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版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第一部分瞄准题点精准训练专题三精准训练八分析概括散文中形象的特点或内涵.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53856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版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第一部分瞄准题点精准训练专题三精准训练八分析概括散文中形象的特点或内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专用版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第一部分瞄准题点精准训练专题三精准训练八分析概括散文中形象的特点或内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专用版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第一部分瞄准题点精准训练专题三精准训练八分析概括散文中形象的特点或内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准训练八分析概括散文中形象的特点或内涵练前提示散文中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和物象,前者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的散文中,后者主要出现在写景状物的散文中;从考试的角度看,后者为重点。把握形象的特点或内涵,首先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筛选和提取;然后再进行整合、提炼、概括,这样才能形成对这一形象特点或内涵的准确判断;最后要结合文章写作背景,适当拓展。对于物象应注意由外而内地分析概括:明了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再把握其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和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每一篇散文都有其独特的形象特点,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不注意形象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不顾作者的写作意图,就会随意拔高或贬低,失之偏颇。分析内涵时不可只把目光集中在某一点上,应从相关部分甚至全文来寻找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我的老师伍叔傥先生钱谷融注我经常深切怀念着我的老师伍叔傥先生,他是我一生中给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伍先生是蔡元培先生当校长时的北大学生,与傅斯年、罗家伦等同时。1938年我考入了当时内迁到重庆的中央大学,读的是新成立的师范学院国文系。一年级时不但没有本系的教师,连系主任都没有,只能与文学院中文系的学生合在一起听课。到二年级时,当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罗家伦才请了伍先生来担任我们的系主任。伍先生很开明,颇能继承蔡元培先生兼收并蓄的精神。他自己是爱好汉魏六朝文学的,戏说他治的是“衰”文(苏东坡曾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尤其善写五古。可他请教员,却能尽量罗致各方面的人才。先后在我系任教的有罗根泽、孙世扬、顾颉刚、乔大壮、朱东润等人。更极难得的是,中央大学中文系一向是比较守旧的,只讲古典文学,不讲新文学。新文学和新文学作家,是很难进入这座学府的讲堂的。可伍先生完全不管这一套,我还在校的时候,他就请了曹禺等人来教课,请了老舍来演讲。我离校以后,他又请了杨晦、吴组缃、吴世昌等人来任教。伍先生曾在中山大学与鲁迅同过事,一向很敬佩鲁迅先生。听说他离开中国后,一度曾去日本教书,教的课程中就有鲁迅。他懂英文,有时去他房间,看到他手里拿着正在读的往往是英文小说。还知道他常通过日本的丸善书店从国外购买书籍。他与外文系的楼光来、范存忠、俞大缜等先生时相过从,与历史系的沈刚伯,哲学系的方东美、宗白华等教授,往来尤其密切。平日跟我们闲谈,也常常是古今中外,出入文史哲各个领域,真是海阔天空,鱼跃鸢飞,其乐无穷。完全没有那个时代一些教古典文学的中文系教授那种严肃古板、道貌岸然的神气。他那时孤身一人,住在一间十分简陋的教员宿舍里。他不愿吃包饭,一日三餐,都是在馆子里吃的。好在那时教授的工资高,他又除了有时候要寄些钱给外地的两个孩子以外,没有什么别的负担。有时他上馆子吃饭的时候,也常拉我陪他一起吃,而且常常一同喝些酒。他喝酒不多,主要是为了助兴开胃。吃饭时,当然也是无所不谈,但他都只是即兴式的,随随便便地想到哪里就谈到哪里,从来没有预先存心要对我进行什么教育,更绝不摆老师的架子;甚至他连他是先生我是学生这样的观念也十分淡薄。他真率、自然,一切都是任情适性而行。他不耐拘束,厌恶虚伪。有时讥评起国民党的达官贵人和一些喜欢装腔作势、沽名钓誉的学者教授来,真是妙语如珠,穷形尽相,入木三分。师范学院国文系有一门必修课叫语文教学法,也许是因为一时请不到合适的人来教,也许是在他的心底里根本瞧不起教学法之类的课程,他就自己来开这门课。他在这门课上讲什么呢?讲文心雕龙,正正经经地讲文心雕龙。决不因为这门课程的名称是语文教学法,就生拉硬扯地在每堂课的开头或结束的时候搭上一点有关教学法的话头或事例,去装门面骗人,应付学校。他仰慕魏晋风度,却从不把魏晋风度挂在嘴上,可平日举止,确乎能比较地脱落形骸、适性而行。尽管所谓魏晋风度,即便是当年的竹林名士以及稍后的清谈胜流,在显幽烛隐的“科学的”解剖刀下,也难免会露出些不堪入目的本相来。伍先生自然也未必真能超然物外,胸无纤尘。但在那举世滔滔、满目尘嚣的黑暗年代,确有一些读书人能够耿介自守,不肯同流合污,为社会保存一点正气,这不也是大可令人欣慰的事吗?伍先生就是这些读书人中的一个。所以,他在学生们的心目中,不但十分可敬,而且是可亲可爱的。我作为伍叔傥先生的弟子,由于年龄差距太大,我当时在各方面都太幼稚,无论对于他的学问,对于他的精神境界,都有些莫测高深,不能了解其万一。不过他潇洒的风度,豁达的襟怀,淡于名利、不屑与人争胜的飘然不群的气貌,却使我无限心醉。我别的没有学到,独独对他的懒散,对于他的随随便便、不以世务经心的无所作为的态度,却深印脑海,刻骨铭心,终于成了我根深蒂固的难以破除的积习,成了我不可改变的性格的一部分了!注钱谷融(19192017),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现当代文艺理论家,长期从事文学理论和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1文章第一段提到了众多文化名人,有何作用?答:_答案烘托先生的形象:开明包容,罗致各方人才;豁达与博学,交往的学者涉及众多领域。交代时代环境:身逢乱世,在艰苦的条件下,学术氛围浓厚,大师辈出。丰富文章内涵:文章主要表达对老师的敬仰和怀念,也隐含着对逝去的一代大师们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他们高深的学问、卓尔不群的精神气度的追怀与向往。2本文语言自然而雅致,整散结合,请举两例作赏析。答:_答案略。(例子准确,赏析到位即可)3伍先生为什么在学生心目中“可敬”“可亲可爱”?请结合全文分析。答:_答案要点:学问深厚,口才很好;治学上开明,对不同流派的学问包容并蓄;率真自然,淡泊名利,具有魏晋风度;生活上不拘小节;平易近人,和学生关系融洽。4探究文章结尾段画线句子的意蕴。答:_答案似贬实褒,突出了伍先生的不求名利、随性率真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我”的深远影响,表达了“我”对伍先生崇高人格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表面自谦,实是自豪,说明自己继承了伍先生不管世务专心治学的人生态度;同时曲折地表达出对当今追逐功利的浮躁之风的批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雨水注李万华昨夜梦得一坡油菜花开,竟是“一气初盈,万花齐发,青畴白壤,悉变黄金”。在梦中,我以为大地的模样就是这样:金黄,暗藏柔韧的劲道。但是梦中有人说:风吹雨打,花落叶下。我在今天的某个时刻想起梦中油菜,便有些恍惚。我分明看见那是一坡一坡的花在梢上驰骋,但我相信别人所言的零落成泥。便是现在,我依旧对自己说:花的尸骨如同花开。这之前的某一日,我在老屋檐下闲坐。这是乡下,阳光没有杂质,尚未长出新叶的梨树在院子中央,枝杈如同龟甲兽骨上的笔画。它旁边,一棵沙枣树歪着身子,旧年的妃色果子小如豆粒,果皮上布满黑点。想一想,如果每一种果子都如此闹脾气,不肯掉落,年长日久,果树会成为什么。一只猫咪跑过去,爬上大板夯筑的土墙,又从墙头跃到树枝上,停驻。看上去,它的这一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墙头露出远山一角,清冷的风从屋外榆树的枝子上滑下,近处耍社火的锣鼓节奏铿锵。也有一两声鸦啼,仿佛冬季还未离去。我们喝咸茶,偶尔说话。脑中无舟楫的片刻散漫,清波亮出光斑。其间记忆自在身边游走,觉察时它们已经遥远,并不与我发生多少关联。而在沉默时刻,我总能看见时间踮着脚,小毛贼一样扛着些破烂玩意儿走过。一扭头,我甚至看见多年后我们自身的白骨,在阳光里静坐。它们洁净、温润,泛着光泽,它们完好无损,姿态娴雅,仿佛正在轻颦浅笑。现在想起,那一天仿佛来自一个遥远过去,又仿佛取自未来。眼下转瞬即逝,未来遥不可及,过去是什么,一棵沙枣树,抑或只是一场回忆?然而回忆未必可靠。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一场或许并不存在的相遇被男主人公回忆得历历在目,仿佛它刚刚发生,彼此的气息还没在花园的雕塑下散去,不过被另一个人忘记。如果遗忘表明过去并不存在,那么回忆,是否果真能杜撰出一个过去。这一日夜间,我听见窗外檐漏,滴答滴答,屋顶积雪正在消融。我有多久不曾见得冰雪融化的样子?旧日那些冰凌挂在屋檐,雪水晶莹,春风沿着河道走过的情景,我并未生疏。一些情景日日重复,回想起来却如同空设,一些情景一旦露面,便被魔术长久定格。小时候接触物事存有局限,不能一一看尽,然而相待之心细腻专注。成年后,时刻穿行,其间柳暗花明,抑或山重水复,我们却已习惯顺水流逝。其实我并不知这是哪一日的积雪,我从乡下老屋回到小镇,它们已经存在,在楼层背阴的角落,树根,砖瓦的缝隙。它们在那里沉积,并且渐渐瓷实,它们的表面因此变成薄薄冰层,反射光芒,仿佛一些特立独行的人,“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并不依附。礼记说:“始雨水,桃始华。”这节候的物征,本以中原为主。在青藏高原,这一切都将姗姗来迟。注作者是青海人,在散文集西风消息中,她以“立春”“惊蛰”等节气为题写了一系列散文,此为雨水篇,有删改。5请分析第一段在全文的作用。答:_答案内容上,点明文章所写的时节及其特点:一夜花开,雨打花落。以梦境开篇,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下文对雨水节气诸种节候物征的深度思考。6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尚未长出新叶的梨树在院子中央,枝杈如同龟甲兽骨上的笔画。答:_(2)而在沉默时刻,我总能看见时间踮着脚,小毛贼一样扛着些破烂玩意儿走过。答:_答案(1)运用比喻修辞,把未发芽的梨树枝比作“龟甲兽骨上的笔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枝光秃秃的样子,表现出其简约拙扑的美感以及乡下生活的简单澄澈。(2)运用拟人修辞,写时间“踮着脚”,赋予其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沉默时对时间流逝的感受。运用比喻修辞,把“时间”比作“小毛贼”,把“记忆”比作“破烂玩意儿”,写出了时间偷偷溜走的情态。7作者擅长运用富有内涵或情感的典型物象,请从文中选取三个物象并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蕴含的内涵或情感。答:_答案油菜花:写油菜花怒放而后在一夜风雨后零落成泥依旧美艳如开放,表达对其自我牺牲精神的高度赞扬,表现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度思考:生命并未消逝,而是新生命的开始。沙枣果:去年的果子虽其貌不扬,却倔强地生存在枝头,表现顽强的生命力。白骨:多年后,人的生命终将消逝,白骨却以优雅的姿态留存,表现对生死淡定、超然的态度。积雪:有厚实的积淀,冰清玉洁,保持自我高洁的志向与品行,有自己的处世态度,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8有人评价李万华的文章“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历程的反观和思索”。本文表达了哪些“反观和思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_答案对生命价值的探求以及对死亡的超脱;乡下闲坐,感悟时光流逝,难以把握,未来和过去都让人迷茫;幼时与成年后对人对事的不同态度,幼时用心对待和思考所接触的有限的人与事,成年后能接触更多人与事,却习以为常,表现童真失去的遗憾;人不应随大流,而应当坚持自我认知,特立独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