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修辞立其诚 第8课 箱子岩学案 语文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42365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修辞立其诚 第8课 箱子岩学案 语文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修辞立其诚 第8课 箱子岩学案 语文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修辞立其诚 第8课 箱子岩学案 语文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 箱子岩多年前,湘西古城走出一位清瘦贫寒的年轻人;多年后,他把自己的才华和对古城的记忆做了完美的融合。在他的笔下,古城必有自己的日子、自己的人物、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气味,纯善的本性,始终如一的敬神守法,是古城不可缺失的元素。那里静谧祥和,山清水秀。那里有长长的石板小巷,有经年的古建筑,有穿过古老的城墙蜿蜒而过的沱江,有轻烟袅袅中的江边吊脚楼,这里还有一处夹江高矗的古岩壁箱子岩。几十年过去了,日本人在中国大地上肆虐的枪声、炮声似乎还在我们的耳畔萦绕。那是一场人为的世纪灾难。面对这场灾难,伟大的中华民族表现出她特有的文化精神坚贞不屈、顽强乐观。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在屈辱中站起,在灾难中重生。这种精神被汪曾祺先生在跑警报中通俗地概括为:不在乎。马不是最完美的动物,但世界上也没有比它更完美的动物,它从来不为自己着想,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有的力量为人类服务,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亦在所不惜,只要主人需要它时,它就义无反顾地为主人赴汤蹈火;在战场上,马勇往直前,配合主人英勇杀敌,当主人面对危险时,它竭力保护,直到战死沙场为止,就好比一名英勇忠烈的战士,但当战争结束后,又有谁会怀念曾为他们英勇作战,舍身为主的忠心朋友马。马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人类直至今日。团结友善、关心爱护、意志坚定、铁面无私、忠心耿耿、爱憎分明、纤细善良等良好的精神让人类的文明更上一层楼。它难道不是美好的动物吗?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青黛()高矗()烘炙()罅隙()回溯()膘壮()蹂躏()杀戮()嘈杂()船舷()萎落()镀了银()硬弩()角隅()跛脚()抚恤()跳踯()(2)多音字和泊削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2)(3) (4)二、词语积累理解运用(1)惊心动魄:_(2)改朝换代:_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回想起5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老英雄就情不自禁地流下两行热泪。()(2)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传统的生产经营、社会管理、消费方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改朝换代的要求。()辨词填空(1)违犯违反违犯:违背和触犯(法律等)。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违反”所指的行为程度比“违犯”轻。对于带头闹事的人物,除了那些_刑法分子和现行反革命分子应当法办外,其余的不应当轻易开除。另外尚有一批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_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2)制订制定制订:创制拟定,重在“订”。订,草拟或拟写条文的过程,用于一般的具体事项。制定: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重在“定”。定,决定,确定不变,它用于有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国要不要_西部开发法,大家对此莫衷一是。这生意也就正是有人可以赚钱,有人可以犯法,政府也设局收税,也_法律禁止,又可以杀头,又可以发财,那种从各方面说来都似乎极有出息的生意。三、名言警句课外名句(1)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2)我走过无数的桥,看过无数的云,喝过无数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我应当为自己感到庆幸。(3)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4)我宁愿是一个最渺小的人,心怀梦想以及实现梦想的愿望,也不愿意去做一个失去梦想和愿望的最伟大之人。(5)喜剧,乃是黑夜一般的人生旷野上,突然飞出来的一只萤火虫,它天真地以为,靠尾巴上那点小火,可以把黑夜焚烧了。一、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享誉文坛,蜚声海外。代表作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1949年以后,长期从事文物工作。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二、背景展示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他相信“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所以,只有在这条承载着世世代代湘西儿女的哀乐悲欢、长达千里的沅水中,才能发现真正的湘西。那个位于沅水中段的特别著名神秘的悬崖箱子岩,就寄托了作家对湘西人民的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苦苦思考。沈从文20岁(1922年)离开湘西,1934年又回到故乡,写成了一组记录自己所见所闻的游记散文湘行散记,箱子岩便是其中的一篇。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A沈从文通过对湘西市井生活的描写与思考,表达了他对家乡故土的挚爱和深深的眷恋。B作者之所以写贺龙,因为贺龙是三湘大地上出现的风云人物,作者是希望当地人民能像贺龙一样去创造一段新的历史,表现出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热烈期盼和希望。C文章中的人、事、景、物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作者浓浓的乡土悲悯感来展开,它沟通湘西的古今,关注边民的现实人生。D文中的伤员,才二十一岁,正值青春年华,其精神却腐败颓废。当年天真烂漫的孩子,极尽生命的欢乐,如今却变成了贩卖烟土的兵痞。但沈老并没有对他加以批判,相反,却是对他充满了理解和同情,认为那是一种自然状态。E作者在十五年后第二次到箱子岩,看到的自然景物是寒冷、破败、单调、萧条的,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破败景象的伤感和失落。1跛脚青年在文中占了相当大的篇幅,他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异常恶劣”。他引起了作者对乡村人物命运怎样的思考?答:_2作者写屈原和贺龙这两个人物的用意是什么?答:_3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赛龙舟场面的热烈气氛?答:_4在对作者两次到箱子岩的所见所闻、两类人物描写的用意与两次不同的感受和体会这三组内容进行重点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对文章主旨的不同看法,然后归纳总结。答:_5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来塑造跛脚青年这个人物形象?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答:_争论话题沈从文在箱子岩中所描述的湘西边城的人生,其实不太像是人生,这些与其他无生命物质一样的生命,自生自灭,应该是一种悲剧的。但沈老并没有像鲁迅那样,对于他们的麻木加以批判,相反,却是充满了理解和同情,把他们的生命概括为很从容的各在那里尽其性命之理。有人认为:沈从文应该学习鲁迅,唤醒这些人。针对这一说法,你是如何看待的?辩论题目沈从文该不该像鲁迅那样唤醒这些人?甲方观点:沈从文不该像鲁迅那样唤醒这些人。甲方辩词:_乙方观点:沈从文应该像鲁迅那样唤醒这些人。乙方辩词:_一、课本素材点击文本二十年前澧州镇守使王正雅一个平常马夫,姓贺名龙,兵乱时一菜刀切下了一个散兵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二十万军队来解决这马夫。谁个人会注意这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是用什么写成的!运用示例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一个小小的转折也许就是历史上不可抹杀的辉煌一笔。贺龙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马夫,冲冠一怒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而他的人生也由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剧情,成为了纵横沙场令敌人胆寒的将军。很多这样的人物在改变着历史,也被历史改变着,就像沈从文在他的湘行散记中感叹的那样:历史是多么古怪的事物。二、课外素材直面磨难沈从文沈从文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坛上的一匹黑马。这个只有小学毕业文凭的湘西青年,曾经一文不名, 凭着一支笔和一颗心,以及湘西人特有的野劲,硬生生地闯进了北京文坛。困顿来袭时,是什么让沈从文反败为胜?是直面磨难的态度与胸襟。其实,在与苦难的拉锯战中,人更多时候是在与自身斗争:战胜沮丧,战胜恐惧,战胜放弃 在这一个人的沙场里,只要你直面磨难,别畏缩不前,把困境放到生活的另一个坐标系里去称量,再从中寻求通往从容和成功的暗道,你就能完成在苦难中最华丽的一次转身。选材感言还有哪种痛苦,无法化成春泥?在“文革”的一次次批斗中,他与老舍等作家被逼跪成一圈,中间是熊熊燃烧着的他们从前的作品。在灼人的热浪与辱骂、鞭打面前,沈从文安之若素,事后拍拍灰回家,依然进行自己的文物研究。内心的强大支撑着沈从文走向从容与平和。请你思考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_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话题包括两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先读佳作山水中走来的沈从文喜欢边城,喜欢沈从文;喜欢沈从文,于是喜欢上了沈从文笔下的山山水水。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喜欢上沈从文笔下的山山水水的我突然悟到:从文先生就是一条河,从文先生就是一座山。(1)(4)水有水的性格灵动。从文先生的性情如水,文笔如水,在那清澈的文思中涌动的是最纯净的人性之水。 (2)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听过、看过太多太多的爱情故事,可有哪一个如翠翠的爱情那样不沾一丝世俗之气? 于是,当烦恼接踵而来时,我乐意拿起边城,走进从文先生水的世界。在那里,我听到湘西的水轻轻流淌;听到船夫嘹亮的歌声,品味翠翠如水的情思和爷爷如水的爱。从文先生这样写了,也是这样地爱了,爱得执着,如灵动的水常年保持一色的蔚蓝。他的爱人在他死后多年后,也终于悟出了从文先生这份纯真的爱。 山有山的性情沉稳。从文先生无疑也是一座山,他有着山的秉性。(3)在“文革”期间,人们误解了他,伤害了他,他却毫不在意,他不争。当无知的人们要他去打扫女厕所时,从文先生认认真真地做了。他用大山的沉默去回击这群无知者的攻击。 沉稳的大山在四季中却能变化出不同的色彩,(5)这无疑是对从文先生最好的评价。大家都知道从文先生是著名的作家,殊不知从文先生也是著名的服装研究专家。 在一本书中看到这么一则关于从文先生的故事:在“文革”中,从文先生辛辛苦苦写出的中国服装史被没收而弄没了,但从文先生硬是又写出了一本。 (6)这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从文先生:一条汩汩流动永远不会停歇的河流,一座四季常青生机盎然的大山。 在那沅江之畔,你去走一走,去看一看,去听一听,你看见一位书生在书写、在吟唱吗? 书写,书写山的传奇; 吟唱,吟唱水的多情。思悟亮点1选材准确(1)作者根据题目选择沈从文作为写作对象,有什么聪明之处?提示作者用“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来比况沈从文先生及其作品,是最恰当不过了。本文作者选择沈从文先生作为叙写的对象,本身就是一种眼光,一种睿智,一种对人与山水的独特感悟。(2)作者用什么材料证明了“水的灵动”?选材的准确性体现在哪里?提示借用沈从文在边城里纯净的人性之美。这种纯净的人性之美和“水的灵动”相得益彰。(3)作者用什么材料证明了“山的沉稳”?选材的准确性体现在哪里?提示作者用沈从文在“文革”期间用平和来面对外界的攻击时表现的如此沉稳来证明“山的沉稳”。这种如山一样沉稳的性格有针对性地证明了分论点。2用材灵活(4)第段中作者运用素材的灵活性表现在哪里?提示作者用一句“从文先生就是一条河,从文先生就是一座山”,把沈从文和本文的主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5)第段中作者运用素材的灵活性表现在哪里?提示“沉稳的大山在四季中却能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这句话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对沈从文先生另一段故事的描述,显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力。(6)第段中的哪些词很好地和“山的沉稳”做了对接?提示“但从文先生硬是又写出了一本”中的“硬是”一词写出了沈从文先生的倔强和坚持,表现出了沈从文先生像大山一样的品格。表现出了作者运用材料的灵活性。答案精析语言知识积累一、1(1)dichzhxisbio ru lnlcoxinwid nybxzh (2)h/h/hu/hup/bxio/xu2(1)针灸/炙烤(2)杀戮/戳穿(3)篷车/蓬荜生辉(4)辨别/辩论二、理解运用(1)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2)旧的朝代为新的朝代所代替,泛指政权更替。对点小测(1)。(2)。“改朝换代”泛指政权更替,这里应该用“革故鼎新”。辨词填空(1)违犯违反(2)制订制定整体感知BCA项“对湘西市井生活的描写与思考”理解错误,箱子岩写的是边地湘西生活。D项“沈老并没有对他加以批判”理解错误,作者在文中把这个兵痞视作侵蚀文明的毒疮。E项“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破败景象的伤感和失落”理解错误,表现了作者感叹乡民继续过着简单而充实的日子。课堂互动1跛脚青年的形象使作者看到了湘西世风日下,人们渐渐失去淳朴、善良的品性,而靠邪路混生活的人反而为人们所钦羡。这是作者所担心的。忧虑之际,作者把这个跛脚青年当成一副“以毒攻毒”的毒药。2作者之所以写屈原和贺龙是因为这两个人都是三湘大地上出现的风云人物。屈原毕生为民请命,关注民生疾苦,以他的政治和文学才能成为当地人们纪念的伟大先贤。人们纪念他,体现出传统的民族文化有绵延已久的旺盛的生命力。对于贺龙,作者是充满敬佩和期待的。二十年前贺龙只是一个平常马夫,二十年后就成了统领千军万马的一方豪杰,“谁个人会注意这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是用什么写成的!”作者又一次提到了“历史”,这样的感叹流露出作者希望当地人民能像贺龙一样去创造一段新的历史的期盼,表现出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热烈期盼和希望。3作者极力渲染赛龙舟场面的热烈气氛,是为了展示你追我赶、勇于向前、毫不让步、毫不妥协的划龙舟的精神,与后文写故土故人生活中的痼疾和污秽形成了对比。作者希望湘西人民用划龙舟的精神和热情去创造历史,改变历史。4(1)赞扬对湘西淳朴自然的民风的由衷赞叹。(2)感慨对民族文化旺盛持久的生命力的感慨。(3)担忧对湘西社会前途的担忧。(4)批判对外界社会日益败坏的世风对淳朴乡民的侵蚀与毒害的强烈批判。(5)期盼对湘西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的热烈期盼和希望。5(1)作者对跛脚青年的刻画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情描写和语言描写,如“懒洋洋”“拉开”“摊出”三个词语表现出他“兵油子的油气与骄气”,说明他蛮横、霸道、骄气。“发了财,哼。用得着瞒你们?本钱去七角,桃源行市只一块零,除了上下开销,二百两货有什么捞头,我问你。”这段语言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他在众人面前既爱炫耀,好卖弄,又狡黠得有所保留的心理,以及摆出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看不起别人的神态。(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侧面描写主要通过别人对他的言行来体现。如第9段中,跛脚青年刚出场时“许多人见了他都同声叫唤起来”,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特殊地位;1518段通过写在他离开后成衣人和水手对他的讨论,说明他是一个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的兵痞、无赖的形象。(3)作者在第14段运用了插叙的手法,交代了跛脚青年与别人不同的经历:他当过兵,负伤后跛了脚,领到了一些抚恤金,还有了“什长”这个名分,做贩卖鸦片之类的“特别生意”。(4)作者在第19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十五年前在渔船上欢乐跳踯的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在十五年后成长为毒害乡民的什长,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问题争鸣(甲方)湘西百姓千百年来就有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外人看来可能格格不入,但是对他们而言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生活方式,所以对此现象大可不必感慨太多。(乙方)一个人的麻木封闭是由于缺少外界的信息和正确的思想造成的,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可以把我们的思想灌输给这些人,也许我们看到的会是另一幅和谐的画面。鲁迅先生在面对这些现象的时候,都是勇敢地拿起手中的笔,鞭辟入里,唤醒众人。所以,沈先生也完全可以向鲁迅先生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