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35724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I)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厢庑(w) 朱拓(t) 执拗(ni) 便(pin)宜行事B. 鲭(qng)鲨 崔巍(wi) 红绡(sho) 磨牙吮(yn)血C. 蟠(pn)桃 聒(gu)噪 宵柝(tu) 奄(yn)奄一息D. 汲(j)取 漩(xun)涡 畏葸(x) 捉摸(m)不透2. 下列各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笑靥 驯熟 摇曳 弃甲曳兵B. 撕打 湎怀 膏腴 病入膏肓 C. 浩翰 蹒姗 荒芜 荒芜人烟 D. 歆享 调济 翱游 翱翔蓝天 3.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居里夫妇在条件极其简陋的实验室里,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于1898年7月发现了钋这种比纯铀的放射性还要高出400倍的新元素。B至于说房地产没有交通领域腐败,那就更是五十步笑百步了,因为近些年房地产行业被揭露的腐败现象日趋增多,已有多个省市的高官因此落马。C15年前,他在深圳揭竿而起,凭着自己超人的智慧和胆识,在商海如鱼得水,现在已经成了拥有超过两亿元资产的民营企业家。D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这种由假说发展成定律、原理的情况比比皆是。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宇宙汪洋茫无边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 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炎热的午后,母牛在树下挥动着尾巴;树木把小河点染得翠绿一片, 使我们觉得当一只鸭子一头扎进水里去的时候,它再冒出水面时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长春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实用双向汉语大辞典词条多达6万余条, 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词汇。 近日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南昌街头路边广告上的错别字 ,问题真是不少。A湮没 以致 囊括 比比皆是B湮没 以至 包括 比比皆是C淹没 以致 囊括 俯拾即是D淹没 以至 包括 俯拾即是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海警称,一艘载有约450人的客船在韩国西南部海域下沉。韩“安全本部”表示,截止当地时间上午11时,客轮已完全沉没。B. 新浪公司宣布,旗下微博业务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首家全球范围内上市的中文社交媒体。C. 连日来,江西武宁县船滩乡船滩村一村民发现“千年乌木”的消息不胫而走,每天吸引上百名村民赶到现场看热闹。D. 在谈到当前“畅通省城”工作遇到的难题时,南昌市市长郭安说,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电动车乱行乱窜等行为缺乏有效手段和依据。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的幼稚肤浅,而是把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B.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创作的长恨歌琵琶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C.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呐喊。D.美国作家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以塑造“硬汉”而著称。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明)袁宏道 余向在山居,南邻一姓金氏,隐于掾,爱畜美鸡。一姓蒋氏,隐于商,从燕地归,得一巨鸡。燕地种原巨,而此巨特甚。足高尺许,粗毛厉嘴,行迟迟,有野鹳状,婆娑可人。群鸡见之,辄避去。独掾隐家一鸡,纵步饮啄如常,玉羽金冠,娟然更又可人。然其体状,较之巨鸡,止可五之一。巨鸡遇之,侮其小,随意加啄。美鸡体状虽小,气不肯下,便跃然起斗。巨鸡张翅雄视,时欲即下;美鸡惟凝意抵防,不敢轻发。于是各张武勇,且前且后,两两相持,每费余刻。巨鸡或逞雄一下,美鸡自分不能当,即乘来势,从匿巨鸡胯下,避其冲甚巧。巨鸡一时不知美鸡置身何所,美鸡从巨鸡尾后腾起,乘其不意,亦得一加于巨鸡。巨鸡才一受毒,便怒张扑来,美鸡巧不及避,乃大受荼毒。 余自初观斗至此,大抵见美鸡或得一捷,则大生欢喜,且睁睁盼美鸡或再捷而卒不可得,而亦终不想及为之所,美鸡将不堪。 余正在烦恼间,有童子从东来,停足凝眸,既而抱不平,乃手搏巨鸡,容美鸡恣意数啄,复大挥巨鸡几掌。巨鸡失势遁去,美鸡乘势蹑其后,直抵其家。须臾,巨鸡复还追美鸡至斗所,童子仍前如是,如是再四。适两书生过,见童子谆谆用意为此,乃笑曰:“我未见人而乃与畜类相搏以为事也。”童子曰:“较之读书带乌纱与豪家横族共搏小民,不犹愈耶?”两书生愧去。 余久病,未尝出里许,世间锄强扶弱豪行快举,了不得见;见此以为奇,逢人便说。说而人笑余亦笑,人不笑余亦笑,笑而跳,竟以此了一日也。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鸡自分不能当 分:料想 B美鸡将不堪 堪:经得起,忍受C巨鸡失势遁去 遁:逃走D且睁睁盼美鸡或再捷而卒不可得 卒:通“猝”,突然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大抵见美鸡或得一捷 或百步而后止 B见此以为奇 铸以为金人十二 C然其体状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D巨鸡一时不知美鸡置身何所 不知须臾之所学也9.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从形体、姿态、气势等方面写“巨鸡”与“美鸡”相争斗,形神逼肖,生动有趣。引人人胜。 B袁宏道曾在朝中任职,但他鄙弃官场,淡泊名利,文章多写身边琐事,情调闲适,诙谐风趣,本文充分体现了这种风格。 C作者写斗鸡,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将原本平淡的小事写得曲折生动,摇曳多姿,并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发现了深刻的主题。 D本文可认为是一篇纪实性散文,也可认为是一篇寓言式作品,作者借童子之口讥讽两书生的话中暗含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三、文字题.(共22分)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美鸡巧不及避,乃大受荼毒。(3分)(2)须臾,巨鸡复还追美鸡至斗所,童子仍前如是。(3分)(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分)1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7分)南征 杜甫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根据诗中的描述,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3分)(2)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它在诗中有何作用?(4分)12.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1)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2)白居易与琵琶女身世相似,一见如故,琵琶行中“_, ”便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 ,_ 。(白居易琵琶行)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 贾平凹两年前,我出差到陕南的阳平,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遇见过一个小女孩;从此再也不敢忘却,慢慢自重起我这做大人的身份了。那一天,我钻了六十里山路,赶到阳平的时候,已经黄昏了,就歇在镇南的旅店里。这个旅店很小,五排小平房;我的房间就在最后一排的东头,窗外正好是几株苹果树,果子结得很繁,枝条一直伸到窗台,在房里伸手便能摘下来。 我进去的时候,房间里是空空的,临窗的那个床上,堆放着几个装得很好的提包,一个小女孩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的果树。听见我进来的响声,她回过头来,静静地看着我。她眼睛很大,鼻子却又小又翘,是一张十分生动的脸面,我立即就喜欢起来了。“你是谁的孩子?”我说。 “妈妈的孩子。” 我笑了,愈觉得孩子的可爱,去按她的鼻子,她却挡了我的手,问我是住店的吗,说她的妈妈在这里住了两天,妈妈到车站买票去了,准备晚上去汉中呢。 “你真乖,”我说,“怎么不到院子去玩玩呢?” “妈妈让我就坐在床上数那苹果哩,说数清了,她就回来了。” 她向我指指窗外的那棵苹果树。那满树的果子,虽然并没有熟足,却都呈着白灰色,上面似乎都噙着露珠儿。我走得口干肚饥的,一股馋馋的酸水儿就泛了上来,耳朵下分明感觉到了两个小坑了。“这苹果一定好吃。你数了多少了呢?”“我老数,老数不准,一遍和一遍数的不投呢。”“你没有摘个吃吧?”我笑着说。“怎么能吃呢?你瞧那个牌子,妈妈说那上面写着有毒的。”原来那树干上挂了一个小木牌,上面写道:“喷过农药,吃者小心中毒!”我笑了:这一种牌子,常常是树主人搞的花招,他们害怕孩子们乱摘,才想出这么个绝法儿来的。“那是没有毒的。”我给她解释说。“有毒!”她却认真的说。“那牌子是假的。”“真的!”她很坚决,不满地反驳我。我觉得孩子毕竟是孩子!就一伸手摘下了一颗,自个先咬着吃了,果然十分爽口。我让她吃,她摇摇头,却一眼一眼盯着我吃,等我吃完了,在那里收拾我的床铺,她突然问我:“你怎么没有毒死呢?”我哈哈地笑了起来,给她做着得意的鬼脸儿,就去打了一盆热水来,开始漱洗。我洗得很仔细,洗过了就梳头,搽“面友”。一边唠唠叨叨骂着这地方肮脏。末了,就又洗起了脚。但是,我却没有带擦脚布,拿洗脸手巾擦时,又放了下来,就爬上床去,撩起床单的一角擦了。小女孩一直在看着我,歪了头,眼睛眯得细细的,我觉得好玩,便说:“你叫什么名字呢?”“我叫小小。你是城里的阿姨吗?”“你怎么知道我是城里的阿姨?”“你穿得真好看,还有高跟皮鞋哩!” 孩子的聪明,使人更爱怜了,我赶忙穿好袜子,便又要去按她那翘鼻子了,这当儿,有人在敲门。我慌乱地把床单上擦了脚的那块湿处遮掩了,将门打开。一个中年女人走了进来,笑笑地向我打了招呼,就去抱了小女孩。我知道这该是孩子的母亲了。“我们坐八点的火车要走了。”孩子的母亲说,从怀里掏出一个苹果,让孩子吃,问孩子等得可急,数清了那树上的苹果吗?女孩儿却对母亲说:“妈妈,那牌子是哄人的呢。”“你怎么知道?”孩子的母亲有些惊讶,“那是旅店的苹果,有毒呢。”“没有毒。”女孩儿说,“城里阿姨吃了一个,怎么没有死呢?”我一下子脸烧了起来,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不知道孩子母亲的脸上有了什么样的表情,我低了头,不敢看她们。慌乱之间,我又撞翻了脸盆儿,水溅了我一脚,我“啊啊”叫着,赶紧端了盆子出门去了。污水倒在厕所里,我心稍稍有些安静,但就在我返回来的时候,才走到门口,听见那女孩儿还在问着母亲:“妈妈,咱们到汉中去,汉中是城吗?”“当然是城。”“城是什么呢?”“城就是城呗。” “城里都是阿姨那么好看的人吗?”“都是吧。”“城里的阿姨都穿高跟皮鞋吗?”“都穿吧。”“城里的阿姨都用床单擦脚吗?”“你说什么?”“城里的那个阿姨刚才就用床单擦脚来的?” 我差点没叫出声来,胸口呼呼乱跳,要去推门的手垂了下来。但我立即又紧张起来,害怕她们突然出来,害怕小女孩再问我一句什么,便拿了脸盆儿,又匆匆钻到厕所去。 站在厕所里,我脸还在烧着。担心有人进来发现了我。这么一直呆了好久,看着天黑严下来了,我才走出来,下了决心:立即回房间去,向女孩子赔错,向孩子的母亲赔错,求她们饶恕我。 可是,等我回到房间,房间里已经没有人了。“小小!” 我大声叫着,不顾一切地追了出来。但是,我终没有再见到那个小女孩。也终没有再见到小女孩的母亲。我浑身无力地倚在旅店的大门口,望着满天的星光,深深地感到了一种做大人的耻辱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A以“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为题目,引发读者猜想,告诉了事件发生的地点,给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场所。B文中第二段对旅店环境的描写,写住处比较隐蔽,苹果触手可得。为后文大胆的摘苹果埋下伏笔。C文中写到“我”仔细的洗头,梳头,擦脸等细节描写,突出了“我”作为城里人爱美的心理,并与下文“我”的不文明举动形成对比。D小说通过“我”吃苹果和用床单擦脚两件事,写出了城里人的不文明行为,作者也表达出对这种行为的批判。E小说结局有些做作。就是一点生活上的小事,“我”并不需要这样自责。作者用了“饶恕”一词,有些小题大做。14.分析第一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15.“我”的形象特征有哪些?请解析。(6分)16.结合文本内容和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自重做大人的身份”这句话的理解和看法。(5分)五、语言运用(共10分)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或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维生素过去叫做“维他命”,顾名思义,维生素就是维持生命的元素。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已知的已有20余种,包括维生素A、B、C、D、K等。每个人需要的维生素量很小,人体一旦缺乏了维生素,不仅生长发育要受到影响,。例如缺乏维生素B,就会患脚气病、神经炎、糙皮病等。18.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对人生的启发。(6分) 一只狐狸想钻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墙洞很小,狐狸钻不过去,只好在洞外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钻过墙洞。狐狸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肥了,想钻出墙洞却钻不出去,只好又饿了七天,把身体再瘦下来,才钻了出去。从肯定的角度写(20字内):答:_从否定的角度写(20字内):答:_六、写作(40分)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这是韩国前总统李明博的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件事情也是这样。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议论文,不少于7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答案:1. D (A. 厢庑(w) 便(bin)宜行事B. 红绡(xio) 磨牙吮(shn)血 C.蟠pn桃 奄yn奄一息)2. A (B. 厮打 缅怀 C. 浩瀚 蹒跚 荒无人烟 D.调剂 遨游)3. C (使用对象错误,揭竿而起:指农民起义。A锲而不舍:一直雕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办事有恒心,坚持不懈。B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错误或缺点,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 D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4.答案:D5. C.(A.词语使用错误,应为“截至”B.语序错误,“全球范围内首家上市”D.缺少成分,“对电动车乱行乱窜等行为的处置”。)6.C祝福选自彷徨。7. D.卒:最终8. C (A.有时/有的 B.认为/以之为 C.表转折 D.处所/所字结构)9. B(“本文充分体现了这种风格”概括不全面,本文不仅仅是“情调闲适,诙谐风趣”还有以小见大,从小事中发现深刻的主题,寄寓着对现实不满和关怀民生疾苦的感情。)10.(1)美鸡恰巧来不及躲避,便饱受残害。(“ 巧”“乃”各1分,句意1分)(2)过了一会儿,巨鸡又追美鸡到打斗的地方,小孩依然像刚才一样又做了一遍。(“须臾”“所”各1分,句意1分)(3)这和用兵器杀人,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区别呢? (“是”“何异于”“兵”各1分,句式调整1分)11、诗中塑造了一个渴望实现政治抱负,但又年老多病,仕途充满坎坷,知己难求,长年颠沛流离,内心充满了羁旅悲秋之情的飘零者的形象。12、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枫树成林的美丽迷人的春江景色。以乐景写诗人旅程中的忧郁哀伤之情。13.4分(A 3 C2 B1 ) D 没有作者批判的用意,“写城里人的不文明”以偏概全。 E “饶恕”可以看出主人公内心的自责之深,作者使用这个词能更加表明“我”做错事情之后的愧疚感和一种负罪感)14(6分)1、讲出自己的心理感受,总领全文。2、采用倒叙的手法,先交代内心状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与结尾照应,突显文章中心主旨。15.(6分)1、自私,缺少公德心。随便摘苹果,用床单擦脚。2、及时反思,知错就改。在听到孩子和母亲的对话时,感觉到自己的错误,能够解剖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力求他人原谅的勇气。3、对他人和善。看到孩子十分生动的脸,我立即就喜欢起来了,对小孩很友好。16(5分)理解:文中“我”的那些不文明的举动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印象,并让我陷入深深地自责,觉得大人应该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看法:大人的世界与孩童的世界应该是相通的,大人也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孩童。大人应该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不要给孩童带来负面影响,保持孩童内心的一份真。现实中,大人们常常忽略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在造成不要影响之后,大人应该自我反思,承认并且改正自己的言行。这样用心构建成人和孩童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17.但它对人体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有时还会引起一些疾病18. (6分)答案示例:(1)生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人生重在经历。(2)人不能有贪欲,贪婪的人最终还是会两手空空。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的能力。解答写启发类的题目,首先要把握文段主题。文段中狐狸为吃葡萄(得),先“瘦身”(失);吃肥后要钻出来,再次“瘦身”(失)。两次“瘦身”的结果(人生收获) 在于:品尝到了葡萄的美味。得失的主题非常鲜明。然后,就可根据要求和文段内容组织答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