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5月适应性训练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45494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语文5月适应性训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届高考语文5月适应性训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届高考语文5月适应性训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语文5月适应性训练试题本卷共四大题,22 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全球关系,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试图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 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人类整体性困境也同时出现,其解决必须有赖于一 个整体性的方案,更需要各民族国家求同存异。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于未来人类 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时代新诠释。从本质上看,它是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的全球观。其实,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 亘古有之,这种观念以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为标准来评判其它文化的优劣,并试图将自 身价值强加于对方。历史上它曾间接或直接导致了近代之后世界纷争和冲突。之后,种族 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和有序竞争成为了国际秩序的主流,维护人类共同价值已成为文明发展的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 的超越,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哲学表达。形成人类命运的理论需要 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长久的历史经验做支撑。中国数千年文明虽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保持 着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维持这种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凝聚力,来自于中国哲学中“天 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和而不同”的中道 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 文明提出的。从实践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这 决定了它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全球交往的历史证明,一旦用强制性手段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向一些强势文化 提供了执行者和法官的角色,使得霸权主义有可乘之机。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 关系,促进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这些都要靠各民族国家的协商、交流和自 律来完成。当前,在全球化发展大势中,中国致力于公平互惠的全球贸易规则的达成,致力于地 区合作的共赢。有赖于这种不懈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广泛凝聚共识,并已经开 始对全球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选自邹广文、刘文嘉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以往全球观相比,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解决当下时代问题,同时也着眼于未来的和平与发展。 B种族中心主义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的霸权做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反对对象。 C用硬性手段推广“普遍性”价值的强势文化,其文化内核中是缺少自律性与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的。 D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着世界文明接受并认可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意义,正凝聚着各国的共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由“以往的全球观”引出全新全球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重点阐述它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 B文章主体部分三段的内容实质上阐述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是什么”“为什么是中国提出”和“怎么做”的问题。 C第三段列举中国哲学中的中道智慧,目的在于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形成需要文化渊源和历史经验。 D文章依照“总分总”的逻辑关系展开论述,并在最后一段从现实角度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行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全世界被广泛地接受认可,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也将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 B面对人类的全球性困境,弱肉强食的观念往往只能导致对抗、挑动战争,这不符合“天下一家”的世界观。 C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使中国数千年文明始终保持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还可为今天全球的很多问题提供启示。 D一旦强制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隐性地取消了彼此的平等地位,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反对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母亲 莫 言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五岁的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 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 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 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 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紧缩。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 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 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在那样的苦 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 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都感到没有资格向她提问。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 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 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 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 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得大声哭起来。这时,母 亲从外边走了进来。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辞,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 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 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 子作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 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我曾经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 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 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 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老太太的话让我感到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 海中翻腾着,使我感到了一种不可消灭的精神力量,这种即使吃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 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可以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 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 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便蜂拥而上抢夺。这情景被 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 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 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 不能像狗一样活着。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 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尽管我当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也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 重大事件时作出判断的价值标准。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许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 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 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 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 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 根本保障。(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这与“劳作最辛苦”“饥饿最 严重”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母亲忘怀生活的艰难,不向命运低头的乐观。B“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母亲对孩子的承诺,既体现了母 爱的伟大,也表现出母亲的坚强与责任感。C文章提及“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的事情,点出了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反 衬出母亲的坚强,使人物性格更鲜明。 D本文作者以朴实、简洁的文笔,融叙事,抒情与议论于一体,表现了母亲的坚韧、 勤劳与伟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由衷尊敬与感恩。 5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对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的作用。 6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以色列老太太、父亲和爷爷,请结合 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9 题。 材料一福州市区未来十天逐日天气预报(摘自福州气象微信公众号)材料二古今天气预报方法图一:古人看云识天气图二:现代天气学预报法,配合卫星云图、雷达图材料三图三:现代数值预报法,配合超级计算机(摘自互联网)通过雷达、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大幅提升了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对天气趋势科学 研判的“智慧含量”。站在大屏幕前,天气衣橱可定位用户所在地,提示今明两天的穿衣 搭配,实现瞬间换装;举起不到 1 公斤的手持气象站,周围气象要素信息可实时反馈在机 身显示屏上;轻点手机,蓝 PI 蚂蚁气象数据可视化系统能将单调、乏味的专业气象数据 图形化、可视化并具备交互能力3 月 24 日,在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世界气象日”开 放活动中,智慧气象科技体验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热情参与。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智慧气象”,旨在凸显发展智慧气象在防御和减轻极端天 气、气候和水事件影响,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中的关键作用。在生活中添加一点“智慧”, 关乎安危冷暖的气象服务形式便更加多元、渠道更为便捷。那么,气象观测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呢?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党委副书记吴可军介 绍,人们最初依靠感觉感知气象变化;有了无线电技术后,大气观测资料得以及时传送, 明显缩短天气预报时间;再到升级换代的雷达、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成果广泛应用,大幅提 升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对天气趋势科学研判的“智慧含量”。不仅如此,科技的运用在提高人们观云识天效率的同时,还将延伸气象服务半径。“传 统天气预报从早期的动植物气象台,到现在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天气预报,都只能用单个 预报点表示一个县城或城市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这种预报方式缺点明显,存在时间空间此,中国气象局提出“网格预报”概念,目的是要解决传统天气预报的这些弊端。 “网格预报”是什么意思?谌芸介绍,可以把全国每个城市所在区域,想象成由多个边长为 5 公里正方形组成的网格。网格预报就是针对这些正方形小区域,开展空间上的精 准化预报。与传统天气预报一天只做两次更新相比,实现网格预报可发展为逐 3 小时、逐1 小时甚至分钟级间隔预报,方便公众根据局地天气安排出行等活动;预报涵盖的要素也 越发丰富,仅降水天气就分为雨、雪、雨夹雪、冻雨等。截至目前,我国已有 9 颗“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运行,190 部天气雷达参与组网运行, 空间分辨率精细到 5 公里,天气预报乡镇覆盖率达 96.7%,气象数据全部实现实时汇交、 质量控制和分发;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汇集 16 个部门 76 类预警信息,公众服务覆盖面超过 90%。气象现代化稳步推进,为发展智慧气象奠定了坚实基础。(摘编自智慧气象走进百姓生活“智”观风云 “慧”知冷暖)材料四像高温、寒潮、梅雨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 全国 24 小时晴雨预报能够做到“八九不离十”。但有些天气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 如冰雹、暴雨、强雷电、龙卷风等突发强对流天气,从发生、发展到结束,有的就几分钟, 要做出定点、定时、定量的精准预报,难度还是相当大,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摘编自精准预测天气有多难)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代预报天气的方法主要是配合使用卫星云图和超级计算机,与古人依靠感觉感知气象变化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B要做到百分百精确预报天气,现在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实现,主要是因为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的的精细度还有待提升。 C不同的天气类型,随着技术的提高,预报准确率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不同天气类型的持续时长不同。 D网格预报与传统天气预报相比,预报的时间间隔缩短,预报涵盖的要素更丰富,仅降水天气就分为雨、雪、雨夹雪、冻雨等。 8请根据材料一“福州市区未来十天逐日预报”,给福州市民的户外活动提供你的温馨提 示。(3 分)9下列诗句描写了不同的天气。请运用材料三和材料四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并分析:精 准预报下列诗句中这两种天气的难易。(6 分) (1)“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有美堂暴雨)(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3 题。高桢,辽阳渤海人。五世祖牟翰仕辽,官至太师。桢少好学,尝业进士。斡鲁讨高永 昌,已下沈州,永昌惧,伪送款以缓师。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 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天会六年,迁尚书左仆射,判 广宁尹,加太子太傅。在镇八年,政令清肃,吏畏而人安之。十五年,加太子太师,提点 河北西路钱帛事。天眷初,同签会宁牧。及熙宗幸燕,兼同知留守,封戴国公,改同知燕京留守。魏王道济出守中京,以桢为同判,俄改行台平章政事,为西京留守,封任国公。是时,奚、霤 军民皆南徒,谋克别术者因之啸聚为盗。海陵患之,即以桢为中京留守,命乘驿之官,责 以平贼之期。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 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迁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莒王。策拜司 空,进封代王,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如故。桢久在台,弹劾无所避,每进对,必以区别流品,进善退恶为言,当路者忌之。荐张 忠辅、马讽为中丞,二人皆险玻深刻,欲令以事中桢。正隆例封冀国,桢因固辞曰:“臣 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海陵知其忠直,慰而遣之。及疾革,书空独语 曰:“某事未决,某事未奏,死有余恨。”薨,年六十九。海陵悼惜之,遣使致奠,赙赠加等。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节选自金史高桢传)A海陵至中京 / 桢警夜严肃 / 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 / 海陵尝夜饮干禁 /桢杖之濒死 / 由是权贵皆震慑 /B海陵至中京 / 桢警 / 夜严肃 / 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 / 海陵尝夜饮干 禁 / 桢杖之濒死 / 由是权贵皆震慑 /C海陵至中京 / 桢警 / 夜严肃 / 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 / 尝夜饮干禁/ 桢杖之濒死 / 由是权贵皆震慑 /D海陵至中京 / 桢警夜严肃 / 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 / 尝夜饮干禁 /桢杖之濒死 / 由是权贵皆震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相传舜置天下为十二州,设立州牧。“牧”是州的行政长官,文中是“管理”的意思。 B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极其丰富,文中的“行”字就表示“升任”之意。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文中以“薨”指高桢之死是符合其身份的。 D伎,在古代既指技巧才能,又指以歌舞为业的女子。在文中指高桢没有其他的才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高桢努力好学,至情至孝。他年少时喜欢读书,曾经参加进士考试;因为母亲在被占地沈州,他便前往投降。B高桢治政严明,能力高超。他在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的八年任期里,治政法律清 明严肃,能使官吏敬服,百姓安定。C高桢不畏权贵,敢于担当。他痛打海陵王宠幸的人,以致掌权的人憎恨他,令张忠 辅、马讽借机中伤他。D高桢忠于政事,正直严肃。他虽然因病免官,但还惦记着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 上奏,唯恐死后留有遗憾。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海陵患之,即以桢为中京留守,命乘驿之官,责以平贼之期。(5 分)(2)桢久在台,弹劾无所避,每进对,必以区别流品,进善退恶为言。(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4 15 题。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4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帘旌”和 “夕阳”,近景远景合而为一。不动的帘旌,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 的安详。这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B颔联既点明了登临的地理位置,又写了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在观景中增添了厚重的 历史感和些许的怅惘之情,融情入景,借景抒怀。 C经过前两联的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作者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 最强烈的呐喊,道出了心中的愤懑,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D“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时间、空间的跨度上来叙事,“万里来游”写出 了诗人坎坷的际遇,内心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寻求消解。 E作者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家国之恨和个人之悲融于一体。整首诗境界辽阔豪迈, 诗风沉郁悲壮,纪昀评此诗曰“意境宏深,真逼老杜”。 15试简要分析本诗尾联在表达上的妙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 ”这两句的意思相近。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 , ” 三句,表达了对国耻家仇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被人们遗忘的痛心。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17下列文句里加点的成语,全都使用正确的选项是(3 分) 幻想通过便捷的学习方法改变自身学习状态的做法无异于缘木求鱼,这样是无法克服复习备考中的懒惰心理的。高物价与高房价让许多外地来深圳的人群难以在深圳安家立业、落地生根,只能算是“深圳客”,而非“深圳人”。走进大学的图书馆,如坠烟海,分门别类的图书杂志让人目不暇接,你在其中可以轻松自由地享受阅读的快乐。作家冯骥才针对我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强烈呼吁应当加强文化遗产和古村落保护,并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官员考核。他的发言切中肯綮。他悉心观察、分析生活,把笔下人物的生活变成了“我”的生活,一五一十地将生活中的人情和世事现于笔端,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为了让“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先富起来的地区决不能再有人一己百的心理,而应尽可能帮助贫困地区优先发展。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文化自信,既是历史的一种积淀、实践经验的一种支撑,更是对新时代新的文化自 信、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一种新鲜经验的总结。B不仅“以人民为中心”的意义在于让现实中的“冰花男孩”不再受冻,也在于让网 络民意对于“冰花男孩”的关切得到满意的回应。C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二十六、二十七颗北斗导航卫星入轨后,经测试及入网验证,将 稳步推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加快北斗系统尽早服务全球,造福全人类的步伐。 D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预计,消费升级、智能制造和民生保障将构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xx 年中国经济将稳步实现长周期筑底。19根据各种应用文体的语言要求,下列句子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A因为乱砍滥伐,一座座挺拔的山变秃了,一条条清澈的河水变黑了对此,林业、 公安等部门要加强护林巡逻,对毁坏或纵容他人毁坏林木、盗伐滥伐林木以及殴打护林职员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从快、从严、从重查处。(公告)B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六一儿童节是属于小朋友自己的盛会,为了使 小朋友度过一个愉快、难忘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我们家委会正积极筹备并创设出 节日的环境与氛围,希望能得到各位家长的支持。(倡议书)C为加强校园广播站建设,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现面向全校同学招聘广播站主持人 3 名,要求热心广播工作,工作认真、主动;普通话标准,口齿伶俐,表达流畅;具有 一定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团队意识和较好的沟通能力。(招聘启事)D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 业及操作精密仪器。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服药 3 天症状无缓解, 应去医院就诊。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产品说明书)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现代社会讲求高 EQ。然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以“无怨”为基础。针对如何 减低彼此之间的怨, 。例如,当我们因他人忽略我们的才能、误解我们的理 想而埋怨生气时,孔子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以让我们在此情况下处之 泰然。而当别人对我们产生怨尤,我们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的同时,孔子的“放于利而行,多怨”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贪好处占便宜必定惹人讨厌。与此相反,如 果我们 ,自然到哪里都不会得罪人,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孔子认为应该“以直报怨”,才能维持人与人之 间公平合理的相处之道。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 分) 学期终考试后,科代表向任课老师打探消息,说:“这次考试不太难,我估计我 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 60 分以上吧?”任课老师说:“你的话前半句没错,后半句不对。” 问:根据任课老师的意思,下列各项判断中,哪一项必定是事实?请简要说明理由。 A多数同学的成绩在 60 分以上,有少数同学的成绩在 60 分以下。 B肯定有的同学考试成绩不及格。 C这次考试太难,多数同学的成绩不理想。 D这次考试太容易,全班同学的成绩都在 60 分以上。 选( )项理由是: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xx 年 9 月 13 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涵发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 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6 大素养,其中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三大要素又分别 具体细化为以下 9 个基本点: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于善学、勤于反思、 信息意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以上 9 个素养基本点的描述融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请结合核心素养内容及个人 实际,谈谈你对当代青年未来发展的认识。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1C 福建师大附中 xx 届高考适应性训练语文参考答案【解析】A 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时代新诠释。”人类命运 共同体主要还是着眼于未来的方案,是否能解决当下的时代问题还有待检验;B 项,“人类命运共 同体是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种族 主义当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反对对象,但是否是主要,文中并无依据;D 项,“人类命运共 同体理念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文明提出的。”只是说人类 命运共同体理念吸收提炼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并没有说面向世界文明提出就代表世界文明 接受并认可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意义。) 2C 【解析】该项主要考查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 明的哲学表达。”这一句才是第三段的论点,举例说明中国哲学中的中道智慧的意义是为了证明该 句的观点。) 3A 【解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广泛凝聚共识,并已经开始对全球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根 据原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全世界被广泛地接受认可,但是否就意味着种族中心主义就将 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并不能通过文本的论述得到证明,只能说有这一可能性存在,但两者之间 并不存在必然性。) 4A【解析】“母亲忘怀生活的艰难”赏析不对。本句体现出母亲既为家人的生活忧愁,又不向命运低 头的乐观。5(1)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 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在饥饿缠绕的苦难岁月里母亲的勤劳、朴实与坚韧。(2)文章以 母亲捶打野菜的特写镜头开篇,苦涩的气味、沉闷潮湿的声音,渲染了一种沉重的氛围。(3)作 者以盛开的梨花这一优美的背景,反衬这幅令人心酸的画面,为下文的叙述作好了充分的铺垫。 (答对一点得 1 分,答对两点得 3 分,答对三点得 5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若能言之成理, 也可适当给分) 6(1)从内容上看,母亲、以色列老太太、父亲和爷爷,人物形象相互映衬补充,更好地全面地 展现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都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或: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 不挠的活下去;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2)从结构上看,虽然对象不同,但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内蕴是与母亲一 致的,巧妙回应了文章主旨,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3)从主旨上看,以色列老太太进一 步衬托了母亲坚强的形象,作者由此引发议论,提升到人类顽强生存的信念,使得母亲的坚强有 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将对母亲的讴歌上升为对于生命本身的讴歌与尊重(崇拜、珍惜、热爱), 使这篇叙事散文有一种阔大的视野,深化了文章主旨。 (答对一点得 2 分,答对三点得 6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若能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 7.B 【答案】“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的的精细度还有待提升”,原文中没有依据。 8.参考要点:11 日到 14 日和 19 日到 20 日请注意阵雨或雷阵雨对户外活动的影响(“请带好雨具”或“不宜进行户外活动”);15 日至 18 日气温较高,户外活动时请注意及时防暑降温。 (答出一点得 1 分,两点得 3 分) 9. (1)判断:预报困难。分析:苏轼诗句描写的是暴雨天气,因为暴雨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 部地域性特征,所以预测困难。 (2)判断:预报容易。分析:赵师秀诗句描写的是梅雨天气,因为梅雨天气空间范围较大,时间 尺度较长,所以预测容易。 (要点与评分:每小题判断准确 1 分,分析 2 分,意思大致相同即可得分。)10D11C【解析】A 项,文中“牧”是州的行政长官,并不是管理的意思。B 项,本文中的“行”字,是 “代理”的意思。D 项,本文中的“伎”字,是指以歌舞为业的女子。12C【解析】对“以致掌权的人憎恨他,令张忠辅、马讽借机中伤他”的解说有误,根据文意正确的 说法是,他痛打海陵王宠幸的人,以致“权贵震惊恐惧”。13(1) 皇帝海陵王对此很担忧,就任高桢做中京留守,命令他乘驿马赴任,并限定他平定盗贼 的期限。(“患”“之官”“责”各 1 分,句意 2 分)(2) 高桢长期在御史台,检举官吏的罪状无所回避,每次到朝廷回报,一定区别官级,推荐好的 官员,撤职坏的官员。(“台”“进对”“流品”各 1 分,句意 2 分)【参考译文】高桢,辽阳渤海人。他的第五代祖父高牟翰在辽国做官,官至太师。高桢年少时就喜欢学习, 曾经从事进士举业。金朝斡鲁攻打高永昌,攻下沈州后,高永昌畏惧,假装送投 降文书作为缓兵之计。此时,高桢的母亲在沈州,他于是前来投降,把高永昌送投降文书不是出于 诚心一事告诉斡鲁,斡鲁于是进攻他。打败高永昌后,任高桢为同知东京留守事,授予猛安。天 会六年,高桢升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封太子太傅。他在位八年,治政法律清明严肃,官吏敬 服而百姓安定。天会十五年,高桢被加封太子太师,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天眷初年,高桢为同签会宁牧。等到金熙宗到达燕京,高桢兼同知留守,封为戴国公,改任 同知燕京留守。魏王完颜道济出兵守卫中京,任高桢做同判,不久改任行台平章政事,任西京留 守,封为任国公。这时,奚、霫地军队百姓都向南迁移,谋克别术趁机聚集众人为盗。皇帝海陵 王对此很担忧,就任高桢做中京留守,命令他乘驿马赴任,并限定他平定盗贼的期限。盗贼平定 后,高桢被封为河内郡王。海陵王到达中京,高桢在夜间戒备森严。皇帝的贴身侍卫冯僧的家奴 李街喜等都得到海陵王的宠爱,他们曾经夜里饮酒冒犯禁令,高桢把他们打得要死,对此权贵们 很震惊恐惧。高桢升为太子太保,代理御史大夫,封为莒王。高桢被策授为司空,进封代王,仍 为太子太保,代理御史大夫。高桢长期在御史台,检举官吏的罪状无所回避,每次到朝廷回报,一定区别官级,推荐好的 官员,撤职坏的官员。掌权的人很憎恨他,就推荐张忠辅、马讽做中丞。这二人非常阴险邪恶, 掌权者想叫他俩找事中伤高桢。正隆年间高桢以例封为冀国公。高桢借故推辞说:“我被很多小人 嫉妒,恐怕不能免除罪行,怎么还可以接受封爵呢?”海陵王知道他忠诚正直,安慰并且命令他 接受。等到高桢因病免官,他还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独自说:“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死 了也有遗憾。”高桢六十九岁时死去。海陵王很惋惜,派使臣前去祭奠,加倍赠送丧葬财物。高桢性情威严,家里没有供养歌伎。即使很炎热,也未曾解带脱衣。他和妻子儿子面对面坐 一天,也不谈笑一句,他就是这样缄默无语。 14D E 【解析】D 项应是分别从空间和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E 项诗歌境界辽远阔大,但并无豪迈之气。 15 借古伤今,感怀伤时,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地表达了家国之恨,意味深长; 一语双关,“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含蓄地表达出对国家沦亡的沉痛之情; 借景抒情,诗人借衰老的枯木、苍凉的湖面,抒发自身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 无限悲痛,言有尽而意无穷。 (每点 2 分,三点 6 分,意思对即可) 【鉴赏】 这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 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 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 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 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 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 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 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 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 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 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 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 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 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这一联似乎是诗人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 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 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就像是作者自己。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 尽在不言中。 16(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一句 1 分,共 5 分。错字、漏字、改字该句不得分) 17C 【解析】:“缘木求鱼”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 的。此处符合语境内容。“安家立业”意思是指安置家庭,创立基业或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根据后面“落地生根”的语境可知,该处合适。“如坠烟海”,形容模糊,看 不清楚,此处望文生义。“切中肯綮”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此处合适。“一五一十”,形容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叙述没有一点遗漏。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人一己百”意指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 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此处望文生义,不符合语境。 18D【解析】A 项,词语搭配不当,“既是”与“更是”分别表示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二者不能搭配。 B 项,语序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仅”应放在“意义”的后面。C 项,不合逻辑(结构混乱), 应将“了”改成“的”。19A【解析】A 项,公告是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是一种严肃庄重的公文。 它内容单一,篇幅较短,或篇段合一,或分条列点,表达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不需要对内容作出细致的描绘。所以此项表述不得体。B 项,倡议书指的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 事的书面文章。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 的即可。可以有一定的号召性与鼓动性,此项内容、用语均得体。C 项,招聘启事是用人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关人员时使用的一种应用文书。招聘启事的开头 主要叙述招聘原因,从而引出招聘启事的正文。招聘启事正文主要列出招聘的专业(或岗位)、要 求、数量和待遇等内容。内容、用语得体。D 项,产品说明书是一种常见的说明文,是生产者向消费者全面、明确地介绍产品名称、用途、 性质、性能、原理、构造、规格、使用方法、保养维护、注意事项等内容而写的准确、简明的文 字材料。基本特点是:真实性、科学性、条理性、通俗性、实用性。该项表达准确得体。20论语里有许多精辟的言论。 凡事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至于遭到别人欺负该怎么回应呢? (中,关键在于“论语”“言论”中,关键在于“为他人着想”中,关键在于“遭到 欺负”“如何回应”,答对一句得 2 分,答对三句得 6 分) 21选 B 项。 理由是:老师说“后半句不对”,即“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 60 分以上”为假,那么“有些学生 不在 60 分以上”即为真,所以“肯定有的同学考试成绩不及格”必定是事实。 (选对选项得 2 分,说对理由得 3 分,意思对即可) 22略(参照 xx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