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IV).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50029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IV)选择题(每题2分,30道题,共计60分)1、明史职官志称:“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这反映出明朝“巡按”()A可代替皇帝作出决策 B监察权力的不完整C兼有少量大案裁决权 D凡事须向皇帝奏报2、战国李悝法经是战国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制订法律的蓝本。有盗、贼、网、捕、杂律、具律六篇。而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有: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权和监护权、所有权和占有权、土地和房屋、私法、公法、宗教法及补充条款。若将这两者比较,罗马法()A能更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统治 B重视证据和程序的实施确保司法公正C能更有效地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D蕴含法律至上人人平等的自然法精神3、宋代开封府官员赵孚上奏,认为庄宅买卖中屡屡出现诉讼纠纷缘由在于“衷私妄写文契”,建议朝廷下令“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违者论如法”。该建议得到宋太宗的批准。宋徽宗崇宁三年干脆下令“印卖田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这表明宋代()A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B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C力图对物业交易进行国家干预 D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4、雅典曾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所谓“私心”就是对国家缺乏好感。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说明雅典法律强调()A公民意识B人民主权C城邦至上 D轮番而治5、1787年6月,新泽西代表马丁说:“脱离了大不列颠,就使13个邦处于自然状态我们加入邦联时是平等的和自由的如果谁要把我们弄得不平等和不自由,我是绝对不会让步的。”这一主张()A有助于推动各州反抗殖民统治 B意味着中央政府权力需要强化C旨在传播自由平等的思想理念 D推动美国邦联政府的迅速建立6、托克维尔认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是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符合这一说法的革命是()A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中国辛亥革命7、1843年8月,清政府审定五口通商章程,对某些条款表示不同意见,但对领事裁判权却认为“通商之务,贵在息争”。如此可以“免致小事酿成大案”。这反映了清政府()A竭力塑造通商大国形象 B对近代国际关系茫然无知C力图改变小农经济状态 D试图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8、容闳(18281912),毕业于哈佛大学,为中国留美之第一人。1901年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这里“纳民气于正轨”应是( )A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 B对民众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引导C将民众的爱国运动纳入政府的领导 D加强对民众行动的规范管理9、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城镇乡均为地方自治体。乡设立议事会和乡董,实行议事与行政分立。乡议事会在本乡选民中选举产生,为议事机构。材料反映了( )A自治带有较强的欺骗性 B自治受西方民主宪政影响C清政府对地方失去控制 D清政府已经放弃专制统治10、1913年2月13日,某县议会议长在私人日记中写道:“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八日:阖邑之人仍推予充本县议会之议长若峻辞不往,势必失邑人之望,一应其请,久必招众之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基层政权组织思想成分复杂 B共和体制逐步被民众所认同C清朝帝王年号仍被允许使用 D底层民众不满民主共和体制11、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C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12、1926年,毛泽东在向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时指出:“国民党的宣传工作特别重视城市而忽略了农村。”他断言:“只有把农民的潜力发挥出来,革命党才能获得战胜帝国主义的力量。”这反映毛泽东( )A坚持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 B革命工作的重心转移至农村C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成果 D肯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3、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四项保证: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反映了( )A共产党适时修正自己的政策 B共产党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遇挫C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围剿被迫妥协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14、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时的宗旨强调:北约在坚持“集体防御”职能的同时,基于在“民主、人权、法治方面的共同价值观”,将“为保证欧洲公正持久的和平秩序而奋斗”,致力于建立一个完整、自由、统一的欧洲。这一宗旨( )A确保了欧洲的持久和平 B加强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C缓和了欧洲各国之间矛盾 D推动了欧洲走向一体化15、历史学家钱穆曾提出:“就马克思理论而言,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度训练,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理想水准,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产阶级来掌握政权。”这最能够说明的是()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 B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C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D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16、那时候,“人们很容易把全球政治理解为包含了美国及其盟国、苏联及其盟国,以及在其中发生了大量冷战斗争的不结盟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这种理解( )A夸大了美苏两国对世界的影响力 B忽视了欧洲国家逐渐崛起的事实C主要是依据政治意识形态来界定 D认为两极格局有利于当时世界稳定17、1968年加拿大政府提出“我们在与中国的贸易方面拥有经济利益,在避免中国与邻国,尤其是中国与美国之间出现紧张状态方面拥有政治利益。我们的目标是尽快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使得该政府占有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同时考虑到在台湾有一个分立的政府。”加拿大政府此举()A意在谋取经济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B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C彻底抛弃了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 D引发了西方与中国的建交潮18、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向正常化的方向发展。苏联领导认为,中国真的是想要进攻自己,所以苏联停止了一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计划,一切的财政都为了巩固国防。材料表明中美关系的改善()A是不同意识形态相互对立的结果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有助于苏联的经济发展 D是引起冷战格局瓦解的原因之一19、“英国和荷兰商人组织了两个非常强大的股份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政府特许状赋予公司买卖和建立商埠的权利,为了公司的利益甚至有权发动战争。”这表明当时的股份公司()A政府建立但由商人经营 B是西欧殖民扩张的工具C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D仍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20、西周时期,在“工商食官”制度下,擅长经商的家庭或家族在被国家认可之后,又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世代相袭,不得改弦易辙。这反映出该制度()A强化了商人对国家的依附关系 B大大地加强了君主专制C表明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然形成 D推动了私营工商业发展21、北齐均田令中,有“每丁给永业田(不必归还政府的土地)二十亩,为桑田,期中种桑五十根,榆三根,枣无根”的条文。隋朝均田令也规定了永业田必须“课之以桑、榆及枣”,“以备生生之资,以供养老之具”。据此可知()A农民的负担逐渐减轻 B均田制推动了小农经济发展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D政府的土地政策趋向于宽松2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自汉至宋形成了与欧洲城市完全不同的坊市制。宋以后虽然坊市制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但在重要的城市仍保留了官民居住区分开的格局,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清代。这说明坊市制()具有较浓厚的等级色彩 B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C有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D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转型23、明代政治人物王世懋在其著述中描绘了景德镇因烧制瓷器而火光烛天的情形,称之为“四时雷电镇”。这被个别历史学者认为是“工业超时代发展的征象”,实际上他是以此来指责“当地居民穿凿地脉,以致没有人登科中举”。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政治人物的著述不足以成为史料B著述不属于实物资料所以可信度低C史料研读须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D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无法探究24、北宋时有商人说:“士非我匹,若工农则吾等也(农与工)所食皆不过其劳”,明中叶以后“士商异业而同志”已不为怪。这说明()A传统重农抑商观念逐渐淡化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C封建“四民”秩序有所松动 D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5、明清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型的工商业城市,与传统市镇相比其主要的区别是()A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不同 B城市的密度前所未有C城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D城市的规模急剧扩大26、在17到18世纪,英国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多条主干道,并对河流河床进行综合整治,最终打造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这些措施( )A引发了英国交通领域上的革命 B推动了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C加速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27、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呈现出快速繁荣的景象。但这些繁荣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A中国城市职能发展不完善 B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增加城市负担C中国沦为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D欧美列强控制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28、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在晚清得以推行,它的推行( )A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促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C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民族资本家29、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这说明了( )A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 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30、下表为:19141936年中国机器缫丝工业的发展年上海无锡广东全国丝厂出口量(关担)开工厂数丝车(部)开工厂数丝车(部)开工厂数丝车(部)19145714 96482 11856 76619226517 260196 22018090 06489 248192910423 5824612 86214672 455132 99119364911 1164113 0905730 24329 600由此可以推知当时中国缫丝工业( )A区域发展比较均衡 B对外出口占有优势C受世界市场的影响 D一战之后迅速萧条(卷 主观题题 满分:40分 )非选择题(31小题15分,32小题15分,33小题10分,共计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延长的16世纪扩张”实际上是从15世纪初开始的,它持续到17世纪乃至18世纪。这次扩张中国等主要亚洲国家,包括进出口贸易在内的贸易都迅速增长,收入和消费也可能迅速增长。在政治上,这次扩张表现为中国明清帝国等亚洲主要国家的兴盛。最终,中国成为最大的白银“秘窖”。由于中国具有相对更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吸储了更多的白银。但是,中国和其他地方一样,新增的货币造成了有效需求的增长,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的增长,从而支持了人口的增长。但是在政治经济体不够灵活、缺乏扩张能力的地方,生产的增长跟不上货币供给的增长,货币供给的增加就未能促进生产、消费以及人口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增长促成了通货膨胀。欧洲就是这种情况。摘自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5世纪西欧扩张开始的事件及对世界的影响,请分析明清时期中国虽强盛但没能实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 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6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02年,清政府上谕称“我大清朝律例一书,折衷至当,备极精详”,但也不得不承认“为治之道,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同时要求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此后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规包括10余类,近20项,其内容涉及工商综合类、商标、矿业、铁路、金融、商品赛会、度量权衡、经济社团以及奖章章程等诸多方面。如商人通例界定了商人的身份和他们的权利、义务。商标注册暂拟章程规定“如有侵害商标专用权者,准商标主控告,查明责令赔偿”。破产律注意维护债主的利益。大清国矿物章程规定“外商概不准收买矿地”。奖励华商公司章程规定“官商绅民投资兴办公司,凡能集股五十万以上者,按集股数额多寡,给予不同奖赏,集股五千万以上者奖励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赐双龙金牌,子孙世袭商部四等顾问官”。对于清末经济法规的制定,预备立宪公会在肯定其“椎轮荜路,厥功至巨”的同时,也指出“政府颁布商事法令,每不与商人协议,致多拂逆商情之处。是非徒不足以资保护,而且转多窒碍”。摘编自朱英论清末的经济法规材料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美、欧各国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社会改良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事务。20世纪初,英国议会加快了社会经济立法脚步。1908年6月,议会颁布了养老金条例。其内容为,财政拨款120万英镑作为非捐助性养老金的费用。所有年收入不超过31英镑的7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申请领取养老金。1905年,失业工人法应运而生。1911年,失业保险法作为国民保险法的第二部分由议会通过。1908年通过的矿工8小时工作法是第一个对成年男子限制工时的立法。1912年又应矿工的要求通过了矿工最低工资法案。1909年实行的行业委员会法,专门解决“血汗工人”的最低工资问题。同年还颁布了房屋和城镇计划法。1908年,健康保险法获得议会通过。摘编自刘华平论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立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经济法规颁行的背景及政治影响。(9分)(2)依据材料说明20世纪初中英两国立法的主要区别及启示。(6分)33、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发行的四套邮票简介。阅读表格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20周年(1965年)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50周年(1995年) 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60周年(xx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70周年(xx)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13枚:“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滇西抗战纪念馆1枚小型张:以大刀进行曲雕塑、长城、红绸、和平鸽为主要元素任选其中两套纪念邮票,概括说明其内容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纪念主题的变化。(12分,要求:史实清楚,说明充分,分析透彻。)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5 BDCAB 610 DBBBA 1115 DCADC 1620 CADBA 2125 BACCA 2630 DCACC二、材料题31、(1)事件:新航路开辟。(1分)影响: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分)原因: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与衰落。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朝贡贸易。思想上,中国厉行文化专制,压制人们思想。(6分)(2)原因:有制度和政策保障;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工业品);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 (6分,任3点)32、(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清末新政推行;西方文明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3分,任3点)影响:推动中国社会法制化进程;传统的官商关系有所改变;提升了民族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不能充分满足资产阶级的要求;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6分,任3点)(2)区别:清朝立法重在鼓励经济发展,立法程序较少体现民意;英国立法重在促进社会公平,议会立法符合民主程序。(3分)启示:法制化是历史潮流;法律建设应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保驾护航;法律建设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民主政治是法制建设和经济持久发展的重要前提。(3分,任答二点即可)33、20周年。特征: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内容并不全面。评价:受国内“左”倾错误、国共关系、中美关系、中苏关系、冷战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邮票内容忽视了国际正义力量和国民党的抗日举动,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是国家和政党意志的体现。(5分)50周年。特征:通过邮票内容整体呈现了抗日战争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首次直接提到了“台湾光复”。评价:这套邮票对国民党的抗战功绩做出充分肯定,“台儿庄大捷”的主角是国民党军队,“芒友会师”描绘缅甸远征军在异域取得胜利的情形,“台湾光复”证明台湾仍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华侨捐献”是对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的讴歌,“伟大胜利”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是人民战争的胜利。(5分)60周年。特征:题材减少,内容鲜明,首次出现反映“和平与正义”的小型张。评价:在进一步肯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国民党的抗日贡献的前提下,突出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以及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期许。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行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独立开辟并发展敌后战场,以科学的战争指导和模范的实际行动,成为坚持抗战并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中坚力量,是中国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5分)70周年。特征:抗战题材和枚数最多,设计理念多元化,并系统地展现了抗战纪念的设施。评价:这样的设计可以深入地发掘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充分认清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犯下的罪行,牢记中华民族抵御侵略、奋勇抗战的历史以及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牺牲及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学习宣传抗日英烈的英雄事迹,大力培养和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5分)(考生任选其中两个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