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新探究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七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61963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新探究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新探究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新探究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过关检测(七)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吉林长白山质量监测)杰弗理C霍尔等人因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研究中发现若改变果蝇体内一组特定基因,其昼夜节律就会被改变,这组基因被命名为周期基因。这个发现向人们揭示出天然生物钟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从而可能改变生物的性状B控制生物钟的基因A可自发突变为基因a1或基因a2C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D科学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周期基因的变化解析:选D。基因突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A正确;基因突变往往是突变为其等位基因,因此控制生物钟的基因A可自发突变为基因a1或基因a2,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病毒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基因的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D错误。2.(2019福建厦门双十中学高三模拟)某动物一对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及其位置如图所示,该动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若干精细胞中,出现了以下6种异常精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和6属于同一变异类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2、4、5同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片段断裂C3发生的变异一般不改变碱基序列,是变异的根本来源D以上6种异常精子的形成都与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有关解析:选B。1和6的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A错误;2、4、5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分别发生了缺失、重复和倒位,因而都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片段断裂,B正确;3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一般发生了碱基序列的改变,是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以上6种异常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只有1和6可能与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有关,D错误。3(2019北京门头沟区综合练习)下图表示三种基因重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细胞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内不含有等位基因B图1和图2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都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C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基因重组与图3中的基因重组相似D孟徳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2出现新表现型原因和图2相似解析:选C。图1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推知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图1表示的基因重组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B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实现了基因重组;图3表示的基因重组为外源基因整合到质粒上形成重组质粒,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因此两种基因重组相似,C正确。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F2出现新表现型的根本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4(2019河北定州中学月考)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富含V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下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籽新品种的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培育过程中不可使用花药离体培养B过程必须使用秋水仙素C的亲本不是同一物种D过程得到的个体是四倍体解析:选C。图中过程中可用花药离体培养,再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为AA的个体;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均可导致染色体数加倍;的亲本中,AA为二倍体,AAAA为四倍体,不是同一物种;过程为基因工程导入抗虫基因,获得的仍是三倍体。5(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个体的测交后代仅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该性状只有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利用太空强辐射进行生物育种时,需从变异品种中进行筛选才能获得所需品种C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抑制着丝点分裂,使姐妹染色单体不能移向两极解析:选B。若某个体的测交后代仅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该性状可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也可能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A错误;利用太空强辐射进行生物育种时,需从变异品种中进行筛选才能获得所需品种,B正确;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错误。6(2019甘肃张掖质检)某地有一种植物,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其传粉者包括当地的天蛾和7月中旬将开始陆续迁徙离开的蜂鸟。如图表示7月30日至8月15日前后,当地各类群生物的数量变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8月份该植物种群的白花基因频率升高B该植物的花色变化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C该植物的白花更容易吸引天蛾完成传粉D开红花时的该植物需要蜂鸟传粉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选A。分析题干信息及题图可知: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没有改变,因此8月份该植物种群的白花基因频率不变,A错误;该植物的花色变化,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引起花色的表现型发生改变,B正确;天蛾数量增加,开白花的植株数量增多,说明该植物的白花更容易吸引天蛾完成传粉,C正确;蜂鸟迁徙离开,开红花的数量减少,说明开红花时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这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7(2019广东湛江高三一模)假设甲果蝇种群中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且数量相等,乙果蝇种群中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且数量相等,现将两种群果蝇混合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混合前甲、乙种群的A基因频率相同B混合前甲、乙种群的Aa基因型频率不同C若两种群随机交配,则子一代A的基因频率为25%D若甲、乙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一代的A基因频率为50%解析:选D。混合前甲、乙种群的A基因频率分别为1/4、3/4,A项错误;混合前甲、乙种群的Aa基因型频率相同,均为1/2,B项错误;由题意,无法求出两种群果蝇混合后的各种基因型的频率,也就无法求出两种群随机交配所得子一代的A基因频率,C项错误;若甲、乙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子一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A基因频率1/41/21/250%,D项正确。8(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月考)如图所示,某种动物的生活区域被一条20米宽、南北向的公路和一条20米宽、东西向的铁路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四个区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物种的基因多样性可能会增加B地理隔离影响该物种个体间的基因交流C该物种在四个区域内的生存斗争均可能加剧D该物种在区域进化方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解析:选D。某动物的生活区域被分成4个小区域后,因为生物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影响了该物种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所以其基因多样性可能会降低,也可能会增加,A、B正确。该生物在各自的区域内活动,由于活动面积减小,生存斗争可能加剧,C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生物的进化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D错误。二、非选择题9(2019四川眉山一中高三月考)下图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AABB)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纯种AABB)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个基因的突变发生在_的过程中,是由_引起的。 (2)如图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_,表现型是_,请在下图中标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乙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后的基因型为_。(3)甲、乙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因为该突变均为_,且基因突变均发生在甲和乙的_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让其后代表现出突变性状的方法是:取发生基因突变部位的组织细胞,先利用_技术对其进行繁殖得到试管苗后,让其_(填“自交”“杂交”或“测交”),其子代即可表现突变性状。解析:(1)由图可知甲植株和乙植株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基因突变发生在间期DNA复制时。(2)因为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所以这两对基因应该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又由于甲植株(纯种)的一个A基因发生突变,所以细胞的基因型应该是AaBB,表现型是扁茎缺刻叶。乙植株(纯种)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突变后的基因型为AABb。(3)植株虽已突变但由于该突变均为隐性突变,在甲、乙植株上并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由于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突变基因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子代,故甲、乙植株的子一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要想让子代表现出突变性状,可对突变部位的组织细胞进行组织培养,然后让其自交,后代中即可出现突变性状。答案:(1)DNA复制一个碱基的替换(或碱基对改变或基因结构的改变)(2)AaBB扁茎缺刻叶如图所示(提示:表示出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可)AABb(3)隐性突变体细胞组织培养自交10(2019北京丰台高三一模)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是自花传粉的植物。提高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即F1的性状优于双亲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种虽然具有杂种优势,却只能种植一代,其原因是_,进而影响产量。为了获得杂交种,需要对_去雄,操作极为繁琐。(2)雄性不育水稻突变体S表现为花粉败育。在制种过程中,利用不育水稻可以省略去雄操作,极大地简化了制种程序。将突变体S与普通水稻杂交,获得的F1表现为可育,F2中可育与不育的植株数量比约为31,说明水稻的育性由_等位基因控制,不育性状为_性状。研究人员发现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该基因并不编码蛋白质。为研究突变体S的pms3基因表达量和花粉育性的关系,得到如下结果(用花粉可染率代表花粉的可育性)。短日低温短日高温长日低温长日高温41.930.25.10表不同光温条件下突变体S的花粉可染率(%)该基因的表达量指的是_的合成量。根据实验结果可知,pms3基因的表达量和花粉育性关系是_。突变体S的育性是可以转换的,在_条件下不育,在_条件下育性最高,这说明_。(3)结合以上材料,请设计培育水稻杂交种并保存突变体S的简要流程:_。解析:(1)杂交种虽然具有杂种优势,却只能种植一代,其原因是F1是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不能稳定遗传,进而影响产量。为了获得杂交种,需要对母本去雄。(2)将突变体S与普通水稻杂交,获得的F1表现为可育,说明不育性状为隐性性状;F2中可育与不育的植株数量比约为31,说明水稻的育性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粉可染率代表花粉的可育性。基因的表达过程是指通过转录形成mRNA、再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并不编码蛋白质,因此该基因的表达量指的是RNA的合成量。表中信息显示:在日照长度相同的条件下,花粉可染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短日照高于长日照;柱形图显示:在日照长度相同的条件下,pms3基因相对表达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短日照高于长日照;综上信息可知:花粉育性变化与pms3基因的表达量呈现正相关(pms3基因的表达量越高,花粉育性越高)。分析表中信息可知:突变体S在长日高温条件下不育,在短日低温条件下育性最高,这说明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突变体S在长日高温条件下雄性不育,据此,可在长日高温条件下,以突变体S为母本,与普通水稻杂交,收获S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即为生产中所用的杂交种。突变体S在短日低温条件下育性最高,因此可在短日低温条件下,使突变体S自交,收获种子,以备来年使用。答案:(1)F1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母本(2)1对隐性RNA花粉育性变化与pms3基因的表达量呈现正相关(pms3基因的表达量越高,花粉育性越高)长日高温短日低温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在长日高温条件下,以突变体S为母本,与普通水稻杂交,收获S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即为生产中所用的杂交种。在短日低温条件下,使突变体S自交,收获种子,以备来年使用112019福建福州八县(市)协作校期中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准,云南省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从各个民族采集来的DNA基因样本都存放在云南大学的基因库里,这个基因库是云南大学科研人员历时3年完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人类的_条染色体进行测序。(2)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少数民族DNA样本,采样地点选在偏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主要原因是地理隔离使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概率小,从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间的_。(3)如图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基因A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在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其中_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在T点时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甲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_。现假设甲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一种新的变化,使得生存能力AAAaaa,其中aa个体每年减少10%,而AA和Aa个体每年均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解析:(1)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但由于男性性染色体不同,因此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对人类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进行测序。(2)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少数民族DNA样本,采样地点选在偏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主要原因是地理隔离使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概率小,从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间的基因交流。(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题图中QR时间段内种群基因频率不断改变,说明该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QR时间段内A基因频率逐渐升高,说明其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从图中无法判断出是否形成生殖隔离,因此在T点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在某年时,甲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基因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10%1/230%25%。现假设甲种群中共有100个个体,则AA、Aa和aa的个体数依次是10、30、60,若aa个体每年减少10%,而AA和Aa个体每年均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AA、Aa和aa的个体数依次是11、33、54,因此aa的基因型频率54/(113354)100%55.1%。答案:(1)24(2)基因交流(3)QRA不一定25%5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