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 .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55867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考试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1为什么自然界是物质的?(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宇宙间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2如何理解物质概念?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什么关系?(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3)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人们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F)点拨: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认识、改造自然需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顺应自然节律,认为人征服自然的观点是对自然界客观性的否定。2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物质现象。(F)点拨:判断某种现象是不是物质现象,不是以是否看得见、摸得着为依据,而是根据物质的含义来判断。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现象就是物质现象,如生产关系、电场、磁场等都是物质现象。3因为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物质是不可认识的。(F)点拨: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既说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又说明物质具有可知性。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础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1)正确理解哲学上所讲的物质含义含义理解意义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到或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本原性,从而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但不是所有事物都会被人们马上认识,这需要一个过程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唯一特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将物质混同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缺陷(2)明确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特别提醒人能制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自然界以人的意识为转移(1)人有意识地制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只是改变了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由一种物质的东西变成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2)人在制造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东西时,必然以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必须利用自然物固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人们不能凭空或者随心所欲地制造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的东西。典例应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解析客观实在性是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本质属性。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答案D融会贯通 比较“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区别内涵不同是对万事万物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本原的东西,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实实在在地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外延不同客观实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即客观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外延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而且包括意识现象;不仅指向客观世界,而且指向主观世界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含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目题(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为什么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1)从产生和发展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从构成要素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F)点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可以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方面得到证明。2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F)点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三者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全面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意志只能影响社会的发展,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1)从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看,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2)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3)从人类社会的本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典例应用有一位美国高官说,当今世界,没有美国想办而办不到的事情。因此,有人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和目的决定的,这种观点()A是不可知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B否定了社会的客观性C肯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的D是一种唯心主义自然观解析不可知论是认为人类没有认识世界的可能性,A错误;材料中心在于“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和目的决定的”,显然违背社会的客观性,答案为B;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性,C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所指;材料并非对自然界的看法和观点,是历史观,D不当选。答案B融会贯通 图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知识点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这表明()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产物解析:选B材料旨在表明天体的形成和发展,A、C、D不符合题意;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这表明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2下列各选项都是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物质就是有形或无形的东西B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C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等微粒构成的D桌子、凳子、山、水具有具体形态的东西都是物质解析:选B根据物质概念可知,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B项符合题意。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有本质区别,A、C、D三项均错误。3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与“事物”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客观与客体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ABC D解析:选B“物质是永恒的”指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说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故二者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客观与客体的关系。本题选B项。知识点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有人认为:“人类社会是有意识的人参与的,故不具有物质性。”下列能反驳该观点的是()A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以及构成要素都是客观的 C社会运动的载体是人类的活动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解析:选B人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尽管打上了人的烙印,但由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以及构成要素都是客观的,故人类社会依然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性,B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C错误,社会运动的载体是生产方式。D不能反驳题干中的观点,排除。5(xx台州模拟)我们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客观要素有()客观实在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A BC D解析:选D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不选。正确,故选D。6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指出,xx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会议要求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改变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要尊重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否定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A BC D解析:选B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尊重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故入选;错误,此项改革没有改变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也没有否定人类社会的物质性。7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此观点的片面性在于()A看到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联系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D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解析:选D材料中,“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该观点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故D项入选。A、C两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B项表述与题意不符。8近年来,我国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北方冬麦区发生严重气象灾害,春夏之交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长时间干旱灾害,南方地区发生多次强降雨过程,一些江河支流发生超警戒、超保证水位的洪水,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我国政府组织动员灾区干部群众奋力抗灾救灾,水利部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加大技术指导力度,有关部门团结协作、共同抗灾,夺取了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的阶段性胜利。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解析:世界物质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两个角度。首先,可以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物质的,是有其规律的角度说明,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体现了自然界是客观的。其次,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物质的角度分析即可。答案:(1)由于气候原因,我国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体现了自然界是客观的。(2)我国政府组织动员灾区干部群众奋力抗灾救灾,水利部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夺取了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的阶段性胜利,体现了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生活物质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整个材料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