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36743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版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版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课鲁周公世家与孔子并称的圣人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知识,重点是古今异义词及“其”的用法。2.思维:概括并评价周公的人品人格,体会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3.审美:赏析写人手法。学法点拨本文记载了西周时的诸侯国鲁国历经34代国君,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兴亡过程。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鲁国开国之君、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周公旦的生平事迹,重点突出了他幼时的笃仁纯孝,辅佐武王时牺牲个人的义无反顾,辅佐成王时代理国政的忍辱负重,平定叛乱的果断坚决,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然而,节选部分文字艰涩、篇幅较长,给同学们阅读带来困难。那么,如何克服困难,争取学有所得呢?1.采取先看译文,后看原文或者边读原文边看译文的办法,整体把握内容,重点把握他作为一个辅臣如何执政,做了哪些事。2.有所取舍。全文共15段,对于叙事性强、文字平易的段落要边疏通文字边概括大意,慢慢理解;对于较难的第9段、第14段、第15段可略读,甚至可以不读。诗美晨读周公庙(并序)苏轼庙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庙后百步许,有泉依山,涌冽异常,图史所谓“润德泉”,世乱则竭者也。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翠凤旧依山硉兀,清泉长与世穷通。至今游客伤离黍,故国诸生咏雨蒙。牛酒不来乌鸟散,白杨无数暮号风。注故宫:周公庙。硉兀:硉矹,形容危石高崖。作者见山石硉兀而想象翠凤曾栖息于此。凤是传说中的高贵的、祥瑞的、不易见到的鸟,有圣贤出,它才出现。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据诗序说是周大夫出差过周故都,见宗庙宫室长满了禾黍,有感而作。诗经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东山诗是咏周公东征事的。牛酒:祭品,指牲畜和酒醴。“牛酒不来”言其久已无祀。赏析诗人初来拜谒周公庙,“喜”,表明自己对周公的仰慕,心中想象庙的华贵。“至今”一转,借景抒情,又为周公庙荒凉、罕有人迹而感伤,有物是人非之感。全诗虚实对比方法运用得十分恰当。语言积累与梳理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_(2)无坠天之降葆命:_(3)我以其璧与圭归:_(4)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_(5)成王少,在强葆之中:_(6)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_(7)武王蚤终,成王少:_(8)周公乃自揃(剪断)其蚤沉之河:_(9)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_(10)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_(11)岁则大孰:_(12)唐叔得禾,异母同颖:_(13)(成王)乃泣,反周公:_答案(1)同“穆”,虔诚(2)同“宝”,宝贵(3)同“馈”,奉送(4)同“柜”,柜子(5)同“襁褓”,包裹婴儿用的被子和带子,代指极年幼(6)同“叛”,背叛(7)同“早”,早早地(8)同“爪”,指甲(9)同“享”,享有(10)同“悦”,高兴(11)同“熟”,丰收(12)同“亩”,代指土地(13)同“返”,这里是“召回”的意思2.一词多义(1)戚(2)克(3)国答案(1)亲戚/感动(2)战胜/能(3)封国/国都/建都3.虚词归纳其答案代词,那些/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推测,可译为“当,可以”/语气副词,表推测,可译为“恐怕”/语气副词,表肯定期望,可译为“一定”/语气副词,表未来时,可译为“将”4.古今异义词(1)用事居多古义:_今义:_(2)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古义:_今义:_(3)久为小人于外古义:_今义:_(4)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古义:_今义:_(5)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古义:_今义:_(6)明日,武王有瘳古义:_今义:_答案(1)古义:主持朝廷政事。今义:行事。(2)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3)古义:地位低的人。今义:人格卑鄙的人。(4)古义:现在上天。今义:说话时的这一天;现在,目前。(5)古义:简便易行。今义:(性情或态度)谦逊,和蔼;(文章)浅近易懂。(6)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必备知识古今异义的五种情况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1)词义扩大: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又包括在今义之中。如:“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扩大为泛指一切河流;“中国”本义只指中原地区,现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2)词义缩小:词的古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如“金就砺则利”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3)词义转移: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中的“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多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4)感情色彩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已变为贬义词。(5)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日”改称“太阳”。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东伐至盟津:_(2)史策祝曰:_(3)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_(4)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_(5)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_(6)密靖殷国:_(7)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_(8)曰吉,遂国之:_(9)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_(10)诸侯咸服宗周:_答案(1)名词作状语,向东(2)名词作状语,用简策(3)名词作状语,在郊外(4)使动用法,使安定(5)使动用法,使返回(6)使动用法,使安定(7)名词作动词,散布流言(8)意动用法,把当作国都(9)意动用法,以为臣,把当作臣子(10)意动用法,以为宗,把当宗主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维长终是图:_(2)异于群子:_(3)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_(4)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_答案(1)宾语前置句(2)状语后置句(3)判断句(4)判断句7.翻译下面的句子(1)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译文:_(2)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译文:_(3)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译文:_答案(1)我刚接受三位先王之命,让您只须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别无他虑。(2)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3)为政不简便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近;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归附。二、常识识记1.世家史记中的“世家”实际上是为诸侯作的传记。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所以把为他们作的传记叫做“世家”。从西周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司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算是一种例外。将孔子列入“世家”反映了当时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将陈涉列入“世家”,把他的功业和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商纣、孔子创作春秋相提并论,将他写成震撼暴秦帝国统治、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英雄,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史记中共有世家30篇。2.公我国古代有君主往往授予贵族和功臣爵位,它是君主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而实行的一种封建等级制度。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些爵位可以世袭。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公,是最高爵位,一般授予功勋卓著、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唐朝时有国公、郡公、县公三级。3.诰书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诰作为王命文书开始于西周。如尚书周书载有大诰汤诰康王之诰等篇,是周王用以告诫臣工的文书。秦废不用。汉代偶一用之,不为常式。唐代大除授、大赏罚用制诰。思维发展与审美鉴赏下面是本文的结构导图,请根据课文在空白处填出相应的概括内容。答案周公辅佐武王、成王,平天下2.下面是周公一生大事年表,请根据课文在空白处填出相应的概括内容。周文王时为子孝周武王时助武公破殷周成王时平息管、蔡等叛乱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病逝葬于毕邑答案以身质为武王祈福代成王摄政当国,不避流言建都洛邑,还政于成王作立政,以便百姓微任务活动一认识周公1.后人一直把周公当作“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请分别说说他在这三方面的功绩。从中表现了周公怎样的形象特点?答:_答案(1)立德方面:为子仁孝;以身质为武王祈福;代成王摄政,不惧流言。立功方面:平息管、蔡等叛乱,建都洛邑,还政于成王。立言方面: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作立政以便百姓。(2)从中可以看出周公的以国家社稷为重、关键时刻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谦虚谨慎、光明磊落、无私无畏的忠臣形象特点。2.周公数次为王祈祝于神,为什么要藏其策于府?怎样理解他的这个举动?答:_答案此题可以见仁见智,可以认为是周公高风亮节的体现,也可以认为是周公自保的一种手段,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远见。3.周公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答:_答案(1)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千百年来感动着后世的有识之士,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2)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了数百年后孔孟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我国“文明礼仪”之邦的思想文化基础。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马迁对鲁周公的崇敬景仰之情?答:_答案司马迁正是饱含着激情来塑造周公形象的,详尽赅赡地叙述了周公的一生: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平定管蔡分裂叛乱时的坚定果断,牺牲个人时的义无反顾,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司马迁用与主人公性格相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司马迁对周公的崇敬景仰之情。微任务活动二写人手法赏析1.文章第3段有两处语言描写,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在流言面前,周公的一番表白刻画了一位忧劳深思、稳重忍耐的老臣形象;面对儿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时的一番话,语重心长,一位和蔼可亲又庄重严肃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用个性化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鲁周公这一人物形象。2.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露那些腐朽没落的统治者的丑恶本质的?答:_答案(1)用周公的品德与后世的无道君臣进行对比。(2)用鲁国的所谓“洙泗礼仪之邦”的高雅招牌与鲁国后期统治者的淫乱、凶残、猥琐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从而尖锐深刻地揭露了某些统治者斤斤于揖让之节的表面形式,而讽刺其荒淫之欲、诛杀之能的极度虚伪行径,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和高度现实主义精神。孔子曾称赞周公曰:“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周公,其达孝矣乎!”(礼记中庸)孔子在其年老体衰之时,甚至慨叹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可见孔子非常推崇周公。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为什么对周公极为敬仰?答:_答案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学说多来源于周公制礼作乐。孔子曾不远千里,从当时的鲁国到京都来求教周礼。而周礼则是周公在摄政期间,为新统一的王朝制定的一套典章文物制度,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可以说礼乐之制是中国最早的、较完备的法典。同时,礼乐之制也是儒家之源。周公的思想影响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余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孔子特别倾慕周公:“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可以说孔子是周公的隔代传人,而周公则可谓儒家的“先驱”。点击素材捉发吐哺,天下归心周公辅佐成王非常尽心。传说他宵夜旰食,起早贪黑处理政务。他在洗头的时候,有人前来报告事务,他马上把洗头的事情停下来。我们的古人一生不理发,长着长头发。他就先把头发挽起来,先处理事情。这样,他洗一次头发中间就要中断好几次,叫“一沐三握发”。吃饭的时候也办公,刚扒了一口饭想咽下去,又有重要的事情要他处理了,他急忙把要咽下去的饭吐出来,先处理事情。这样他吃一顿饭也要被打断好几次,叫“一饭三吐哺”。曹操的短歌行中就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作者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招纳贤才,创立了千秋功业。运用示例人们通常都是以“千里马”来比喻人才的,人才是每个时代、每个单位都需要的,没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人才兴、事业兴,没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单位说他们不需要人才。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能否找到真正的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周公捉发吐哺,赢得天下归心,被传为千古佳话。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当效仿古人,虚怀纳贤,在招才引智上出新招,在人才开发上施良策,奏响和谐社会的最强音。谈忠诚黄宗羲曾经说过:忠诚是人生的本色。左拉说过:忠诚是通向荣誉之路。为什么人们给忠诚那么高的评价呢?原因就是忠诚自古以来就是人的立足之本,生存之道,成功之路。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北上伐魏,为了让蜀后主刘禅在他不在身边时不昏庸执政,导致内忧外患,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出师表,表文中,他透彻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语重心长地劝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要“开张圣听”,“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忠诚二字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他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决心。陆游都发出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感慨,这是对君主的忠诚。南宋时,朝廷腐败,金军压境,内忧外患,就在这危急存亡之秋时,岳飞率领岳家军殊死反抗,他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百姓爱戴,因此大败金军,令金军闻风丧胆,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虽说他最终被昏庸的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但他的精神却流芳百世,这是对国家的忠诚。然而,忠诚不只是对君主、对国家忠诚,更是对知识、对事业的忠心。居里夫人为了科学研究,不怕自己身体被辐射侵害,住在简陋屋棚里亲自冶炼废渣数年,终于研究出了造福人类的放射性元素镭。这便是对事业的忠心,对理想的追求。忠诚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学者,是科学家,是职员,是学生,是所有为梦想、为目标努力奋斗的人。是学生,就要对学习忠诚;是职员,就要对事业忠诚;是恋人,就要对爱情忠诚;是政客,就要对国家忠诚;是科学家,就要对科学忠诚;是人,就要对梦想忠诚!只要认定去做某事,无论贵贱、好坏,一定要对它忠诚,我们要做忠诚的实践者、守护者,要让忠诚贯穿我们的心中!思悟要点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提示本段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出本文论点“忠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提示举例论证,证明了分论点:对君主的忠诚。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提示本段为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提示运用排比手法举例论证,增强语势,充分证明了本文论点。微感悟: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B.无坠天之降葆命C.成王少,在强葆之中D.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答案D解析A项“归”同“馈”。B项“葆”同“宝”。C项“强葆”同“襁褓”。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傅:辅助B.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放:放走C.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谮:说坏话诬陷别人D.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答案B解析放:流放。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无以”相同,两个“反”也相同B.两个“无以”相同,两个“反”不同C.两个“无以”不同,两个“反”相同D.两个“无以”不同,两个“反”也不同答案D解析无以:两个词,无,“不要”;以,“因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反:同“返”,召回/造反。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告纣之罪于天使管叔、蔡叔傅之以旦代王发之身子孙骄奢忘之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发书视之,信吉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使太保召公先之洛相土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字用法的辨析。句中“之”是结构助词“的”;句中的“之”作代词用,并且都是作它前面的谓语动词的宾语;句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中的“之”是动词,“到”的意思。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B.奸神命者乃旦也C.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D.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分析与判定。A、B、C三项均为判断句。D项是一般的陈述句。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后武王既崩崩:天子死B.于是卒相成王卒:始终C.周公戒伯禽曰戒:告诉D.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当:主持答案C解析戒:告诫。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凝为成语是_,用以形容_。答案捉(握)发吐哺延揽人才而操心忙碌的样子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译文:_(2)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译文:_答案(1)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2)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侯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第六十,有删改)注洗沐:官员休假。算:竹器。推毂:推荐。僦人:这里指承揽运输的人。逋负:拖欠款项。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籍死,已而属汉属:归属B.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存:问候C.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行:辈分D.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稍:稍微答案D解析稍:逐渐。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当时喜欢行侠仗义,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少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B.郑当时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C.郑当时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决断是非,但也总向皇帝推荐士人,传达下属好的言论。D.郑当时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答案D解析“意见不合”和“乘隙诬陷”在文中没有根据。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译文:_(2)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译文:_答案(1)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守门人说:“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求见的人在门口等候。”(2)到了晚年,汉朝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12.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郑庄的清廉节俭?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答:_答案不购置产业,用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送人物品只是一竹篮食物;死后家无余财。参考译文郑当时,字庄,是陈郡人。他的先人郑君曾经是项羽手下的将领;项羽兵败而死,不久郑君便归属了汉朝。汉高祖刘邦命令那些原项羽的部下直呼项羽的名字,唯独郑君不肯接受诏令。刘邦下诏把直呼项籍名字的人全部封为大夫,而放逐了郑君。郑庄喜欢行侠仗义,他曾因解救张羽于危难中,而闻名于梁、楚一带。孝景帝时,他担任太子舍人的职务。每五天休假的时候,他常在长安的城郊备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拜访或答谢宾客,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怕照顾不周。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他仰慕年长者,唯恐见不到人家。郑庄年轻时官品低微,然而他来往的知心好友都是他祖父一辈,且在全国很有名气的人。汉武帝即位之后,郑庄逐渐晋升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国相,直到九卿中右内史之职。在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婴当朝争辩时,(由于郑庄不敢大胆发表意见,)被贬职为詹事,再升迁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守门人说:“客人到来,无论地位高低都要立即通报,不要让求见的人在门口等候。”(客人到门)他都恭恭敬敬地以礼相待,很能礼贤下士。郑庄很廉洁,不喜欢购置产业,只靠皇上的赏赐供给门客。然而赠给他人物品,不过是一竹篮食物而已。每次入朝见皇上,遇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总是称道天下长者们的忠贞逸事。他推荐士人及其官属的丞史,总是那么亲切有味地陈说,常常举荐他们的才德,认为比自己都强。他从来不直呼属吏的名字,与下属官员谈话,好像担心说错了话伤害他们。听到他人好的言论,便立即向皇上推荐,唯恐落后耽误。崤山以东的士人们因此一致称赞郑庄。郑庄被派去巡视黄河决口的情况,自己请求给五天假准备行装。武帝说:“我听说郑庄出门,即使有千里之遥,也不必带粮食,现在请求准备行装是为什么呢?”然而郑庄在朝廷上,常常趋迎附和武帝的意旨,不敢随便论说是非。到了晚年,汉朝征伐匈奴,招降周边的少数部族,国家支出的费用很多,国家财政愈来愈匮乏。郑庄所保举的人和他的宾客等担任大农令手下承揽运输的人,欠了公家许多债务。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此事,郑庄因此被治罪,赎罪后被免官,成为平民百姓。不久,暂时在丞相府担任长史。武帝认为他年纪太大,任命为汝南太守。几年之后,死于任上。死后家中没有留下任何多余的财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