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西太原期末史载,希腊某城邦在一次战役中失败,公民死伤众多,消息传到国内,战死者的父母面对公众必须笑容满面,庆幸其他人的儿子生还,而已知其子幸免于难即将相见者,则必须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这反映出在希腊()A.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B.城邦至上观念影响个人行为C.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D.社会各阶层间矛盾日趋缓和2.梭伦实行币制改革,将原来1明那相当于70德拉克马改为1明那相当于100德拉克马。货币升值之后,负债的平民手中的货币也相应增值。这一措施从本质上看()A.有利于雅典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B.有利于负债的平民偿还债务C.起到了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目的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3.2018山东枣庄期末克利斯提尼时期,富有贵族吃珍贵食物、举办奢华宴会时,要承受极大的压力,他们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远多于个人消费。这一现象()A.是严格实行财产等级制的结果B.得益于铲除旧贵族的政治特权C.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D.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过于泛滥4.2018安徽亳州期末公元前451年之前,雅典男子与他们外国妻子所生的孩子可以获得完全公民权。而伯利克里改革后,只有父母双方都是雅典公民的孩子才拥有公民权。这一变化()A.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B.扩大了雅典公民的参政范围C.提高了雅典女性的社会地位D.推动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5.古代雅典,五百人议事会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该机构以抽签选举方式从雅典的10个部落中各选50名代表组成,任期一年,不得连任,任何公民一生中担任议事会成员不得超过两次。这样的规定旨在()A.杜绝僭主政治出现的可能性B.保证部落在公共事务中平等C.努力实现决策的公正与合理D.最大限度体现人民主权原则6.学者刘家和认为,“奴隶制经济要求建立大国甚至帝国,原来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却和这一要求背道而驰。城邦体制要被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所抛弃”。对此分析正确是()A.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民主政治衰落的主要原因B.公民等级划分标准是民主政治衰落的根本原因C.个人主义和城邦本位主义加速了城邦走向团结D.公民集体的分化导致了公民制度的不断强化7.2018河北石家庄二模在罗马的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罗慕洛对其弟弟说:“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我们是在王法之下生活,我们不得不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王法的威严而贡献出你高贵的生命。”这句话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永恒宗旨。这反映了古罗马时期()A.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B.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C.法律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创制D.法律的权威根植于历史传统8.罗马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对贵族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两者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因此而终止。此法律的颁布()A.推动了罗马立法工作的开展B.加速了罗马奴隶制的瓦解C.推动了罗马帝国的经济发展D.废除了罗马的债务奴隶制9.古罗马万民法的发展主要源于裁判官的告示。裁判官的告示一般包括三种因素:现存地中海各国商法中的某些规定;剔除了形式主义的公民法旧法;裁判官的个人公平正义观念。这表明万民法()A.保留了习惯法的随意性B.以贵族利益为立法依归C.主要处理经济利益关系D.具有开放和实用的特性10.下图为罗马法所涵盖的法律内容。这说明,罗马法()A.重视维护平民利益B.比较注重法律程序C.强调保护私有财产D.法律体系比较完整11.罗马帝国法律规定,一个人死后,他的财产归最近的继承人所有,凡是权利相等的人,包括妇女都可均分。除非经公民大会协商和宗教祭司同意,才会被免除继承权。死者有权在生前指定朋友作为遗产分割人。这反映了罗马帝国时期()A.女性取得了与男性同等的地位B.宗教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C.罗马法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D.血缘和亲疏是法律实施的基础12.“罗马人通过法律创造了个人的权利,而让其他个体或集体都尊重这个权利,中世纪以后的所有政治体式在设想和构建的时候,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这强调罗马法()A.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B.遵循契约精神的规则C.绘制西方政体的蓝图D.践行主权在民的原则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32分)东西方“人民”“公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古今演变,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先秦时期的“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甲骨文的“”(人)像人垂手侧面站立之形,表示一个懂得鞠躬、谦逊、有修养的人;甲骨文的“”(民),像一个被用刃刺瞎眼睛(或低眉顺目)的人,“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或在人面前恭顺),即“民”为奴隶,被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的群氓。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民”因其无知,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教、驯服、教化。古代将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民”就如同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已经不再是懵懂、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孙中山认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摘编自万齐洲、冯天瑜“人民”词义的变迁材料二希腊城邦(polis)是政治(politics)的词根,公民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人是城邦权力的主体,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公民权不再局限于出身而可由授予获得(卡拉卡拉敕令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的旨在统一帝国税制、增加国库收入以及完整的罗马公民权授予的法令)。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近代西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先秦至晚清时期“人民”含义的变化和西方自古以来公民政治发展变化的趋势。(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民”的含义变化及西方公民政治发展的原因。(18分)14.2018安徽宿州一模(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战国时期魏国李悝法经的部分内容说明内容说明盗“盗”是指窃取财货贼“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网“网”即“断狱”,是审断罪案的法律捕“捕”即“捕亡”,是有关追捕罪犯的法律杂“杂”是对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7种违法行为的惩罚具“具”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结构与内容归纳表(部分)标题主要内容备注第三表:执行有关判决执行的规定主要是有关债务的执行第四表:家长权有关家内身份的规定第五表:继承和监护有关遗产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等规定出现了“现金借贷”“要式买卖”等契约第七表:土地和房屋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定第八表:私犯有关伤害、盗窃、诈骗等规定但以刑罚制裁的只有10条,其余作民事处罚第十表:宗教法有关丧葬方面的宗教仪式和习俗的规定第十二表:后五表的补充有关祭品和债权及占有的规定从表中提取与“法律的本质”或“价值取向”等相关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20分)单元小卷(二)1.B解析根据材料“战死者的父母面对公众必须笑容满面,庆幸其他人的儿子生还,而已知其子幸免于难即将相见者,则必须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可知为了城邦的利益,人们彼此作出了与情理不太相符的举动,故选B。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与材料“庆幸其他人的儿子生还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不符,A项错误;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与史实和情理不符,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希腊社会的各个阶层,D项错误。2.D解析实行货币增值,有利于使“负债的平民手中的货币也相应增值”,从而有利于其购买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进而稳定了公民集体,故选D。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雅典并未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A项错误;根据所学,梭伦改革直接废除了平民所有的公私债务,B项错误;根据常识我们很容易得知,实行货币增值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C项错误。3.B解析克利斯提尼改革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铲除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所以富有贵族的奢侈行为要承受极大的压力,故选B。严格实行财产等级制是从分享政治权利的角度而言,材料和政治权利的行使无关,A项错误;伯利克里改革使得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C项错误;材料只是突出富有贵族在个人奢侈行为方面受到极大压力,并没有体现雅典民主过于泛滥,D项错误。4.C解析伯利克里改革强调父母双方必须都是雅典公民,实质上提高了雅典女性的社会地位,故选C。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A项错误;伯利克里改革缩小了雅典公民的参政范围,B项错误;公民法、万民法是罗马法,与雅典无关,D项错误。5.D解析根据材料“抽签选举方式各选50名代表组成,任期一年,不得连任,任何公民一生中担任议事会成员不得超过两次”,结合所学,此规定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雅典民主特色,故选D。根据所学,雅典的民主选举符合民主制发展进程,与杜绝僭主政治无直接关联,A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雅典民主是保障公民的民主,而不是部落的平等,B项错误;选举的公正不能保证决策的公正,C项错误。6.A解析据材料“奴隶制经济要求建立大国甚至帝国城邦体制要被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所抛弃”可知,导致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故选A。公民等级划分标准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导致雅典民主制的衰落,而不是强调城邦团结的原因,C项错误;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突出公民的社会地位,D项错误。7.D解析从材料中强调法律的权威高于王权可知,古罗马的法律至上意识来源于历史传统,故选D。从材料“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王法的威严而贡献出你高贵的生命”可知,材料强调法律大于王权,A项错误;古罗马实行贵族制和君主制,没有实行民主制,B项错误;从材料“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可知,古罗马的法律有制约王权的内容,C项错误。8.A解析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它毕竟是平民的胜利,因为自此以后,贵族再也不能随意解释法律,从而推动了以后罗马立法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故选A。罗马一系列法律的制定,巩固了罗马的统治,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法律主要是为政治服务的,至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则是其间接作用,C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中没有废除债务奴隶制的条款,D项错误。9.D解析材料“裁判官的告示一般包括三种因素”说明其开放性,材料“剔除了形式主义”说明其实用特性,故选D。材料“规定”“公民法”都不是习惯法,A项错误;材料“公民法”说明立法依据不仅仅是贵族利益,材料“公平正义”也说明立法并不偏向贵族,B项错误;材料“公民法”和“个人公平正义”都不全是指经济利益,C项错误。10.D解析由材料“人法”“物权法”“继承法”“诉讼法”可知,罗马法律体系的完整性,故选D。罗马法维护的是罗马公民的利益,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包含的内容体系而非具体的法律程序,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律体系而非其核心内容,C项错误。11.C解析据材料“他的财产归最亲近的继承人所有”得出罗马法的原则性,据材料“死者有权在生前指定朋友作为遗产分割人”得出罗马法的灵活性,故选C。据材料“凡是权利相等的人,包括妇女都可均分”可知,妇女分得财产的前提是获得相等权利,据所学可知,妇女在罗马的权利受到限制,A项错误;据材料“除非经公民大会协商和宗教祭司同意”可知需要得到公民大会协商,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并不起决定作用,B项错误;据“死者有权在生前指定朋友作为遗产分割人”得出血缘和亲疏不是法律实施的唯一判断标准,D项错误。12.A解析题干中“罗马人通过法律创造了个人的权利都会考虑以人的存在为准绳”,这实际上是自然法精神中的人本主义的表现,也是罗马法不仅影响当时也影响后世的根本所在,故选A。契约精神主要指权利与义务对等,题干无提及,B项错误;绘制西方政体蓝图的应该是启蒙思想,C项错误;主权在民处理的是人民与统治者的关系,题干无提及,D项错误。13.(1)变化:先秦时期,“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即文明的贵族与不开化的群氓;春秋战国以后,官民相对,“民”是被官教化、驯服、管理的对象;近代社会,主张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国家权力的拥有者,“百官”是人民公仆。趋势:拥有政治权利的公民范围不断扩大,由贵族到平民、本城邦到外邦、有产者到无产者、男性到女性。(2)原因:中国:社会经济变革,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先秦贵族政治;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先进国人传播启蒙思想,社会剧变。西方:古希腊罗马平民、近代欧美人民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对外扩张;工商业经济发展;政府适应社会变化的改革。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先秦时期的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得出先秦时期,“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即文明的贵族与不开化的群氓;根据材料一“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民因其无知,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教、驯服、教化”得出春秋战国以后,官民相对,“民”是被官教化、驯服、管理的对象;根据材料一“人民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得出近代社会,主张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国家权力的拥有者,“百官”是人民公仆。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得出拥有政治权利的公民范围不断扩大;根据材料二“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得出由贵族到平民;根据材料二“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逐渐扩展其范围的”并结合所学得出本城邦到外邦、男性到女性;根据材料二“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得出有产者到无产者。第(2)问,中国,根据材料一“周秦以来民因其无知,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教、驯服、教化”并结合先秦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出社会经济变革,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先秦贵族政治;根据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并结合近代西方文明的传入和国运的变化得出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先进国人传播启蒙思想,社会剧变;西方,根据材料二“平民经过斗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得出古希腊罗马平民、近代欧美人民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结合所学,外邦人获得参政权,以及罗马帝国疆域扩大的史实得出对外扩张;结合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商业发展推动市民阶层壮大得出工商业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二“近代西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得出政府适应社会变化的改革。14.示例一:论题: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论证:法经是通过统治者自身政治改革形成的,它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目的是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维护以君主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利益。法经将盗贼放在法典之首,杂法中有诸多关于“逾制”罪名的规定,体现出法经积极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和等级秩序。十二铜表法是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形成的,它建立在奴隶制商品经济基础上,目的是维护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它既要反映贵族的意志,也必然要反映一些平民在政治与经济等方面的利益诉求。结论:法经与十二铜表法的相同之处,即在实质上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国情不同,决定了利益的差异。示例二:论题:经济基础差异决定了不同的法制价值取向。论证:由于二者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因此,对于公法与私法(或刑法与民商法)内容的比重安排不同。法经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更注重于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维护,公法的比重远大于私法;十二铜表法由于建立在发达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基础上,私法的比重远大于公法。结论:由于经济基础不同,法经侧重于对犯罪者的定罪量刑(或镇压与制裁),十二铜表法侧重于对公民财产关系的调节。解析这一道材料论证题。首先,从表中提取与“法律的本质”或“价值取向”等相关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如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经济基础差异决定了不同的法制价值取向。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紧扣论题,合理引用史实,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