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周练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56164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周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版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周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版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周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一地理上学期第四次周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题(共计30小题,每小题2分)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下题。1.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2.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图示某气象观测小组自制的简易风标,虚线是此刻观察到风标在风向指示架上的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向)。读图,回答34题。3.此刻当地吹()A.东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4.若某地一年中至少有4个月的时间盛行如图所示的风向,该地不可能是()A.澳大利亚的西北部 B.日本的北海道C.印度的德干高原 D.南非的好望角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读图,回答下题。5.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xx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下图,回答第6题。6本届大会期间,北京()A日出时间早于当地时间6点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D昼长比华盛顿更短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79题。7.关于水库及其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8.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9.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右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1011题。10该日,北半球正处于()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1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A下沉,干热 B上升,湿热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读图,回答1213题。(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12.此地大致()A.位于90E,昼长14小时左右B.位于90E,昼长12小时左右C.位于120E,昼长12小时左右D.位于150E,昼长14小时左右13.据图判断()A.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B.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D.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此回答1415题。14.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15.浅层地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xx3月26日,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据此回答1617题。16.下列关于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天体即宇宙中一切球状的固态物质B.材料中的“冰冻星球”为恒星C.天体在宇宙中是静止不动的D.天体有很多类型,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17.“冰冻星球”所在区域比较寒冷,这最可能是由于该区域()A.距太阳比较遥远B.天体的体积过小C.天体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过快D.被冰雪覆盖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径流量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819题。18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19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坡面径流增加蒸发(腾)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2021题。20该河流最主要的水源补给是()A大气降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湖泊水21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A珠江B塔里木河C松花江D长江下图为xx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2223题。22.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23.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24.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25.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26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A减少 B增加 C增加 D减少27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A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弱 B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弱C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弱 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弱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此完成2829题。28.云量最多的地区是()A.赤道地区B.北纬20地区C.北纬40地区D.北纬60地区29.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C.太阳高度D.通过的大气路径30.北京时间xx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据此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软流层C.上地幔顶部D.下地幔二、综合题(共计2大题,每大题20分)31.读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以_为中心,日期为_月_日前后。(6分)(2)图中_弧属于晨线,_弧属于昏线。(4分)(3)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东或西)侧。(4分)(4)A点的昼长为_小时,乙点的夜长为_小时。(4分)(5)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2分)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32读温带地区两区域的河流图,图中河流AB段为地上河。其中,甲图中河流流入海洋。乙图中河流不流入海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三个湖泊中,对河流补给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最大的湖泊是_,主要由河流提供补给水源的是_。(6分)(2)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通常是:丰水期_,枯水期_。而图甲中的河流AB段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否如此?为什么?(6分)(3)乙图中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可能是_,该种补给形式在我国分布较普遍的地区是_。(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地区)(4分)(4)甲图表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是,乙图所示地区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是。(4分)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地理周练(四)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 解析据图可知该大陆三个测站为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故受东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共同影响。在东南信风带影响下降水少,在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下降水多。故A项正确。2.D 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三个气象测站7月气温均在一年当中最低,得知三个测站位于南半球,可排除A、B两项;再根据三个测站气温高时降水多,气温低时降水少,可断定不可能是地中海气候,C项错误;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气温和降水变化一致,故D项正确。3.B4.C 第3题,风向标是测定风来向的仪器,一般会分作头部、水平杆和尾翼三个部分。风向标的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向。第4题,德干高原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盛行西南风和东北风;澳大利亚的西北部为季风性热带草原气候,南半球夏季时来自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左偏成西北风;日本位于东亚季风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南非的好望角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南半球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北风。5.C M地积雪深度明显低于周围地区,考虑到M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应为上海城区,城区内由于热岛效应明显,温度高,使得积雪深度小于周围,C项正确;其余各个选项农田、林地、乡村温度都不会高于周围地区,积雪深度不会低于周围。6.A 8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小时),日出时间=12点-昼长/2,A项正确;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在秋季,公历10月份左右,B项错误;北京和首尔均在北回归线以北且北京纬度比首尔高,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比首尔小,C项错误;北京比华盛顿纬度高,8月白昼时间长,所以北京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早,D项错误。7.B8.C9.C 第7题,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分析可知,水库中心一天中最低气温高于东西两侧,最高气温低于东西两侧,故水库中心的气温日较差小。第8题,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的热力差异在变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白天库区气温比周围地区低,气压高,风由库区吹向四周;晚上库区气温比周围高,气压低,风由四周吹向库区。第9题,15时时近地面库区中心气温低,形成高气压,等压面向上弯曲;高空为低气压,等压面向下弯曲。10.D 11.B 第10题,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移动。首先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确定,为赤道低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为盛行西风带。图中显示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整体南移,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季,D项正确。第11题,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性质湿热。12.A13.B 第12题,图中显示气温最高时为北京时间(120E)16时左右,而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在14时左右,则该地位于90E附近;依据地面从太阳吸收的热量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时刻,可判断昼长约为14小时。第13题,从图中地面散失热量曲线可知,一天中都在散失热量;图中显示地面散失热量曲线与气温日变化曲线变化趋势一致。14.A15.A 第14题,地壳平均厚度大约是17千米,浅层地能蕴藏在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所以属于地壳圈层。第15题,浅层地表主要是靠外来的能量提供给地表然后下传给浅层地壳,故浅层地壳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量的供应。16.D17.A 第16题,天体是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故A错;“冰冻星球”位于太阳系中冥王星外侧,不是恒星,太阳系中只有太阳是恒星,且自身发光、发热,B错;宇宙中的物质是处于不断运动中的,C错;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流星、慧星、星云等,故选D项正确。第17题,“冰冻星球”位于太阳系中冥王星外侧,该天体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因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小,温度低,所以该区域比较寒冷,A项正确。18.B19.C 第18题,植被破坏后,局部小气候破坏,降水量减小,降水变率变小,下渗减弱。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致使年内径流量波动变大;当然植被破坏也会造成河道淤积,但与该问题关联不大。 第19题,植被恢复后:该地气候会变得湿润,但降水量不一定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蒸发(腾)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小。20.C 21.B 解析:该河径流量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其补给方式应为冰雪融水,可能是我国的塔里木河。22.B 23.B 第22题,图中江苏距离冷锋锋前较远,受暖气团控制,不会遭受冻害;重庆位于冷锋锋面附近,冷锋过境带来降雨,加上地形崎岖,会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图中青海地区受高压控制,不会普降暴雨;浙江沿海夏秋季节容易受台风影响,此时正处于高压控制下,不会受台风袭击。 第23题,冷锋过境会导致气温下降,冷锋锋面为低压槽,受冷锋锋面影响,气压先降低后升高。24.D 第3题,陆地上的矿物质随着地表水汇集到河流,再注入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28.A 29.C 第2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最大,而有效总辐射量却不是最大,原因是赤道地区云量多,到达地面的辐射量小。第29题,从图中可能总辐射量的纬度分布可知其影响因素是太阳高度的大小。30.A 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云南鲁甸县位于云贵高原,地壳厚度较大,震源深度为12千米,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内部,A项正确。二、综合题31.答案:(1)南极点 12 22 (2)AB BC(3)ADE 东 (4)12 18(5)D32.答案:(1)(2)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河水否,图甲中AB段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因为地上河的水位始终比两岸的地下水水位要高。(3)冰雪融水(永久性冰川积雪融水) 西北地区(4)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