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7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题一.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41442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2017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2017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2017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一)生物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分卷I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以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B 所有的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的个数都是相等的C 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D 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2.在2CH42NH33O2=2HCN6H2O反应中,同一时间内测得v(O2)为bmolL1min1,v(HCN)为amolL1min1,则a与b的关系为()AbaBbaCbaDb2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B 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通常熔点越高C 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的熔、沸点就越高D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4.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5.关于化学反应的实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B 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C 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的过程D 化学反应的发生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6.下列物质是苯的同系物的是()A AB 【B】C CD D7.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若将1 mol氮气和3 mol氢气充入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a。保持相同条件,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下列物质, 反应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a的是()A 2 mol NH3B 1 mol N2、3 mol H2和2 mol NH3C 0.5 mol N2、1.5 mol H2和1 mol NH3D 0.1 mol N2、0.3 mol H2和1.8 mol NH38.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有三种常见的堆积方式,六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和体心立方堆积,下图(a)、(b)、(c)分别代表这三种晶胞的结构,其晶胞内金属原子个数比为()A 321B 1184C 984D 211499.已知氨气和氯化氢都是能用来作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同温同压下用等体积的烧瓶各收集满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喷泉实验后(假设溶液充满整个烧瓶,且溶质不扩散)两个烧瓶中溶液的关系是()A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B 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D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10.下列变化过程中失去电子的是()A Fe3Fe2B Mn2C ClCl2D N2O3HNO211.将15 g甲烷与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 g,则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乙烯的体积比为()A 12B 21C 32D 2312.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之间的差距是由于A 金属键的强弱不同B 金属的化合价的不同C 金属的晶体中电子数的多少不同D 金属的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不同13.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输出电能。该电池的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正极反应式:Ca2Cl2e=CaCl2B 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 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或20.7 g PbD 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14.按照物质的分类方法,硝酸应属于()酸、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难挥发性酸、一元酸、化合物、混合物。A B C D 15.0.10 mol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A 3.2 gB 4.0 gC 4.2 gD 4.6 g16.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A AB BC CD D17.下列变化过程一定属于还原反应的是()A HClMgCl2B NaNaC COCO2D Fe3Fe218.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A 石灰水B 豆浆C 泥水D 蔗糖水19.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 BaCl2=Ba2ClB Na2CO3=2NaC MgCl2=Mg22ClD Ba(OH)2=Ba22OH20.硫化氢(H2S)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夹角接近90,其原因是()共价键的饱和性S原子的电子排布共价键的方向性S原子中p轨道的形状A B C D 分卷II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5.0分,共15分) 21.(1)在配合物离子Fe(SCN)2+中,提供空轨道接受孤对电子的微粒是,画出配合物离子Cu(NH3)42+中的配位键(2)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将各位1mol的CoCl36NH3(黄色),CoCl35NH3(紫红色),CoCl34NH3(绿色),CoCl34NH3(紫色)四种配合物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立即沉淀的氯化银分别为3mol,2mol,1mol和1mol,已知上述配合物中配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请根据实验事实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他们的化学式COCl35NH3COCl34NH322.某课外活动小组实验测得某硅酸盐所含氧化物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写出(1)该硅酸盐的普通化学式是_。(2)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该硅酸盐的组成是_。23.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酸、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各是什么,将它们随意编上A、B、C、D后,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按要求回答:(1)A、B、C、D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A_, B_, C_, D_。(2)写出上述实验中的离子方程式: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10.0分,共20分) 2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的实验,并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该同学为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的固体物质中一定有_,可能有_;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_。(3)该同学按(2)中所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与NaOH溶液反应。若按右图所示操作,可观察到试管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3)中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具有_性。由此可知,实验室中含有Fe2的盐溶液需现用现配制的原因是_,并且配制含Fe2的盐溶液时应加入少量_。25.按照下图所示的操作步骤,完成Ba(OH)28H2O与氯化铵晶体反应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_。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和电子,并且二者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因为质子和电子带的电荷相等,而电性相反,故整个原子是电中性的。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如H中就只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没有中子。多数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比较接近但没有必然的数量关系,A、B错误。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是一种电性作用,因为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和电子带相反电荷,C正确;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有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目前有资料介绍,科学家已经研究发现了更小的微粒夸克,D错误。2.【答案】C【解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判断。对于同一反应,同一时间内,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有bmolL1min1amolL1min132,故ba。3.【答案】B【解析】冰熔化时,只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共价键,A错误;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与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关,与分子中的共价键无关,所以C错误;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中的共价键有关,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所以D错误。理解感悟应熟练掌握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大小比较的规律,同时应明确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内共价键键能大小有关。4.【答案】B【解析】除去CH3COOC2H5中的CH3COOH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采用的方法是分液。5.【答案】D【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的生成,即:原子的重新组合。6.【答案】D【解析】苯的同系物是分子中只含有1个苯环且连接的烃基都是烷烃基的芳香烃。7.【答案】B【解析】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反应途径无关,从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都可建立平衡状态。可假设完全反应,按化学计量数将各选项给定的物质都转化为氮气和氢气,若二者的物质的量都分别为1 mol和3 mol时,它们在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平衡状态相同,氨气的体积分数相同。8.【答案】A【解析】位于六方体中心的微粒为该1个立方体所有,位于六方体顶点的微粒为6个六方体共有,位于六方体面上的微粒为2个六方体共有,所以晶胞(a)中所含原子。位于立方体中心的微粒为该1个立方体所有,位于立方体顶点的微粒为8个立方体共有,位于立方体棱边上的微粒为4个立方体共有,位于立方体面上的微粒为2个立方体共有,所以晶胞(b)中所含原子,晶胞(c)中所含原子。9.【答案】A【解析】氨气和氯化氢在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相同;又溶液充满整个烧瓶,即溶液的体积相同,所以二者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二者摩尔质量不同,因此质量分数不同。10.【答案】C【解析】物质转化过程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就没有电子转移。元素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对比转化前后化合价变化,可知C项中元素化合价升高。11.【答案】B【解析】甲烷与溴水不反应,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增加的质量即为乙烯的质量。乙烯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 mol,相同条件甲烷与乙烯物质的量之比为21,即体积之比为21。12.【答案】A【解析】金属键的强弱决定的,阳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13.【答案】D【解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故A错误;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B错误;每转移0.1 mol电子,生成0.05 mol Pb,为10.35 g,故C错误;依据题意“热激活”表明该电池应在加热的条件下工作,故常温下指针不偏转,D正确。14.【答案】B【解析】对于同一物质,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不同。硝酸属于一元酸、含氧酸、纯净物、化合物、挥发性酸。15.【答案】D【解析】发生的反应有2MgO22MgO2MgCO22MgOC若0.1 mol镁条全部发生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0.1 mol40 gmol14.0 g。若0.1 mol镁条全部发生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0.1 mol40 gmol10.05 mol12 gmol14.6 g。若CO2和O2的量不足,Mg条不能完全燃烧,则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可能小于4.0 g,但不会等于或大于4.6 g,故D项错误。16.【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选项A中M在第四周期,选项B、C、D中M都在第五周期,M的原子序数都比上一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大18。选项A中M的原子序数应为36,选项B中M的原子序数应为37,选项C中M的原子序数应为45,选项D中M的原子序数应为38。17.【答案】D【解析】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降低。A项,氯元素化合价未变;B项,钠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反应;C项,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反应;D项,Fe3Fe2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属于还原反应。18.【答案】B【解析】石灰水和蔗糖水属于溶液,豆浆是一种胶体,泥水属于浊液。19.【答案】A【解析】A项原子和电荷均没有配平,应写为BaCl2=Ba22Cl。20.【答案】D【解析】S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s23p4,有2个未成对电子,并且分布在相互垂直的3px和3py轨道中,当与两个H原子配对成键时,形成的两个共价键间夹角接近90,这体现了共价键的方向性,这是由轨道的伸展方向决定的。21.【答案】(1)Fe3+,(2)Co(NH3)5ClCl2Co(NH3)4Cl2Cl【解析】(1)在配合物离子Fe(SCN)2+中,中心离子是Fe3+,提供提供空轨道接受孤对电子,配合物离子Cu(NH3)42+中的配位键为;(2)1molCoCl35NH3只生成2molAgCl,则1molCoCl35NH3中有2molCl为外界离子,钴的配位数为6,则配体为NH3和Cl,此配合物结构的化学式为Co(NH3)5ClCl2,1molCoCl34NH3只生成1molAgCl,则1molCoCl35NH3中有1molCl为外界离子,钴的配位数为6,则配体为NH3和Cl,此配合物结构的化学式为Co(NH3)4Cl2Cl。22.【答案】(1)CaAl2Si3O103H2O(或CaAl2H6Si3O13)(2)CaOAl2O33SiO23H2O【解析】由各氧化物的质量分数,可求出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3,即Ca、Al、Si、O、H2O的个数之比为123103。按照书写规则,先写活泼金属氧化物,再写较活泼金属氧化物,然后写二氧化硅,最后写水。即为CaOAl2O33SiO23H2O。23.【答案】(1)CaCl2HClAgNO3Na2CO3(2)AgCl=AgClCa2= CaCO3【解析】根据最明显的特征现象分析推断:由BD有气体放出,BC有沉淀生成,AB没有明显现象发生,BC有沉淀生成,可推知B为盐酸、A为氯化钙溶液、C为硝酸银溶液、D为碳酸钠溶液。24.【答案】(1)3Fe4H2O(g)Fe3O44H2(2)Fe3O4FeFe3O4和Fe(3)Fe2Fe3=3Fe2(4)4Fe(OH)2O22H2O=4Fe(OH)3(5)还原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铁粉【解析】(1)硬质试管中发生铁与水蒸气的反应。(2)溶液变红色,说明有Fe3,则固体物质中一定含Fe3O4,可能含有Fe。溶液未变红色,说明无Fe3,则固体物质的成分为Fe3O4和Fe。(4)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是因为Fe(OH)2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OH)3。(5)未变红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Fe2转化为Fe3,则Fe2具有还原性。含Fe2的盐溶液需现用现配制,是因为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配制时应加入少量铁粉。25.【答案】 (1)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用手摸烧杯底部有冰凉感觉, 用手拿起烧杯,玻璃片粘结到烧杯的底部 ,烧杯内反应物成糊状(2)Ba(OH)28H2O2NH4Cl= BaCl2 2NH3 10H2O(3)吸热反应【解析】该实验中的氢氧化钡与氯化铵都为固体,二者混合时要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发生反应Ba(OH)28H2O 2NH4Cl= BaCl22NH310H2O,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反应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由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玻璃片温度降低,使玻璃片上的水结冰与烧杯黏结;烧杯内的混合物因有水生成且在玻璃棒的搅拌下而呈糊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