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的主要特征学案 湘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50935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的主要特征学案 湘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的主要特征学案 湘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的主要特征学案 湘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的主要特征一、考点突破1. 了解区域的概念;2. 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区域的含义和主要特征。难点: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一、区域的概念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二、区域的划分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理空间。(1)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区域的划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如国家、行政区等;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如高原区、平原区等;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如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或具有一定吸引力或辐射范围的区域,如经济区、贸易区等;区域内部有着共同职能的功能区,如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2)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到大洲和大洋,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例如:在中国,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几个甚至几十个省区,如长江沿岸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带、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中等尺度的区域,可包括一两个省区及相邻的部分省区,如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可以是一个省的部分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小尺度的区域,可以是某一城市内部的一个区域,如上海的浦东开发区等。思考:人们生活中常说的地区和区域是一个概念吗?提示:地区与区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区域是一个具有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大到全球,小到某一个特定的地域。既可以是自然地理意义的区域,也可以是具有人文地理意义的区域。地区的概念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局限于“大洲、地区、国家”的框架之中;二是局限于“国家或地区”的框架之中;三是局限于特定的地域之中,如可以说“上海地区经济发达”,而不能说“上海区域经济发达”。三、区域的主要特征1.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这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例如国家、行政区等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十分明确的;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例如气候区、植被区等,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不同的区域类型,界线划分指标是不一样的。有的区域界线是由一种指标确定的,即单一指标,如中国干湿区划分就是按降水量这个单一指标划分的:a. 年降水量 800mm湿润区我国的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b. 400mm 年降水量 800mm半湿润地区我国的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c. 200mm 年降水量 400mm半干旱地区贺兰山以东的西北地区;d. 年降水量 200mm干旱地区我国贺兰山以西的西北地区。有的区域界线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指标划分的,即综合指标,如中国南北方地区的划分就是由气温和降水综合起来确定的(1月均温0等温线及800mm等降水量线)。2.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区域优势资源的依据。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是因为区域内部的地理环境要素如: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是因为不同的区域,因地理位置、水热条件、土壤类型等不同而存在差异。【重要提示】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但并不是说内部就没有差异,只是求大同存小异而已。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就越小。3.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为确定区域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如矿区的矿产资源优势,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特色,中心商务区的商业和服务功能等。4.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综合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正确评估区域发展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在地理景观、人口分布和产业活动方面的差异:区域地理景观人口分布产业活动农业区域聚落规模较小,以平房为主,周围农田环绕,一派田园风光人口较少,分布较分散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工业区域聚落规模较大,厂房林立,道路纵横交错人口规模大,分布相对密集以工业生产活动为主城市区域建筑物高大密集,人流量和车流量大,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很大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随堂练习】1. 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是( )A. 区域之间的差异性B. 区域的优势、特色和功能C. 区域对周围地区影响的大小D.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答案:D思路分析: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2. 关于划分区域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B. 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C. 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区域内的资源D. 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答案:C思路分析:进行区域划分的意义主要是方便了解区域的特征、差异,从而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不利条件,为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故C错误。例题1 某年8月21日,西湖龙井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见下图)。“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生产地域面积包括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周边的168平方千米。据此完成(1)(2)题。(1)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闻名天下,享有“百茶之首”“绿茶皇后”之美誉。这主要得益于( )A.手工炒茶,经验丰富 B.历史悠久,文化优势C.地理环境,独特形成 D.知名品牌,产品形象(2)对“西湖龙井的地理标志保护生产地域面积为168平方千米”产地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的明确界线 B. 西湖龙井茶产地内部有一定的连续性C. 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优势、特色D. 西湖龙井茶产地与其他茶叶产区有差异性思路分析:(1)题干中描述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闻名天下,即茶的品质好,农作物的品质与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2)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十分明确,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西湖龙井茶的生产界线属于自然区域的划分,没有明确的界线,所以A是错误的,B、C、D所描述的都为区域的特征,是正确的。答案:(1)C (2)A例题2 (山东德州二模) 读“成渝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图”和“美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成渝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中,与北部产业发展带相比,南部产业发展带的城市分布特点和优势分别是什么? (2)成渝经济开发区和美国东北部地区都具有发展工业的优势,试分析其共同的区位条件。思路分析:(1)读图可知,与北部产业发展带相比,南部产业发展带的城市分布特点是沿长江分布。这样布局的优势是水资源丰富,用水方便,水运便利。(2)根据图例可以判断,两地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质的水源。靠近大河和湖泊,都有便利的水运,广阔的市场。答案:(1)沿(长)江分布;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2)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质的水源;便利的水运;广阔的市场。(北京高考)“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回答: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有哪些?思路分析:川渝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属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土地面积、资源、能源、劳动力成本、市场潜力、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具有优势。答案: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高频疑点】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位于30N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大致位于43N48N,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带季风气候区,虽然也是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土地条件以经过人们长期耕作改造而形成的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小,土地较为分散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大,集中连片矿产资源条件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资源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其他部门水产业较为发达西部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其他生产活动工业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商业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位于东北部,对内对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