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44805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单元整合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知识纵横贯通一 丝绸之路1定义:丝绸之路是指始于汉朝,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2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首都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印度、西亚和欧洲诸国。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生产的丝绸。3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对点训练1.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古代西域与希腊、罗马相连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这些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A交通十分发达B商业贸易繁荣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答案C解析“丝绸之路”“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等称呼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的发达、商业贸易的繁荣,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通道,“佛教之路”的称呼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成为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通道,故A、B两项概括不够全面,C项正确。丝绸一直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二 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1)汉代儒学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等理论,神化皇权,强调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2)汉代儒学吸收了刑名之学的思想,认识到礼乐刑政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主张将仁政与法政结合起来,以德为主,以刑为辅。(3)先秦儒学致力于理想化的政治秩序而批判暴政;汉代儒学承认现实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的合理性,维护现实统治。(4)先秦儒学属于显学,但未受统治者重视;汉代儒学独尊,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政”“民本”并未被新儒学实质性继承;汉代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因此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对点训练2.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天生就善的“圣人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的“中民之性”、生来就恶并只能采用刑罚手段处置的“斗筲之性”。其区分人性的目的是为了论证()A刑罚在对万民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B君主权威至上的重要作用C加强君权施行王道教化的合理性D后天教育可以促进人性向善答案C解析董仲舒按照人性对人进行区分,是为了论证君王教化的合理性,以此来强化统治,故C项正确。A项“决定性”说法太过绝对,故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教化,而非权威,排除B项;根据“生来就恶并只能采用刑罚手段处置”可排除D项。三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1)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另外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将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视;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2)改革官制,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相权;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2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卖、“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打击私营工商业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3文化上:(1)独尊儒术,文化专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2)兴办太学:扩大儒学教育。对点训练3.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赋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答案C解析推恩令解除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政府税收结构,排除B项;官吏将当地出产的土特产品当贡赋收回后,一部分出售获利,与商人形成竞争,本质上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C项正确;与商人竞争促进价格降低,D项错误。四 秦汉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1政治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1)秦:完成国家统一;确立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实行郡县制度。(2)西汉: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汉武帝采用察举制选官,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主要途径。(3)东汉:中央集权渐趋衰落,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对中央集权构成潜在威胁。在黄巾军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2经济方面: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3文化方面:在思想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逐步确立为占统治地位的理论。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4民族关系方面: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以建立和巩固起来,初步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确立了加强对边疆管辖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确立了中原王朝对各族所推行的民族政策,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5对外关系方面: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开始突破东亚的范畴。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对点训练4.爵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这一变化()A导致了皇帝与官员矛盾的激化B表明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C促使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分离D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先秦贵族政治受到冲击,不是皇帝和官员的矛盾激化,故A项错误;爵位制与宗法制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爵位制仍是“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的依据,因此不是政治权力和经济势力分离,故C项错误;秦朝确立了官僚政治,贵族政治瓦解,材料中爵位制度的变化适应了官僚政治的需要,故D项正确。五 中西贯通佛教的传入与传播1两汉之际(约在公元元年前后),佛教开始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2东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佛教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3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空前盛行。一些皇帝、王公、贵族和大臣都尊崇佛教,其中以梁武帝最为突出。与佛教相关的建筑、石窟艺术等也发展起来,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4隋唐时期,佛教广泛传播于民间。对点训练5.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东晋高僧)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佛教在中国()A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B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C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D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答案B解析儒家思想提倡孝敬父母,报效祖国,强调社会责任感,材料“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说明佛教受到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故B项正确。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并没有融为一体,而是相互影响,故A项错误;佛教借用儒家思想进行宣传,只是一种宣传途径和手段,其本质并没有背离,故C项错误;佛教仍是宗教思想,并没有成为世俗化的伦理学说,故D项错误。核心素养培优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1内涵阐释: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2课程标准能力达标层次(1)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2)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3)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4)能够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3考查的形式(1)考查依据史料结合所学,说明问题,形成历史结论,理解历史概念。(2)考查选取文献史料、图片、遗址、文学作品,区分史料的不同来源及性质,认识史料对解释历史的价值(例如第一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学术书籍和文学艺术作品等)。(3)考查运用适当的史料和信息,论述历史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4)考查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5)考查以不同的方式获取有效信息,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上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政府重视积累地理知识B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的发生C仁宗积极应对自然灾害D宋代登州地区发生多次地震解析四则材料中,第一则材料是对地震的描述,后三则是关于地震后政府在军事、政治方面的应对建议,没有涉及政府重视积累地理知识,排除A项;根据第三则材料“以防兵寇之变”可知,是预防兵变的发生而非已经发生兵变,故B项错误;只有材料二提及仁宗政府的应对举措,孤证不立,故C项错误;根据四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震不已”“地震不止”“数震”得出北宋庆历六年登州持续地震,故D项正确。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