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高中政治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52829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高中政治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春高中政治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春高中政治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识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正确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3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能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坚持反对唯心主义。南北朝时,以齐国宰相萧子良为首的一批社会名流迷信佛教,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消亡则精神消失。萧子良几次组织众人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自主探究】(1)这里的“形”“神”各指什么?(2)范缜和萧子良观点各属于哪个哲学派别?他们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1)“形”指存在,“神”指思维。(2)范缜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其主要观点是存在决定思维,存在是世界的本原。萧子良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其主要观点是思维决定存在,思维是世界的本原。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判一判】唯物主义是世界观,唯心主义是方法论。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既有世界观,也有方法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的问题。3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缺少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连一连】二、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连一连】三、哲学上的“两个对子”1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2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判一判】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2)从哲学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斗争而发展。唯心主义哲学较它先前的唯物主义哲学来讲显然是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唯心主义在其发展史上有其进步、正确的因素,不能绝对地得出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探究点一唯物主义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俗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问题:(1)试判断上述几种观点属于哲学的哪个阵营、哪种基本形态?(2)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提示:(1)上述材料反映的观点都属于唯物主义。范缜、赫拉克利特与泰勒斯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狄德罗与培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俗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且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其明显的局限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准确理解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一,把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第二,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否认了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第三,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第四,不彻底性,即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古希腊的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这两种观点()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存在不足之处D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解析】泰勒斯和管子都指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但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这是其不足之处,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探究点二唯心主义材料一: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是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何共同性?(2)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请列举它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1)材料一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材料二是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的共性是都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2)宗教思想认为在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的主宰,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另外,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尽管不系统,但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上帝、神等主宰世界,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1如何正确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正确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关键要抓住“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2)客观唯心主义所说的“理念”“绝对精神”等,是脱离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的东西,认为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着某种精神的东西在支配和主宰着物质世界。主观唯心主义所说的“主观精神”是指人自身的意识、理念、精神。(3)典型观点:客观唯心主义有各种“神创论”、柏拉图的“理念论”、孔子的“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朱熹的“理在事先”。主观唯心主义有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的“心外无物”、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2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关系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就是著名的“心外无物”。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一致的是()我思故我在气者,理之依也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ABCD【解析】“心外无物”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观点,“气”是指物质实体,“理”指精神、意识,这句话的意思是物质实体是精神存在的依据,“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是唯物主义观点,“形”指物质实体,“神”指精神,意思是指物质实体是产生精神的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是要做好两点:一是要明确材料的准确题意;二是要明确所提供的选项的准确内容,逐一分析各选项,从而建立对应关系。【答案】D一、辨一辨1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唯物主义。()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唯心主义。()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世界本原的问题展开的。()4唯物主义的三种形式是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5“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6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二、练一练知识点1唯物主义1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王夫之却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柏拉图、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别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一元论和二元论D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解析:柏拉图的观点认为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王夫之则认为阴阳二气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二者的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所以本题选D。其余三项不合题意。答案:D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A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C否认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D往往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解析:A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选;B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题意不符;C是不可知论的观点,也不选;D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不足之处。答案:D3(2018安徽省芜湖市期末)下列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是()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理生万物存在就是被感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ABCD解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属于主观唯物主义;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故答案为B。答案:B知识点2唯心主义4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解析:“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B项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C、D三项均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B项。答案:B5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这两个“对子”()A是并列且等量齐观的B都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C属于源与流的关系问题D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相对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属于源与流的关系问题,C正确,A错误;B错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属于哲学基本问题范畴,辩证法、形而上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无关;D错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答案:C一、选择题1(2018哈师大附中月考)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BCD解析: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按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顺序,答案为。答案:C2(2018江苏启东期中)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下列选项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观点相对立的是()物是观念的集合气者,理之依也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天地为万物之本ABCD解析:题中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把人看作世界的本源,故属于唯心主义。属于唯物主义,与之相对,B正确;均为唯心主义,排除。故答案为B。答案:B3关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18世纪哲学家狄德罗关于自然界由异质元素构成的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ABCD解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18世纪哲学家狄德罗关于自然界由异质元素构成的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排除;说法错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4有人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主要是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A没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D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解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所以A、B、D均不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C。答案:C5北宋思想家张载认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该观点的局限性在于()A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B认为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C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D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解析:“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故C符合题意;A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符合题意,排除;B说法错误,排除;D属于可贵的一面,而不是局限性。故本题答案选C。答案:C6(2018哈师大附中月考)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两者的主张分别属于()A唯物主义唯心主义B可知论不可知论C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D辩证法形而上学解析:荀子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朱熹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答案为A。答案:A7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将心灵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因此,有人总结:幸福人生必须懂得必要的放下。对比下列说法,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是()放下压力:心态决定成或败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放下狭隘:心宽天地必然宽放下犹豫:行动才有收获ABCD解析:“心态决定成或败”“心宽天地必然宽”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符合题意;认为“奋斗改变命运”“行动才有收获”,这是强调实践第一,强调“做”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8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ABCD解析:声称者声称“命中注定”,认为“天意”决定了人的命运,这体现了声称者的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正确;声称者“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这表明客观事物也会影响决定他们的思维,这表明他们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正确;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二者是紧密联系的,错误;唯心主义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不能说没有意义,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答案:A9在西方哲学史上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情:本来是一瓶水,却被人故意说是酒。该怎样鉴别它到底是水还是酒呢?大家去请教一位哲学家。这位哲学家回答:“如果在座的各位都感觉到是酒,并一致地认为是酒,那就不应该怀疑酒的存在了。”下列观点与这位哲学家观点一致的有()未有物,已有物之理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万物皆备于我绝对观念是万事万物的本原ABCD解析:材料中“如果在座的各位都感觉到是酒,并一致地认为是酒,那就不应该怀疑酒的存在了”的观点认为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世界的一切,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未有物,已有物之理”“绝对观念是万事万物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10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下列观点与之相对立的是()A物是观念的集合B吾心便是宇宙C天地为万物之本D存在就是被感知解析:“物是观念的集合”“吾心便是宇宙”“存在就是被感知”,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B、D与休谟的观点一致,不符合题意;“天地为万物之本”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休谟的观点相对立,C符合题意。答案:C11(2018赣州市十四县联考)哲学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掩耳盗铃削足适履沧海桑田刻舟求剑ABCD解析: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体现的是唯心主义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沧海桑田体现的是辩证法的观点,刻舟求剑体现的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体现的是价值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体现的是辩证法,体现了唯心主义观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答案:D12康德认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作为一切精神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灵魂、作为一切物理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世界和作为最高统一体的上帝,都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属于信仰的领域。这一观点()强调事物因我而存在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属于不可知论ABCD解析:把上帝作为最高统一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指出都不是认识对象,而属于信仰的领域,属于不可知论。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答案:B132017年3月6日,浙江省杭州市,许多游客来到“三生石”前拍留影拍照。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近日爆红,其中有在三生石上刻下自己和爱人名字的桥段,有不少网友“入戏太深”,来到杭州一块三生石前刻字留念,认为在杭州三生石上刻上自己和爱人的名字就能成就好姻缘。网友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解析:网友认为在“三生石”上刻下自己和爱人的名字就能成就好姻缘,该观点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A选项入选。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答案:A二、非选择题14(2018哈师大附属中学)阅读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2)简要分析上述两种世界观。答案:(1)材料一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材料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它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是错误的。材料二看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不科学的。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了“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观点。材料二:霍尔巴赫是18世纪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材料三: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的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就是把它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在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的存在着的东西。”(1)上述材料的三种观点共同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世界观?(2)对以上三种观点作出简要评价。答案:(1)上述材料的三种观点共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2)材料一的观点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从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这就是唯物主义的第一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材料二的观点虽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但这一观点是在结合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猜测性,但又把世界的物质属性等同于原子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这就是唯物主义的第二种基本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材料三的观点恩格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万事万物的共性:“物质性”,这是唯物主义的第三种基本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