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马说》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634996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马说》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马说》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马说》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马说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语文马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本册书中第二个文言诗文单元,包括四篇文言文和五首古诗词。四篇文言文分别为: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订鬼马说,五首古诗词分别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滁州西涧约客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本单元的诗文都是中国古代名家的名篇。教材入选此单元,意在让学生学习经典,培养古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根据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理解基本内容”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我基本上可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1、 朗读课文,读准停顿及重音,读出语气,并熟读成诵。2、 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能说出文章大意及重要文言词语的准确含义。3、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教师点拨,能够说出本文的深层含义,并能体会作者的感情。马说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文中充溢着作者的愤懑之情。文章提示了当时人才被埋没的弊端,在今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教学目标1、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下,大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马说的内容大意。2、能清晰、流利地背诵出马说。3、在反复诵读中,对老师或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出合理的解释。4、通过自主研读,结合老师的补充材料,能说出马说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三、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初三年一班共有学生 60 人,人数比较多,男女各半。整体而言,班级明显不够活跃。但分析问题条理全面的大有人在,文言朗读节奏感比较强也大有人在。所以,在教学马说时,可有针对性地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争取能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学习文言文。大部分学生,上课时一般能按照教师设计的教学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纪律性较强,组织课堂较为轻松。在学习马说之前,学生已经学过“说”这种文体,比如爱莲说捕蛇者说。所以学生对于如何在文中发掘作者在其中所寄托的情感,并不是毫无头绪的。再者,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文言文,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而且也积累了一些文言常用词语的用法。这篇文章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很深,所以要让学生基本上理解本文的大意并不难。学生可以借助课下注释和手头的工具书,自主解决,只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但学生受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的限制,难以完全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基于这种情况,本节课以朗读为主,让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对于内容则可不过份深入。此外,因为马说创作的时间距离今天已经很久远,教学需要通过补充课外有关的史实资料、作者的生平资料,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文的作者、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发掘马说背后所蕴含的作者的微妙的情感。四、教学准备1、利用早读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特别是班级几位参加过朗诵比赛的同学。2、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生平经历及当时的历史背景。3、让学生自行安排课外时间背诵全文。五、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1、全体学生先默读两遍附文骥遇伯乐,然后大声朗读三遍,注意节奏。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设计说明:首先,用小故事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多遍的朗读,并结合课下注释,让学生增强对附文大意的理解、体会。再者,训练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复述能力。)2、解读标题,复习“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大屏幕显示)3、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二)先集体背诵爱莲说,再初读文本马说。(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背诵爱莲说,一方面巩固、加深记忆背诵成果;另一方面又能让学生对马说的全文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去除陌生休状态,是对文本探究前的热身。)(三)再读课文,读出文意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文意。学生自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手头的工具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生字词,并能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它们在文中的意义;标出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在笔记或课文的空白处写出你在阅读中解决不了的问题。2、然后就近交流,以解决你阅读中的问题,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并用通顺、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述,以便向老师或全班同学寻求解答的方法。3、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每个学生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大致内容。4、全班学生聆听配乐朗诵,小声跟读、模仿,通过模仿纠正字音、句读的错误,加深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5、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起示范作用,并由他们带领全班同学朗读课文。(课前可进行朗读指导,特别是个别指导)6、全班再齐读,再次加深对文意的感知。(要求读得通顺,不读破句。)(四)研读课文,能说出马说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1、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韩愈生平经历资料的情况,有意识地将搜集的资料引到本文的创作背景上。2、全班同学共同分享搜集到的相关材料,教师加以解释、引导,加深学生对作者当时创作背景的认识。3、每一个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各自大声朗读,有情感地朗读),并思考以下的问题(大屏幕显示问题):文章开头就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不知马的?(设计说明:朗读是为了让学生有意识地融入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仔细品读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学生讨论并交流结果,教师从旁点拨。5、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准节奏、重音和语气,要读得响亮、沉稳、流畅。可采取以下方式来读:个人朗读,集体评议;小组内互读、互评;朗读挑战赛(教师也可参与);男女生竞读。(设计说明: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以及教师的参与,在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在朗读中增强文言语感,加深对作者心境的体会。)(五)深入文本,读出意趣1、边读边画,画出能传达作者心境、情感的词句,指出:哪些词句附着作者的情感?作者想要借伯乐和千里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伯乐和千里马各指什么?并说说你这样推断的理由。(设计说明:本环节是教学的难点,但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见解。)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3、师生一起背诵课文,注意情感的把握,要求背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设计说明:此环节特别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等句子的不同语气。)(六)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说说你所知道的其他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大屏幕打出提示内容)你还知道哪位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他写下了什么作品?作品什么内容?如果你遇到不如意的事,你会怎么办?(设计说明:此环节可以让学生梳理这类作家作品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示。)(七)本课小结,教师寄语怀才不遇自古有之,人生不如意事也是十有八九,但幸福与苦难总是同在,当我们身处人生低谷时,千万不要丧失信心与希望,学会珍惜一切,因为磨难会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更有力。希望每位同学通过磨炼,都能如愿地成为一匹千里马。策马扬鞭,马到成功。(八)布置作业:给韩愈写一封信,抚慰他怀才不遇、愤懑不平的心情。(设计说明:设计具体的、开放性的题目使学生有话可说,并有所得。)板书设计:马 说韩愈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痛惜)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 托物寓意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嘲讽)(设计说明:我的板书力求直观对称,突出重难点,高度浓缩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八年级下册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丽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2. 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3. 抓住作者重点介绍丽江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它的魅力所在。(重点)4. 体会作者化身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难点)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作者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就让我们来赏读这篇佳作。二 作者简介三 关于丽江四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1 文章标题有什么意义?一滴水实际上是指作者自己。题目的含义是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历丽江,向人们介绍丽江这座古城。2.文章标题中“经过丽江”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具体体现是,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成水车转轮慢慢升高,看到了古城-”,“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我穿过一道又一道小桥”,“我经过-经过-经过-经过-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黄昏时,三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中”,“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黎明时,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这些语句实际上交代了作者的行踪,可见文章的内容是按作者的游踪来安排的。3.再读课文,画出文中重点词句,搞清作者在文中介绍了丽江哪些景观?作者介绍了丽江的四方街。五课文精读1. 文章的这一滴水在形体上有什么变化?开始是玉龙雪山上的一片雪,又化成冰成为冰川的一部分,然后融化成一滴水。作者开始交代一滴水的来源,实际上是介绍丽江源头及地理位置-玉龙雪山2. 这一滴水到丽江经历了哪些曲折?先是玉龙雪山顶上的形体的演变,再是奔入丽江却跌入水洞中,经历漫长黑暗与等待才冒出来,后又经历水车上的眺望和玉河中的徘徊,最终来到丽江,穿行于最美丽的四方街。3. 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怎样介绍四方街的?作者在文中对它进行了三处介绍。一是第三自然段,简单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扬名天下。二是第十自然段,作者化作一滴水在水车上眺望,苍劲的老柏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三是第十三,十四自然段具体而详细的介绍,有银器小店,玉器店,字画店,纳西人家以及黄昏时的茶楼酒吧,喧哗的夜景,等等。4第 8 段有什么作用?5第 13 段中作者为什么介绍东巴文的水字?6.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安排时间这一线索的?7.作者为什么让自己化作一滴水游历丽江?8 我们能否以其他身份介绍自己曾游览的地方?六据以上问题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2):写自己是玉龙雪山的雪化成一滴水。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的经过,重点是四方街。七拓展延伸八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