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 黄金押题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39450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 黄金押题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语文 黄金押题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高考语文 黄金押题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使用词语【高考考纲】通过近几年全国卷语用选择题考查来看,语用选择题考查趋向如下:1.侧重综合应用2018年全国卷则侧重综合应用,由一篇短文将近义成语、语病、连贯三种题型组织起来,进行“拼盘”考查。这三道题在每套试卷中的先后次序并不固定,更多的还是根据所选语言材料及试题前后顺序对学生答题的提示和影响来考虑的。组合题的材料延续了2017年补写句子题选取语言材料的风格,三套试卷选取的都是带有说明性、科普性、论述性的语言材料。2.强调阅读能力从语言基础的角度上看,由于有了短文语境的辅助,题目的难度有所下降,但相应地增加了试卷的阅读量,强调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持续两年试卷阅读量的上升,体现了高考全国卷重视阅读的导向。【真题感悟】 例1、(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 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_,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_,并可根据需要_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_,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架勘查任务。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答案:B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上文“对不熟悉的人而言”,陈述的对象是“不熟悉的人”,A项和B项的主语是“大洋一号”,和上文的陈述对象不一致,排除A项和B项。C项,“迷宫”和下文的“在这里”相呼应,排除D项。选C项答案:C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应俱全一览无余易如反掌东山再起B应有尽有一览无余轻而易举再接再厉C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东山再起D应有尽有一目了然易如反掌再接再厉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具体语境辨析近义成语。一应俱全:一切齐全。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横线前有“各种实验室”,其中“各种”和“一应”语意重复。在这里应选用“应有尽有”。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事物或景象都看在眼里,没有遗漏;也指事物简单,看得十分清楚;或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不用说就可以明白;或形容道理很明显。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语境强调对海底世界的观察没有遗漏,应选用“一览无余”。易如反掌: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形容事情极容易办。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语境是说矿物样品和海底水样很容易得到,用“轻而易举”更恰当。东山再起: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这里没有“失势”的意思,应选用“再接再厉”。 答案:C【名师点睛】一、把握语境义1根据语境逻辑关系解题【例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 _。目前要着重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加剧问题。轻重缓急孰轻孰重答案:文段中提到“目前”,这是一个时间先后顺序的概念,还提到“着重”,这是一个重要性的概念,而选项中“孰轻孰重”只涉及重要性这个概念;根据语境中的“逻辑关系”,只有选项“轻重缓急”最恰当。【例2】时间真如_,刚刚迈进高中大门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我们距离高考已经只剩五十多天了。行云流水白驹过隙答案:文段中提到时间过得快,而“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自然选“白驹过隙”。2根据语境找对应词解题【例3】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_的不智之举。削足适履舍本逐末答案:解答这道题,可以用到“找对应词”技法,文段中出现了“砍”“删”,两个成语中“削足适履”的“削”与这些词有一种对应关系,填入文段中检查之后确实合适,由此得出答案。 【例8】周小平表示,真正_的人是不会哭的,而是默默地用实际行动向公众道歉,以此证明自己改错的决心。悔过自新痛改前非相同点:不同点:答案:同:都有“改正错误”之意。异:前者重在未来,强调重新做人;后者重在过去,强调错误改正得彻底。选“悔过自新”。3从使用范围大小不同的角度辨析【例9】分析认为,俄罗斯加强战略力量建设、展示核实力的动作,看似 _,实则是维护国家安全、保持国家尊严的需要。咄咄逼人盛气凌人相同点:不同点:答案:同: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以接受。异:前者的应用范围广,不只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后者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选“咄咄逼人”。【例10】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企业产生的业务数据和客户信息早已不是_可以形容的,“大数据”于是应运而生。汗牛充栋不胜枚举相同点:不同点:答案:同:都可以形容事物多。异:前者只能形容书籍很多,范围小;而后者可以泛指事物的数量多。范围大。选“汗牛充栋”。4从适用对象不同的角度辨析【例11】市场上的健身器材在功用、性能、外观设计和价格上有很大区别,而且质量也是_,消费者切莫被自己的偏见迷住了双眼。参差不齐良莠不齐相同点:不同点:答案:同:都有“不整齐”的意思。异:前者指事物的长短、高低不齐;后者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选“参差不齐”。【例12】新材料作文的问题在于,一个材料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有些理解是合理的,而有些角度则是_的。穿凿附会牵强附会相同点:不同点:答案:同:都表生拉硬扯。异:前者指硬把讲不通的道理牵强解释;后者是把不相关的事硬拉在一起。选“牵强附会”。 ”时代,我市国税局在生活工作每一个细节中,把廉政提醒做到了_。无微不至无所不至相同点:不同点:答案:同: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之意。异:前者形容处事待人细致周密,体贴入微,含褒义;后者多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选“无微不至”。 8从构词要素不同的角度辨析【例19】鲁迅先生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堪称_。不刊之论不易之论相同点:不同点:答案:同:都有“不能改变”之意。异:“刊”,修改,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易”,变动,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选“不刊之论”。【例20】我们将继续对检测机构弄虚作假、_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绝不姑息。徇私舞弊营私舞弊相同点:不同点:【名师点睛】辨析成语要“语境义成语义”成语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语境,换句话说,一个成语必须用于适合它“生存”的语言环境,才能发挥出它独特的表意功能,否则很有可能弄巧成拙。成语辨析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对语境意义的准确把握,二是对成语含义的正确掌握,两者必须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辨析成语使用情况时,可依次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这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语境义)该成语是什么意思?(成语义)成语义和语境义是否协调一致?(该成语是否适合于该语境)可以说,对语境义的准确把握和对成语义的正确掌握,是我们辨析成语使用情况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正确解答成语题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近义成语的使用主要分成两大类:1词形相近而意义不同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仅一字之差,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其语义迥然不同。“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使人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2意义相近而用法有别意义相近而用法有差别。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意义相近,但细细推敲,会发现前者偏向主动,后者偏向被动。再如“刮目相看”与“另眼相看”,前者是自己与自己的纵向比较,后者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横向比较。【变式探究】(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答案:C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B无疾而终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按图索骥C寿终正寝名垂青史博采众长照猫画虎D无疾而终名噪一时博采众长按图索骥答案:C6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解析:“眼花缭乱”是人看东西的感觉,前面应加上“令人”或“使人”等,排除A、D两项。后一句缺少主语,“才能”前应加上“这样”,代指前面所说内容,使文意连贯,排除C项。 【黄金押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我多次看过大江、大海、大河,却一直没有看过草原上的河流。在我的想象里,草原上的河流蜿蜒飘逸,()。机会来了,夏天,我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终于见到了流淌在草原上的河流。那里的主要河流有伊敏河、海拉尔河等。更多的是分布在草原各处名不见经传的支流。如同人体上的毛细血管,草原铺展到哪里,哪里就有流淌不息的支流。与南方的河流相比,草原上的河流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自由。左手一指是河流,右手一指是河流,它随心所欲,_,想流到哪里都可以。我看见一条河流,河面闪着鳞片样的光点,淙淙地从眼前正流过。我刚要和它打一个招呼,说一声再见,它有些调皮似的,绕一个弯子,又调头回来了。它仿佛眨着眼睛对我说:朋友,我没有走,我在这儿呢!在河流臂弯环绕的地方,是一片片绿洲。由于河水的滋润,明水的衬托,绿洲上的草长得更茂盛,绿得更深沉。我该怎样描绘草原上的河流呢?我拿什么升华它呢?我感到有些_,甚至有些发愁。直到有一天晚上,我们来到被誉为长调之乡的新巴尔虎左旗,听了蒙古长调歌手的演唱,感动得_之余,我才突然想到,有了,这就是悠远、自由、苍茫、忧伤的蒙古长调啊!从此之后,不管在哪里,只要一听到_的蒙古长调,我都会想起草原上的河流。1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仿佛金色的舞台上歌女凌空飘飞的水袖,缠绵温柔。B犹如在绿色的地毯上随意挥舞的银绸,漂亮动人。C一定如美女乌黑的长发,又像闪着青春气息的瀑布。D就像地上小路,曲曲折折、时宽时窄,没有尽头。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天马行空无能为力泪如雨下荡气回肠B我行我素鞭长莫及泪如雨下动人心魄C我行我素无能为力热泪盈眶荡气回肠D天马行空鞭长莫及热泪盈眶动人心魄解析:选C。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天马行空”, 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我行我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两者的使用对象不同,应选用“我行我素”。“无能为力”, 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鞭长莫及”,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这里没有“远”的意思,故选用“无能为力”。“泪如雨下”,眼泪像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不形容“感动”。“热泪盈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修饰“蒙古长调”十分恰当。“动人心魄”,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3对文中画横线的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看见一条河流,河面闪着鳞片样的光点,从眼前淙淙地正流过。B我看见一条河流,河面闪着鳞片样的光点,淙淙地正从眼前流过。C我看见一条河流,河面闪着鳞片样的光点,从眼前正淙淙地流过。D我看见一条河流,河面闪着鳞片样的光点,正淙淙地从眼前流过。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在文明初起的时代,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星光熠熠,照亮了各处的夜空。一边天生仲尼,万古长夜将尽;一边柏拉图走出洞穴,迎接明媚的阳光。虽然两个大陆之间的大漠_,沿途_,但声声驼铃却串起了东西文明汇聚、世界民族交融的动人故事,一卷卷绮丽的丝绸渲染了沿途壮美的风景。这条沟通中西、美丽而又沧桑的文明纽带就是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有着多条路线和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古代游牧民族的脚步,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已经开始,其路线被称为“草原之路”。这就是丝路的前身。草原之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经蒙古草原,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直达多瑙河流域。正是通过这条道路,当时为中国所独有的丝绸进入西方世界。到两汉时期,张骞受命西进通使西域,正式宣告了陆上丝路主干道的形成。及至唐代社会的繁荣,先进的文明,开放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国来华贸易,陆上丝路_,海上丝路也逐渐扬帆起航,_。丝绸之路是一条鲜活的道路,()。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它不仅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还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文化交流B它不仅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文化交流,还加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C它不仅加强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还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文化交流D. 它不仅加强了彼此间的思想文化交流,还加强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解析:选A。这是这段文字的结尾一句,总结丝绸之路的意义。所给语句有两层递进关系。第一层是“不仅还”应该先是民族之间的交往,再是思想的交流。第二层是国家、民族两个概念之间,应该是先说国家、再说民族。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峻秀神奇的中国山水哺育了唐诗、宋词、元曲_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张旭等_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_,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渍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宋唐的_;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宵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里,倾听那些醉卧沙场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南国山水的温婉与柔媚,北疆山水的峻美与清寒,西域山水的苍凉与神秘,巴蜀山水的峻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行走山水间,凝眸处,都是漂泊者载酒江湖的萍踪浪迹。这些官场失势、情场失意、商场失利的文人,经过一番红尘的折腾后,身心俱疲,志坠青云,愤世伤心之余,一脚踏进江湖,寄情山水,托志万象,逍遥去也。他们临风弄月的古韵行吟,飞龙舞凤的斑驳陈迹,为自然的山水附丽了浓郁得化不开的人文色彩,一山一水、一园一亭、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因此都具有了强烈的生命激情、历史印迹、文化渊源和传奇色彩。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美轮美奂不同凡响风花雪月古色古香B空前绝后震古烁今风花雪月遗风余韵C美轮美奂震古烁今风鬟雾鬓遗风余韵D空前绝后不同凡响风鬟雾鬓古色古香解析:选B。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从使用对象看,应选用“空前绝后”。“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多用作文学作品,一般不用来形容人。“震古烁今”,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风花雪月”,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辞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这里用第一个含义。“风鬟雾鬓”,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停。“古色古香”, 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遗风余韵”,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韵致,现也用以赞美人有古人情致。根据语境,应用“遗风余韵”。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美如冠玉高情远致天翻地覆勿忘在莒B楚楚动人高情远致沧海桑田饮水思源C楚楚动人高翔远引天翻地覆饮水思源D美如冠玉高翔远引沧海桑田勿忘在莒12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因此,梨花坚守着她不变的清白,坚守着她淡淡的清香。B所以,梨花坚守着她不变的清白,坚守着她淡淡的清香。C由于梨花坚守着她不变的清白,坚守着她淡淡的清香。D就像梨花坚守着她不变的清白,坚守着她淡淡的清香。解析:选D。这是这段文字的结尾句,告诫人们应该像梨花那样,有所坚守,保持品节。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