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致大海》教学设计+《我有一个梦想》知识点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635000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致大海》教学设计+《我有一个梦想》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致大海》教学设计+《我有一个梦想》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致大海》教学设计+《我有一个梦想》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致大海教学设计+我有一个梦想知识点高一语文致大海教学设计自读提示:1了解外国诗歌知识,领略外国诗人的优秀作品中表现的异国情趣。2了解普希金、裴多菲三位诗人的简历及其创作情况。3了解诗中的意象、意境,感受诗人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2、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3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教学难点:1大海的象征意义。2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教学过程:普希金:(1799 1837),19 世纪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俄罗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 13 岁开始写诗,15 岁公开发表诗作。1817 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 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1826 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的监视下埋头写作。1837 年在决斗死去。他一生写了近九百首抒情诗致大海写于 1824 年。1820 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总督,于 1824 年又被革职遣送到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第二次流放)。他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完成这一篇诗作 致大海。三课文:第一部分(1、2 节),写诗人向大海告别。第二部分(3 13 节),写大海引发的诗人的联想,表达诗人对大海的眷恋及对自由的渴望。第三部分(14、15 节),写诗人从大海身上,汲取了一种精神力量,将要为自由奋斗不息。四布置作业:1熟读致大海这首诗。高一语文上册我有一个梦想知识点作者简介:马丁路德金(1929 1968)神学博士,牧师,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 1968 年 4 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终年 39 岁。他毕生致力于为黑人争取自由民主权利, 其政治主张的核心 是“ 非暴力主义”。1964 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 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每年 1 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为美国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每年 1月 15 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全世界人民纪念马丁路德金的日子。Martin Luther King(1929 1968)美国民权运动杰出领袖,1964 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 年 3 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知识点:1、字词煎熬 束缚 歧视 压榨 兑现缔造 履行 侈谈 磐石 飓风蜕变 赎罪 真谛 匿迹 坎坷祈祷 巍峨 蜿蜒2、成语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3、文学常识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 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68 年 4 月,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被人谋杀,年仅 39 岁。1986 年,美国政府将每年 1 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课后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给加横线的词注音束缚( ) 镣铐( ) 枷锁( ) 压榨( ) 戳子( ) 拯救( ) 磐石( ) 赎罪( ) 匿迹( ) 坎坷( )( ) 披露( ) 洋溢( ) 瞭望( )2、找出下面选项中完全正确的一组( )A. 鉴署 蜿蜒 巍峨峰巅 履行B. 萎缩 缔造 汹涌澎湃 光茫C. 蜕变 疲乏 摇摇欲坠 兑现D. 窄小 异意 义愤填膺 野蛮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 盗版碟的零售价低得骇人听闻。B. 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和你息息相关,当厄运来临,你想扔下书逃走,可办不到,就像你不能摆脱自己的命运。C. 这个地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因此,这里的人民能安之若素,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D. 这伙歹徒竟然在这样的闹市区公开作案,简直让人义愤填膺。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1)学术界对这件出土文物的所处年代,一直有 。(2)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个美国人许下了 。(3)黑人依然是不堪形容的警察暴行恐怖的牺牲品,我们 决不会满意。A. 争议 誓言 只要 就B. 异议 誓言 如果 就C. 争议 诺言 只要 就D. 异议 诺言 如果 就5、下面句子中标点正确的一组是( )A. 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会感到满意。”B.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C. 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一同工作、一同祈祷、一同斗争、一同入狱、一同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有一天会获得自由。D. 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二、文本阅读1、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便退了回来。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如何理解“空头支票”,请简述。2、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身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三、语言运用题1、将下面一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12 个字)曾经孕育北京城深厚历史文化的什刹海,将重现昔日荷花飘香、“舻舳蔽水”的场面。目前北京市已经投入力量整治这一地区的环境,以期在不久的将来,把什刹海建设成为以湖光山色为基调、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区。什刹海位于北京古城的核心位置,元大都的兴建,就是在这个天然湖泊的东侧划出一线纵贯南北的建筑轴线并与其相切而进行营造的,其切点就是去年年底修缮如初的后门桥。北京市还计划逐步实现什刹海东侧景观的恢复和开放;完成古代商业街 烟袋斜街的整治;建成“银锭观山”等一批标志性雕塑;恢复荷花市场,内建一座仿古戏台;使对外开放的恭王府、醇亲王府成为传统艺术博物馆。2、根据设定的情景进行采访,设计出两个你想了解的问题。(要求:提出的应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问题间要有联系,目的要明确、得体,便于采访者回答。)非典型性肺炎的蔓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是人们感到十分恐惧。请你以健康报记者的身份,就这一话题对卫生部吴仪部长进行采访。3、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授;下联内容(已被打乱):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十倍荷褒荣,三分功定属元勋,所合精锐四方。下联调整为:四、扩展训练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美理查德尼克松因为你们的成就,使天空也变成了人类世界的一部分。而且当你们从宁静海对我们说话时,我们感到要加倍努力,使地球上也获得和平和宁静。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全世界的人都已融合为一体,他们对你们的成就感到骄傲,他们也与我们共同祈祷,祈望你们安返地球。欣赏提示:1969 年 6 月 19 日,美国“阿波罗 11 号”飞船点火升入太空,5 天后,即 6 月 21 日,乘坐该飞船的两位美国宇航员首次在月球上登陆,开辟了人类历史性旅程的新纪元。尼克松的这篇演讲,就是当宇航员登上月球之际,通过的。也许可以这么说,这是当今世界的的最有特点的演讲之一了。说它最有特点,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简短,只有几分钟,只有几句话;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位地球人向登上月球的另的首次讲话,虽然这样的机会确实很难得很珍贵。我们说这篇演讲很有特点,主要是因为尼克松抓住人类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珍贵时刻,把对这位宇航员的讲话,扩大到以全体地球居民为对象。你看他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篇幅中,谈“天”说“地”,从月球上的“宁静海”,谈到地球上的“和平和宁静”,使听众不由自由地产生某种联想,不仅借机炫耀了美国的科技实力,而且宣扬了美国的对外政策。鉴赏训练:假如有一天,你作为中国首位登上月球的一名科学家,请你对全演说,你将怎样演讲?你能围绕这个主题撰写一篇精短的演讲词吗?参考答案一、1、 f lio ji zh chu zhng pn sh n kn k l y lio2、C 3、B 4、C 5、B二、1、课文的前一部分说,在林肯签署解放黑奴宣言过去一百年之后,黑人的命运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他们依然备受歧视,得不到真正的和白人平等权利,也没有真正的自由。因此作者说美国还没实践她的诺言,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使命。他用了“空头支票”来比喻黑人的还没有完全得到自由的这一事实,形象地说明了那个时候黑人在美国的处境。2、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然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三、1、分析拟写一句话新闻要在比较中筛选出关键信息。这则消息着重讲的对象是什刹海,内容是将重现昔日美好景象。至于昔日的具体景象、今日的美好规划等,都是次要的信息。解答北京将重现什刹海胜景。2、(1)吴部长,其您介绍一下当前我国“非典”疫情号吗?(2)吴部长,针对当前这种严峻的形式,卫生部将采取哪些措施。3、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