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46370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5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5)李仕才一、语言文字运用1、(2018吉林省长春市一诊)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运动员总是实力超群,但四平八稳、老气横秋,相比之下,不按套路出牌的傅园慧显得格外立体,难怪有人调侃她是“游泳界的泥石流”。B包括光纤光缆行业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自主创新,这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一定要走的必由之路。C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以引导创作、引导作家、引导读者为初心,秉持“作协定位、全局视野、大众审美、网络特质”为原则,推动网络文学攀登高峰。D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事故发生后,该省的主要领导紧急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和善后工作,召开现场会议和具体部署。解析:选A。B.成分赘余。删去“一定要走”。C.句式杂糅。应为“秉持的原则”。D.搭配不当。可以在“具体部署”前加“作出”。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张老师,您是我们敬仰的文学泰斗,我们以缅怀之心恭候您驾临。B贵店开张大吉,送上短信表心意。祝生意兴隆,事事顺利。C毕业在即,虽然人生难免有聚有散,但你会永远在我心中。D当年恩师惠泽播春雨,今朝桃李九州竞争妍,恩师六十寿诞,敬祝生日快乐。解析:选A。A项,“缅怀”指对已往的人或事的怀念或追想,用于句中不得体。B项,是祝贺商店开业的短信,表达得体。C项,是同学间的毕业寄语,符合情境,也符合得体的要求。D项,是给老师的生日祝贺语,符合得体的要求。3、(2018武汉第二中学模考)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脉管炎”,虽是一种血管的炎症,但并不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而是血栓阻塞血管,血流减少所致,主要以下肢为主。脉管炎后期可引起手足发黑、坏死。但_,如果在早期能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可以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A一些并发症会因为不及时治疗而慢慢滋生B严重的后果会因为治疗不当不可避免地发生C该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比较迅速的过程D该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解析:选D。解答此题,要注意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经过分析可知,所选的句子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所填语句应该与前后文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由此,可以排除A、B两个选项;从后文看,该病是可以在早期进行治疗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的,所以C项的说法与后文矛盾,不能很好地衔接,故排除,答案为D项。4、(2018天津一中月考)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意象,常常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请从下列意象中选择一个作为对象,写一段话描绘你所想象的情景。要求:体现意象特征;句式不限;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60字。羽扇纶巾梧桐细雨大漠孤烟渔舟唱晚答:解析:作答本题时,任选一个意象即可,要抓住意象的特征,注意句式的选择,要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注意字数限制。如选择“羽扇纶巾”,要联想到周瑜,再结合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组织句子。答案:(示例1)羽扇纶巾:江风咆哮,卷起万丈狂澜。巍峨的战船上,一抹修长的身影,俊逸如竹。面对百万敌军,他轻摇羽扇,强敌瞬时如鸟兽散。(示例2)梧桐细雨:黄昏时分,绵密的雨丝轻轻地洒落在梧桐树叶上,细雨点点,是丢不掉的孤单,是斩不断的愁绪,是道不出的落寞。(示例3)大漠孤烟:风静沙落,广袤的戈壁滩如无边黑夜。远处一缕轻烟犹如擎天之柱,划破了无边的死寂,捎来了生命的气息,平添了无限的凄凉。(示例4)渔舟唱晚: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彭蠡之滨,远处青山蒙蒙,白帆点点,渔歌阵阵,浪涛沸腾不止,收一网红霞回眸家乡。5、下面是中国植树节节徽图案,请概述图案内容,并说明图案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答: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是“图案内容”,二是“寓意”。再结合题干中的“中国植树节节徽”这一背景,寓意就应该容易理解了。在回答时,要注意,除了描述画面上的形象内容以外,也要交代文字内容,因为它们也是构图要素。还有,要看到多株树共同构成树林,有一种守护家园的意味。答案:内容:一个圆形里面,上方有五棵树,下方是“中国植树节”和“3.12”字样。寓意:全民义务植树,绿化祖国大地,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良好的自然生态体系。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许多走红的网络文章文辞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墨,言不达意,却因其观点与网友的心理相契合而被追捧。每年的旅游旺季,均有多艘邮轮途经香港却过门不入,这是因为香港没有一个可容纳巨大邮轮的码头。“蚁族”品牌的创始人郑剑辉独具只眼,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得风生水起,旗下多所店铺单品月销售量过万。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赠毕生积蓄,帮助近3 000名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这位被人誉为“炭火教授”的优秀党员,其品其德,山高水长。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为倡导清廉风气,使干部职工都能洁身自好,该银行组织全体员工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接受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A BC D解析:选A。不通文墨: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用错对象。过门不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望文生义。独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山高水长: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山和水一样永久留传。后比喻恩德、情意深厚。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后泛指结交了不正派的人。不合语境。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去同流合污;也指只顾自己,怕惹是非。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贬谪生活中,虽有良辰美景却只能孤独度日的句子是:_,_。(2)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_,_,_。答案:(1)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二、古代诗歌(一)古典诗歌鉴赏(2018江西省上饶市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春阴 朱弁注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注】朱弁:曾出使金国,被拘留十五年,此间他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此诗就写于他被拘金国时期。(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写虽然春天来了,遥远的塞北还是黄沙弥漫,冷风阵阵。B颔联写没有蝴蝶与花儿做伴,乌鸦也深藏在无边的草丛之中。C颈联的“穷”字是说诗人的境遇窘迫,哪怕在春天也无限愁苦。D根据律诗对仗的要求,可知颈联“将”的词性是名词,属仄声韵。E尾联发出“竟何事”的悲怆之词,感叹东风使诗人徒增白发。解析:选CD。C项,“穷”是说技穷,诗人说自己的诗作难以表达无边愁怀。D项,“将”的词性是动词,属平声韵。(2) “酒薄难将梦到家”借“梦”写思家,含蓄委婉,请加以赏析。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的能力。含蓄委婉主要是指作者没有直接抒情,而是借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借“梦”写思家是诗人想回故乡只能在梦中,要做美梦只好喝酒,可酒薄无力;一场梦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真是“酒无通夜力”“梦短不到家”。最后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其故国之思抒发得十分深沉、含蓄。答案:诗人因为被拘异国,只能在梦中归家,尽管希望梦回故国,却因日思夜想而辗转难寐;在夜不能寐时只能寄希望于喝酒沉睡,可是酒力薄弱,梦中还未到家就醒了。这样曲折写来,深情婉约,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二)文言文阅读(2018广东省汕头市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朱谦,夏邑人。永乐初,袭父职,为中都留守左卫指挥佥事。洪熙时,隶阳武侯薛禄,征北有功,进指挥使。宣德元年,进万全都指挥佥事。正统六年与参将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寇击走之次闵安山遇兀良哈三百骑又败之追至莽来泉寇越山涧遁去乃还。时谦已迁都指挥同知,乃以为都指挥使。八年,充右参将,守备万全左卫。明年,与杨洪破兀良哈兵于克列苏,进都督佥事。所部发其不法事,帝以方防秋,宥之。复以北征功,进都督同知。帝北狩注 ,也先拥至宣府城下,令开门。谦与参将纪广、都御史罗亨信不应,遂去。进右都督。与杨洪入卫,会寇已退,追袭之近畿。战失利,洪劾之,兵部并劾洪不救。景帝俱弗问。洪入总京营,廷议欲得如洪者代之,咸举谦。乃进左都督,充总兵官,镇守宣府。景泰元年四月,寇三百骑入石烽口,复由故道去,降敕切责。逾月,复入犯。谦率兵御之,次关子口。寇数千骑突至,谦拒以鹿角,发火器击之,寇少却,如是数四。谦军且退,寇复来追。都督江福援之,亦失利。谦卒力战,寇不得入。六月,复有二千骑南侵。谦遣都指挥牛玺等往御,战南坡。谦见尘起,率参将纪广等驰援。自巳至午,寇败遁。论功,封抚宁伯。是时,寇气甚骄,屡扰宣府、大同,意二城且旦夕下。而谦守宣府,郭登守大同,数挫其众。也先知二人难犯,始一意归上皇。八月,上皇还,道宣府,谦率子永出见,厚犒其使者。既而谦谬报寇五千骑毁墙入。察之,则也先贡使也。诏切责之,谦惶恐谢。明年二月,卒于镇。谦在边久,善战。然勇而寡谋,故其名不若杨洪、石亨、郭登之著。成化中,谥武襄。 (节选自明史朱谦传)【注】帝北狩:英宗北巡时被也先俘虏,英宗之弟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上皇。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正统六年/与参将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寇击走之/次闵安山/遇兀良哈三百骑/又败之/追至莽来泉/寇越山涧遁去/乃还B正统六年/与参将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寇击走之/次闵安山/遇兀良哈三百骑/又败之/追至莽来泉/寇越山涧遁去乃还C正统六年/与参将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寇击走之/次闵安山/遇兀良哈三百骑/又败之/追至莽来泉/寇越山涧遁去/乃还D正统六年/与参将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遇寇击走之/次闵安山/遇兀良哈三百骑/又败之追至莽来泉/寇越山涧遁去/乃还解析:选C。这道题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三处:第一处是“遇寇击走之”这句话的主语和前面一样都应该是“朱谦”,据此可以排除选项A;第二处是“又败之追至莽来泉”,“败”是“打败敌军”的意思,“追至”是“追赶到”的意思,前后是一个连谓句,所以应该在“追”前断开,据此可以排除选项D;第三处是“乃还”这句话的主语应该是“朱谦”,前后两句的主语不一致,所以应该在“乃”字的前面断开,据此可以排除选项B;综上所述可以确定答案为C。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畿”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所以“近畿”指京城附近,“京畿”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B兵部是古代中央政府尚书省管辖下的六部之一,掌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C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后专指皇帝诏书。“制” “诰”也可指帝王的命令。D古人用地支纪时,“巳”和“午”是地支的第六位和第七位,对应现在的十到十二时和十二到十四时。解析:选D。“对应现在的十到十二时和十二到十四时”错,应是“对应现在的九到十一时和十一到十三时”。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谦是颇有作为的官家子弟,他虽然是通过承袭父亲的官职进入仕途的,但之后却是凭借他自己不断立下的战功步步晋升的。B朱谦对朝廷忠心耿耿,当英宗被挟持时,他没有中计打开城门,而当也先归还英宗时,他率子出城拜见途经宣府的英宗,并重赏其使者。C朱谦勇猛善战,长时间驻守边防。他多次率领军队抵抗敌寇,奋力守城,最终让敌寇知道他是难以侵犯的,死后被赐谥号“武襄” 。D朱谦缺少谋略,为官生涯存在一些污点。他曾误报军情,将前来进贡的使者当作敌寇,也曾被部下揭发做过不法之事,但都得到君王宽恕。解析:选D。误报军情一事并没有得到宽恕,而是被皇帝下诏严厉责备。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寇数千骑突至,谦拒以鹿角,发火器击之,寇少却,如是数四。译文:(2)是时,寇气甚骄,屡扰宣府、大同,意二城且旦夕下。译文:解析:(1)骑:骑兵;少:稍微;谦拒以鹿角:状语后置句,朱谦用鹿角拒守。(2)是时:这时候;意:料想,认为;旦夕:早晚,形容时间很短。答案:(1)敌寇数千骑兵突然而至,朱谦用鹿角拒守,发射火器攻击他们,敌寇稍微退却,像这样多次。(2)这时,敌寇气势很骄横,屡次侵扰宣府、大同,料想(或“认为”)两城将很快被攻下。朱谦,夏邑人。永乐初年,他承袭父职,任中都留守左卫指挥佥事。洪熙时,朱谦隶属阳武侯薛禄,北征有功,晋升为指挥使。宣德元年,晋升为万全都指挥佥事。正统六年,朱谦与参将王真巡哨至伯颜山,遭遇敌寇,将其击走。驻扎闵安山时,遇上兀良哈的三百骑兵,又将其击败。追至莽来泉,敌寇越过山涧逃走了,朱谦这才率军返回。当时朱谦已升为都指挥同知,于是被任命为都指挥使。八年,朱谦充任右参将,守备万全左卫。第二年,他与杨洪在克列苏打败兀良哈的军队,晋升为都督佥事。朱谦的部属揭发他的违法事,皇上因为正防备敌寇南侵,便宽恕了他。朱谦又因北征有功,升为都督同知。皇上北巡,被也先俘虏挟持到宣府城下,下令开门。朱谦与参将纪广、都御史罗亨信不予回答,也先于是离去。朱谦升为右都督。他与杨洪入卫京城,恰逢敌寇兵退,朱谦率军在京城附近追击。战斗失利,杨洪弹劾他,而兵部一起弹劾杨洪不去援救。景帝对他俩都不追究。杨洪入京统领京营后,廷臣商议要找一位代替杨洪原职的人,大家一致推举朱谦。朱谦于是晋升为左都督,充任总兵官,镇守宣府。景泰元年四月,敌军三百名骑兵从石烽口进入,又由原路离去,皇上降旨切责朱谦。一个月后,敌寇再次入侵。朱谦率兵抵御,驻扎在关子口。敌寇数千骑兵突然而至,朱谦用鹿角拒守,发射火器攻击他们,敌寇稍微退却,像这样多次。朱谦军将退时,敌寇又来追击。都督江福来援,也失利。朱谦最后拼力奋战,敌寇才未能进入。六月,又有两千敌骑南侵。朱谦命都指挥牛玺等前往抵御,战于南坡。朱谦见灰尘四起,便率参将纪广等迅速赴援。从巳时到午时,敌寇才战败而逃。论功时,朱谦被封为抚宁伯。这时,敌寇气势很骄横,屡次侵扰宣府、大同,料想(或“认为”)两城将很快被攻下。但朱谦防守宣府,郭登防守大同,屡挫敌军。也先才知二人难犯,这才一意送回英宗。八月,英宗返回,途经宣府,朱谦率其子朱永出城拜见,重赏其使者。不久,朱谦误报有五千敌寇骑兵毁墙而入。仔细侦察,原来是也先派来的进贡使者。皇上下诏切责他,朱谦惶恐谢罪。第二年二月,朱谦死于宣府。朱谦在边防时间很长,善于作战。然而勇猛少谋略,所以他的名声不如杨洪、石亨、郭登显著。成化年间,谥号武襄。三、现代文阅读(2018河南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代名师赤子情深苏鸿熙1915年出生在战乱的旧中国。1949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苏鸿熙等4位南大医生赴美留学。年后传来的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让他深切地感到:自己要抓紧一切机会学习西方医学前沿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回去建设新中国。“客轮载我赤子情,祖国恩情心中驻。借此小诗明鸿志,学成归来酬故土。”这首写于客轮上的小诗表明了他的心志。留美期间,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是苏鸿熙的研究项目之一。为掌握此项技术,苏鸿熙多次到开展该项手术的医院观摩,写下大量心得笔记,逐渐掌握了这项当时世界上心外科最前沿的尖端技术。1956年,在美国完成进修的苏鸿熙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不顾美国当局的威胁利诱,带着美国妻子辗转6国,历时52天,行程近10万里,回到祖国怀抱,全身心投入新中国的医学事业。 1958年6月26日,是苏鸿熙百年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日子。那一天,他开展了一项风险高、难度大的体外循环手术。尽管过程险象环生,但他最终成功地为一名6岁儿童进行了首例此种手术。当时中国的西医总体水平落后,第一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使心外科成为新中国最早进入世界医学先进水平的一个领域。1963年,苏鸿熙还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人造血管进行主动脉颈动脉搭桥术。此后,他始终关注心内直视手术的最新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多项心外科领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如今,全国已有600多家医院可以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每年救治几十万名患者。 据与苏鸿熙共事过的医生回忆,即使半夜来了病人,他都会跑步从家里赶到现场。有一次着急,还跑掉了一只鞋。当同事打趣称他做了一回“赤脚医生”时,苏鸿熙却笑言,“只做了半个赤脚医生”。凡是他做手术的病人,都要亲自守候48小时,直到度过危险期;苏鸿熙趴着数接尿瓶刻度的故事也被后辈们立为榜样。为了准确了解瓶中的尿量,年近六旬、身高1.8米的苏老毫不犹豫地趴在地上,让目光平视液面的凹线,然后数瓶子上的刻度。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 苏鸿熙教学是出了名的严苛。做他的学生,没有强大的内心很难“过关”。但很多人都知道,苏鸿熙对学生的严厉,出自他的诚心。早在改革开放之初,苏鸿熙就意识到中外医学交流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为鼓励年轻人学好英语,了解国际心外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苏鸿熙在总医院创办了“马路英语班”。每天早上6点,苏老带着青年医生们边散步边学英语,风雨无阻。从半个多世纪前苏鸿熙远渡重洋“学成归来酬故土”,到如今鼓励青年才俊“走出去”交流学习,师者谆谆,“我的中国心”旋律没有尾声(摘编自2016年12月16日经济日报,有删改)相关链接:苏鸿熙:(1915),心血管外科学专家,一级教授。1949年赴美国留学。曾任附属一院胸外科主任,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主任。在心血管外科学领域有多项开拓性贡献,是我国心血管外科学开拓者之一。曾被原总后勤部评为“一代名师”。(百度百科)苏鸿熙的学生朱朗标回忆说,苏主任对在实验过程中死亡的实验犬旋即埋掉一事态度严厉。他一声令下:“赶快挖出来解剖!”从此,大家彻底明白,苏鸿熙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丝毫不能走样的。仅半年多时间,研究组就使实验动物的长期存活率在75%以上,为体外循环手术安全过渡到临床奠定了基础。(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赴美留学时苏鸿熙就立下抓紧时间学习西方前沿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然后报效祖国的志向。他言出必行,说到了,也做到了。B在美留学期间,为尽快掌握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尖端医学技术,苏鸿熙多次现场观摩并写下大量心得笔记。C为了新中国建设,掌握当时世界心外科最尖端技术的苏鸿熙费尽周折,辗转万里回到祖国,然后全身心地投入中国的医学事业中。D苏鸿熙没有“名医”的架子,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他耐心细致,亲力亲为的作风影响着周围的人。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A项,“抓紧时间学习西方前沿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然后报效祖国”是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的想法,而不是“赴美留学时”。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为我国心脏外科学的重要开拓者,苏鸿熙始终关注心内直视手术的最新发展,对我国心脏外科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B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鸿熙的两次开创性手术实践,不但给万千患者带来了福音,而且使新中国的心外科率先进入世界先进行列。C苏鸿熙每次半夜从家跑步到医院并跑掉一只鞋和趴着数接尿瓶的刻度等做法,说明他具有医者仁心,待患如亲的大医风范。D苏鸿熙的很多学生在医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离不开他既“严”又“诚”的谆谆教诲。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学成归来酬故土”的爱国精神。E苏鸿熙之所以被称为“一代名师”,是因为他一片诚心培养祖国医学的栋梁,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严师。解析:选A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使新中国的心外科率先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是1958年的首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C项,“每次”说法不当,文中是“有一次”。E项,原因分析比较片面,“一代名师”不仅指培养学生方面,还包括医术、品质等方面。3苏鸿熙在医学领域为什么能取得开创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解析:题干中的“医学领域”和“开创性成果”是答题的关键。要选取能够突出人物精神品质的事件进行概括。如“抓紧一切机会学习”说明了苏鸿熙的刻苦钻研,“为一名6岁儿童”进行风险高的手术体现了苏鸿熙的实践精神等。答案:求知欲强,刻苦钻研。不惧风险,勇于实践。聚集前沿,开拓进取。一丝不苟,科学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