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VI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50839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V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V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V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VIII)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涂卡。2.考试完毕交答题卡。第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黄粒和圆粒 B羊的黑毛与兔的白毛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D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2真核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A前期B中期C后期 D末期3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可以选用的方法是A测交 B自交或测交 C与杂合子高茎杂交 D与纯合子高茎杂交4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A第一次分裂末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C第二次分裂中期 D第二次分裂前期5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如图)。约翰是平发际,他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约翰父母生一个平发际女孩的概率是A1/4 B1/2 C1/8 D1/16 6将亲本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进行连续的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其中的隐性个体,则到子五代中在淘汰了隐性个体后,Aa所占的比例为多少?A. 2/5 B. 1/3 C. 2/33 D. 2/77下列为某植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其中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8控制蛇皮颜色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现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甲:P 黑斑蛇黄斑蛇 乙:P 黑斑蛇黑斑蛇 F1 黑斑蛇、黄斑蛇 F1 黑斑蛇、黄斑蛇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黄斑是隐性性状C甲实验中,F1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合相同D乙实验中,F1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合相同9维持有性生殖生物体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10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F1出现性状分离 B.F2性状分离比为3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过程A B C D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单细胞生物体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13右图所示的细胞名称是A精细胞 B卵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14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15.在温度、光照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 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种子产生毒害作用16下图为某家族耳聋的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第代个体中,可能不带致病基因的是A8 B9 C10 D111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表现型的比例是A9 : 3 : 3 : 1 B3 : 1 C3 : 1 : 3 : 1 D1 : 1 : 1 : l18下列有关多细胞生物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一定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 细胞癌变是所有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C. 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下降 D. 细胞凋亡是细胞非正常死亡19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基因和DNA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基因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DNA中任一片段都是基因 D基因只存在于DNA分子的一条链上20用15N标记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得到两个DNA分子,那么每个子代DNA分子中A只含有15N B只含有14NC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 D每条链同时含有14N和15N21如图所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2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ADNA是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噬菌体不含有蛋白质 D噬菌体不含有DNA23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黄色圆粒(YyRr)杂交,后代中稳定遗传的占后代的A1/16 B1/4 C1/8 D3/1624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C占30,则双链中CT占A50 B20 C30 D1525老鼠毛色中的黑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中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显性性状及纯合子亲本分别为交配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目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甲(黄色)乙(黑色)6黑、4黄甲(黄色)丙(黑色)8黑、9黄A黄色;甲和乙 B黑色;甲和丙C黄色;丙和丁 D黑色;甲和丁26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追踪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分子的去向B用35S标记蛋白质是由于T2噬菌体化学组成中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C用含32P的肉汤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获得DNA被标记的T2噬菌体D检测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差异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27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复制需要氨基酸和酶 B.边解旋边复制C复制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D.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8同源染色体是指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29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不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 C当溶液浓度甲乙时,成熟植物会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D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处于渗透平衡状态,但仍有水分子由甲乙30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磷酸和五碳糖排列在内侧C碱基对之间靠氢键相连 D碱基对构成分子的基本骨架31隐性性状的正确表述是 A杂种F1未出现的亲本性状 B后代中不常出现的性状 C后代中表现不出来的性状 DF2未出现的亲本性状3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到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如下图所示。经过培养后进行检查,发现有S型细菌形成的试管是33绿豆豆荚绿色(G)对黄色(g)为显性,花腋生(H)对顶生(h)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AGGhh ggHH BGgHh GGHH CGGHh gghh DGgHH GGHh34.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是指A. DNA一条链上相邻的3个碱基 B. 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C. t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 D. DNA分子上3个相邻的碱基对35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36右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该染色体上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都相同D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37. 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B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的普遍性是指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D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38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叶在水中的部分呈丝状,在水面上的呈扁片状,水毛茛叶的这种性状变异说明A. 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B. 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C. 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 D.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39.关于叙述错误的是A.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B.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C.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40.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是显性,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下列能验证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已用)A. 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 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 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41通过诊断可以预测某夫妇的子女患甲种病的概率为a,患乙种病的概率为b。该夫妇生育的孩子仅患一种病的概率是Aab Ba+b-2abC1(1a)(1b) Dab42如图为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表为部分密码子表,有关分析正确的是氨基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色氨酸密码子GCA、GCGUUUAAAUGGGCC、GCUUUCAAGA.真核细胞中a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需RNA聚合酶的催化B由蛋白质和tRNA组成,其形成与核仁有关C的形成方式是脱水缩合,脱去的水中的氧只来自羧基D上携带的氨基酸是赖氨酸43.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的杂合体,逐代自交4次,在F4中,纯合子的比例是A 1/8 B7/8 C15/16 D 9/1644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不恰当的是鉴定一匹白色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 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AB CD45.雌雄异株的某高等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宽叶雌株与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A全是雄株,其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 B全是雌株,其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 C雌雄各半,全为宽叶 D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雄株狭叶雌株=111146如图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圆圈中所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腺苷C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腺嘌呤47 如图为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其中不属于中心法则 B.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C. 根尖的分生区细胞有、 D. 某些原核生物细胞有和48. 关于变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叫单倍体B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不可遗传变异C患某种遗传病的人一定携带此病的致病基因D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49.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下图为该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色盲基因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50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 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贫血病 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 D目的基因被误插入受体基因的非编码区,使受体基因不能表达第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51(8分)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概率都用分数形式表示):(1)该病为 染色体上的 性(填“显”或“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2)8的基因型是 ,其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3)6若与一有病的男子结婚,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若6与该男子已经生育了一个患病的女孩,则他们再生育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52(10分)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甲表示该动物产生的一个精细胞中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乙和丙是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图。请分析回答:(1)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 期,含有 条染色单体。(2)丙细胞的名称是 ,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 。(3)乙细胞中,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 。(4)丙细胞中,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是 。53(12分)下图表示真核生物体内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某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示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有_。(2)该图所示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_过程,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3)物质是以DNA的 链为模板形成的。试写出的碱基序列_。(4)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_,它有_种。(5)物质形成后在细胞质中与_结合,进行_过程。假如该过程是发生在人的红细胞,其产物应该是_。(6)如果 中A占26%,U占28%,那么在相应的DNA片段中,T占_,C占_。54(10分)已知某种动物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有眼(B)对无眼(b)为显性,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1)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选取一对表现型为灰身有眼的正常染色体的雄性个体和黑身无眼的正常染色体的雌性个体进行杂交试验, F1代雌、雄个体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灰身有眼、黑身有眼、灰身无眼、黑身无眼。如果 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基因A、a和B、b符合_定律;让F1代中灰身有眼个体相互交配,在F2 代的所有灰身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如果 F1代四种表现型中,亲本类型偏多,重组类型偏少,则F1 代同时出现上述四种表现型的原因最可能是_。(2)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l条的个体称为“三体”。研究发现,该种动物产生的多1条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而多1条染色体的雄配子不可育。该种动物的尾形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控制,正常尾对卷曲尾为显性。有人在一个种群中偶然发现了一只卷曲尾的雌性个体,其10号常染色体(常染色体)多出1条,其余染色体均正常。(注:“三体”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该雌性“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作用过程的_配子异常所致,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欲判断基因R/r是否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可让这只卷曲尾的雌性“三体”与纯合的正常尾雄性个体杂交得F1 ,再让 F1代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若F2代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_,则基因R/r位于10号常染色体上;若F2代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_,则基因R/r位于其他常染色体上。xx高一下学期期中考生物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DCBBCDADBC11121314151617181920AADBDACCBC21222324252627282930DABADCADBC31323334353637383940AACBCDCDAD41424344454647484950BCCBACCABC二、非选择题51.(每空1分,除标注,共8分) (1)常;隐 (2)AA或Aa;2/3(2分) (3)1/6(2分);1/4(2分)52.(每空2分,除标注,共10分) (1)后(1分); 0(1分) (2) 初级精母细胞; 2 (3)A、a、B、b (4)AAbb或aaBB53.(每空1分,共12分) (1)C、H、O、N、P(2)转录;细胞核(3);CAUGCA(4)核糖核苷酸;4(5)核糖体;翻译;血红蛋白(6)27%;23%54.(每空1分,除标注,共10分)(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6父本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2分)(3) 雌;染色体(数目)变异13:5(2分);3: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