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36913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3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问题导学一、三省六部制活动与探究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1)据材料分析指出,唐初的一道旨意主要包括了哪些人的意见?材料二唐三省六部分工图(2)三省六部制的实施提高了行政效率,请说明原因。(3)唐朝贞观某年,某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冲毁大量桥梁和道路,根据材料二指出,直接负责抢修桥梁和道路的应是()A吏部 B礼部 C户部 D工部(4)三省六部制标志着古代中国中央政治体制的成熟,据材料一、二加以说明。二、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活动与探究材料一一个青年跑进大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及意义如何?材料二察举制科举制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长官举荐自由报考“人、门兼美”“取士不问家世”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材料三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世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魏源集(2)据材料二、三,指出汉至唐选官标准和方式的变化及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材料四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3)据材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1对三省六部制的认识(1)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出现了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2)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了古代政治两个方面的趋势:一是明确行政分工,提高行政效率;二是分散相权,强化皇权。(3)三省之下的分权体制和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有本质的区别,三省之上还有独裁专断的皇帝,不可能真正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认识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从世官制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1)选官和用人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因此,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而十分重视选官制度。(2)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过渡到才学,选拔方式由世袭、推荐发展到考试录用,逐步趋向科学、公开、公正和客观。(3)科举制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选官制度,明朝之前其推动了中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积极作用占主流;明朝之后其消极作用占主流。当堂检测1“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该制度是()A秦朝三公制 B汉代刺史制C隋唐三省制 D元朝一省制2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君权对相权的制约C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D皇权独尊地位受到挑战3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这一制度是()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417世纪某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指()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5“在隋代,特别在唐代,随着帝国的再统一贵族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促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A世袭制 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 D察举制提示: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你当堂掌握的核心知识的精华部分和基本技能的要领部分写下来并进行识记。参考答案:【问题导学】一、活动与探究:(1)提示: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的意见。(2)提示:三省之间职责分工明确,又互为补充。(3)D(4)提示: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互为补充,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二、活动与探究:(1)提示:察举制。通过太学求学、政府考核,取代了依靠血缘贵族世袭为官的制度。(2)提示:标准:品德、学问(察举制)门第(九品中正制)考试成绩(科举制);方式:推荐门第世袭考试选拔;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3)提示: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当堂检测】1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提取题干信息:引文中提及了中书省、门下省的职能和相互牵制的关系,由此分析是隋唐时期出现的三省六部制。2B解析:题干材料指出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其结果是皇权加强,故B项说法最正确。A、D两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信息相矛盾,C项与题干材料无直接关联。3B解析:两汉察举制是根据才、德为标准选拔人才的。4D5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