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2+《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635080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2+《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2+《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2+《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 2+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 2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古诗词三首三首诗歌的异同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在内容上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写古代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古诗词: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前一句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全诗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后一句意思: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全诗意思:两个儿童坐在一只如扁舟般的小船上,奇怪的是他们在船上却不用篙和棹。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怪生:怪不得(“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童言无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这首词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意思:大儿子,在小溪东岸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最逗人喜爱是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第 6 课:冬阳童年骆驼队1.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她是台湾著名女作家。课文作者围绕着童年写了这样几个片段: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打头的骆驼戴铃铛、春天想替骆驼剪毛、夏天追问骆驼的去向。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眷恋。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第 7 课:祖父的园子1.作选自萧红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的怀念。第 8 课:童年的发现1、作者:俄国费奥多罗夫2、课文讲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3、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4、请你说说“我明白了 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并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了解,不习惯,被认为荒谬或违前人的结论等,而被鄙视甚至迫害,这是存在的现象。【例子: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唯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第 9 课:儿童诗两首1、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2.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第 10 课:杨氏之子1.【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解词】甚:很惠:同“慧”,智慧的意思。诣:拜见乃:就,于是示:给看曰:说未:没有。3.【课文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4.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答: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两点:一是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二是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显得幽默有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前面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5.杨氏子的特点: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杨氏之子是个聪明、机智、幽默的人。6.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文中“甚”的意思是很;“诣”的意思是:拜见。第 11 课:晏子使楚1.晏子使楚写出了晏子的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课文主要内容:春秋末期,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2.晏子是个机智过人、临危不惧、爱国、能言善辩的人。3.文中出现两个“水土”,第一个“水土”指的是自然环境,第二个“水土”指的是社会风气和制度4.晏子是一个有胆有识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爱国的人。文章开头写楚王想侮辱齐国,结尾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开头和结尾时首尾呼应的。5、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答: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开头写了事情的起因(齐国大夫晏子出世出国,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中间写了事情的过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可以用小标题概括为(进城门,见楚王,赴宴席)或是(狗洞与狗国,下等人与下等国,强盗与强盗国)】,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五年级语文下册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反思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是教材第八单元的配套选读课文,作者冯骥才主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维也纳生活风情画卷,表达了作者对维也纳的赞美与向往。 从文章的题目看来,音乐与维也纳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的美源于音乐,音乐让生活平添一份诗意。生活不能没有音乐,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让学生领悟生活与音乐的关系是本堂课的重点。对于这样的课文,与其说学一篇课文,不如说是让学生进行一次精神文化之旅。所以,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抓住主要内容,理解课题中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了解维也纳民族的风情特点,积累并运用其中优美的语言。上完课后,觉得自己既有做得好的地方,达成了既定目标;也有没有考虑周全的遗珠之憾: 一、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选读课文是语文教材中的一块“处女地”,平时在教学中很少有时间带领孩子去读去感悟。其实,它们是我们一线教师由手把手地“扶”学生到“放”学生的阶梯。对于精读课文而言,它是一个补充,更提倡孩子的自习自得。编者的意图很明显,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应该是与第八单元“感受异域风情”相配套的。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上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把重心放在了感受文章中何处体现了“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其实文章中既有听得到的音乐,声声鸟鸣,酒馆中的华尔兹乐曲;也有听不到的比如花艺钢琴,蜿蜒的小道。我引导孩子从听得到和听不到两个方面去感受,倡导孩子自主研读,收效较好。 二、尊重学生表达欲望,锻炼学生读写水平。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重中之重。所以这节课,我也把积累、品悟、运用作为课堂的主线。先引导孩子积累文章中“又” 、 “而”这样类型的词组。然后体会这样用的妙处,最后在孩子们感受到维也纳处处有音乐后,创设情境说说自己如果来到维也纳会做那些与音乐有关的事情?并运用上刚学过的词组类型,孩子在每节语文课上写一写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短时间内并不能掌握的了多少,或许有的学生还写得不是很好,但至少种下了一粒粒思维的种子,及时给它们浇浇水,总会长得快一些。 当然,课堂上永远都有遗憾。经过专家的点播,我也发现有一些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还不是很恰当。比如在感受鸟儿的音乐时,如果能抓住“婉转、悠长、嘹亮”去体会鸟儿的鸣叫好像音乐是否会更好?比如在课堂最后能不能再回到课题让孩子自己说说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再比如在朗读指导时,让男女生配合读两种钟声的不同,是否能更到位?总之,纰漏引发了我下一轮的语文之路上的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