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银富:近三年浙江省计算题分析及复习建议.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353799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9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银富:近三年浙江省计算题分析及复习建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沈银富:近三年浙江省计算题分析及复习建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沈银富:近三年浙江省计算题分析及复习建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三年浙江省高考物理计算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浙江省仙居中学沈银富2011 11 syfkj123 二 试题特点及命题趋势 三 计算题复习建议 一 近三年物理计算题的分析对比 分析方法 23 14分 如图所示 相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A B竖直放置 在两板之间水平放置一绝缘平板 有一质量m 电荷量q q 0 的小物块在与金属板A相距l处静止 若某一时刻在金属板A B间加一电压U 3 mgd 2q 小物块与金属板只发生了一次碰撞 碰撞后电荷量变为 q 2 并以与碰前大小相等的速度反方向弹回 已知小物块与绝缘平板间的动摩擦因素为 若不计小物块电荷量对电场的影响和碰撞时间 则 1 小物块与金属板A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 小物块碰撞后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 停在何位置 一 计算题 09新课程浙江 一 计算题 09新课程浙江B卷 23 14分 质量为m的飞机静止在水平直跑道上 飞机起飞过程可分为两个匀加速运动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飞机的加速度为a1 运动时间为t1 当第二阶段结束时 飞机刚好达到规定的起飞速度v0 飞机起飞过程中 在水平直跑道上通过的路程为s 受到的阻力恒为f 求第二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a2和时间t2 22 16分 在一次国际城市运动会中 要求运动员从高为H的平台上A点由静止出发 沿着动摩擦因数为的滑道向下运动到B点后水平滑出 最后落在水池中 设滑道的水平距离为L B点的高度h可由运动员自由调节 取g 10m s2 求 1 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与高度h的关系 2 运动员要达到最大水平运动距离 B点的高度h应调为多大 对应的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 3 若图中H 4m L 5m 动摩擦因数 0 2 则水平运动距离要达到7m h值应为多少 一 计算题 10新课程浙江 一 计算题 10新课程浙江B卷 22 16分 有一个边长为L 1 4m的正方形桌子 桌面离地高度为h 1 25m 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从桌面中心O点以初速v0 2m s沿着桌面任意方向运动直至落地 设动摩擦因素为 0 2 取g 10m s2 求 1 设物块在桌面滑动距离为s 求物块刚离开桌面时的速度v与s的关系 2 物块在桌面滑动距离s为多大时 物块水平运动距离最大 最大距离为多少 3 物块水平运动距离最大时 物块运动的总时间为多少 23 16分 如图甲所示 在水平面上固定有长为L 2m 宽为d 1m的金属 U 型轨导 在 U 型导轨右侧l 0 5m范围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在t 0时刻 质量为m 0 1kg的导体棒以v0 1m s的初速度从导轨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 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1 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 0 1 m 不计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接触电阻及地球磁场的影响 取g 10m s2 1 通过计算分析4s内导体棒的运动情况 2 计算4s内回路中电流的大小 并判断电流方向 3 计算4s内回路产生的焦耳热 一 计算题 11新课程浙江 24 18分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 比赛路径如图所示 赛车从起点A出发 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 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 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 并能越过壕沟 已知赛车质量m 0 1kg 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 1 5w工作 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 3N 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计 图中L 10 00m R 0 32m h 1 25m S 1 50m 问 要使赛车完成比赛 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 取g 10m s2 一 计算题 09新课程浙江 一 计算题 09新课程浙江B卷 24 18分 在 极限 运动会中 有一个在钢索桥上的比赛项目 如图所示 总长为L的均匀粗钢丝绳固定在等高的A B处 钢丝绳最低点与固定点A B的高度差为H 动滑轮起点在A处 并可沿钢丝绳滑动 钢丝绳最低点距离水面也为H 若质量为m的人抓住滑轮下方的挂钩由A点静止滑下 最远能到达右侧C点 C B间钢丝绳相距为L L 10 高度差为h H 3 若参赛者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处于竖直状态 抓住滑轮的手与脚底之间的距离也为h 滑轮与钢丝绳间的摩擦力大小视为不变 且摩擦力所做功与滑过的路程成正比 不计参赛者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 滑轮 含挂钩 的质量和大小 不考虑钢索桥的摆动及形变 一 计算题 09新课程浙江B卷 1 滑轮与钢丝绳间的摩擦力是多大 2 若参赛者不依靠外界帮助要到达B点 则人在A点处抓住挂钩时至少应该具有多大的初动能 3 比赛规定参赛者须在钢丝绳最低点脱钩并到达与钢丝绳最低点水平相距为4a 宽度为a 厚度不计的海绵垫子上 若参赛者由A点静止滑下 会落在海绵垫子左侧的水中 为了能落到海绵垫子上 参赛者在A点抓住挂钩时应具有初动能的范围 23 20分 如图所示 一矩形轻质柔软反射膜可绕过O点垂直纸面的水平轴转动 其在纸面上的长度为L1 垂直纸面的宽度为L2 在膜的下端 图中A处 挂有一平行于转轴 质量为m 长为L2的导体棒使膜成平面 在膜下方水平放置一足够大的太阳能光电池板 能接收到经反射膜反射到光电池板上的所有光能 并将光能转化成电能 光电池板可等效为一个一电池 输出电压恒定为U 输出电流正比于光电池板 接收到的光能 设垂直于入射光单位面积上的光功率保持恒定 导体棒处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中 并与光电池构成回路 流经导体棒的电流垂直纸面向外 注 光电池与导体棒直接相连 连接导线未画出 一 计算题 10新课程浙江 1 现有一束平行光水平入射 当反射膜与竖直方向成 60o时 导体棒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求此时电流强度的大小和光电池的输出功率 2 当 变成45o时 通过调整电路使导体棒保持平衡 光电池除维持导体棒平衡外 还能输出多少额外电功率 一 计算题 10新课程浙江B卷 23 20分 如图所示 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功率P从A点出发 先沿着长度为s1 倾角为 的斜面运动到B 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k1倍 随后沿着长度为s2的水平面运动到D 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k2倍 若s1和s2足够长 汽车在AB BD段最后均可达到匀速行驶 求 1 汽车在AB段和BD段达到匀速行驶时 其速度v1和v2分别为多大 耗时分别为多少 为了省油 汽车发动机在BD段至少还需工作多久才能到达D点 2 若汽车可先沿着长度为s2的水平面运动 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k2倍 随后沿着长度为s1 倾角为 的斜面运动到D 点 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k1倍 为简单计 设k1 k2 k 请问与原路径相比 哪个更省时 为什么 一 计算题 11新课程浙江 24 20分 节能混合动力车是一种可以利用汽油及所储存电能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 有一质量m 1000kg的混合动力轿车 在平直公路上以v1 90km h匀速行驶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 50kW 当驾驶员看到前方有80km h的限速标志时 保持发动机功率不变 立即启动利用电磁阻尼带动的发电机工作给电池充电 使轿车做减速运动 运动L 72m后 速度变为v2 72km h 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的1 5用于轿车的牵引 4 5用于供给发电机工作 发动机输送给发电机的能量最后有50 转化为电池的电能 假设轿车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变 求 1 轿车以90km h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 所受阻力F阻的大小 2 轿车从90km h减速到72km h过程中 获得的电能E电 3 轿车仅用其在上述减速过程中获得的电能E电维持72km h匀速运动的距离L 25 22分 如图所示 x轴正方向水平向右 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 在xOy平面内有与y轴平行的匀强电场 在半径为R的圆内还有与xOy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 在圆的左边放置一带电微粒发射装置 它沿x轴正方向发射出一束具有相同质量m 电荷量q q 0 和初速度v的带电微粒 发射时 这束带电微粒分布在0 y 2R的区间内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从A点射出的带电微粒平行于x轴从C点进入有磁场区域 并从坐标原点O沿y轴负方向离开 求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请指出这束带电微粒与x轴相交的区域 并说明理由 若这束带电微粒初速度变为2v 那么它们与x轴相交的区域又在哪里 并说明理由 一 计算题 09新课程浙江 一 计算题 09新课程浙江B卷 25 22分 如图所示 圆心在原点 半径为R的圆将xOy平面分为两个区域 在圆内区域 r R 和圆外区域 r R 分别存在两个磁场方向均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 垂直于xOy平面放置了两块平面荧光屏 其中荧光屏甲平行于x轴放置在y轴坐标为 2 2R的位置 荧光屏乙平行于y轴放置在x轴坐标为3 5R的位置 现有一束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 动能为E0的粒子从坐标为 R 0 的A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区域 最终打在荧光屏甲上 出现坐标为 0 4R 2 2R 的亮点N 若撤去圆外磁场 粒子打在荧光屏甲上 出现坐标为 0 2 2R 的亮点M 此时 若将荧光屏甲沿y轴负方向平移 则亮点的x轴坐标始终保持不变 不计粒子重力影响 一 计算题 09新课程浙江B卷 1 求在区域 和 中粒子运动速度v1 v2的大小 2 求在区域 和 中磁感应强度B1 B2的大小和方向 3 若上述两个磁场保持不变 荧光屏仍在初始位置 但从A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区域 的粒子束改为质量为m 电荷量为 q 动能为3E0的粒子 求荧光屏上的亮点的位置 24 22分 在一个放射源水平放射出和三种射线 垂直射入如图所示磁场 区域 和 的宽度均为d 各自存在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 两区域的磁感强度大小B相等 方向相反 粒子运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1 若要筛选出速率大于v1的粒子进入区域 要磁场宽度d与B和v1的关系 2 若B 0 0034T v1 0 1c c是光速度 则可得d 粒子的速率为0 001c 计算和射线离开区域 时的距离 并给出去除和射线的方法 一 计算题 10新课程浙江 3 当d满足第 1 小题所给关系时 请给出速率在v1 v v2区间的粒子离开区域 时的位置和方向 4 请设计一种方案 能使离开区域 的粒子束在右侧聚焦且水平出射 一 计算题 10新课程浙江B卷 24 22分 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区域 直角边长为2a 在该区域 有一垂直纸面向内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 一束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速度范围在 0 5aqB m 之间的带负电粒子从中点O垂直直角边射入该磁场区域 在另一直角边放置一块足够大的荧光屏 如图所示 重力不计 求 1 速度至少为多大的带电粒子 能够在荧光屏上留下光斑 2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和速度的关系 3 磁场区域内 荧光屏上亮点的位置和速度的关系 4 荧光屏上光斑的分布区域 一 计算题 11新课程浙江 25 22分 如图甲所示 静电除尘装置中有一长为L 宽为b 高为d的矩形通道 其前 后面板使用绝缘材料 上 下面板使用金属材料 图乙是装置的截面图 上 下两板与电压恒定的高压直流电源相连 质量为m 电荷量为 q 分布均匀的尘埃以水平速度v0进入矩形通道 当带负电的尘埃碰到下板后其所带电荷被中和 同时被收集 通过调整两板间距d可以改变收集效率 当d d0时 为81 即离下板0 81d0范围内的尘埃能够被收集 不计尘埃的重力及尘埃之间的相互作用 1 求收集效率为100 时 两板间距的最大值为dm 2 求收集率 与两板间距d的函数关系 3 若单位体积内的尘埃数为n 求稳定工作时单位时间下板收集的尘埃质 M t与两板间距d的函数关系 并绘出图线 考试内容与要求 模块物理必修课1 必修2 考试内容与要求 模块物理选修3 1 选修3 2 新而不偏 体现课改 稳中有变 变中求新 联系实际 突出主干 推陈出新 力避怪难 二 计算题 近三年新课程浙江 考查特点 计算题的命题趋势 1 注重对主干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2 多过程问题是物理计算题的必考题型 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与科技和生活紧密联系 创新性问题仍会受高考命题专家的追捧 建模能力 科学方法考查是亮点 4 注重以新情景问题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明显的选拔功能 三 计算题 新课程浙江 复习建议 1 物理计算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思维 1 1学生解答计算题的思维过程 文字 情景 模型 规律 列式 问题解决 示意图 条件判断 算法 再现 三 计算题 新课程浙江 复习建议 1 物理计算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思维 1 2正确解答计算题的思维过程 对象 过程 三 计算题 新课程浙江 复习建议 1 物理计算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思维 1 3教师强化常规解答思维过程的示范 如图所示 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 间距为d 板间存在匀强电场 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 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从上板的小孔射入 当它从下板的小孔穿出时所用的时间为t 若小球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从下板的小孔竖直向上射入 则从上板小孔穿出时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 1 指出两板间电场强度的方向 2 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3 求小球穿出下板小孔时速度v1与穿出上板小孔时速度v2之比v1 v2 2 加强审题训练 1 关键词语的理解 加深对概念 规律的理解 2 隐含条件的挖掘 理解 推理能力 3 排除干扰因素 分析综合能力 4 理解物理现象和情景 构建物理模型 5 明晰物理过程 画出物理情景示意图 脑中有 动画 纸上有草图 坚持在 图像 语言上下功夫 将物理过程或物理情景用各种图像 图示 示意图 草图 图形 各种 场 线等等进行描述 题目 2007年高考宁夏理科综合第23题 倾斜雪道的长为25m 顶端高为15m 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 如图所示 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v0 8m s飞出 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 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 除缓冲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过渡轨道光滑 其长度可忽略 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数 0 2 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 取g 10m s2 15m 25m 题目提供的情景与要求 平抛运动 沿倾斜雪道下滑 沿水平雪道减速滑行 拆 3 1加强基本物理过程复习 重视基本物理过程的分析 通过复习在头脑中 沉淀 一些典型的物理过程模型 典型过程模型在记忆 理解知识 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审题能力 方面的价值是被实践证明的 匀速直线运动收尾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恒定功率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平抛运动 斜抛定性 天体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简谐运动 有弹簧参与力和运动关系问题在于 3 加强解答物理计算题基本技能训练 22 16分 在一次国际城市运动会中 要求运动员从高为H的平台上A点由静止出发 沿着动摩擦因数为 的滑道向下运动到B点后水平滑出 最后落在水池中 设滑道的水平距离为L B点的高度h可由运动员自由调节 取g 10m s2 求 1 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与高度h的关系 2 运动员要达到最大水平运动距离 B点的高度h应调为多大 对应的最大水平距离Sm为多少 10新课程浙江计算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 平抛运动 拆 2010年台州一模 24 20分 如图所示 两条间距l 1m的光滑金属导轨制成的斜面和水平面 斜面的中间用阻值为R 2 的电阻连接 在水平导轨区域和斜面导轨及其右侧区域内分别有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1和B2 且B1 B2 0 5T 在斜面的顶端e f两点分别用等长轻质柔软细导线连接ab ab和cd是质量均为m 0 1kg 长度均为1m的两根金属棒 ab棒电阻为r1 2 cd棒电阻为r2 4 cd棒置于水平导轨上且与导轨垂直 金属棒 导线及导轨接触良好 已知t 0时刻起 cd棒在外力作用下开始水平向右运动 cd棒始终在水平导轨上运动 ab棒受到F 0 75 0 2t N 沿水平向右的力作用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且静止时细导线与竖直方向夹角 37 导轨的电阻不计 图中的虚线为绝缘材料制成的固定支架 g 10m s2 sin37 0 6 cos37 0 8 3 2重视受力分析训练 29校平均分3 01 1 分析并计算说明cd棒在磁场B1中做何种运动 2 t 0时刻起 求1s内通过ab棒的电量q 3 若t 0时刻起 2s内作用在cd棒上外力做功为W 21 33J 则这段时间内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R多大 得分点1平均分1 76 得分点2平均分0 77 得分点3平均分0 48 3 2重视基本思维方法训练 如图1所示 A B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 板间距离为d d远小于板的长和宽 在两板的中心各有小孔O和O O和O 处在同一竖直线上 在两板之间有一带负电的质点P 已知A B间所加电压为U0时 质点P所受的电场力恰好与重力平衡 现在A B间加上如图2所示随时间t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压U 已知周期 g为重力加速度 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某一时刻t0 在A B间的中点处由静止释放质点P 一段时间后质点P从金属板的小孔飞出 1 t0在什么范围内 可使质点在飞出小孔之前运动的时间达到最短 2 t0在哪一时刻 可使质点P从小孔飞出时的速度达到最大 3 2重视基本思维方法训练 水平圆盘上有一过圆心的光滑小槽 槽内有两根原长和劲度系数均相同的橡皮绳拴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 其中O点圆盘的中心 O 为边缘 劲度系数为k 橡皮绳的原长为圆盘半径R的1 3 现使圆盘角速度缓慢增大 求当圆盘的角速度分别为和两种情况时小球对应的线速度之比 3 4重视复杂问题分解为基本问题能力训练 物理过程分析的主要原则是 把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为几个简单的过程 找出多个过程之间的联系 但要注意多过程物理题的特点 阶段性 将题目涉及的物理过程适当地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它往往是以时间作为划分依据的 相关性 找出各个阶段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因素 如速度 能量等 规律性 明确每一个阶段应遵循什么样的物理规律 2011 23 学会分拆物理过程从时间的角度从空间的角度学会等效物理过程学会利用已知物理过程 2011全国卷 25 19分 如图 与水平面成45 角的平面MN将空间分成I和II两个区域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 的粒子以速度v0从平面MN上的P0点水平右射入I区 粒子在I区运动时 只受到大小不变 方向竖直向下的电场作用 电场强度大小为E 在II区运动时 只受到匀强磁场的作用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求粒子首次从II区离开时到出发点P0的距离 粒子的重力可以忽略 4 加强联系实际问题中建模训练 实际问题 对象模型 过程模型 24 如图所示 一矩形轻质柔软反射膜可绕过O点垂直纸面的水平轴转动 其在纸面上的长度为L1 垂直纸面的宽度为L2 在膜的下端 图中A处 挂有一平行于转轴 质量为m 长为L3的导体棒使膜绷成平面 在膜下方水平放置一足够大的太阳能光电池板 能接收到经反射膜反射到光电池板上的所有光能 并将光能转化成电能 光电池板可等效为一个一电池 输出电压恒定为U 输出电流正比于光电池板接收到的光能 设垂直于入射光单位面积上的光功率保持恒定 导体棒处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中 并与光电池构成回路 流经导体棒的电流垂直纸面向外 注 光电池与导体棒直接相连 连接导线未画出 10新课程浙江计算题 太阳能电池板 1 现有一束平行光水平入射 当反射膜与竖直方向成 60 时 导体棒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求此时电流强度的大小和光电池的输出功率 2 当 变成45 时 通过调整电路使导体棒保持平衡 光电池除维持导体棒力学平衡外 还能输出多少额外电功率 考生反映 题目看不懂 不会建立物理模型 原因 文字多 400个字符 知识广 几何光学 电路 安培力 静力学等 插图难 是一幅不易看懂的截面图 太阳能电池板 当反射膜与竖直方向成60 时的导体棒受重力 反射膜的拉力和安培力作用而静止物理模型 共点力的平衡 1 现有一束平行光水平入射 当反射膜与竖直方向成 60 时 导体棒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求此时电流强度的大小和光电池的输出功率 平行光射到反射膜上物理模型 光的反射定律 S1 S1 L1L2cos60 2 当 变成45 时 通过调整电路使导体棒保持平衡 光电池除维持导体棒力学平衡外 还能输出多少额外电功率 当反射膜与竖直方向成45 时的导体棒受重力 反射膜的拉力和安培力作用而静止 物理模型 共点力的平衡 平行光射到反射膜上物理模型 光的反射定律 S2 S2 L1L2cos45 24 20分 节能混合动力车是一种可以利用汽油及所储存电能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 有一质量m 1000kg的混合动力轿车 在平直公路上以v1 90km h匀速行驶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 50kW 当驾驶员看到前方有80km h的限速标志时 保持发动机功率不变 立即启动利用电磁阻尼带动的发电机工作给电池充电 使轿车做减速运动 运动L 72m后 速度变为v2 72km h 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的1 5用于轿车的牵引 4 5用于供给发电机工作 发动机输送给发电机的能量最后有50 转化为电池的电能 假设轿车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变 求 1 轿车以90km h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 所受阻力F阻的大小 2 轿车从90km h减速到72km h过程中 获得的电能E电 3 轿车仅用其在上述减速过程中获得的电能E电维持72km h匀速运动的距离L 5 能力培养别忘数学高考物理学科要考查的五种能力中有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高考对这一能力的考查大大加强 数学基本功培养可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有关数字的运算 如2010年24题 其二是代数和几何知识运用 如2009年25题 2010年22题 2010年24题 其三是图象的运用 2011年25题 6 利用高考题翻新进行训练 以求学生真懂但要谨慎 如图所示 在坐标系xoy中 过原点的直线OC与x轴正向的夹角 120 在OC右侧有一匀强电场 在第二 三象限内有一匀强磁场 其上边界与电场边界重叠 右边界为y轴 左边界为图中平行于y轴的虚线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一带正电荷q 质量为m的粒子以某一速度自磁场左边界上的A点射入磁场区域 并从O点射出 粒子射出磁场的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 30 大小为v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为纸面内的一段圆弧 且弧的半径为磁场左右边界间距的两倍 粒子进入电场后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又由O点返回磁场区域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离开磁场 已知粒子从A点射入到第二次离开磁场所用的时间恰好等于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忽略重力的影响 求 粒子经过A点时速度的方向和A点到x轴的距离 匀强电场的大小和方向 粒子从第二次离开磁场到再次进入电场时所用的时间 6 利用高考题翻新进行训练 以求学生真懂但要谨慎 如图所示 在坐标系xoy中 过原点的直线OC与x轴正向的夹角 120 在y轴的右侧有一匀强电场 在第二 三象限的OPLM区域内有一匀强磁场 PL OM足够长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一带正电量为 q 质量为m的粒子以某一速度自磁场左边界上的A点射入磁场区域 并从O点射出 粒子射出磁场的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 30 大小为v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为纸面内的一段圆弧 且弧的半径为磁场左右边界间距的2倍 粒子从O点进入电场后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又由O点返回磁场区域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离开磁场 忽略重力的影响 电场强度E vB 试求 A点的坐标 从A点开始到粒子第三次经过y轴过程中的时间 当粒子第三次经过y轴时 电场强度方向逆时针转动30o角 粒子第四次经过y轴离O点距离及速度大小 7 引导学生体验解题过程 提升学习层次 懂 会 熟 巧 8 注意考生与学生的区别 让学生了解高考要求 2011 23 运动员驾驶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运动项目 如图所示 AB是水平路面 长度为L 6m BC是半径为R 20 75m的圆弧 AB BC相切于B点 CDE是一段曲面 运动员驾驶功率始终为P 9kW的摩托车 从A点由静止出发 经过t1 4 3s到B点 此时压力传感器显示摩托车对地压力大小为F 5 4 103 再经t2 3s的时间 摩托车通过坡面到达E点水平飞出 已知人的质量为m 60kg 摩托车的质量为M 120kg 运动员驾驶摩托车行驶时 前后轮着地点连线到整体重心的距离恰为r 0 75m 坡顶高度h 5m 落地点与E点的水平距离x 16m 重力加速度g 10m s2 求 1 摩托车过B点时速度vB多大 2 设人和摩托车在AB段所受的阻力恒定 该阻力f多大 3 人和摩托车在冲上坡顶的过程中克服空气和摩擦阻力做的功W 9 面对新课程高考物理复习 让复习的过程体现新课程理念 师生合作 探究 教师经常进行 假如我是高考命题人 的角度去选择命题和针对训练习题 在学生作业或测试结束后 给学生标准答案 让学生相互批改试题 进行 假如我是高考评卷人 的训练 学习会发现别人失分的地方 这也正是自己容易丢分的之处 这样的训练可以有效防止学生犯低层次的错误 而这些错误正是每年高考考生估分同实际得分出现较大误差的原因 欢迎批评指正 2011年11月9日 6 利用高考题翻新进行训练 以求学生真懂但要谨慎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 翻滚并作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 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 从离水平网面3 2m高处自由下落 着网后竖直方向蹦回到离网面5 0m高处 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时间为1 2s 若把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成恒力处理 求此力的大小 6 利用高考题翻新进行训练 以求学生真懂但要谨慎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 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 一个质量m 60kg的运动员 从离水平网面h 3 2m高处自由下落 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H 5 0m高处 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t 1 2s 现用一简化模型模拟以上过程并进行有关计算 如图a 一个小球从高h处自由下落到弹性支持面上 然后小球在弹性支持面上下陷一段距离x 速度恰为零 如图b 紧接着弹性支持面逐渐恢复 同时小球内携带的轻弹簧弹出 当弹簧弹出的长度等于 x时 弹性面和弹簧均恰好处于自然状态 假设弹簧力以及弹性支持面的力均为恒力 g 10m s2 求 6 利用高考题翻新进行训练 以求学生真懂但要谨慎 如图a 一个小球从高h处自由下落到弹性支持面上 然后小球在弹性支持面上下陷一段距离x 速度恰为零 如图b 紧接着弹性支持面逐渐恢复 同时小球内携带的轻弹簧弹出 当弹簧弹出的长度等于 x时 弹性面和弹簧均恰好处于自然状态 假设弹簧力以及弹性支持面的力均为恒力 g 10m s2 求 1 运动员从h高处自由下落到弹性支持面上时的运动速度多大 2 运动员在与蹦床接触过程中的加速度多大 3 蹦床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