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版2018-2019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 .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52755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版2018-2019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专用版2018-2019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专用版2018-2019高中历史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3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检测(三)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为纪念辛亥革命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廿世纪初零五年,东京盛会集群贤。”诗句描述的事件应是()A中国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爆发C中华民国诞生 D清帝下诏退位答案A解析“廿世纪初零五年”即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2公元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发布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原因是()A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B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要C彰显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诉求D“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答案A解析中华民国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而不用清宣统年号,其深层原因是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3下列各项对下侧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准确解读的是()A1898年开始维新变法B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C1912年颁布临时约法D1916年袁世凯暴毙答案C解析漫画反映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否定了君主专制,肯定主权在民,故C项正确;1898年开始的维新变法、1916年袁世凯暴毙都不符合漫画中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故A、D两项错误;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但清政府仍然存在,故B项错误。4多数史学家认为,就历史任务而言,辛亥革命是“未完成的自由民主革命”。“未完成”是指()A未能推翻清朝的统治B未能彻底结束君主专制制度C未能使中国走向富强D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承担的历史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5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主要涉及寻找新的救国方法和思潮,并未涉及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未涉及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故A、B项错误;据材料“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就已经开始觉醒,并非五四运动后,故D项错误。6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A中国共产党诞生B红军长征胜利C抗日战争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A解析由“南湖”“画船”“搏出新天地”等关键词可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7(2018宁波九校高一检测)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答案C解析20世纪20年代,苏俄向广州革命政府派出了大批军事顾问,苏联军事顾问在广州革命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攻克武昌、南京、上海等城市,把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而苏联成立于1922年,A项与“广州聘请苏联顾问”不符;B项五四运动和D项全面抗战都不符合“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攻克南京”等信息,故选C。8(2018嘉兴一中高一期中)“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是指()A无产阶级革命B农村包围城市C国共第一次合作D开展工人运动答案B解析无产阶级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里原本就存在的,不是毛泽东独自的领悟,故A项错误;农村包围城市是毛泽东根据中国独特的历史环境提出的,是与俄国城市中心论相反的革命道路,故B项正确;国共第一次合作有共产国际的指导,不是毛泽东的领悟,故C项错误;开展工人运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不是毛泽东的独创,故D项错误。9(2017浙江课改联盟评估)李德在中国纪事中写道:“19341935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全同外界隔绝,此事造成的后果尤其严重。他们从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那里,具体地说就是从共产国际方面,既不能得到忠告,也不能得到帮助。”而这产生的实际后果是中国共产党()A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B放弃了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C撤销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D背离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答案A解析19341935年,是红军长征的初期,红军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这迫使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A项正确。这一时期中共没有放弃革命领导权,排除B项;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排除C项;中共的革命运动没有背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项错误。10毛泽东在给朱德、刘少奇的一封信中写道:“陈谢纵队本月休整协同边区兵团开辟西北局面山东自歼七十四师后,局面已稳定,现正计划新的攻势作战。刘邓本月休整,准备月底出击”该信件写于解放战争中的()A战略反攻开始前夕B战略决战开始前夕C北平谈判开始前夕D渡江战役开始前夕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刘邓本月休整,准备月底出击”是关键信息,同时还要把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等概念。1120世纪40年代后期,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这场战役是()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C解析题干的有效信息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中下游地区,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等地,故选C。12毛泽东一生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或数件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反映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是()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答案D解析A项是秋收起义,故A项错误;B项是红军万里长征,故B项错误;C项描述的是1928年秋,井冈山保卫战的胜利,故C项错误;D项描述的是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两个大题,其中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打一个生动的比喻,大意是中国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是走开明专制化道路呢,还是民主政治?这就好比我们中国现在造铁路,造好了就要用火车头,到底是用人家发明的原始的“粗恶的火轮车”,还是用“最新的火轮车”?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材料二十月革命刚一爆发,许多报刊立即指出了它的“社会革命”的性质。认为其发动者“以工场劳动者为基础”“以激烈手段实行”1919年初,社会上许多人对俄国革命仍然存在许多误解到1920年,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俄国革命的看法已基本改观,许多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相信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了。摘编自杨奎松社会主义从改良到革命(1)指出材料一中“用最新的火轮车”的含义。列举孙中山为此作出的努力。(1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国人对俄国革命态度发生改变的关键因素。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14分)答案(1)含义:实行民主共和。努力: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进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任答2点即可)(2)因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说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进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4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诗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邱逢甲春愁诗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诗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诗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诗一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原因是什么?(8分)(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4分)(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8分)(4)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6分)答案(1)原因: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与澎湖列岛给日本。原因: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2)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或者“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3)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结果:三支主力红军会师陕北,实现了战略转移。(4)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战役:渡江战役。天翻地覆: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内地的统治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