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 1-1-2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训练.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50011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 1-1-2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 1-1-2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 1-1-2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课时强化训练1(2018河南一联)图示为一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与速度的二次方的关系图线。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4 m/s2 B2 m/s2 C1 m/s2 D0.5 m/s2解析 由x-v2图像结合速度-位移关系式v2v2ax分析可知,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函数表达式为v22ax,可得am/s22 m/s2,故选项B正确。答案 B2(2018北京石景山区一模)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下端固定,当弹簧的长度为原长时,其上端位于O点。现有一小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在此过程中,关于小球的加速度a随下降位移x的变化关系,下图中正确的是()解析 当小球和弹簧接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kxma,所以:ag,根据数学知识可知,C、D错误,当压缩到最低点时,加速度等于g,故A正确,B错误。答案 A3(2018广东四校联考)甲、乙两物体从不同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甲物体运动的v-t图线为两段直线,乙物体运动的v-t图线为两段半径相同的四分之一圆弧的曲线,如图所示,图中t42t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在t1时刻加速度相同B两物体不可能在t2时刻相遇C两物体在0t4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D两物体在t3时刻相距最远,t4时刻相遇解析 在v-t图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t1时刻甲、乙的加速度方向不同,A错误。两物体从不同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同向运动,两物体尽管在0t2时间内位移不同,但仍可能在t2时刻相遇,B项错误。在v-t图像中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代表位移,由图可知在0t4时间内甲、乙两物体位移相同,而平均速度相同,C项正确。由于从不同地点出发,谁在前不知道,不能判定相距最远及相遇的时刻,D项错误。答案 C4(2018湖北黄冈期末)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2前221年),我国杰出学者墨子认为:“力,刑之所以奋也。”“刑”同“形”,即物体;“奋,动也”,即开始运动或运动加快,对墨子这句关于力和运动观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墨子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墨子认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此观点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D此观点与牛顿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解析 “力,刑之所以奋也。”是说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或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此观点与牛顿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基本相同。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故C错误,A、B、D正确。答案 C5(2018湖北八校二联)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恰好放在质量也为m的圆弧槽内,它与槽左右两端的接触处分别为A点和B点,圆弧槽的半径为R,OA与水平线AB成60角。槽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通过细线和滑轮与重物C相连,细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通过实验知道,当槽的加速度很大时,小球将从槽中滚出,滑轮与绳质量都不计,要使小球不从槽中滚出,则重物C的最大质量为()A.m B2mC(1)m D(1)m解析 当小球刚好要从槽中滚出时,小球受到重力和槽的支持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得ag。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2m)a,解得M(1)m,故选项D正确。答案 D6(2018江西上饶六校一联)磁性车载支架(如图甲)使用方便,它的原理是将一个引磁片贴在手机背面,再将引磁片对准支架的磁盘放置,手机就会被牢牢地吸附住(如图乙)。下列关于手机(含引磁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静止时,手机共受三个力的作用B汽车静止时,支架与手机之间有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当汽车以某一加速度向前加速时,手机一定受到支架对它的摩擦力作用D只要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合适,无论是向前加速还是减速,手机都可能不受支架对它的摩擦力作用解析 汽车静止时,对手机受力分析,手机受到重力mg、吸引力F吸、支持力FN和摩擦力f四个力作用,可知支架与手机之间有三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B项错误。由图知,FN与F吸的合力与支架平面垂直,不能抵消重力沿支架斜面方向向下的分力,所以一定受摩擦力,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 C7(2018广东四校联考)如图所示,木盒中固定一质量为m的砝码,木盒和砝码在斜面上一起以一定的初速度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现拿走砝码,而持续加一个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恒力F(Fmg cos ),其他条件不变,则木盒滑行的距离将()A不变 B变小C变大 D变大变小均有可能解析 设木盒的质量为M且向上滑行,放有砝码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m)g cos (Mm)g sin (Mm)a1,换成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恒力F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m)g cos Mg sin Ma2可知a2a1,再由x可得x2x1。同理可知,若木盒向下滑行,放有砝码时,有(Mm)g cos (Mm)g sin (Mm)a1,换成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恒力F时,有(Mm)g cos Mg sin Ma2,可知a2a1,再由x可得x2x1。故B选项正确。答案 B8(2018山东菏泽一模)(多选)质量为M的足够长的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A(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上,设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如图甲所示。木板B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木板B的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像,取g10 m/s2,则()A滑块A的质量m1.5 kgB木板B的质量M1.5 kgC当F5 N时,木板B的加速度a4 m/s2D滑块A与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解析 由图乙知,当F4 N时A、B相对静止,加速度为a2 m/s2,对整体分析:F(mM)a,解得mM2 kg,当F4 N时,A、B发生相对滑动,对B有:aF,由图像可知,图线的斜率:k2 kg1,解得M0.5 kg,则滑块A的质量为:m1.5 kg,故A正确,B错误;将F4 N所对图线反向延长线与F轴交点坐标代入aF,解得0.2 ,故D错误;根据F5 N4 N时,滑块与木块相对滑动,B的加速度为aBF4 m/s2,故C正确。答案 AC9(2018三湘名校联盟三模)(多选)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v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根据图像可求出()A物体的初速率v03 m/s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75C取不同的倾角,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xmin1.44 mD当45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停在斜面上解析 当斜面倾角90时,物体对斜面无压力,也无摩擦力,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02v2gx,根据图像可得此时x1.80 m,解得初速率v06 m/s,选项A错。当斜面倾角0时即为水平,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只受到摩擦力作用,则有mgxmv,根据图像知此时x2.40 m,解得0.75,选项B对。物体沿斜面上滑,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agsin gcos g(sin cos )。v2ax2g(sin cos )x,得当sin cos 最大时,即tan ,53时,x取最小值xmin,解得xmin1.44 m,C项正确。当45时,因mgsin 45mgcos 45,则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返回,D项错误。答案 BC10(2018信阳一模)某同学近日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小铁块(可看成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可在090之间任意调整的木板向上滑动,设它沿木板向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x,若木板倾角不同时对应的最大位移x与木板倾角的关系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结果如果是根号,可以保留):(1)小铁块初速度的大小v0以及小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2)当60时,小铁块达到最高点后,又回到出发点,物体速度将变为多大?解析 (1)当90时,x1.25 m则v05 m/s当30时,x1.25 ma10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agsin 30gcos 30解得:(2)当60时,上滑的加速度:a1gsin 60gcos 60下滑的加速度:a2gsin 60gcos 60因为v22ax所以:可得:v m/s。答案 (1)5 m/s(2) m/s11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斜面体ABC,AB与BC圆滑连接,AB表面粗糙且水平(长度足够长),倾斜部分BC表面光滑,与水平面的夹角37。在斜面体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规定力传感器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力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斜面体的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过程中,力传感器记录到力F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1)斜面BC的长度;(2)滑块的质量;(3)运动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解析 (1)滑块在斜面上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ma1得a16 m/s2结合图乙可知滑块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为t11 s斜面BC的长度x1a1t3 m(2)斜面体对传感器的压力为F1mgcos sin 得m2 kg(3)对斜面体由平衡条件有:fF24 N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a2得a22 m/s2滑块在AB表面上滑行的距离为:x2vt2a2t又va1t1,t22 s得:x28 m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fx232 J。答案 (1)3 m(2)2 kg(3)32 J12(2018山西五市联考)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木板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间紧密接触,每个木板质量M0.6 kg,长度l0.5 m。现有一质量m0.4 kg的小木块,以初速度v02 m/s从木板的左端滑上木板,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0.3,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1,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1)小木块滑上第二个木板的瞬间的速度大小;(2)小木块最终滑动的位移(保留3位有效数字)。解析 (1)小木块在第一个木板上滑动时,木板受到木块的摩擦力为f11mg两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22(m2M)g因为f2f1,所以木块在第一个木板上运动时,两木板静止不动。木块在左边第一个木板上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1mgma1设小木块滑上第二个木板的瞬间的速度为v,由运动学关系式得:v2v2a1l解得v1 m/s(2)木块滑上第二个木板后,设第二个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mg2(mM)gMa2设木块与木板达到相同速度v1时,用时为t,则有:对木块有:v1va1t对木板有:v1a2t解得:v1 m/s,t s此过程中木块的位移s1t m木板的位移s1 m木块在木板上滑动的长度为s1s1l达到共速后,木块和木板一起继续运动。设木块、木板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3,位移为s2,有2(mM)g(mM)a3v2a3s2解得s2 m所以,移动的总位移sls1s20.670 m。答案 (1)1 m/s(2)0.670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