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卷四.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40623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卷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卷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卷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检测卷(四)(必修4生活与哲学)选择题部分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题后的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每小题1分,共10分)1.“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这说明客观事物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答案F“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这说明客观事物都依赖于人之外的客观精神。2.“流水不腐”说明了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答案F“流水不腐”说明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3.古语说“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这表明事物运动的规律是永恒的。()答案F“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表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事物运动的规律要随事物变化而变化,不是永恒不变的。4.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能够创造一个理想或幻想的世界。()答案T5.“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答案T6.太空育种作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是事物的客观联系。()答案T7.“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说明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答案F“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说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8.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答案T9.“求名心切必作伪,求利心重必趋邪”,这凸显了价值观对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答案T10.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一个人劳动越多,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答案F劳动未必等于贡献,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要看人的贡献是为谁作的,因而,“一个人劳动越多,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说法错误。二、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4分)11.正如某些动物听见了音乐中一切的音调,但永远无法把握音调的一致性与谐和性一样,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告诉我们()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C.哲学仅仅是哲学家的事情D.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答案B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就是要说明世界观不能等同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B正确切题。A不合题意。C中的“仅仅”说法错误。世界观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D错误。12.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说明哲学()概括整个世界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特殊的规律揭示世界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共同规律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中寻觅一般的规律A.B.C.D.答案B哲学要从具体科学揭示的特殊的规律中概括总结出万事万物的最一般的共同本质和规律,说法错误。正确。13.“哲学虽无小用;但有大用;虽无近用,但有远用;虽无浅用,但有深用。”这说明哲学可以()A.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B.有力推动具体科学的进步与发展C.为人们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D.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答案C题干中的哲学“大用”“远用”“深用”是指哲学能从最高层次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正确。哲学不一定都是正确的,A、B、D说法错误。14.近代欧洲哲学家康德认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作为一切精神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灵魂、作为一切物理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世界和作为最高统一体的宗教都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属于信仰的领域。”以上观点()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属于不可知论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否认思维决定存在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世界A.B.C.D.答案D康德认为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世界,故属于不可知论,正确切题,不符合题意。康德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承认思维决定存在,错误。15.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也,阴阳和而万物得。”下列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A.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D.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答案A“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也,阴阳和而万物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而且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A符合题意。B、C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观点属于形而上学观点,均不合题意。16.形者,状况也;势者,趋势也。解读中国经济,看形,更要看势,这是因为()A.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D.社会总是在基本矛盾的解决中向前发展的答案A本题考查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形,反映了事物当前的状态,理解为相对静止;势,反映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趋势,体现了绝对运动的趋势,因而解读中国经济,看形,更要看势,A项正确。17.漫画好像在那个方向给我们的启示是()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人生目标A.B.C.D.答案A漫画反映了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违背规律和客观实际,以至于迷失方向,让孩子接受不合实际的教育,正确切题。不合题意。1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虽然只有28个字,但我们从有限的描写中,似乎可以嗅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娇媚、采莲小舟轻盈的剪影,听见舟行击水的轻响、品出采莲女歌声的悠扬,让人沉浸在清新、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该诗所营造的意境是诗人()对采莲女劳动场面的艺术加工再现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生动反映所生活的世界长期发展的物化场景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和构思的产物A.B.C.D.答案A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意识活动有主动创造性。该诗所营造的意境是诗人对采莲女劳动场面的艺术加工再现,是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生动反映,正确,错误。该诗所营造的意境属于主观的,不是物化场景,错误。19.颜色是物品的一种属性,却被赋予了各种文化含义,会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红色很受国人欢迎,代表着吉祥和好运。也有很多人喜欢蓝色,认为这是一个平静又引人幻想的词语,让人联想到天空、大海、爱情、忧伤、无限。人们对颜色的“情感反应”()意味着颜色未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缺乏客观性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是客观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具有主动创造性包含着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解,具有差异性A.B.C.D.答案D人们对颜色的“情感反应”属于意识范畴,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颜色,说明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解,具有差异性,符合题意。颜色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性,错误。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错误。20.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经十九大正式提出,就成为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党和人民创造性的探索实践。材料蕴含的哲理是()意识能够正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先进的意识是人的实践发展的精神动力A.B.C.D.答案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经十九大正式提出,就成为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党和人民创造性的探索实践。这体现了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先进的意识是人的实践发展的精神动力,推动社会发展,符合题意。正确的意识能够正确地提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错误。不合题意。21.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材料说明()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追求真理必须坚持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通过实践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A.B.C.D.答案A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新课题推动人们通过实践进行新的探索,符合题意。党的十八大以来,形势发生变化,需要发展的理论与之相对应,因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必须坚持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符合题意。一定条件下获得的真理可能有局限,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错误。不合题意。答案为A。22.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的特点真理有具体性,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A.B.C.D.答案B治国理念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体现了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的特点,正确切题。不合题意。23.某地推广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等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推进秸秆养分还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种植绿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人为联系的本质在于改变事物的固有属性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推动事物发展要善于分析事物联系的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丰富和发展农业生产规律A.B.C.D.答案C材料体现了推动事物发展要善于分析事物联系的条件,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符合题意。事物的固有属性是客观的,是不能改变的,说法错误。农业生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丰富和发展,说法错误。24.我国一些领域党政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够科学,职责缺位和效能不高问题凸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领域中央和地方机构职能上下一般粗,权责划分不尽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的主导作用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通过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A.B.C.D.答案B党政机构改革是针对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比较突出,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够科学,权责划分不尽合理等问题作出的,体现了立足整体对系统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正确切题。不合题意,中的“主导作用”说法错误。25.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既着眼于光明的前途,又注重了道路的曲折既关注矛盾的普遍性,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既着眼于事物的全局,又抓住了关键部分既重视量的积累,又强调抓住时机促成质变A.B.C.D.答案D“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既着眼于全局又把握了“荆州”这一重点;这一步一步的推进,也体现了既重视量的积累,又强调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正确切题。不合题意。26.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超越客观条件实现目标A.B.C.D.答案C漫画告诉我们,失败者眼中只有困难,因而丧失斗志;而成功者眼中却有明确的目标,因此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这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同时也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符合题意。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说法错误。人的活动都要受客观条件制约,中的“超越客观条件”说法错误。27.下图中纵轴代表价格(P),横轴代表需求(Q),从左至右a、b、c分别为某优质面粉、高档名牌手机和高档小轿车的需求曲线。该图蕴含的哲理是()A.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决定整体的功能状态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相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D.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答案C该图反映的是某优质面粉、高档名牌手机和高档小轿车的需求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们的需求同其价格都呈反向变动,但某优质面粉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较小,而高档名牌手机和高档小轿车的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较大,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余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28.经济体制改革走到今天,碰到的问题千头万绪,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可能事倍功半,但如果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不仅可能事半功倍,甚至可能是十倍、二十倍。其中蕴含的方法论是()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A.B.C.D.答案C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不仅可能事半功倍,甚至可能是十倍、二十倍。其中蕴含的方法论是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29.传统的以时间为轴线的作家年谱,不能直观呈现作家一生行迹。“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则打通时空维度,通过一张地图呈现唐宋诗词名家一生的行迹,点击路线图上的标记,就会呈现作家何时何地经历了哪些故事,写下了哪些诗文。该地图上线仅两日,点击量就达到了220万次。这说明()“打通时空维度”实现了唐宋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是对传统作家年谱的辩证否定寻求新的思路,开拓了便于了解唐宋文学的新境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唐宋文学的艺术价值A.B.C.D.答案B与传统的以时间为轴线的作家年谱相比,“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寻求了新思路,实现了辩证否定,也开拓了便于读者了解唐宋文学的新境界,正确。唐宋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原本就统一,与“打通时空维度”无关,有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更好地传递文化,与提升唐宋文学的艺术价值无关,错误。30.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这体现的哲理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事物的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A.B.C.D.答案C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符合题意。我们要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这说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错误。31.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美丽家园的渴望。这一提法()反映了绿色发展观能创造一个宜居的家园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了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变革的要求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A.B.C.D.答案A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属于上层建筑改革,这一提法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变革的要求,彰显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正确切题。绿色发展观只能指导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宜居家园,错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32.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伯龙经过20余年的艰苦攻关,带领国防科大团队突破了激光陀螺技术,成为该领域的理论权威和领军人物,为我国在激光陀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作出了突出贡献。高老的事迹启示我们()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A.B.C.D.答案B高老带领团队经过20余年的艰苦攻关突破了激光陀螺技术,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表明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符合题意。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说法错误。在材料中未体现。非选择题部分三、综合题(共16分)33.施洞村的苗族姑娘小彭美院毕业后,立志回乡重振苗绣技艺。她向村寨里刺绣能手学习苗绣针法,并对传统苗绣图案、针法、配色进行重构,融入诸如“一带一路”“中国梦”等时代主旋律,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深受市场欢迎。如今,施洞村的刺绣远销海内外,村民也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小彭一起坚守着苗绣的传承,传统苗绣技艺再现艺术魅力。运用“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的相关知识,分析施洞村传统苗绣技艺再现艺术魅力的原因。(5分)答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分)在重振苗绣技艺的过程中,小彭汲取了刺绣能手的技艺,对传统苗绣进行重构,增添了时代元素,推进了传统苗绣技艺的发展。(2分)新的苗绣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苗绣技艺得到了民众的热情支持和拥护,因而传统苗绣技艺再现艺术魅力。(2分)解析解题时,要把握材料中小彭是如何对传统苗绣进行创新的以及创新带来的效果,调动“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的知识,即新事物有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原因进行分析。34.经历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是,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如发展质量效益还不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这越来越制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中央敏锐地洞察到这一新的全局性历史性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党作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的依据。(5分)答案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分)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1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本国情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把握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1分)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1分)经过40年改革开放,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方面由原来的“落后”转变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需求方面由原来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的具体把握。(1分)解析解题时,要结合材料把握党作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论断的背景,从时间轴的角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矛盾双方的变化,调动矛盾特殊性具体情形的知识分析。35.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浙江省政府抓住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等成本举措,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自我改革和制度创新,简政放权,打破对企业的诸多制度性约束。通过成本和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了企业发展的“加法”以及市场活力的“乘法”,有效助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了企业的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分析浙江省政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采取措施的科学性。(6分)答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是支配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3分)浙江省政府通过减税降费等成本举措,减轻了企业负担,促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通过自我改革和制度创新,打破制度性约束,促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恰当地处理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有效提升了企业的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3分)解析解题时,要把握材料中浙江省政府所采取的措施,调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从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