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61390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一、单选题1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2所有艺术都说自己在追求美,可什么是美,这就是一个哲学问题了。如果说美只是主体的审美观念,与对象无关,那画画为什么要有模特儿,山水画家何必遍游名山大川临摹写生呢?上述论断所说的“哲学问题”是指(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C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D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3xx8月15日是日本战败72周年的日子。日本政府对侵略历史讳莫如深,企图通过美化侵略历史,“维护”国家荣誉和“捍卫”民族尊严,使日本国民在历史的“自豪感”中支持政府的军事野心。下面哲学观点,比较适合用来反驳“美化侵略历史” 言论的是( )A 理在气先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 吾心即是宇宙D 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4xx5月27日,中国棋手柯洁与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AlphaGo)展开三番棋比赛的终局对决。应柯洁赛前要求,他在此局执白棋。在历经约3个半小时的对弈后,柯洁投子认输,执黑的“阿尔法围棋”(AlphaGo)中盘获胜。至此,柯洁在与“阿尔法围棋”的三番棋较量中完败。这表明( )A 人工智能优越于人脑,支配着人脑B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C 人工智能在某些功能上可以代替人脑D 人工智能的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5中国绘画讲究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基础上追求“象外之象的意境美。刘禹锡提出的“境生于象外”,是中国画论关于意境论的一个重要论点。他认为,境离不开象,又不等于象,而是超越于画中物象之外的深层意蕴。下面关于“境”与“象”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境”是对“象”的本质的反映 “境”与“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境”是对“象”的能动反映 “境”是对“象”的艺术再现和创造A B C D 6xx7月,美国某科研团队找到了马约拉纳费米子。这种神秘的正反同体的粒子被称为“天使粒子”,验证其存在是困扰量子物理学界长达80年的难题。这一科学发现告诉我们( )A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发现新的物质B 世界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认识的C 世界的客观物质性决定人类认识的曲折性D 世界不在人的意识之外,而在人的意识之内7(题文)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 一概而论 B 三人成虎 C 百感交集 D 千虑一得8xx1月25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率先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该成果将有利于更精确、更快捷地开发治疗脑疾病、肿瘤等疑难杂症的新药。这表明:( )实践是科学研究探索真理性认识的目的尊重客观规律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研究的课题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科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受客观条件制约A B C D 9xx10月17日,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在一场题为“礼乐双修与走出半人时代”的讲座中指出,现代人的很多习惯是有失礼仪的。别以为向他人介绍妻子为“夫人”“爱人”就是文雅的表现,其实称“夫人”有自大的嫌疑,“爱人”是情人的意思。“老公”一词,在古代是太监的意思,称呼丈夫应称为“外子”。对此,一些专家指出,同一对象称呼很多,而且不同的称呼也应因时而变,其内涵也有所不同,不应固守传统不变。这体现了( )A 人们对同一个事物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B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 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异性D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10道德经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圣人不能离开实践见天道 物质决定意识,圣人不行而知是唯心主义观点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圣人可以不为而成 现代科技为圣人离开实践而知天下提供了条件A B C D 11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xx由中国承办,这是中国首次获得世界哲学大会的承办权。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 )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科学之科学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A B C D 12“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先有此理”。南宋哲学家朱熹的这一观点属于( )A 唯物主义B 主观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D 客观唯心主义13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龙,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却有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A 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以特殊形式的反映B 意识可以凭借人们的主观想象而产生C 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重要特点D 意识可以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新形象14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诗句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B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流而不流C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D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15(题文)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知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两句话揭示的哲理是( )A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由人的意志决定,而由天的意志来决定C 规律的存在和其作用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 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16牛顿经典力学把运动归结为确定轨道的机械运动,但只能精确描述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决了物质高速运动的问题,这一领域的物体运动是确定、可观察、可预知的;而量子力学认为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处于两个地方,甚至可以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运动,量子测量的“测不准原理”让微观领域的粒子运动显得不确定、不可观察、不可预知。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之间的转化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的事物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A B C D 17(题文)台湾大学教授傅佩荣说:“哲学不能给人带来面包,但会让人吃面包的感觉更加香甜”尼采也说:“哲学是文化的医生”。这说明( )哲学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文化提供具体方法 哲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要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艺术 哲学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A B C D 18(题文)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A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B 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C 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具体科学是研究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的科学D 哲学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分,各门具体科学则没有这种区分19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20下列选项能够恰当反映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依次排序是( )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 若在理上看, 则虽未有物, 而已有物之理 人是机器, 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 21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 把物质视为世界的本原B 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C 把主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D 把客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22(题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将其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相区别。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是( )A 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B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C 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3“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人能产生各种创意,是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 )A 客观物质性 B 社会历史性 C 主动创造性 D 直接现实性24(题文)“拔苗助长”,事与愿违;“疱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A 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B 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C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D 积极改造规律,造福人类25诗句“无风花犹落,无雨絮自飞”所包含的哲理,下列表述最确切的是( )任何物质形态都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事物运动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 26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A B C D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xx春节期间,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返乡记”,多是在外工作的人回到农村老家有感而写。有的是说农村发展迅速,农民生活变好,有的慨叹农村颓废衰败;有人看到山水如画的故园,有人看到的是家乡“空心化”的凄凉,这些报道中,有的以局部的真实代替整体的真实,有的以记忆揣测现在和未来,还有的并非返乡之作而是纯属虚构,怎样的报道才能真实准确、分析客观,再次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做到报道真实准确、分析客观。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传统文化如何以正确姿态走进校园,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网友甲认为: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精心地设计打造,将其融入相关的课程和活动之中。学校应有意识地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文明礼仪教育等活动,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网友乙认为: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但要能进得去,关键还得留下来。如何留下来?既可以融入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也可以融入老师的日常教学。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坚持不懈,责在久久为功。结合网友甲的观点,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传统文化教育要融入相关的活动之中的理由。 3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材料二从1953年到1956年底,随着土地改革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三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材料四xx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高二政治参考答案1A【解析】在接受了“慢生活”的理念之后,人们纷纷加入“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项符合题意;哲学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项观点错误;材料强调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没有体现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项不合题意; 【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方法论区别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两者统一于哲学。2A【解析】【详解】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材料强调主体的审美观念与对象有关,没有审美对象,就无法形成审美观念,这体现了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可见,材料中的论断所说的“哲学问题”是指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故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没体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主要是指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可见,材料没体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故C不符合题意;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主要强调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可见,材料没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D【解析】【详解】日本“美化侵略历史” 的言论,歪曲了事实,犯了唯心主义错误。选项A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选项BC属性主观唯心主义,可见,都不能用来反驳“美化侵略历史” 言论,故ABC不符合题意;日本的侵略历史是客观事实,是客观的,而日本“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论,故意歪曲事实,违背了客观性,犯了唯心主义错误,同时,D选项的说法强调人、天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因此,D选项比较适合用来反驳“美化侵略历史” 的言论,故D正确。故选D。【点睛】哲学的基本派别: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派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要区别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基本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4C【解析】【详解】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可能会优越于人脑,同时,人工智能是人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创造的产物,不可能支配着人脑,故A错误;材料没体现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故B不符合题意;中国棋手柯洁在与“阿尔法围棋”的三番棋较量中完败,这表明人工智能在某些功能上可以代替人脑,故C正确;人工智能的活动不是意识活动,不具有主动创造性,故D错误。故选C。5D【解析】【详解】境离不开象,又不等于象,而是超越于画中物象之外的深层意蕴,这说明“境”是对“象”的能动反映,“境”是对“象”的艺术再现和创造,故正确;“境”是对“象”反映,但不一定是本质的反映,故错误;材料没体现“境”与“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D。6B【解析】【详解】一直以来,验证“天使粒子”的存在是困扰量子物理学界长达80年的难题,如今,美国某科研团队找到了马约拉纳费米子,解决了这一难题,这说明世界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认识的,故B正确;A选项的说法太绝对,故A错误;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认识的曲折性,故C错误;D选项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D错误。故选A。7D【解析】试题分析:A不符合题意,“一概而论”强调不加区别地用一个标准来看,它反映的哲学道理是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排除;B不符合题意,“三人成虎”指的是谎言说得多了,人们把谎言当成了现实,它反映的哲学道理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排除;C不符合题意,“百感交集”体现的是感触很多,心情复杂,这是意识具有能动性的体现,排除;D符合题意,“千虑一得”是说经过多次反复推敲,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符合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观点,可以入选。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8B【解析】选项强调尊重客观规律,与题意不符。选项的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题目中,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并将该成果应用于治疗脑疾病、肿瘤等疑难杂症的新药的研发,这说明了实践是科学研究探索真理性认识的目的,科学研究的课题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故选项入选。选B。9C【解析】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的称呼不同,说明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异性,故C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人们对同个事物有可能相同的认识,排除;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影响认识的因素10C【解析】老子的观点是,在认识上纯凭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这样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而且还会扰乱人的心灵,那么要认识事物就只能靠人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即要通过理性认识才能“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的运行规律。项认识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也未涉及现代科技对圣人获得认识的影响。故项不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C。11B【解析】【详解】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哲学则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适合题意,是错误的;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哲学不是囊括万物的科学之科学,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12D【解析】【详解】“理生万物”和“未有此气,先有此理”把客观精神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点睛】注意掌握判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技巧:(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2)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3)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之外有神、上帝。13B【解析】本题要求选出解释错误的选项。龙是一些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以特殊的形式“拼接”而成,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以特殊形式的反映,A项解释正确,不选;意识并不可以凭借人们的主观想象而产生,一定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B项解释错误,应选;龙的形象是人的意识对外部世界的能动反映,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重点特点,C项解释正确,不选;意识可以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新形象,龙的形象就是这样产生的,D项解释正确,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虚幻的反映。14D【解析】苏东坡的这段话意思是: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如果从那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强调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的也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D项符合题意;“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体现的哲学道理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项不合题意;“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流而不流”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B项不合题意;“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强调的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点睛】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15A【解析】此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知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A正确;题干中荀子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观点,而B中“由天的意志来决定”是唯心主义观点,故B错误;规律的存在和起作用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故C错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故D错误。故选A。16A【解析】选项表述在题目中没有体现。选项错误,实践决定认识。题目中,牛顿的经典力学只能精确描述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相对论则解决了物质高速运动的问题,而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让微观领域的粒子运动显得不确定、不可观察、不可预知。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选项入选。选A。17D【解析】无论是傅佩荣,还是尼采,他们都强调了哲学的的重要性,哲学对于人们生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项符合题意;哲学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文化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但不能提供具体方法,项说法错误;题意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而不是哲学的产生,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点睛】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而更好地生活。18C【解析】【详解】A选项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故A不符合题意;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具体科学也不是方法论,故B错误;C选项属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区别,故C符合题意;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观点也会体现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故D错误。故选C。【点睛】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上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具体科学区别研究对象整个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任务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联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提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19D【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本题考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D项适合题意;其他选项不合要求,排除。20B【解析】“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若在理上看, 则虽未有物, 而已有物之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人是机器, 思想是人脑的特性”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表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正确的排序应是,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四个特性,亦是局限性:第一: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第二: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第三: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第四: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1A【解析】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把物质视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A适合题意;B、C、D均是唯心主义,不适合题意。22C【解析】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ABD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正确选项为C。【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实践的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3C【解析】试题分析:意识活动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人类的各种发明创造,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故C符合题意。我们要正确区分意识活动的特点和实践的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A、B、D均属于实践的特征,故排除。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24C【解析】试题分析:“拔苗助长”和“疱丁解牛”是两个相反寓意的故事,前者违背了规律,受到规律的惩罚,后者遵循规律,事半功倍,启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如果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C说法正确;AB说法与题意不符;D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消灭规律。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25A【解析】【详解】“无风花犹落,无雨絮自飞”的大意是没有风,花朵到了时节就会凋落,没有下雨,柳絮就会纷飞,这说明任何物质形态都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故符合题意;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故错误;事物运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错误。故选A。26A【解析】【详解】“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的意思是如果生活在水边,经年累月地观察水中的鱼,那么就能熟悉鱼的性情,同样,如果生活在山上,经年累月地观察山上的鸟,那么就能听懂鸟的叫声,可见,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故符合题意;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道理,故不符合题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了调查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故正确;“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的意思是你听别人讲一百遍,不如自己去看一次,你看别人做一百次,不如自己去做一次,这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故符合题意。故选A。27物质决定意识。新闻报道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反对主观主义。意识具有能动性。新闻报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报道对象的本质,使主观符合客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新闻报道必须实事求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不能违背规律。【解析】【分析】本题以春节期间,互联网上出现的很多“返乡记”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性、规律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设问是“说明怎样才能做到报道真实准确、分析客观”。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从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意识具有能动性,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主观符合客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角度回答即可。注意结合材料,理论联系实际。28美食从食材获取、辅材佐料搭配到烹制方法,体现意识活动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发挥意识认识世界的能动作用。美食创造是意识指导下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劳动者意志和追求,发挥意识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就地取材、应时而作、因材烹制,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的表述,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材料中,就地取材,应时而获,因材烹制,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考点: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29.【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传统文化教育融人相关的活动之中,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学生参加相关活动,可以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学生参加相美活动,可以使传统文化精神外化于行。(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30. 答案(1)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我国对社会发展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认识,都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真理性认识。(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发展,我国对主要矛盾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并与时代的变化相符合。(3)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经历了从确立到发展的过程,并且还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