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六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41254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六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六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六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读人类文明发展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1世界能源从图中哪个时期进入“煤炭时代”( )A B C D2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明显受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制约的时期是( )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现代农业园农业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该农业园与传统农业相比较( )农资投入减少 人员投入增加 生产周期缩短 产业链条延长A B C D4能够促进该农业园持续发展,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措施有( )增加劳动力投入 压缩生产规模 提高农产品品质 把握农业市场信息A B C D茭白是一种蔬莱,适宜在淡水中生长。下图为我国菜镇菱白产业链示意图,该镇以茭白生产为主导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读图,完成56题。5为延长产业链,该镇还可发展的产业是( )A休闲食品 B包装物流 C软件开发 D服装制造6该产业链取得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为( )A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减轻水体污染 B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减轻土壤污染C增加该地植被覆盖,减轻了水土流失 D增加中药材供应,减少药材资源枯竭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78题。7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了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保护C快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D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8下面属于该湖区走可持续的表现的是( )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态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A B C D下图是陕西、山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I表示以粮食为主的阶段,表示以发展林果业为主的阶段。据图,回答910题。9根据该区域尖锐的人地矛盾,如果继续按照I阶段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A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B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C黑土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 D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10该区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为达到这一目的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不断的扩大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发展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发展林果产品的综合加工业,增加附加值A B C D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6年11月7日至18日在摩洛哥南部旅游城市马拉喀什举行。大会重申支持并落实2016年11月4日生效的巴黎协定。据此完成1112题。11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承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将直接有助于( )减缓海平面上升趋势 减轻酸雨的危害减缓臭氧层空洞扩大趋势 减轻水体的污染A B C D12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青藏高原( )A高山雪线下降 B冻土界线南移C冰川面积扩大 D冰川泥石流增多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是集中处理电子废弃物的一个垃圾场,被称为“世界垃圾终点站”,据此回答1314题。13材料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按性质属于( )A水土流失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C生态破坏问题 D自然资源衰竭问题14其他国家把电子垃圾运输到“世界垃圾终点站”,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C公平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15风水学以天地为观察对象,以人为依归,强调人与自然和谐。风水学与古代人地思想较为一致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定胜天论 C适应论 D天人相关论读下面漫画,回答1617题。16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A水资源短缺 B全球变暖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沙尘暴1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的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1819题。18下列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农田肥力消耗量大,减少土壤中的有机质延长生产的产业链,显著提高附加值A B C D19该地沼气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原料 C市场 D技术20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 )A控制人口规模 B大力发展农业C禁止开发资源 D大力发展经济21正确体现人地关系思想发展历史演变过程的是( )A崇拜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协调B谋求人地协调一征服自然一改造自然一崇拜自然C崇拜自然一改造自然一征服自然一谋求人地协调D改造自然崇拜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回答2223题。22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23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有效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C反映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回答2425题。24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 A史前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25下列对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26读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将图中A、B、C、D、E表示的内容代码填入横线上:沼气池;饲料加工厂;初级消费者;食品加工厂;初级生产者。A ,B ,C ,D ,E 。(2)该村建设生态农业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3)以上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试简述其环境效益。27下图分别反映“苏南某城镇主要工业产值比重构成”和“外来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该镇的支柱性产业是 、 、家用电器。这些工业在该镇出口企业中占主体,其主要的竞争优势有 。(2)该镇能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主要原因有哪些?(3)该镇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发展什么生产?该途径的好处有哪些?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图甲为江苏省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分布示意图,图中柱高表示两指标的排名顺序,柱子越高表示排名越靠前。材料二 图乙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简图。(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 、 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2)江苏省各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大体上从苏南向苏北 ;为了充分挖掘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的发展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苏北、苏中地区可以从苏南地区引进 、 、 和管理经验等。(3)环境质量是制约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在节能减排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6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单元训练卷地 理(一)答 案第卷(选择题)1-5 CADBA 6-10 ABCAC 11-15 ADBCD16-20 DDBBA 21-25 CBABC第卷(非选择题)26 【答案】(1) (2)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综合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3)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改变了农田施肥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等环境效益。27 【答案】(1)电子 服装玩具 大量廉价劳动力(2)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收入水平高,就业机会多。(3)清洁生产;好处: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或节约资源,降低污染)。28 【答案】(1)经济 社会(2)降低 资金 技术 人才(3)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废弃物达标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废弃物综合利用(或发展循环经济)。29 【答案】(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