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时训练29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选择题1.(2018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一次联考)食物链的每一营养级中没有被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终耗散到周围空间中去的形式是()A.光能B.热能C.电能D.化学能答案B解析食物链的每一营养级中没有被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终均以热能的形式耗散到周围空间中。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A.化石燃料的燃烧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C.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D.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答案D解析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3.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答案D解析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 kg草,则这1 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答案C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A项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B项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C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的,最终都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项错误。5.(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3月考试)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字1、2代表第一、第二营养级,字母代表各种能量,其中A指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C指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食动物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应该属于C1B.植食动物的次级生产量是B2+C2+D2C.B2是第二营养级未利用的能量,即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00%答案C解析植食动物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即属于C1,A项正确;图中A表示细胞呼吸,则植食动物的次级生产量是B2+C2+D2,B项正确;图中第二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2+C2+D2,其中B2表示其未被利用的能量,C项错误;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00%,D项正确。6.图甲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B位于食物链的第四营养级B.图甲中2、3、4、5过程是呼吸作用,A、D代表消费者C.在图乙的食物链中,/的比值代表兔与狼(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在图乙中和是兔同化量的一部分答案B解析由图甲可知,A、D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C为生产者,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构成,A项错误。图甲中2、3、4、5过程是呼吸作用,A和D均代表消费者,B项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在两营养级之间,而不是种群或个体之间,C项错误。在图乙中表示兔未同化的能量,表示兔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项错误。7.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碳循环是指CO2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C.甲、乙、丙依次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生物X都具有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答案C解析碳循环是指碳主要以CO2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A项错误。乙为消费者,其在生态系统中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B项错误。由题图可知,甲、乙、丙依次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项正确。生物X可以代表蓝细菌,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D项错误。8.某海域随着气温升高,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导致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由于石油泄漏导致该海域大量海鱼死亡,进而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引起的变化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属于负反馈调节B.温度升高引起的变化属于负反馈调节,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不属于负反馈调节C.温度升高和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均属于负反馈调节D.温度升高和石油泄漏引起的变化均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B解析温度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导致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调节的结果是藻类和浮游动物都恢复到最初的数量,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属于负反馈调节;石油泄漏引起大量海鱼死亡,进而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生生物死亡,水生生物的数量偏离了最初的状态,没有维持相对稳定,不属于负反馈调节。9.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f表示大气中的CO2库B.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C.a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D.碳只能通过光合作用从f进入a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f表示大气中的CO2库,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d、e都是消费者,A项正确;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B项正确;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生产者进入生物群落的,生产者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最多,占有的碳元素也最多,C项正确;碳从f到a可通过光合作用,也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D项错误。10.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91097.51087.151082.441082.251072.18107A.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传递效率为3%B.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C.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繁殖的能量相对蛇等变温动物少很多D.鼬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来源于鼬的摄入量,实质来源于鼬同化量答案D解析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传递效率=鼬的同化量田鼠的同化量100%=2.251077.50108100%=3%,A项正确;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B项正确;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的细胞呼吸消耗量大,故用于自身生长繁殖的能量相对蛇等变温动物少很多,C项正确;鼬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个营养级田鼠的能量,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1.(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9月试题)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简图,AE为生物群落,未利用的能量未表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中多出的箭头有(填序号)。(2)B是该生态系统全部的植食动物,统称为,属于其粪便中供给分解者的能量是(填序号)。(3)若此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还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E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代表的碳传递形式是。答案(1)(2)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3)大气中的CO2分解者有机物解析(1)生产者不能利用热能,故图中多出的箭头是。(2)B是植食动物,统称为一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一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捕食植物中的能量,其途径是。(3)图示只有生物成分,作为碳循环,还需要无机环境,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A至D中都有箭头指向E,说明E是分解者。在生物之间碳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12.(2018浙江温州高三第二次模拟)图1表示某草原牧场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简图,图2表示其中鼠与猫头鹰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字母代表能量值,代表能量去向)。图1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2中,的能量属于第营养级,的能量去向是。(2)蛙与蛇的数量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这说明群落具有结构。(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在2 k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40只鼠,第二次捕获40只,其中有标记的是5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只/km2。答案(1)牧草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饲料(补给)的能量一分解(者)(2)时间(3)160解析(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牧草固定的太阳能和有机饲料(补给)的能量。图2中,鼠的摄入量a=其同化量b+其粪便,而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的能量,因此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由于猫头鹰属于最高营养级,则猫头鹰的同化量分为呼吸消耗、未利用、被分解者分解。(2)蛙与蛇的数量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这说明群落具有时间结构。(3)在2 k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数/总数=第二次标记数/第二次捕获数,即总数为4040/5=320,则鼠的种群密度是160只/km2。13.(2018浙江11月选考,29)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生存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等生物。回答下列问题。(1)捕食食物链反映了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链数量的改变与生态系统内生物的变化相关,并能影响生态系统的能力。(2)分别测定所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值,可以分析能量在之间的流动情况。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可分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和的能量两大部分。在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变温动物,其主要原因是恒温动物。答案(1)取食与被取食种类数自我调节(2)不同营养级未利用或粪便需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维持体温恒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