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57384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包括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请把卷选择题正确答案填涂在标准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 He-4 C-12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K-39一、(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A. 过滤 B. 蒸馏 C. 分液 D. 萃取【答案】C【解析】【详解】食用花生油与水互不相溶,所以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A。2.下列名词中,哪个名词不属于物理量A. 长度 B. 质量 C. 摩尔 D. 时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故选项错误;B质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故选项错误;C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是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得到单位,不属于物理量,故选项正确;D时间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故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化学常识3.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A. 氧化物、化合物 B. 溶液、胶体 C. 分散系、溶液 D. 电解质、化合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后者包含前者,故A错误;B当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溶液时,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溶液、胶体是并列关系,不存在包含,故B错误;C由B分析可知,分散系包含溶液,前者包括后者,故C正确;D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所以,电解质属于化合物,后者包含前者,故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4.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类化合物称氢化物。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A. H2O B. H2SO4 C. NaH D. NH3【答案】B【解析】A、H2O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氢元素,为氢化物,故A不符合;B、H2SO4有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氢元素,不符合氢化物概念,故B符合;C、NaH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氢元素为氢化物,故C不符合;D、NH3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氢元素为氢化物,故D不符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概念的理解与分析,物质组成的分析判断是关键,题目较简单5.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过滤 蒸发 溶解 向容量瓶转移液A. 和 B. 和 C. 和 D. 和【答案】A【解析】【详解】在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在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受热而飞溅;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物质的溶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和。故选A。6.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小的是A. 200mL 2mol/L MgCl2溶液 B. 1000mL 2.5mol/L NaCl溶液C. 300mL 5mol/L KCl溶液 D. 250mL 1mol/L AlCl3溶液【答案】B【解析】A2 mol/L MgCl2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22 mol/L=4 mol/L;B2.5 mol/L 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12.5 mol/L=2.5 mol/L;C5 mol/L KCl溶液,氯离子浓度为:15 mol/L=5 mol/L;D1 mol/L 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为:31 mol/L=3 mol/L;所以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2.5 mol/L,故选B。7.要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NO3)2杂质,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操作正确的是A. 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过滤B. 加入足量的K2CO3溶液,过滤C. 先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HNO3D. 先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答案】C【解析】【分析】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的Ba(NO3)2,实质就是除去钡离子,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试剂。【详解】A.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会带入钠离子,钠离子不能再沉淀出来,故A错误;B.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引入了杂质碳酸根离子,故B错误;C.先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可除去钡离子,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HNO3,可除去碳酸根离子,不带入新的杂质,故C正确;D.先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可除去钡离子,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引入了杂质氯离子,故D错误。故选C。【点睛】除杂时原则上选用的除杂试剂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还要注意所选试剂的添加顺序,后加的试剂能把先加的试剂多余的量除掉。8.在标准状况下,如果2.8L氧气含有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 B. C. 8n D. 4n【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标准状况下,2.8L氧气的物质的量是2.8L22.4L/mol0.125mol,其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25mol,含有n个氧原子,则根据可知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0.25mol4n/mol,答案选D。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B. 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个数相等C. 等质量的CO2和CO中所含有的碳原子个数相等D. 将98gH2SO4溶解于500 ml水中,所得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答案】B【解析】【详解】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 mol ,故A错误;B.设质量为m的O2与 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分别为(m/32)NA2和(m/48)NA3 ,故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故B正确;C.设质量为m的CO与CO2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分别为(m/28)NA和(m/44)NA ,等质量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数不相同,故C错误;D. 98gH2SO4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体积500mL是指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故D错误。故选B。10.在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Cl4后振荡,静置片刻后A. 整个溶液变紫色 B. 整个溶液变为棕黄色C. 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 D. 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有机层在下层,所以振荡,静置片刻后上层几乎无色,下层紫红色,答案选C。考点:考查萃取实验判断11.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Cl-Cl2 B. Fe3+Fe2+ C. CuOCu D. H2SO4BaSO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化合价升高,Cl作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故正确;B、化合价降低,Fe3作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故错误;C、化合价降低,CuO作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故错误;D、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错误。考点:考查氧化剂和还原剂等知识。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Ca2+ + 2H2OB. 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 OH- + H+ =H2O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Cu2+ + AgD. 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Mg2+ + 2OH- =Mg(OH)2【答案】D【解析】A中石灰水是澄清的,Ca(OH)2应拆写成离子的形式;B中遗漏了参加反应的Ba2和SO42;C中离子电荷不守恒。13.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 2+与单质R不反应;X 2+ZXZ2+;YZ2+Y2+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强弱符合A. R2+X2+Z2+Y2+ B. X2+R2+Y2+Z 2+C. Y 2+Z 2+R 2+X 2+ D. Z 2+X2+R 2+Y2+【答案】A【解析】【详解】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所以根据反应X2+ Z X + Z2+可知,氧化性是X2+Z2+;同样根据反应Y + Z2+ Y2+ Z可知,氧化性是Z2+Y2+。又因为X2+与单质R不反应,所以氧化性是R2+X2+,即氧化性是R2+X2+Z2+Y2+,答案A正确。故选A。1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B. 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C. 常温常压下,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D. 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A【答案】B【解析】【详解】A.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O2)的物质的量小于0.5 mol,则所含的原子数小于NA,故A错误;B.1.06 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所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故B正确;C.48 gO3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所以含有的氧原子的数目为3NA,故C错误;D.2.4 g金属镁失去电子的数目为0.1 mol2NAmol-1=0.2NA,故D错误。15.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H4+ NO3 Al3+ Cl- B. K+ SO42 HCO3 Na+C. Ca2+ NO3 CO32- Na+ D. Cu2+ K+ SO42 Na+【答案】A【解析】【详解】A.该组离子之间在酸性溶液中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B.因H+与HCO3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C.酸性溶液中H+与CO32-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Ca2+与CO32-能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该组离子之间在酸性溶液中不反应,能共存,但Cu2+为蓝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D错误。故选A。【点睛】判断离子共存,: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有气体产生:如CO32-、S2-、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16.“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l100 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是溶液 是胶体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滤纸 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为胶体,溶液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小于1nm ,故不选;胶体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范围为l100 nm,故选;胶体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故选;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选;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选;胶体是一种介稳体系,是均一的,故不选;故正确序号为;综上所述,本题选B。17.某同学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个数有( )A. 复分解反应、1个 B. 分解反应、2个 C. 化合反应、3个 D. 置换反应、2个【答案】B【解析】【详解】5种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有:Fe2HCl=FeCl2H2,HClNaOH=NaClH2O,2NaOHCO2=Na2CO3H2O,CO2C2CO;其中不涉及到分解反应,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有2个;B选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18.研究表明: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但它对人体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As2O3,属剧毒物质,专家忠告: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A. 维生素C能将+5价砷氧化成As2O3B.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C. 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D. 使人中毒的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s2O3中砷(As)元素为+3价,从+5价降到+3价是还原反应,A错误,答案选A。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第卷(非选择题 共46分)二、填空题 19.(1)现有以下物质NaCl溶液 CO2 铜 BaSO4固体 蔗糖 酒精熔融的KNO3,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_(填上序号), 属于电解且能够导电的是 _(填上序号)。(2)写出下列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硝酸铜_; H2SO4_。(3)你想过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如反应“BaCl2Na2SO4BaSO42NaCl”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2+和SO42,而Cl、Na+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分析:反应“K2CO32HCl2KClCO2H2O”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_。(4)写出一个与离子方程式2H+CaCO3 Ca2+ +CO2H2O 相对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2). (3). Cu(NO3)2 = Cu2+2NO3- (4). H2SO4 =2H+SO42- (5). H+、CO32- (6). 2HCl+CaCO3 CaCl2 +CO2H2O【解析】【详解】(1)NaCl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存在自由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够导电;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碳酸,不是二氧化碳本身的缘故,因此CO2属于非电解质;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能够导电;硫酸钡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硫酸钡的溶解度太小,硫酸钡属于电解质;蔗糖的水溶液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酒精的水溶液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熔融的硝酸钾中存在自由的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电解质且能够导电的是,故答案为:,。(2)硝酸铜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生成铜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Cu(NO3)2 = Cu2+2NO3-,H2SO4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生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2SO4 =2H+SO42-,故答案为:Cu(NO3)2 = Cu2+2NO3-,H2SO4 =2H+SO42-。 (3)反应“K2CO32HCl2KClCO2H2O”中实际表示H+与C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H+、CO32-。(4)离子方程式2H+CaCO3 Ca2+ +CO2H2O表示碳酸钙与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钙盐,二氧化碳与水,与之相对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 CaCl2 +CO2H2O,故答案为:2HCl+CaCO3 CaCl2 +CO2H2O。【点睛】(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分类,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应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2)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离子不是它本身电离出来的,而是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因此也不是电解质;(3)BaSO4、AgCl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4)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20.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此反应中,还原剂是 _,氧化剂是 _;_元素被氧化,_元素被还原。由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_。根据你的理解再写一个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答案】 (1). (2). HCl (3). MnO2 (4). 氯 (5). 锰 (6). 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7). CuO+H2Cu+H2O.【解析】【详解】反应MnO2+4HClMnCl2+Cl2+2H2O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MnO2为氧化剂,Cl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Cl为还原剂,Cl2为氧化产物,MnCl2为还原产物,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由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为:,由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故答案为: , HCl ,MnO2 ,氯 ,锰,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CuO+H2Cu+H2O。21.实验室用密度为1.25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 0.5mol/L的稀盐酸,请填空并回答下列问题:(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列出算式)(2)配制250mL 0.5mol/L的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的体积_mL,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_mL(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用下列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4)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若实验过程E中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该如何处理?_。(5)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则浓度_(偏大、偏小、不影响)。【答案】 (1). 12.5mol/L (2). 10.0 (3). 250 (4). B、C、A、F、E、D (5). 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减小误差 (6). 重新配制 (7). 偏小【解析】【分析】(1)依据C=1000/M计算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2)依据C浓V浓=C稀V稀计算所需浓盐酸的体积;(3)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一般操作步骤解答;(4)(5)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n/V分析判断。【详解】(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000/M=10001.25g/mL36.5%/36.5g/mol=12.5mol/L,故答案为:12.5mol/L。(2)设所需浓盐酸的体积为V浓,依据C浓V浓=C稀V稀可知,250mL0.5mol/L=12.5mol/LV浓,V浓=10.0mL,所配制的溶液的体积为250mL,故所需的容量瓶的容积为250mL,故答案为:10.0, 250。(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F、E、D,故答案为:B、C、A、F、E、D。(4)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因为烧杯壁上沾有溶质,为防止引起误差,必须洗涤烧杯内壁2-3次,若实验过程E中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实验失败,无法挽回,必须重新配制,故答案为: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减小误差;重新配制。(5)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落在容量瓶外面,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故答案为:偏小。【点睛】配制过程中误差分析:称好后的药品放入烧杯时,有少量洒在烧杯外;(mB偏小,cB偏低)溶解搅拌时有部分液体溅出;(mB偏小,cB偏低)转移时有部分液体溅出;(mB偏小,cB偏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次3次;(mB偏小,cB偏低)溶解时放热,且未冷却至室温(20)(V偏小,cB偏高)在定容时,仰视读数(V偏大,cB偏低),俯视读数(V偏小,cB偏高)在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部分;(V偏大,cB偏低)加水至刻度线后,摇匀过程中,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无影响)洗涤容量瓶后,未干燥,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22.草木灰中含有可溶性钾盐(主要成分是K2SO4、K2CO3、KCl)。某学生按下列操作提取草木灰中的钾盐:取草木灰加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滤液;冷却结晶。(1)在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该仪器的作用依次是_、_、_。(2)为检验草木灰中的阴离子,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并把溶液分成三等分:取一份溶液,加入适量HCl,观察到_,证明含有碳酸根。取另一份溶液,为检验SO42,应往溶液中加入_。取剩余的一份溶液,加适量的硝酸银,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该生由此证明溶液中一定含Cl。你认为该生所得的结论是否严密?_。为什么?_。【答案】(1)加速溶解;引流;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2) 有气泡产生 盐酸酸化的氯化钡 不严密;碳酸根,硫酸根也会与银离子反应产生沉淀。【解析】试题分析:(1)在溶解固体时,使用玻璃棒可以加速溶解;在过滤操作中,可以用玻璃棒引流;在蒸发结晶操作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2)CO32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说明有CO32;向原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排除了其它阴离子的干扰,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就说明溶液中有SO42;向原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硝酸后,排除了其它离子的干扰,再加入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考点:考查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及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