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38376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ABCD 2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等活动,通过积极参与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这主要说明A文化转换为物质力量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促进社会发展C教育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3一天不读书,自己知道;一月不读书,你又知道;一年不读书,地球人都知道。从文化角度看,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读书,主要是通过他的A进修次数和考试成绩B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C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家庭出身和学历层次4.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逐步实施。丝绸之路古已有之,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之路、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这充分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A B C D5xx“国际母语日”的主题是“开展多语教育,迈向可持续未来”。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能够提高对世界各种语言和文学传统的认识,以此来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进世界人民的团结。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主题的确定主要是基于教育能够在传承中保护母语多与教育能促进文化多样化语言是文学交流的重要途径不同的语言文化也具有共性ABCD6.天津快板以天津方言来表演,采用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所用的节子板,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天津快板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深受天津人的喜爱,下列对天津快板的理解正确的是A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B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是一成不变的7“呼叫,81192,请返航!”让我们永远记住:有一个编号,叫做81192;有一个英雄,叫做王伟王伟,无论何时,我们永远等你回家!清明节,我们一起缅怀英雄。把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说明A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B民族节日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最重要标志D民族节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9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省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世博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结晶之一。150多年来,其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以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多姿多彩B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C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10以手机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被批评为“浅阅读”。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全民阅读,对于如何实现“碎片化阅读”由浅到深的转化,有学者提出可以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浅阅读”和“深阅读”有机结合,以碎片化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这说明文化传播方式决定阅读内容的性质和作用阅读内容取舍受到文化传播载体的影响文化传播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只有“深阅读”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BCD1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始终是团圆、柔美、光明的象征,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向往。而在西方某些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月亮则带有情绪化、惩罚、冰冷等负面含义。不同的月亮意象体现出传统文化A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需求B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内容C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D能够连接与维系不同的民族12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无锡吃年夜饭。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C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延续D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13近期,天津市开展了“好家风、好家规” 微电影、光视频征集活动。重新解读、贱狗,家规家风的本质,适应了人们的欣赏和文化需求。用这些方式来演绎家规家风意味着A传统文化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D心传美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告诉我们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B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15“带传千古情,路聚一家人”xx中外文化交流节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圆满落幕。中国学生们带来了歌舞、太极、汉服、书法等的展示,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碰撞,不仅为大家带来一场文化与交流的盛宴,增进了中外学生之间的友谊,也大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差异是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前提A B C D16下图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志。该标志以汉字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冬字下面两点又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北京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印证了A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B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C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体现时代精神D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因为A文化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B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教育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重视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18当我们的商家在为情人节、圣诞节做做促销宣传时,我们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却被其他国家申报文化遗产;当我们习惯性的只在元宵节买汤圆、端午节买粽子、中秋节买月饼时,当我们把春节和“七天假”但同时,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却被忽视了。这启示我们,在吸收洋文华时,应当做到A以我为主,兼收并蓄B全面学习,一切照搬C继承传统,为我所用D相互尊重,交流为主19在xx央视中国谜语大会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猜灯谜的方式来实现。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xx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我们正通过多种形式,弘扬各种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谜语等传统文化这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增强文化自信这是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和营造黄金凤尾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体现时代进步要求要积极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发展共识ABCD20诗经小雅鹤鸣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原意是说: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尊重文化多样性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ABCD212017年8月27日,第13届全运会在天津开幕。本届全运会开幕式最大亮点是是全程全屏激光投影的使用,再加上与表演者的动态有机结合,以及与场外高大建筑灯光秀的合成,让本届全运会的开幕式在画面上呈现出如梦如幻的美妙感觉。这说明A节目形式的创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B现代科技的运用增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C大众传媒快速发展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D文化交流促进了天津传统文化的繁荣222017年12月3日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举办,本届大会以“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让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两个平台的搭建A拓宽了文化传播的空间,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B凸显了民族文化的特点,保障了各民族文化权益C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手段,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D加快了各民族文化融合,重塑了互联网文化秩序232018年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我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是因为我国科技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科技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科技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科技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生动体现A B C D24孟子说“民为贵”,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提出“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如今我们党仍然提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坚持A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B移风易俗 改造剔除C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D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25河洛几千年,清风一脉传。xx春节期间,洛阳市纪委、洛阳电视台联合推出12集文化纪录片河洛家风,追溯河洛家风中的文化渊源,在文化源流中探索好家风形成的历史轨迹,让优秀传统文化与好家风共同激励人、塑造人、培养人。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发展起促进作用要全面承袭传统文化,推陈出新ABCD26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这次课标新修订的重点之一,这是因为传统文化已成为展现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根本途径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BCD27xx1月,雄安启动“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共登记不可移动遗存592处,可移动遗存345件。大建设尚未开工,雄安先把古树、古建筑、古牌坊等在规划地图上标注清楚保留下来。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雄安承诺要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要让老百姓记住乡愁是因为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是民族的,要守住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传统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进程ABCD28xx春节,央视又一档节目火了,经典咏流传把中国传统中的古诗词以歌曲的形式吟唱出来,瞬间感动了许多人。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被一名乡村老师和他的学生们用质朴无华的天籁声音唱出来,唱哭了很多人,一夜之间让亿万中国人记住了它。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启示我们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文化创新要注重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ABCD292018年7月13日,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颁奖典礼暨获奖新书发布会”在苏州江苏书展主场馆举行。在获得xx国际安徒生奖后,曹文轩说,中国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和灾难,乡土与生活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这表明文化创新要 要摒弃传统,发展创新 立足于社会实践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植根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ABCD30xx1月,电影无问西东上映以来深受好评,影片反映四个不同时代却同样出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成长奋斗的故事。一场电影,百年沉浮,既有青春、爱情,又有爱国、责任和担当,是一部堪称商业化成功的正能量电影。吸引观众的不仅是演员的颜值和演技,更是影片演绎的家国情怀。这部电影之所以深受好评是因为立足实践,进行文化创作,反映了时代要求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激发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观众的精神力量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312017年2月18日,央视一档原创大型文化情感类新节目朗读者开播,节目一播出便引来好评如潮。(1)朗读者节目能够给观众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触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12分)材料二朗读者第一期压轴出场的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内外出版译著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业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的韵文的唯一专家。xx8月2日许渊冲获得国际翻译联盟(国际译联)xx“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他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朋翻译一本,计划有生这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16分)27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积极推动对甲骨文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xx11月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怎样使甲骨文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12分)1-5 CDCCA 6-10BDCDB 11-15CACAA 16-20BDACB 21-25BADAC2630CABDC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中外名著通过不同文字载体传播各自不同文化,通过互译能领略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之特色。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中外名著互译共存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中外名著互译共存,都以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繁荣和发展。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外名著互译共存做到了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