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康复训练doc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6341298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康复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儿童康复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儿童康复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康复训练 内容 康复的概念儿童康复的对象儿童康复的目的康复的基本方法脑瘫儿童康复 康复基本概念 康复 Rehabilitation 是综合地 协调地应用医学的 教育的 社会的 职业的各种方法 使病 伤 残者 包括先天性残 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 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 使他们在体格上 精神上 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 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 重新走向工作 重新走向社会 WHO 儿童是较为常见的需要康复的人群之一 儿童康复的对象 急性损伤的后遗症 慢性疾病恢复期的患儿 发育落后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语言发育落后 运动发育落后 社会交往能力落后以及智力发育落后的儿童 儿童康复的对象 发育异常 指发育偏离正常 不仅落后 而且出现异常的发育模式如以运动发育落后和异常姿势 异常肌张力为特点的脑性瘫痪 以严重的社交障碍和语言障碍为特点的自闭症 各种先天遗传代谢病如脊髓肌萎缩症 肌营养不良等导致的发育倒退 儿童康复的主要目的 促进功能发育 粗大运动功能 精细运动功能 感知觉 语言理解和表达 社交能力 心理健康 生活自理 游戏 学习 矫正异常 异常姿势 异常运动模式 异常张力 异常肌力 预防 畸形 继发损害 康复的基本方法 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康复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 以针对性改善躯体 生理 心理和精神的功能障碍为主要目标 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主要因子的治疗方法 包括各种主动的躯体活动训练 以及被动的治疗性躯体活动 通过运动疗法能达到以下作用 1 改善运动组织的血液循环 代谢和神经控制 2 促进神经肌肉功能 提高肌力耐力 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 3 减轻异常压力或施加必要的治疗压力 4 纠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 1 肩肘关节的伸屈功能和灵活性训练 如推拉砂磨板 拉锯 投接球 套圈等 2 腕指关节的活动能力增强训练 如绘画 折纸 敲鼓 指攀阶梯等 3 手指的协调和灵活性训练如泥塑 弹琴 书法 镶嵌板的匹配 结绳 系扣 解扣等 4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 通过功能训练 心理治疗 职业训练及日常生活训练等 使他们在运动功能上 精神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康复 达到生活自理 为其将来参与社会活动 劳动和工作奠定基础 言语康复 主要采用语言训练的方法 针对特定的语言或者言语问题 采取各种方法促进患儿的认知能力 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促进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等 主要包括注意力训练 模仿能力训练 理解能力训练 表达能力训练 构音器官运动能力训练 发音训练 交流训练 通常配合感觉统合训练 游戏治疗 音乐治疗和结构化教学等训练方法 脑瘫儿童康复的基本目标 通过多种康复手段 实现身 心 社会等方面最大程度的恢复和补偿 改善运动功能 达到最佳功能状态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实现平等享有权力 参与 分享社会和经济发展成果的目的 1 早期发现 早期康复 2 按发育规律循序渐进 3 全面康复 功能训练为主 注重医教结合 4 提供安全环境 加强合作关系 确保动作正确 数量适宜 5 结合日常生活 强调家长参与 6 持之以恒 一 基本原则 一 康复原则 1 痉挛型 降低肌张力 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防止关节变形 抑制原始反射 促使自动反应 鼓励进行避免痉挛姿势的自主运动 一 康复原则 二 各型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2 手足徐动型 加压固定 静态制动为主 控制关键点 减少过度刺激和过度活动 强调保持对称姿势 控制头的中线位运动 ROM训练多做过中线运动 抑制原始反射 促通平衡保护反应 一 康复原则 二 各型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3 肌张力低下型 鼓励主动运动和负重运动 采用刺激手法 抑制原始反射 一 康复原则 二 各型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4 共济失调型 加压固定近端关节 维持体位的稳定 使动作协调 平衡能力训练 一 康复原则 二 各型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物理疗法 神经发育疗法 作业疗法 矫形器与辅助器具的使用 药物疗法 巴氯酚或肉毒毒素神经阻滞法 手术疗法 传统康复疗法 二 康复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 文体疗法 音乐疗法 语言障碍的矫治 康复护理 心理疗法 二 康复方法 运动疗法 脑瘫儿童常用的方法 1 Bobath疗法2 被动操3 上田法4 Vojta疗法5 模式训练6 引导式教育 返回 Bobath疗法 治疗原则 1 抑制异常的姿势和运动 特别注意控制或减弱高紧张型的异常姿势反射 2 促进正常的姿势反射和运动形式 尤其是对完成具有高度精确的立直和平衡反应 一 头部的控制头不稳定是指颈肌无力 生后3个月还不能抬头 竖头不稳 左右倾斜及头过度背屈等 头稳定的条件 脊柱的对称性伸展 体轴回旋 上肢的支撑和保护性伸展 仰卧位 俯卧位和坐位的平衡反应 从仰卧位到坐位到四爬位的变换 髋关节90度屈曲 Moro反射消失 Bobath疗法的应用 二 翻身训练翻身的正常发育时期是生后3 6个月 不会翻身的患儿是指翻身发育停留在新生儿期或头背屈 角弓反张 翻身的条件 躯干立直反射出现 ATNR TLR等原始反射消失 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 躯干回旋运动 肘关节和膝关节的支撑 Bobath疗法的应用 三 爬行训练不会爬行是指7 8个月以后还不会腹爬和四爬 或两下肢不会做交互运动 爬行的条件 两手支撑的完成 四爬位的实现 立直和平衡反应的进一步完善 从腹爬位到四爬位再到腹爬位姿势变化的能力 四肢交互运动模式的完成 侧卧位单肘支撑的完成 Bobath疗法的应用 四 坐位训练坐位的正常发育是生后5 6个月拱背坐 独坐开始阶段 7 8个月直腰坐 不会坐是指坐位的发育停留在扶腰坐以前的阶段或出现跪坐 坐位后倾 硬直伸腿坐等异常姿势 应及时治疗 Bobath疗法的应用 坐位的条件 以上肢将身体支起到坐位高度 从四爬位独自进行体轴的回旋 坐位平衡反射出现 躯干肌群的连锁反应 Bobath疗法的应用 独坐是四爬运动出现以后不久就可出现的运动机能 所以一切适用于不会爬行治疗的方法和手技 都适用于不会坐的治疗 关于异常坐位姿势的矫正 可使用正常的坐位姿势进行 Bobath疗法的应用 五 站立和立位训练独站的正常发育时期是在生后11 15个月 不会站是指下肢不能持重 身体不能垂直位上站起及独自站立 或出现尖足 交叉 膝反张等异常站立姿势 Bobath疗法的应用 独站的条件 四爬运动完成 站位立直及立位平衡反应出现 Bobath疗法的应用 Bobath疗法的应用 Bobath疗法的应用 七 步行训练独走的正常发育时期是生后11 15个月 独走的条件与独站基本相同 即均需要两下肢有持重能力及立位平衡反应 不同的是还需要有动态平衡反应及两下肢的交互伸展能力 会爬就会走 Bobath疗法的应用 异常步态的矫正较为复杂也较困难 异常步态的矫正应着眼于步行之前 Bobath疗法的应用 返回 Bobath疗法的应用 模式训练 返回 Pet 法 引导式教育体系 1 引导员2 小组3 节律性意向4 引导式教育家具5 习作程序或习作分析6 每日常规 返回 Vojta疗法 Vojta疗法 所谓Vojta疗法 就是通过对患儿身体特定部位的诱发带给予压迫刺激 诱发出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两个移动运动的治疗方法 称为Vojta疗法或Vojta诱导疗法 Vojta疗法包括 特定部位的诱发带 有主诱发带与辅助诱发带两种 在诱发带上给予一定的抵抗压迫刺激 最终诱导出反射性移动运动 Vojta疗法 Vojta疗法 返回 上田法 上田法又称其为相反性神经兴奋抑制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Myklebus相反性神经兴奋网络学说的理论 当神经兴奋使主动肌收缩的同时 相对的拮抗肌受到抑制而弛缓 脑由于各种原因而损伤时 脊髓的这一网络不能正常发挥其生理作用 表现为在主动肌收缩的同时 拮抗肌也出现收缩 从而引起的肌张力增高 肌肉痉挛 基本原理 上田正博士根据这一学说 认为小儿CP儿存在着主动肌与拮抗肌同时收缩的异常的相反神经兴奋通路 在临床上采用了一系列抑制这种异常相反性兴奋通路的手技 活化相反性抑制网络通路 达到降低肌张力 缓解肌痉挛的目的 基本原理 上田法属理学疗法一种 它与Bobath法 Vojta法的不同之处 是把 肌肉痉挛 当作CP的 元凶 治疗时首先解决的问题是致力于缓解肌肉的痉挛 进而促进正常的运动发育 上田法主要应用于痉挛型脑性瘫痪 尤其是肌张力明显增高 肌肉痉挛明显的重症痉挛型CP疗效更为明显 基本原理 1 颈部法 Neck N法 2 颈 骨盆法 Neckpelvis NP法 3 肩 骨盆法 Shoulder pelvis SP法 4 上肢法 UpperExtremities UE法 5 下肢法 LowerExtremities LE法 6 对角线法 Diagonal Diag法 7 全四肢法 基本手法 一 颈部法1 适应症 适用于非对称姿势 颈部肌肉痉挛使头部经常向一侧扭转而向另一侧扭转困难的患儿 2 操作方法 基本手法 颈部法 二 颈 骨盆法1 适应症 适用于颈立直反射缺如的患儿 2 操作方法 基本手法 颈 骨盆法 三 肩 骨盆法1 适应症 1 适用于两下肢交互运动功能障碍 四爬时呈兔跳样运动的患儿 2 适用于躯干与下肢肌肉痉挛显著 躯干左右不对称的患儿 2 操作方法 基本手法 肩 骨盆法 四 上肢法1 适应症适用于手指屈曲紧握 张开困难及上肢肌张力明显增高的患儿 2 操作方法 共分三步骤 患儿取仰卧位 训练士位于患儿侧方 基本手法 上肢法 五 下肢法1 适应症 主要应用于下肢与足的肌紧张亢进的患儿 2 操作方法 同上肢法 共分三个步骤 患儿取仰卧位 训练士坐于患儿脚处 基本手法 下肢法 六 对角线法1 适应症 适应于全身肌紧张增高的患儿 2 操作方法 基本手法 七 全四肢法1 适应症 同对角线法 2 操作方法 基本手法 经过上田法的治疗可以得到以下效果 1 可以大幅度降低肌肉的过紧张程度 这种效果可长时间持续存在 上田正报道 一次治疗后 可使肌肉紧张降低的效果持续8小时到3 4天 治疗1个月以上 多数病例可见到明显疗效 2 大幅度增大关节可动域 包括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的可动域 上田法的疗效 3 可矫正异常姿势 4 可提高运动能力 促进运动发育 5 改善呼吸 语言 摄食 舌咽功能 减轻流涎症状 6 可缓解颜面肌肉的紧张 丰富患儿的面部表情 7 可使残留的原始反射消失 如ATNR反射 可诱发矫正反应与保护伸展反应 上田法的疗效 1 在回旋身体某一部位 速度要徐缓 逐渐达到最大限度 注意不要引起疼痛 2 在保持一定姿势时 若患儿难以坚持3min 可以适当减少时间 其后逐渐增加至3min 3 在操作颈部法时 注意不要堵住患儿口鼻 如果发现紫绀时 应立即中止操作 待口唇恢复红润时再重新开始 4 需要用力的手技 力量要适当 避免引起损伤 注意事项 返回 感觉综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特殊的训练器材 以游戏活动的方式让孩子在运动中将视觉 听觉 触觉 前庭感觉等等基本感觉系统所接收的刺激信息加以合理整理分析 并作出合适的反应 进而改善由于脑功能障碍引致感觉失调 促使孩子按照内在需求对环境刺激作出自然反应 借此促成这些感觉的组合和统一 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 组织能力 学习能力 以及参与活动的兴趣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1 前庭功能失调 表现为好动 注意力不集中 上课不专心 爱做小动作 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 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 说话晚 语言表达困难等 2 视觉统合失调 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 玩电动玩具 却无法流利地阅读 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 甚至不认识字 学了就忘 不会做计算 抄错题等 3 听觉统合失调 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 丢三落四 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 本体统合失调 表现为缺乏自信心 消极退缩 平衡能力差 容易摔到 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 系鞋带 骑车 跳绳 拍球 手脚笨拙等 5 触觉统合失调 表现为紧张 孤僻 不合群 爱惹人 偏食或暴饮暴食 脾气暴躁 害怕陌生环境 吃手 咬指甲 爱哭 爱玩生殖器等 感觉统合器材与用途 1全功能系列 滑板爬 趴地推球 吊床 转椅 滑梯2前庭系列 吊床 转椅 趴地推球 滑板爬 滚筒 滚垫 翻跟斗 爬带 滑梯3触觉系列 袋鼠跳 羊角球 触觉球 挤压 大笼球 擦浴 风筒 滚垫 涂料 滚筒 趴地推球 捏泥4本体系列 跳绳 跳床 乐乐球 拍球 躲避球 翻跟斗 青蛙跳 跳数字5五感系列 追视 转眼 听音 嗅物 品味 触肤 吊床 转椅6平衡协调系列 独脚椅 平衡台 平衡木 乐乐球 大笼球 爬袋 躲避球 跳绳 画像7精细动作系列 捏泥 夹珠 穿珠 选豆 画像 手工 剪纸 摺纸 摺胶管花 绣花 编织 打绳结 8游乐场系列 推荐项目 滑梯 球池 攀爬 浮桥 秋千 翘翘板 滑冰 跳舞机 旋转游戏 风车 飞机 木马 过山车 碰碰车等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 1 螃蟹先生适用对象 前庭觉不佳 空间判断错误 经常撞壁 看书跳字跳行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前庭觉和中枢脊髓神经协调 促进大小肌肉灵活 指导目标 强化前庭觉和中枢脊髓神经协调 促进大小肌肉灵活 指导重点 儿童举起双手和耳朵平高 双脚略弯曲 往左和往右连续横行 如螃蟹走路状 或者双手轻轻放下 侧着头 踏脚向前 向左 向右走 也可双手平举向前 或伸开摆放在两侧 踏脚向前 向左 向右走 延伸活动 儿童双手高举小皮球 或双手各夹一个小皮球 向前 向左 向右踏脚走步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 2 模仿动物适用对象 过动不安 经常撞墙 跌倒 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前庭神经及中枢脊髓神经 使前庭平衡能力顺利发展 指导重点 让儿童俯卧在铺上大棉被的软垫上 抬头看着大人 并由大人引导进行手指及手部动作 或者让儿童蹲趴着 学狗以四肢爬行 并抬头 汪汪 学狗叫 双脚还可学狗踢动 大人也可用手脚支撑 弓起身体呈大象状 儿童则装成小象 在大人身旁爬行 或穿越大人身下 另外 也可以让儿童趴在有轮子的木箱上 以手脚划动之 延伸活动 儿童也可学兔子蹬跑 学蛇扭曲爬行 或学猫弓起身体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 3 投篮球适用对象 身体协调不良 视觉空间判断错误 常撞墙或碰人的儿童指导目标 强化前庭觉 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 指导重点 可以在墙上挂一个用纸箱或篮子做成的篮球架 让儿童抓起较大的球 走过去将球放入篮子内 不够高时 以板凳垫高 可让儿童拿较小的球 以投球方式丢入篮子内 延伸活动 也可在地上放个箱子 让儿童以俯卧姿势 将球丢到箱子内 连续丢20 30次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 4 弹跳适用对象 肢体不灵活 平衡能力不佳 双侧协调差 身体僵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前庭觉 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 指导重点 可以在墙上挂一个用纸箱或篮子做成的篮球架 让儿童抓起较大的球 走过去将球放入篮子内 不够高时 以板凳垫高 可让儿童拿较小的球 以投球方式丢入篮子内 延伸活动 也可在地上放个箱子 让儿童以俯卧姿势 将球丢到箱子内 连续丢20 30次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 5 装鬼先生适用对象 身体协调不良 过分依赖视觉 胆小 情绪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身体协调 前庭平衡 运动企划能力指导重点 准备一条大被单 将整个头遮住套在大人身上 大人在被单里面手舞足蹈 装鬼跳舞 接着换儿童表演 也可让兄弟姐妹轮流表演 其他人在一旁观看 鼓掌 并指导表演者做出更大的动作 延伸活动 也可同时玩捉迷藏游戏 但要先将可能撞伤的物品移开 强化平衡感训练 1 摇啊摆适用对象 手脚不灵活 经常跌倒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中枢神经及大脑运动神经功能 丰富亲子互动指导重点 让儿童平躺 大人抓住其两腿 上下屈伸 开合 左右摇晃 让儿童平躺 大人抓住其双手 上下屈伸 闭合 左右摇动 让儿童平躺 大人抓住其右脚 向左摇过左脚位置 接着换左脚 右手及左手 这种过中线的活动 对儿童身体协调帮助很大 大人用双手扶抱儿童 让他屈着身体左右摇晃 并将他抱紧一些 动作不宜太快 缓慢 正确 渐进式的进行 以免让儿童感到不适 延伸活动 可协助儿童左右翻身 或向前翻跟斗 强化平衡感训练 2 椅子游戏适用对象 肢体不灵活 胆小 情绪化 容易跌倒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身体协调 固有平衡及运动协调能力 指导重点 将靠背椅子两排相对 左右各约3 7张 让儿童从中间走过 将靠背椅子同方向排成一排 一边成峭壁 一边成悬崖 让儿童从椅面上走 将靠背椅子不规则相对排列 让儿童顺着椅面走过来 将有靠背的椅子背对背并排 让儿童跨越通过椅背形成的障碍 将多个靠背椅子同方向排成一列 让儿童跨越通过椅背形成的障碍 延伸活动 也可改用板凳或小桌子 并且注意其稳定性 避免儿童跌倒 出现意外 强化平衡感训练 3 拍打气球适用对象 肢体不灵活 容易跌倒 平衡感不佳 容易情绪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前庭觉 中枢神经系统及运动协调 指导重点 以绳子垂吊数个气球 高度约离儿童伸手可及20公分处 让儿童由地上跃起 用手来拍打气球 由于儿童必须仰头 手眼协调下才能完成这项游戏 因此有助于头部活动及前庭觉的成熟 延伸活动 和儿童一起拍漂浮在空中的气球 仰首跳跃时需配合儿童的身高 也可让儿童手拿拍子 边跳边拍气球 以强化手眼协调能力 强化平衡感训练 4 捧大球适用对象 身体不灵活 容易跌倒及情绪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前庭觉和中枢神经体系 加强手眼协调及固有平衡能力 指导重点 找一个较轻的大气球 海滩球或大纸球皆可 由父母及儿童共同将它推上半空中 并鼓励儿童跳跃将它打向半空中 或是让数个儿童一起玩这项游戏 大人从旁协助 不要让大气球掉下来即可 延伸活动 大人也可以将肥皂泡沫吹向半空中 让儿童跳起打肥皂泡 强化平衡感训练 5 棉被汽油桶适用对象 平衡感不佳 大肌肉弯曲 姿势不良 容易跌倒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大肌肉 前庭中枢及脊髓中枢神经健全发展 指导重点 将棉被捆成一团为圆筒形 让儿童如同骑马般骑在上面 左右摇晃或上下振动 由于用棉被垫着不必太担心安全问题 所以尽量让儿童以屁股用力跃动 延伸活动 也可用大枕头或坐垫代替 游戏时尽量让儿童大声发泄 让身心得到舒展 强化平衡感训练 6 丢过去适用对象 平衡感不佳 走路容易跌倒 不敢走吊桥及平衡台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儿童对地心引力的快速适应能力 指导重点 准备一个大床铺 铺上软垫或较厚的棉被 父母一人抓住儿童的头 一人抓脚 摇晃数下后 轻轻将他丢向床铺 引导他放松 在床上抖动身体 延伸活动 让儿童躺在棉被上 大人手执两边摇晃 并将他丢向床铺 强化平衡感训练 7 坐球游戏适用对象 大肌肉发育不良 肢体不灵活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大肌肉 前庭中枢及脊髓中枢神经健全发展 指导重点 儿童可以轻轻坐在坐球上 上半身保持垂直放松的姿势 闭上眼睛 慢慢调整呼吸 直到完全放松 每次约10 30分钟不等 也可在坐球上 轻轻晃动手脚进行律动舞蹈 延伸活动 以球代替椅子 让儿童在坐球上看电视 吃饭 做功课 可使脊髓神经的发展更为健全 强化平衡感训练 8 平衡与协调适用对象 大肌肉发育不良 肢体不灵活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前庭觉及中枢脊髓神经体系健全发展 促进身体协调 指导重点 1 仰卧双脚着地 双腿屈伸 2 俯卧双脚着地 双腿屈伸 3 俯卧双手着地 双腿屈伸 4 仰卧双手着地 双腿屈伸 强化触觉训练 1 毛巾或软垫游戏适用对象 刺激儿童的触觉及中枢神经系统 指导目标 强化大肌肉 前庭中枢及脊髓中枢神经健全发展 指导重点 用大毛巾将儿童包起来 让他在毛巾中滚动或扭动 也有助于全身各处触觉刺激的强化 由于在毛巾中儿童比较容易主动掌握 因此即使极端触觉敏感的儿童 也因为压力不大而较少抗拒 并能产生兴趣 延伸活动 用软垫将儿童的身体夹成三明治的模样 并轻压儿童身体的各部位 也可以促进触觉刺激的自我调适 强化触觉训练 2 吹风机或软刷子的游戏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迟钝 情绪化 轻微自闭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触觉接受度及触觉辨识分化能力 指导重点 调整各种温度集中吹儿童敏感的部位 比单纯吹自然风或电扇有效 这种感觉相当特殊 儿童会觉得很好玩 长期使用可以培养儿童抑制轻微刺激信息的能力 使情绪趋于稳定 延伸活动 用软毛刷子集中刷儿童敏感的部位 也具有相同的功能 其余如用梳子梳头发 加强对头皮的刺激 或用刷子刷大腿及脚底 对触觉刺激的强化也有很大的帮助 强化触觉训练 3 小豆子游戏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迟钝 情绪化 自闭症儿童指导目标 强化触觉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 指导重点 在小盒内放豆子 小石子 让儿童将手伸入其中 透过手心 手指 手背的触摸 也可强化手的感应力 对触觉敏感的消除很有帮助 延伸活动 也可把小盒子换成水池 将小豆子 小石子放入水池里 强化触觉训练 4 干布擦拭适用对象 焦躁 情绪化 胆小 爱哭 发音不良 偏食 动作慢的儿童指导目标 强化触觉学习 小肌肉成长 指导重点 以干布擦拭儿童手臂 手背 手掌 大小腿 脚底 颈部 或轻轻按摩儿童嘴唇及附近肌肉 面颊及颈部 还可以边按摩边唱儿歌 让整个过程更愉快 延伸活动 儿童逐渐不怕接触时 可做头部按摩 抓搔腋下和肚子 强化触觉训练 5 滚筒游戏适用对象 触觉防御强 情绪化 挑食 偏食 喜欢吸吮手指的儿童指导目标 突破触觉防御过强障碍 强化关节信息 指导重点 用薄毛毯包裹儿童 并在地上轻轻转动 也可轻轻压儿童的身体 以强化儿童关节讯息 延伸活动 也可改用被单或旧报纸 让儿童站着或躺着均可 轻轻按摩他的身体 还可放点音乐或儿歌 为儿童助兴 强化触觉训练 6 化妆舞会适用对象 焦躁 紧张 爱哭 粘人 情绪化的儿童指导目标 解除触觉敏感 让儿童能更自然的发泄指导重点 帮幼儿梳头发 梳成各种特殊发型 或者将无毒性的化妆品或颜料 直接涂在儿童的脸上或身上 化装成各种各样有趣的人物 化好妆的儿童可以相互拥抱 让彼此的身体接触 并配合音乐或歌曲增加趣味性 延伸活动 也可运用毛巾扮成蒙面侠 或将被单披在身上扮成蝙蝠侠 也可制作各种面具佩戴 强化触觉训练 7 小皮球绕世界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 紧张 焦躁 情绪化 爱哭 爱咬人的儿童指导目标 强化肌肤对外界的适应力 指导重点 将小皮球从儿童的胸前滚到腹部 大腿 回到头部 或是从背部滚到屁股 或让儿童站 坐 躺着 滚动时要时而用力 时而放松 给儿童不同的感觉 或改用气球抚触 同时配合音乐 制造快乐气氛 延伸活动 让儿童坐在球面上弹动 用屁股感觉球的弹性和抗力 强化触觉训练 8 脚底按摩适用对象 触觉防御过强或迟钝 情绪不安 轻微自闭的儿童指导目标 以各种不同的质料刺激敏感的脚底 强化触觉辨识能力和感觉功能分化的能力 指导重点 可以用沙子 碎石子 树叶 毛毯 塑料垫子等铺在地上 让儿童光着脚从上面走过 示范给儿童看 切勿强迫他 以免令他更为害怕和情绪化 也可将多种质料放在一起 让儿童感受各种不同的触觉刺激 延伸活动 让儿童站在草地 沙地 柏油路 水中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强化触觉训练 9 理发店游戏适用对象 触觉防御过当 情绪化 紧张 孤僻 偏食的儿童指导目标 强化触觉接受度 降低脑波 协助放松 指导重点 准备白布巾披在儿童胸前 让他坐正 模仿理发店的顾客 将温热的湿毛巾盖在儿童脸上20秒左右 注意他的反应 若强烈讨厌就不要勉强 接着用梳子或毛刷轻梳儿童的头发 如果大人有经验 也可以真的帮助儿童剪头发 或是假装帮儿童刮胡子 让他感受特殊的感觉 完毕之后 模仿理发师用软毛刷刷儿童的头部及脸部 延伸活动 也可以进一步帮儿童洗头 洗脸 做脸部按摩及肩部按摩 强化触觉训练 10 打水仗游戏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不足 轻微自闭的儿童指导目标 透过水力和水温 强化儿童的肌肤神经 促进触觉信息调适 指导重点 儿童大多喜欢玩水 即使刚开始会紧张的儿童 也会很快的融入打水仗 如果水中放有玩具 更能引发兴趣 在儿童习惯后 可用莲蓬头或水管来喷他身体的各个部位 也可让他浸泡在浴池中 延伸活动 可以让儿童边戏水 边刷身体 有助于触觉苏醒 强化触觉训练 12 涂料游戏适用对象 焦躁 紧张 爱哭 粘人 情绪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 涂料的颜色和形状会造成心理感觉的不同 这种游戏不但有助于消除触觉敏感 对本体感成熟和情绪安定也能发挥调节的功能 指导重点 先将大画布或塑胶布铺在地上 各色涂料放在布旁 儿童可以用跪坐 趴卧或者躺的方式 把这些涂料抹在手或身体上 再自由涂画在画布上 也可以将画布挂在墙上 让儿童将涂料抹在身体或手上 再涂画到画布上 触觉敏感儿开始会有些紧张 可以鼓励他们从手指开始 逐渐用手腕 手臂 脚掌再到屁股和身体 让他慢慢习惯涂料在身上的感觉 自闭儿常对某些颜色特别排斥或喜好 不用紧张 让他们自动自发地去进行调节 指导者只要在旁边留意 不必给予任何的干预 延伸活动 这种游戏不但可以协助触觉学习的调整 对手脚的协调也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除了自由涂画外 也可以设定固定的图案或形式 让他们去尝试 有助于促进运动企划能力的成熟 12 涂料游戏 强化触觉训练 13 触感游戏适用对象 焦躁 紧张 爱哭 粘人 情绪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 盆子中放进塑胶球 木层或纸片 让儿童用手在其中翻动 抓 握 扔 可强化手指末梢的触觉刺激 强化触觉的辨识力 对身体形象的成熟也有很大帮助 指导重点 要避免盆子内的物品造成儿童手指的疼痛 以免产生排斥 可以让儿童双手深入其中搅动 或用脚踏 屁股坐进去均可 指导者详细观察他身体各部分的反应情形 混合越多的东西 在游戏时会产生很多的声音 也会促进儿童游玩的兴趣 延伸活动 也可以用面粉 纸层 豆类等不同质感的东西 强化他的触觉神经 以及对不同触觉的适应能力 12 涂料游戏 强化触觉训练 14 抓痒游戏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不足 身体协调不佳 指导目标 让儿童躺在软垫上 指导者在他的腋下 胸口搔痒 依儿童的反应来控制用力的大小及刺激的强度 指导重点 可以了解触觉敏感对儿童心理影响的程度 有的还没有接触到 就已经有强烈的感觉了 了解儿童敏感的情形和部位 如果连一些常需要接触他人的部位 也有强烈敏感度的话 则需要加强改善 可以和儿童边笑边快乐地进行游戏 缓和他的情绪 以调整触觉对他身体的真正影响 延伸活动 抓痒时 同时也可以告诉儿童身体各部位的名字 增加他对词汇的兴趣 强化触觉训练 15 糊壁纸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迟钝 身体协调能力差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触觉学习和身体协调指导重点 让儿童靠墙壁站立 以身体当作滚筒贴着墙壁滚动 好象在糊壁纸 先向一个方向滚动 然后再向反方向滚动 延伸活动 教师可以在儿童滚动的同时用颗粒大龙球挤压他 强化触觉训练 16 抱球翻滚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迟钝 大小肌肉运动不佳的儿童 指导目标 强化触觉学习 大小肌肉的发育指导重点 儿童躺在垫子上 双手抱着排球大小的球 高举过头 要儿童由垫子一头滚到另一头 球不可以松掉 延伸活动 教师可以在儿童滚动的同时用颗粒大龙球挤压他 强化触觉训练 17 麻布刷身游戏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不足的儿童 指导目标 直接刷皮肤 可以活化触觉接受器 手部 眉部 背部的刷动 对本体感的强化有直接的帮助 指导重点 用干麻布 以中度力气刷儿童的手臂 足部 胸肌肉 背部 反应敏感的儿童不要太用力 以帮助他慢慢适应 反应迟钝的儿童则可以用力些 以活化他的接收神经 可以边做边讲故事或唱歌 让儿童不至于太紧张 并维持轻松快乐的气氛 延伸活动 可以用其它东西 例如扇子 羽毛 电动按摩器等工具进行 强化触觉训练 18 冰袋游戏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不足 身体协调不佳 自闭症 指导目标 强化儿童对温度的触觉反应 这种游戏刺激颇强 可促使儿童的脑干触觉系统苏醒 提升儿童的肌肤对不同感觉的适应性 指导重点 儿童有时由于冰袋刺激太强 不愿别人用冰袋碰他 喜欢自己触摸时 不妨让他自己先试试看 可以换成热水或冷水 试试他的反应 延伸活动 可以用小石头或细石袋 或各种软硬东西做接触游戏 让儿童练习在承受触摸时的正常适应能力 强化触觉训练 19 梳头游戏适用对象 触觉过度敏感 自闭症儿童指导目标 对触觉防御过当的儿童 此游戏具有调节功能 可以协助抑制触觉上过多的信息 另一方面 这种动作可以增进亲子互动 对人际关系的强化也有帮助 指导重点 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头皮 并且顺势梳头 可以指导儿童顺应身体的动作 对常规的养成有所帮助 可以在示范一次后 让儿童自己来 对手的精细动作和身体形象的发展都有帮助 可以观察出儿童特别敏感的部位 延伸活动 可以尝试用木梳子 羽毛 毛巾等代替梳子 或进行洗头 刷手掌及脚底的游戏 以强化儿童的触觉学习 强化触觉训练 20 吹风机游戏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不足 自闭症 身体协调不良指导目标 吹风机可以控制热风或冷风 给儿童完全不同的刺激 不但有觉醒前庭核处理触觉讯息作用 对身体形象和本体感塑造有特别的帮助 指导重点 先告诉儿童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再用凉风吹这些部位 问问他的感觉 换成热风 但注意不可以集中某部位吹 以免灼痛儿童 让儿童讲出各部位的感受 敏感的儿童通常在脸部和头颈肌肉上会有强烈的反应 此时不要勉强吹在脸上 可以用半游戏的方式 来化解他的紧张感觉 延伸活动 热风 凉风可以随时切换 并观察儿童的感觉 也可以在皮肤上加上一张薄纸 以减轻风的强度 强化触觉训练 21 洗澡游戏适用对象 触觉敏感或不足 自闭症 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 指导目标 用水的刺激力和水温 来强化儿童的肌肤神经 促进他触觉信息的调适及本体感的成熟 水的游戏适用范围广 方式多 在感觉统合运动中效果最大 指导重点 触觉敏感过强的儿童 一般有怕水的倾向 但水的温度 强弱力量变化最大 如使用恰当 最容易突破儿童的心理障碍 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东西 这方面的刺激 对儿童触觉能力的强化有很大帮助 可用莲蓬头喷射儿童身体各部位 也可以让儿童浸泡在浴池中 水的温度可用冷 温 热三种 让儿童分别去试 一般称为 三温暖游戏 延伸活动 可以让儿童边戏水 边刷身体 触觉苏醒的效果更佳 戏水游戏可以作为学习游戏的准备工作 对儿童感觉运动的成长颇有帮助 强化触觉训练 22 软垫三明治适用对象 触觉不足或敏感 身体协调不良 多动症 指导目标 用软垫的压力和全身触感 来强化儿童的触感处理和身体形象塑造能力 指导重点 让儿童趴卧在软垫中间夹成三明治状 头部伸出来不要夹在垫子内 指导者在包住儿童软垫上轻轻滚过去 从儿童的足部开始 逐渐往屁股 腰部 背部 再从背部 腰部 屁股 脚 也可以让儿童仰躺着 由大腿 腹部 胸部逐渐压滚 压的时候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并仔细观察儿童的反应情形 儿童有不舒服的感觉时应马上停止 延伸活动 可以进行象征性的故事游戏 假设儿童是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 再问他的感觉如何 压的时候 可以沿着被压到有感觉的部位 让儿童练习各部位的词汇 强化本体觉训练 1 能在协助下对墙推球和接球 2 能推着物体向前走2 3米 3 拉物走2 3米 4 单手投中球 5 能把静止的球踢向前方1米远的距离 6 会走S型的线段 7 与别人玩接球游戏 8 能倒走3 5步 9 能弯腰并用手触摸脚趾 10 能抓着滚动的球 并把它推回去 11 用球训练平衡能力和肌肉训练 12 会走上 下倾斜15度的小斜坡 13 跳起并接触悬挂着的物体20次 14 能把沙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距离2米左右的大盒子里 15 互动式投篮 16 一步1级上下楼梯17 双脚轮流跨过30厘米高的绳 18 能在10厘米宽2米长的地面上走 并保持身体平衡 19 能学青蛙跳40厘米的距离10次 20 做一连串手部和腿部动作时能保持平衡 21 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 22 能来回滚动身体 23 转椅游戏 儿童坐在转椅上 家长转动 24 做10次前滚翻 强化本体觉训练 25 能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3米外的目的地而乒乓球不掉下来 26 能走完1个有8项步骤的障碍路径 27 能用脚尖站立10次 每次站立3秒钟 28 能在20厘米宽 30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而保持平衡 29 能连续拍球3次而球不掉 30 挥动球拍 打悬挂在儿童肩膀水平位置的悬挂物 31 双脚被提起时 可用双手向前走路 32 跑向滚动着的球 把球向前踢 33 双手接住从2米远投来的球 34 双手各持一球走直线三米 35 用脚尖向前行4米 36 单脚向前跳6米 37 能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38 跳脚印 39 能在双脚离地时 双手同时拍一下 40 手抱大型物体挡住视线还能走至少6米远 41 能双眼睁开 双臂伸直 或交叉胸前 单脚站立10秒 42 能双眼闭合 双臂伸直 或交叉胸前 单脚站立10秒 43 跳数字 44 运小球 45 踩雪 把纸当作雪橇让儿童踩 46 鞋子走路 把手放在鞋子里 用手走路 47 拍气球 用手拍 不要使球落到地面上 48 软骨功 将两条绳子接成一个圈 让儿童从头套入 从脚拿出 或从脚套入 从头拿出 家庭感统训练小游戏 1 平衡木准备一个宽10公分 长2米左右的木板 让小孩在上面走平衡木 锻炼小孩的胆量和平衡能力 也可在室外 让孩子走马路沿 花池沿 2 羊角球游戏给小孩买一个羊角球让他在家中蹦 如果他蹦烦了 没有新鲜感 可以和他玩捉迷藏的游戏 让他蹦着去找你 去捉你 3 身体滚动让小孩平躺在垫子上 胳膊伸直 在垫子上滚 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 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小孩的注意力 4 接球游戏让小孩扒在地上 头抬起来 双手抱一个球 向墙上推球 再双手接球 我每天让孩子做100个 距离墙的距离自己掌握 5 梳头游戏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宝宝的头皮 顺势梳头 也可以让宝宝在镜子面前自己动手 这对锻炼宝宝手指的精细运动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帮助 6 抓痒游戏让宝宝躺在床上或沙发上 抓挠他的腋下 胸口 根据宝宝的反应来控制用力的大小和刺激的强度 如果连一些常需接触他人的部位如手 臂 腿 背部等 也有强烈的反应 则需加强此游戏 可用刷子 海绵等刺激 摩擦手 脚 全身 家庭感统训练小游戏 7 篮中寻宝准备一个水果篮 篮子内放各种不同质感 不同重量的玩具 鼓励宝宝从篮中将玩具一一取出 爸妈告诉宝宝玩具的名称 然后再将玩具一一放入篮中 反复2 3次 让宝宝多触摸各种玩具 在触摸不同质地的玩具时不知不觉地增进触觉识别能力 8 箱中摸宝准备一个空纸箱 上面开一小口口的大小以能容宝宝的小手及内装的各种玩具进出为宜 内装各种质地不同玩具或物体 如沙包 玻璃球 小动物玩具等等 爸妈讲1种玩具或物品的名称 让宝宝手伸进去抓取出来 并能准确报出名称 9 按摩足底把沙子 碎石子 毛毯 树叶等不同质地的东西铺在地上 让宝宝光着脚从上面来回走 使宝宝感受各种不同的触觉刺激 另外 每晚睡觉前用温水泡脚后 爸妈用大拇指按压宝宝脚掌心 每只脚各按压100次 不仅可训练触觉 还是一种保健按摩法 能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疾病 10 小飞机飞起来爸爸或妈妈仰面平躺 向上伸出胳臂 双手通过腋窝握住宝宝的前肩 并弯曲双腿用脚托住宝宝的腹部 宝宝则颈部抬高 双臂张开 双腿并拢伸平 做成飞机模样 这时 爸爸或妈妈可做前后左右的摇动 并说 小飞机起飞了 也可以大人站在宝宝背后 双手拉着宝宝的双手 左脚抬高时身体向右边倾 左右脚轮流替换 11 骑棉被马将棉被捆成一个圆桶状 让宝宝如同骑马一样骑在上面 左右摇晃时两臂伸直 或上下弹跳 因为有棉被垫着 所以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让宝宝尽情跳动 也可以用大枕头或大的靠背垫代替棉被 家庭感统训练小游戏 12 四肢运动让宝宝平躺 大人分别抓住宝宝两腿 两手 上下屈伸 开合 左右摇晃各4个节拍 再抓住右脚 向左摇过左脚位置 接着换左脚 右手 左手同样运动 这种过中线的活动 对宝宝身体协调有很大帮助 13 空中晃摇在床上铺有软垫或较厚的棉被 爸爸或妈妈一人通过腋窝抓住宝宝的肩膀 一人抓住双脚 晃动几下后 将宝宝轻轻丢向床铺 丢出时宝宝与床铺的距离不能超过10公分 也可让宝宝躺在棉被上 大人手分别抓住棉被4个角两边摇晃几下后 将它丢向床铺 可反复5 8次 14 摇小船大人双脚并拢双腿分开同宝宝面对面坐在地上或床上 让宝宝坐在大人脚上 和宝宝手拉手 胳膊伸直 大人的身体前后摇摆带动宝宝一起摇摆 并可以向前或向后移动身体 就像小船在水中起伏摆动前行 可做20 40次不等 15 水中游戏透过水的浮力及水温 刺激宝宝皮肤的神经 可以促进触觉信息的协调 所以水的游戏是感觉统合活动中用处最大的 可以在水中放玩具 可以让宝宝边在水中玩 边用柔软的刷子刷身体 有助于触觉苏醒 家庭感统训练小游戏 16 和皮球亲密接触宝宝躺着 将小皮球紧贴宝宝的皮肤从胸部滚到腹部 腿部再回到头部 滚动时要时而用力时而放松 给宝宝不同的感觉 也可以让宝宝坐在皮球上面弹动 让屁股感觉球的弹性 17 爬山洞将硬纸板架在矮凳子或箱子上面 和家里的高椅子 桌子 做成好几种高度 形态不同的组合 让宝宝俯卧或仰躺着由硬纸板或桌椅下面钻出来 训练宝宝身体的灵活度 健全本体感觉 根据室温及气候特点 每天选择两个左右的项目 训练宝宝1小时 只要爸妈有毅力和有耐心 1 2个月就会看到效果18 能抓着滚动的球 并把它推回去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 家长把球推给孩子 鼓励他伸手把球接住并推回给家长 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 接球 鼓励孩子双手接球 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 逐渐地把距离拉大 并鼓励孩子用双手往外推球 用单手接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