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54801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4)李仕才一、选择题1、英国在1950年初承认了新中国,这是因为一方面英国在华商业利益集团基于上海、香港的现实利益,成为推动英国政府的压力集团;另一方面,英国政府认为中共与苏共区别很大,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防止中国彻底倒向苏联。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 说明该时期中国已经放弃“一边倒”战略B. 表明中国政府承认英国在华企业特殊利益C. 说明了英国政府参与“一五计划”的兴趣D. 表明新中国对外的根本政策是“独立自主”【答案】D2、阅读近代中国留学俄(苏)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A. 清朝末年学生留俄体现了晚清中国社会的进步B. 20世纪20年代前期,留学人数增加与中共建立和国民革命兴起相关C. 20世纪20年代后期,学习内容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D. “以俄为师”一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的基本路径【答案】D【解析】清末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20年代前期,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成立了共产党,国共实现了首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派遣留学生去俄(苏)学习,导致留俄(苏)的学生数量增加,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20年代后期,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军队,学习苏联的经验,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体现在学习的内容上,如联共(布)党史、唯物史观,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近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寻求变革并不是一直“以俄为师”,如维新变法“是以日为师”,辛亥革命是“以英美为师”,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3、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答案】B【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名师点睛】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太原失守以前,八路军主要是以游击战和游击运动战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友军作战,以少部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工作;太原失守以后,八路军各师主力分别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实现了在山西的战略展开;1938年4月以后,八路军实行大幅度分兵,向河北、豫北平原、山东、冀热边和绥远等华北广大敌后区域发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4、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四选三的题目,排除掉一个错误的即可。在考场上运用排除法效果比较好。根据材料信息“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没有体现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但体现了 。故本题答案选A项。【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的发展【名师点睛】本题是通过文物挖掘的方式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做这类题目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的细节性知识点,同时把握关键词,注意不要夸大对信息的解读即可。5、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右图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晴,其内容谜面谜底生涯在镜中照相处海军浜成汤国旗商标为他人作寄书邮达尔文唐顺宗传位太子立宪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表格信息,谜底的“照相处”说明受到了西方器物的影响,“浜”受到了西方军事的影响,“商标”受到了西方经济的影响,“达尔文”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立宪”说明受到了西方政治的影响,A最全面。B说法不全面。C说法不符合表格。D说法夸大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西方对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名师点睛】对近代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学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以鸦片战争为转折点,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开始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先后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使国人进一步了解西方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社会生活也从多个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变化更为明显.6、下表是胡佛担任美国第31任总统时期,面对经济危机采取的部分措施。据此,以下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 胡佛始终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B. 扭转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大萧条局面C. 体现出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D. 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有效模式 【答案】C【解析】根据“建立联邦农业局”“国会通过了斯姆特赫利关税法”“复兴金融公司”等信息看出,面对经济危机,胡佛采取了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的措施,C正确,A错误;罗斯福新政扭转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大萧条局面,B错误;胡佛没有根本上摆脱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D错误。7、下图是有关美苏关系的漫画:在原子弹爆炸的蘑始云下,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分别通过电视媒体在对话。该漫画反映了A. 美办核竞赛严重威胁了世界安全B. 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的冲突加剧C. 核危机客观上促使美苏关系缓和D. 和平竞赛已成为美苏关系的主导【答案】C【解析】漫画信息是古巴导弹危机,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分别通过电视媒体在对话,说明核危机客观上促使美苏关系缓和,C正确;此时没有涉及世界安全问题,A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的冲突缓和,B错误;美苏关系的主导仍是冷战,D错误。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时期,金融业有显著发展,尤其是典当业日趋发达,当铺遍布全国城市集镇以及农村。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数万两或十几万两。经营典当业的主要是商人,此外还有地主、官僚,甚至政府也投资设当铺,称为“官当”。当铺的业务除放款外,还接受存款,兼营兑换等。明清时期还出现钱庄、银号、票号等新的金融机构。除了民间自办的各种机构外,清政府也设立了官方的金融机构“官银钱号”,从事各项金融业务。清代金融机构还在一些城市设立了同业行会,订立共同规则,协调金融业内部及其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摘编自孔祥毅明清中国金融革命及其货币商人材料二 17世纪晚期以来英国海外争霸战争频繁,军费开支庞大。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向社会募集资金,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东印度公司等大股份公司的借款,政府往往给这些公司一些垄断的特许经营权。光荣革命后英国股份公司不断涌现,1720年英国股份公司已经多达190家,证券交易异常活跃,伦敦也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一些商人酝酿成立一家与荷兰机构类似的银行,把政府直接借贷的功能银行化。1694年议会通过了英格兰银行法,英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成立,成为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来源。到1793年英国全国银行总数达到353家。18世纪中期,英国的近代金融体系初步建立起来。摘编自 曹瑞臣论“金融革命”与18世纪英国社会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金融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718世纪金融革命与明清金融革命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答案】(1)表现:典当业尤为发达,且分布广泛;资本相对雄厚;经营主体来源广泛;业务类型多样;金融机构类型众多;政府积极参与;注重协调行业内部各种关系。影响:有利于促进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便利清政府赋税征收,调节货币流通,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未能促进经济转型。(2)相同: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政府都积极参与;都出现金融机构创新;都推动了新的经济因素发展和增加了政府收入。 不同:政府参与方式不同:前者是直接创办金融机构;后者是通过发行国债以及将特权折算成股份入股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力度不同:前者金融创新力度有限,业务相对单一;后者则出现了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和股份制银行,更具有近代特征,且初步建立了近代金融体系。规范经营活动的举措不同:前者为协定和规则,后者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影响不同:前者未能促进经济转型,后者推动英国经济转型。 原因:中国:君主专制强化,缺乏政治环境;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海外贸易发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发发展缓慢;传统的重义轻利等观念束缚。 英国:较早确立代议制;新航路开辟后,海外殖民扩张的需要;争霸战争频繁,军费开支庞大;实行重商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名师小结】在解答有关古代中国的经济体制类的试题时,需要特别关注农业发展,必然带来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对于手工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掌握手工业发展的概况,能够分类别、分朝代识记各手工业部门的发展。至于商业着重突出两点:一为各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尤其是宋朝的,并且能够结合材料简明分析各朝商业发展的原因。其二,能够结合城市的变迁,说明商业的发展。一方面是“市”与“坊”的变迁,另一面则是城市功能的变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