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50183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 1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评价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并认识其实质。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迅速发展 (1)时间: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2)政策: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结果: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改革调整(1)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2)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结果:逐渐形成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二、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3内容: 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4发展过程 出现 罗斯福新政 发展二战后日渐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继续发展1973年经济危机后 缩小 20世纪80年代以后5.评价 (1)利: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弊: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的兴起(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2)地位: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3)作用: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2“新经济”的出现(1)背景:二战后,美国一大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出现: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问世。(3)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4)影响: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阐释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建立在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点拨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这些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点拨福利制度的实质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思考下面是漫画“福利”的流浪汉,谈谈你对漫画的理解。提示:漫画反映了流浪汉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福利制度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体现了大规模福利政策实施的弊端。小结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但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主题一全面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种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发展历程:它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于罗斯福新政时期,广泛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特点: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并以其巨大的力量,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追求的是国家垄断利润。4积极作用:首先,它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使生产、技术改造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同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5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清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史料印证材料一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的深刻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私人垄断已难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迫使国家不得不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材料一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材料二二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国有化。至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约有200万人在其中就业。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思考:英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了什么策略?其特点是什么?提示: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特点: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对点巩固1戴高乐在战争回忆录中写道:“今天和任何时候都一样,使国家强盛是政府的责任,而国家今后能否强盛则取决于经济。因此,必须领导经济,因为它太弱了,需要革新,而且革新工作只有决定了才能执行。”戴高乐强调了()A“自由主义”模式的改变B国家履行经济管理职能C国家统一和政局稳定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使国家强盛是政府的责任,而国家今后能否强盛则取决于经济。因此,必须领导经济”可知是强调国家应该履行经济管理职能,指导、干预国民经济,结合所学知识,这也体现了二战后西方国家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主题二二战后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特点和影响核心必记1特点(1)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国家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2)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商保险、养老保险等。(3)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2影响(1)积极作用福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扩大社会消费,推动经济的发展。“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使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他们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促进社会消费,推动经济发展。(2)消极影响政府开支迅速增加,使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国债急剧膨胀,导致税收负担过重。福利制度是一种奖懒罚勤的不合理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风气和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竞争精神。史料印证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的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解读:材料一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福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 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思考: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提示: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对点巩固2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在任)上任后毫不妥协地进行了改革,信奉“自由主义”的她开始向英国的“懒人”模式宣战,铁腕对付工会改革,并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她坚信个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改善生活状态。上述政策的最大特点是()A对经济进行大力度的国家干预B建立福利国家制度C减少经济干预,减少福利D大力推行“新经济”解析:选C对应材料中“向英国的懒人模式宣战”“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可知选C项。题组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的主要原因是()A对外贸易的增长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施C战争的作用D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奉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故B项正确。2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混合经济”是指()A工业、农业和商业共同发展的经济B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C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经济D重工业、轻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的经济解析:选C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国家出现了经济的“滞胀”现象,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当时各国立即进行了经济政策的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家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题组二建立“福利国家”3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A刺激社会消费B改善政府形象C改善劳资关系D缓和社会矛盾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和社会福利制度的相关内容。注意关键词“主要”,缓和社矛盾,巩固统治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主要任务之一。故选D项。4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而在欧洲各国债务中相当部分用于社会福利开支(如下表)。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国别瑞典丹麦法国希腊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38.237.934.921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B建立起了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C福利政策消除了贫富差距,实现了社会公平D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解析:选C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福利政策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内部的调整,不可能消除贫富差距,C项错误,符合题意。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读图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20世纪50年代),可以看出英国社会保障()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图A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资本家缴税B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C使英国建立了欧洲最好的福利制度D标志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解析:选B统计图表反映出在英国社会福利保障中占比投入最大的是政府补贴,故A项错误;社会保障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英国建立了欧洲最好的福利制度,故C项错误;福利投入增加标志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故D项错误。题组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6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业人数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互联网的诞生B城市化进程加快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现代科技革命解析:选D从材料中的“生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人数快速增加”可以得知第三产业迅速,技术性要求提高,这归根到底是由于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7格林斯潘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合并后优势得到了充分发展信息技术的创新也开始改变我们创造价值的方式。”他认为美国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A企业合并重组、国家垄断经营B企业制度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C信息技术运用、传统产业生产率提高D新兴产业出现、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解析:选B此题需要前后两点的观点概括都准确,“企业合并后优势得到了充分发展”反映出企业制度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创新也开始改变我们创造价值的方式”反映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B项符合题意。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计划经济的实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D知识经济兴起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但不等于实施了计划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