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选训习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47300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语文一轮选训习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考语文一轮选训习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高考语文一轮选训习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训习题(4)含答案李仕才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环保部的调查和约谈,李秘书长心情沉重,好像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吞吞吐吐地交代了与不法厂言勾结的事实。虽然已是3月中旬,但由于冷空气的影响,气温只有几度,席不暇暖,柳絮雪不再讲风度,只得穿上了羽绒服。成都骨科主任梁益建上下其手,妙手回春,救治了一百多名严重畸形的患者,被评为“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当代作家刘庆邦擅长写矿工、乡土题材的小说,他那平易近人的文字让不少矿工、农民工倍感温馨。中国虽然没有加入TPP,但与TPP剩余11国有双边贸易,因此中国没必要另起炉灶,商谈“下一代贸易规则”。由于没有天敌,繁殖能力又强,亚洲鲤鱼在美国的河流湖泊中大量繁殖,以至恒河沙数,造成了巨大危害。A BC D解析“如芒在背”指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该成语不能受“好像”修饰。“席不暇暖”指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很忙。望文生义。“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褒贬不当。“平易近人”形容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浅显,容易理解。使用正确。“另起炉灶”指重新做起,比喻另立门户或另搞一套。使用正确。“恒河沙数”形容数量很多,像恒河里的沙子一样。使用正确。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抢票软件不被破解,12306网站将不断更新登录的图形验证码,这让一些网购车票的旅客大伤脑筋。B从11月27日开始发生在华北地区的这轮大范围严重污染过程,已持续4天,为今年以来最严重的污染天气。C近日,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不同阶段的任务,有利于统一全军官兵的思想,凝聚大家的共识。D中国铁建铁四院设计施工总承包了湖南长沙中低速磁浮铁路工程,将于近期开通试运行。乘客从长沙高铁南站搭乘磁浮列车,只需10分钟即可到达黄花机场。解析:A项,不合逻辑,应删去“不被破解”中的“不”。B项,搭配不当,主语“过程”和宾语“天气”不搭配。D项,偷换主语,可将“总承包了”中的“了”改为“的”。答案:C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接受师长邀请:感谢您的美意,定去舍下候教!B称赞对方作品:拜读您的大作,鄙人获益匪浅!C祝贺开张大吉:祝贵公司生意兴隆,财源广进!D初见单位同事:这是我的手机号码,请您惠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项,“舍下”一词是谦辞,通常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答案:A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_,一般来说地下水都会比地表水的水质好一些。但是由于中国北方的地表水污染实在太过严重,土壤过滤之后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程度仍然令人惊心。_,中国北方城市大多使用极深层的地下水供给市民。_,随着地下水的不断抽取,地下水资源将会枯竭。答:答案:土壤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为了解决这一用水困境这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法(这样做其实是饮鸩止渴)(意思对即可)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当网络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时,与之伴生的,必然是沉迷网络、沉迷网游。国务院法制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引入“网游宵禁”制度,这必然能够有效减少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从而保障未成年人获得正常的休息权利。一旦从源头上减少了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再加上家长的教育引导,就必然能够管住孩子沉迷网络。“网游宵禁”制度未必能够减少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间。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严密的能力。“网游宵禁”制度要收到实际效果还必须落到实处,还有很多工作要跟上,不能说有了这项制度就一定能够收到效果。“从源头上减少游戏时间,家长的教育引导”不是“管住孩子沉迷网络”的全部条件。答案:“网游宵禁”制度未必能够保障未成年人正常休息减少游戏时间和教育引导未必能够管住孩子沉迷网络6、下列对文化知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清两代每隔几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状元。B在古代礼仪中,“揖让”有两种含义: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C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D“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解析:A项,第一名叫解元。答案:A二、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选自韩非子)(1)惟其言而莫之违。译文:(2)是非君人者之言也。译文:【参考答案】(1)只有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2)这可不是为人君主的人应说的话啊。参考译文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喝得正高兴时,他就感慨地说:“没有什么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只有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乐师,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呀。”师旷说:“哎!这可不是为人君主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作一个警告。”三、现代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做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治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演说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不过,即使是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B)A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与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的歌不同源。B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C“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形式上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D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解析A“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的歌”于文无据。C以偏概全,不光是“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D中“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是不准确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诗在当时社会承担着政治言说的两方面功能,一是可以补察时政,二是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B第一段中引用国语和礼记,论证了“诗”的产生与当时统治阶级的礼乐政治活动的紧密联系。C通过与“歌”的大量比较分析,本文重点论述了“诗”的起源、作用和所承担的更多的社会功能。D本文作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歌”无法满足统治者教化百姓的需要,因而才产生了“诗”这种形式。解析重点论述了“诗”分析不当,本文只是论述了诗、歌二者的起源以及各自功能。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B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C早期的歌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D“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解析C把歌和音乐割裂开来,是不正确的,因为原文第二段“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这两者是一体的,另外借助音乐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的是“诗”而不是“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