先生对古代文史的造诣非同一般。 施蛰存说:“孔孟思想,是一种思想,还是两种思想?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施蛰存闲话孔子)施先生给出的这个答案,是能使人信服的。(施文中说是司马迁捏合了孔盂二家)以我之肤浅,也能列举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的若干区别。例如,孔子衡量人的价值的“尺”是爵位,在孔子那边,是以爵位上下定人之尊卑的;孟子衡量人的价值却有爵、齿、德三把标尺;孔子之“仁”关注的是“礼”,重在束“下”,孟子之“仁”关注的是“民”,重在规“上”;孔子的“四绝”(论语子罕篇第九云:“子有四绝,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偏重天理,而孟子的“四端”(孟子公孙丑上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偏重人性。仅此三条,便可证实“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哪怕是被合称为“孔盂之道”的孔与孟也都“自成一家”。 当然,孔子与孟子有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其一、他们都“法先王之道”,缺陷是不能与时俱进;其二、他们都“行仁义之化”,缺陷是对“利”的绝对排斥;其三、他们的那一套都不见容于当世,故有“仲尼菜邑陈蔡”而“孟轲困于齐梁”。 孔子与孟子还有一点相同的,就是他们对于“法先王之道,行仁义之化”,都有一种“当仁不让”的使命感。孔子困于匡邑之时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不想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孟子则是在离开齐国的时候对充虞说:“五百年必定有称王天下的人兴起,其间必定有著名于世的贤人。周兴起以来已有七百多年,上天如果想安抚治理天下,当今之世除了我还会是谁呢?”两者相比,孔子说得比较含蓄,孟子说得比较直露。但对于孟子来说,这并非狂言。例如,“仁义之化”而为“仁政”,“先王之道”而为“王道”,或许就是他对儒家文化的贡献,至少在论语之中,未必能够找出这两个概念。 由此观之,将孔子与孟子都归入儒家,未必有错。但我们现在所要吸取的一个教训是,不能什么事情都只注意合,而不学会分。合的好处是易记,一下子记住了两个“子”,要用时一言以蔽之,仿佛占了大便宜;然而,你真想要了解孔子孟子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那还是要分开剖析才行。既能综合,又能分析,庶几可算得研究。如果只会笼而统之地说个大概,那只能蒙人蒙己罢了。现在有些自称搞国学的,看似无所不通,其实也就知道些笼而统之的“蒙法”,从不肯下功夫深入进去。对这种学问,我们要警惕。 (选自文汇报2010年8月9日)1作者认为“孔孟毕竟是两家”,下列不能成为他的依据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和孟子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和尺度是不一样的。 B孔子和孟子在“仁”上的关注内容和约束对象不相同。 C孔子和孟子政治主张和具体的人生遭遇是不相同的。 D孔孟二人在重天理还是重人性上的认识是不相同的。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与孔子相比,孟子在认识评价人的价值标准上要多元化一点。 B孔子和孟子思想上都具有保守性,都很难被当时当权者接受。 C孔子和孟子在宣扬礼教、仁政上具有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感。 D孔子含蓄,孟子直露,但是他们对儒家文化的贡献是同样大的。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孟被硬捏合拢说”的提出,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施蛰存在古代文史上的造诣。 B施蛰存认为是司马迁捏合了孔子和孟子两人的思想成为一种思想,这个观点能使人信服。C论语中找不出“仁政”“王道”这两个概念,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孔孟具有相同之处。 D将孔子与孟子都归入到儒家是现在研究国学的人所要吸取的一个教训,我们都需要警惕。(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非常散步成熟住在城边上,离他家不远,有一条僻静的乡间小路。茶余饭后,他常去那儿散散步,品味着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按他的体会,每每去溜上一趟,就仿佛做了次心理按摩,那平日里因事务繁忙、竞争激烈而导致的神疲心累的感觉便可得到些排解。然而,事情往往会有例外。某日,他溜达了一阵后从另一条小路踅回,当穿过一片松林来到湖畔时,猛地看到三个十多岁的小孩在一艘小船上玩耍,其中俩小家伙各执一根竹杆在随意划动,船儿像个醉汉似的歪歪扭扭地向前。而当时岸边和周围又没有一个人。顿时,成熟不由自主地顺路一溜小跑起来咋搞的?他有点莫名其妙。很快,他刹住了步履。哦,原来是我在担心那些小孩掉水里呐,想尽快回避这也太多虑了,咋可能恰好这会儿出事喏?他摇了摇头,为自己刚才的举动感到好笑。继而,他想劝小孩不要在水里嬉闹,可刚刚将口张开,心里忽地说不行不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要一喊,万一有小孩吃了一惊而掉水里了或恰好这会儿他自己掉下去了,那不是没事找事吗?于是,他抬腿便走,走得比先前快了许多,全然没了散步的韵味,倒像是匆匆忙忙赶路。他并不想走得这么快,然而似乎后面有人在不停地推他一般。少顷,湖面骤然传来叭啦啦的水声,成熟扭头一瞅,见划船的俩小孩没再划动,而是用身子在故意地摇晃着小船,船儿像个摇篮似的不停地晃荡,吓得另一小孩哎哎直叫。成熟不禁又跑了起来。心想这里一个行人也没有,船要弄翻了咋办?救吧,自己水性又不好,有危险;不救吧,良心又过不去,弄不好还有道德责任唉今日是咋回事噢?弄得这么狼狈,像鬼追来一样,这也太过分了!你不制止制止小孩也就算了,可也用不着这么紧张呀!就算这时船万一翻了,你不下去,也可以帮忙呼救啊。成熟想再次刹住步子,改为平常散步一样从从容容地离开,然而却没能做到,两腿像被人遥控了似的,又如同装了弹簧一般,近乎本能地迈着。陡然,后面传来扑咚一声,一个小孩跳进了水里游泳,成熟回头一望,以为出事呐,耳畔随即响起了压根儿不存在的虚幻的呼救声,当即他下意识地使出浑身劲头,如同百米赛跑一般朝前冲去,他要尽快冲出这个是非之地,那样子简直像是逃命。当他一口气跑到一座石拱桥时,因速度太快,一个趔趄,只觉嗡地一下,就啥也不清楚了。当成熟苏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医生告诉他,你这次可摔得不轻,幸亏被湖边几个小孩看到,赶紧叫人把你送来 (选自12篇好看的小小说,有删改)4. 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标题“非常散步”中的“非常”,一方面是说成熟此次散步遇到了非同寻常的情况,三个小孩在小船上玩耍,险象环生;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非同寻常的情节,本怕孩子们带给自己麻烦的成熟却被孩子们救了。 B. 成熟平日事务繁忙,竞争激烈。神疲心累的他具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看到孩子们在湖面上玩耍后,他立刻逃命似的奔跑,想尽快冲出这个是非之地。 C.小说情节简单,语言质朴,但是作者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传神的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D. “耳畔随即响起了压根儿不存在的虚幻的呼救声”以虚写实,形象地写出了成熟内心的惶恐,为下文写他摔得不省人事做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5. 小说主人公名为“成熟”,你认为他成熟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6. 最后一段,成熟从医生口中得知自己被湖边几个孩子所救。请结合全文谈谈设置这一情节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法国化学家巴斯德是世界公认的微生物学的创始者。他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在巴斯德的时代,有人认为生命可以由无生命物质产生,即“自然发生论”。作为证据之一的是腐败生蛆现象。出于他对神的信仰,他不相信非物质可以产生生命,相信只有神才是生命法则的作者。因此他认定腐败生蛆现象是腐败物里本来就潜藏着某种生命。经潜心研究,他证明了非生命物质不能产生生命。亚里士多德认为苍蝇、蛆虫等小动物是从腐烂物中自然生成,许多人曾经和他有类似的看法。曾经有人相信腐草化萤的传说。巴斯德把一团腐草先用蒸汽灭菌,把它所有的幼虫种子全部杀死,然后用玻璃罩盖紧,观看腐草到底可不可能化为萤?实验证明腐草不能变为萤。他还用简单的发酵实验证明,空气中的尘埃充满着微生物,加热或排除空气中的微生物,可防止微小动物的生长。1864年,他在法兰西研究院举行的盛大讨论会上,用曲颈瓶实验证明,自然生成说是错误的,有力地驳斥了某些科学家以自然生成说否定创造论的论调。巴斯德对神有充足的信心,对属灵的事不断追求,在他整个生命中,充满了对神绝对的信仰。他说:“我愈研究自然,就愈惊奇和赞美造物主所成就的伟大工程。我常在实验室里一面工作,一面祈祷。”巴斯德的研发与那时盛行的达尔文观点针锋相对,一位著名科学家说:“巴斯德在拯救人类生命方面的贡献比任何人都伟大,今天大部分科学家认为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但他在世时,生物界都在强烈地抵制他,因他反对自然发生的理论和达尔文主义。由于他的坚持和周全的实验,终于迫使大部分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放弃生命自然生成的观点,以及以此观点为基础的医治方法。”巴斯德并不是提出疾病细菌学说的第一个人,类似的假想以前就由吉罗拉摩费拉卡斯托罗及其他人提出过。但是巴斯德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论证,有力地支持了细菌学说的正确性,这种支持是使科学界相信该学说正确的主要因素。如果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那么通过防止有害细菌进入人体就可以避免疫病,因此巴斯德强调防菌方法对内科临床的重要性,他对把防菌方法引入外科临床的约瑟夫李斯特有重大的影响。有害细菌可以通过食品和饮料进入人体,巴斯德发明了巴斯德氏消毒法,这种方法在使用之处几乎把受污染的牛奶传染源彻底消除了。年仅二十六岁的巴斯德因对酒石酸的镜像同分异构体的研究而一跃跨入著名化学家的行列之中。巴斯德年过半百又开始潜心研究炭疽,即一种侵袭牛和许多其他动物包括人在内的严重传染病。他证明了有一种特殊的细菌是这种病的致病因素,但是远比这更为重要的是他发明的一种弱株炭疽杆菌,用这种弱株炭疽杆菌给牛注射,会使这种病发作轻微,而无致命危险,并且还会使牛对此病产生免疫力。巴斯德公开演示了他的方法会使牛产生免疫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很快就认识到这个方法可用于许多其他传染病的预防。他去巴黎参加学术会议时,旅店服务人员见他衣着朴素、行李简单,以为他是一位普通的客人,就把他安排在一间偏僻阴暗的小房间里。后来服务员知道他的身份时,跑来帮他更换房间,并道歉说:“我以为旅客的阔绰和地位,和他所携带的行李是成正比的,所以认错了,很抱歉!”巴斯德笑着回答说:“不!我认为一个人的摆阔和他的无知才是成正比的!”他是位信仰非常虔诚的人,愈老信仰愈坚定。他说:“我知道的愈多,我的信仰就愈接近乡下农民;如果我能完全了解,相信我的信仰必然像乡下农妇一般坚定。”撰写巴斯德传记的拉多说:“巴斯德的一生始终对神和永生有绝对的信心,并深信神所赐给人在世上追求美善的能力必会延续到另一个国度,福音的美德对他而言一直是存在的。”当他过世时,他一只手握着妻子,另一只手握着十字架。 (摘编自科学与信仰,有改动)相关链接:巴斯德对神有充足的信心,这神不一定是虚无的迷信意识,而是一种信仰和追求,其中也包括对科学的追求,甚至就是科学本身。巴斯德年迈时回到母校演讲, 他认为能节节得胜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信心, 相信神的启示,信心是一条绳子, 维系你周围所发生的事情, 与你内心的呼召,成为一个和谐的关系。二是热心,真正持久的热心,是来自神住在我的心里。(张文亮著,科学大师的求学,恋爱与理念)7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巴斯德用腐草化萤的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等人关于生命生成的观点,证明了非生命物质不能产生生命。B巴斯德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论证,支持了细菌学说的正确性,并把它运用在了内外科的临床医学中。C巴斯德发明的巴斯德氏消毒法,可以把受污染的牛奶传染源彻底消除,为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了福音。D巴斯德发明了弱株炭疽杆菌,用该菌给牛注射后会产生免疫力,这一成果有利于人类对其他传染病的预防。8下列各项对传主巴斯德品质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巴斯德敢于质疑,挑战权威。他用曲颈瓶实验证明了“自然生成说”的错误,驳斥了一些科学家否定创造论的论调。B巴斯德年轻有为,成果突出。因为研究酒石酸的镜像同分异构体,26岁的他就跻身著名化学家的行列。C巴斯德热爱科学,淡泊名利。年过半百的他潜心研究炭疽,收获颇丰,比如他发现了这种传染病的致病原因。 D巴斯德生活节俭,和蔼可亲。巴黎学术会议时,服务员怠慢衣着朴素的巴斯德,他笑着委婉责备。E巴斯德坚守信仰,至死不渝。他愈老信仰愈坚定,用“像乡下农妇一般坚定”的比喻,诠释了自己对信仰的理解。9巴斯德始终坚守信仰,他在微生物学上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越成就。请结合材料,分析坚守信仰与取得科学成就之间的关系。(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0.对下列文言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B.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C.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D.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1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B.“如何四纪为天子”中的“四纪”是指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C.“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D.“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的“望帝”指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它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初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B.文中第二段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C.文中用骐骥与驽马对比、用朽木与金石对比,从“不舍”与“舍”的角度来论述学习贵在积累和坚持的道理。D.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13.请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14-15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闭无风浪自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注】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水路,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E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的含蓄隽永。15.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李白蜀道难中用“_,_。”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杜甫在登高诗中借景抒情,在形象地描绘了萧萧落木与滚滚江水之后,无限悲戚地感叹道“_,_。”一个年迈憔悴而孤独的诗人形象呼之欲出。第卷 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国共产党都在抗战中做出了贡献,但到底谁才是中流砥柱呢?这值得我们深思。B我们还年轻,风华正茂,应像伟人毛泽东一样树立远大目标,不要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C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再别康桥表现的情和景虽然多,但具有内在联系,水乳交融。D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的相关决定。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滴滴司机知道用户打不到车就会加价,就故意等着,而那些不加价的单子则会一直没人接。一些司机甚至为了更高的价格舍近求远挑乘客,这样也降低了整体的效率。B环保部将密切关注污染物高排放地区,利用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筛选大气污染热点网格辅助执法检查,督促相关城市污染排放,减少重污染天气影响。C在小提琴曲梁祝音乐的伴奏下,人与偶翩翩起舞,犹如一对相爱的情侣。他们舞出各种高难度动作,给人感受到一种新奇而妩媚、清新而舒展的艺术享受。D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救护车,超过八成以上没有正规的急救资质和持证医生,有些所谓挂靠在外地医院的救护车,实际上已经多年未经过当地年检审核,属于非法运营。19.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 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A、 B、 C、 D、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6分)中国画盛用线条,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个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没有此线,_。又如山水、花卉等,_,而画家盛用线条。西洋画就不然,_,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一望而知其为画。21.下面是某地“读书活动”宣传图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5分)四、作文(60分) 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变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举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变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高xx期中检测语文答题卷题号123101112171819答案4. (3分)5. (5分) 6.(6分) 7. (3分)8. (5分)9.(4分) 13.(10分)(1) (2) 14 (5分)15.(6分) 16.(6分) (1) (2) (3) 20.(6分) 21.(5分) 800语文参考答案1C (具体人生遭遇不能成为这里的依据)2D (“对儒家文化的贡献是同样大的”一说,在文中没有依据)3A (B作者只是认可“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这个观点,并没有提到认可是“司马迁捏合孔孟二家”这个观点。C找不出“仁政”“王道”这两个概念是说明孟子对儒家文化的贡献。D原文是:将孔子与孟子都归入儒家,未必有错”,作者并没有说这是教训,只是说要从中吸取教训)4.B (并非“立刻逃跑”,而是“看到孩子们在湖面上玩耍后,成熟先是一溜小跑,很快,他刹住了步履;看到船儿像个摇篮似的不停地晃荡后, 他不禁又跑了起来,可是想再次刹住步子;听到后面传来扑咚一声,他才逃命似的奔跑。”)5.我认为他不成熟。(1分)面对孩子们的危险玩耍,主人公思前想后,看似成熟,实则明哲保身,老于世故。(2分)制止孩子们的危险游戏,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主人公却顾虑重重,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这实际上是不成熟的表现。(2分)(这是一道考查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相结合的试题,只要能围绕形象和主题来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只表达观点而没有理由,不给分;若答“我认为他成熟”,就算有理由也不给分,因为主题理解错误,价值判断错误。)6. 丰富了人物形象。孩子们不是只知玩耍的顽童,而是热心朴实的少年;成熟不是遇事不慌的智者,而是明哲保身的凡夫。(2分)使情节有波澜,制造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小说的主要篇幅写成熟在逃避,此处写自己为孩子们所救,情节突转,四两拨千斤,极具可读性。成熟因害怕受到孩子们的牵连而狂奔,摔昏后却被孩子们相救,出人意料,耐人寻味。(2分)卒章显志,深化主题。成熟之前的“不顾孩子们”与摔昏迷后“被孩子们救助”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说“批判成人世界的复杂功利,赞美孩童世界的质朴纯真”的主题。(2分)(这是一道探究小说情节设置价值的试题,学生只要能从人物、情节、艺术表达效果和主题等方面来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7B(将防菌方法运用到外科临床是李斯特,而不是巴斯德。)8(5分)选对1处给2分,全对5分。(B答非所问,这一项不是讲巴斯德的品质。C“年过半百的他潜心研究炭疽,收获颇丰”说明的应是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不断超越自我;而非“淡泊名利”。D错在“笑着委婉责备”,巴斯德并未有责备之意。)9(4分)巴斯德坚守信仰,对自然和生命充满了好奇,从而为日后取得科学成就奠定了基础。巴斯德坚守信仰,他形成了不断追求、不断超越自我的品质,也为他日后取得科学成就提供了精神上的保障。巴斯德坚守信仰,生活有乐趣,心胸开阔,富有创造性,从而为日后取得科学成就带来了学术生命力。10.A 11.D 12.C13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14.BE15. 巧妙地借用船工捕得鲤鱼一事(事借的巧),在“鲤”前冠以“南来”二字,主观地认为它是从南方的家乡游来的(或者说让鱼有了家乡的味道),从而表现自己深沉的思想之情。巧妙地运用“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典用得巧),写自己急于烹鱼取书,表现对家书的渴盼心情,从而抒发对家乡的热切思念。16(1)银瓶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17D 。A.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使用正确。B.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使用正确。C.水乳交融:形容关系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使用正确。D.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不符合语境。18A。B项谓语残缺或者动宾搭配不当,应为“督促相关城市严控污染排放”。C项杂糅,去掉“感受到”。D项语义重复,去掉“超过”或“以上”。19.C。“只见”,对应“不见”,由最后一空选,敲定正确答案为B项或C项;“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紧接“月儿挂上柳梢”,写出时间变化,最后锁定正确答案C项。20. 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 实物上都没有线 线条都不显著21.图标主体形似一本翻开的书,也像两扇打开的门;书的中间是一只眼睛;眼睛下方是一把钥匙。寓意读书可以让人开阔眼界,阅读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倡导大家积极参与读书活动。完整写出三个主要的构图要素给2分,说明图形的两个方面的寓意给2分,语言简明通顺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