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时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34504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时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时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时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试内容考核要求学考选考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c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c考点一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c)1.原因(1)内因(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时间:辛亥革命后至一战期间。3.主要表现(1)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2)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规模空前。(3)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4)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工业,除扩大内销外,还大量出口。(5)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4.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要点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史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一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思考张謇的企业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提示辛亥革命为民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临时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一战期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要点2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表现史料一据不完全统计,到1920年前,我国共有近代工厂1759家,其中纺织工业475家,食品工业280家,印刷文具业51家,机械五金业252家,化学工业383家其他工业35家,总资本达500 620万元。史料二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表地区工厂数地区工厂数江苏155京津455浙江42山东31福建20奉天19广东33湖北19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民族工业部门发展情况如何?(2)史料二表格反映了民族工业发展呈现什么特征?提示(1)反映一战期间民族工业部门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2)数字的不同反映了民族工业地区布局不均衡。1.(2013浙江学考)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其中19121919年间,中国的第一、第二大工业分别是()A.纺织业和面粉业 B.造纸业和烟草业C.火柴业和榨油业 D.钢铁业和煤炭业解析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第一、第二大工业分别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答案A2.(2017年11月浙江学考)据统计,从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这说明()A.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D.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解析材料中描述的是18941913年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是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解体、贸易中心转移材料中均未体现。故答案为D。答案D考点二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c)1.时间:19371949年。2.原因 (2)内因要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史料一民国时期100元法币的购买力变化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史料二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压力来自于什么方面?(2)史料二两幅图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历史现象?图一和图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导致了图二现象的出现?提示(1)反映出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给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2)抗战胜利后。因果关系。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出卖了国家主权,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取得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其他因素: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挤压;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1.(2015年1月浙江学考)1947年的上海,西药盘尼西林针剂已经像黄金一样,成为硬通货在市面流通。老百姓抢购日用品,文人囤积白报纸,医生囤积紧俏药品,各个行业的人都在想尽办法将手中的法币换成实物。这反映了当时()A.黄金无法购买实物 B.市场上纸币非常缺乏C.通货膨胀非常严重 D.日用品价格比较稳定解析由材料中的“各个行业的人都在想尽办法将手中的法币换成实物”可知是反映了通货膨胀非常严重。答案C2.(2014年1月浙江学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同美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并减免大量美国商品的进口税,从而使民族工业受到了严重的排挤和打击。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美天津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C.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只有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同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答案C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为什么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教材第35页)提示封建地租和高利贷收入超过了工业提供的利润,这就决定了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2.你认为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对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教材第36页)提示(1)以法币统一全国货币,是货币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2)由于法币与现银脱钩,中国的货币完全摆脱了世界银价涨价的影响,由于法币和英镑挂钩,可以流通到世界,这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3)法币的大量发行,缓解了当时通货不足的局面,使物价开始回升,物价的回升刺激了生产,从而带动了商业的繁荣。3.有人认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新的“二十一条”,你同意吗?结合“资料卡片”有关内容说明你的看法。(教材第37页)提示同意。(1)两个条约都是帝国主义妄图置中国于其统治之下的不平等条约。(2)1915年,日本提出的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北洋政府提出的,企图利用欧洲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顾及它们在中国的利益的有利时机,实现它对中国的独占。由于全国人民的反对,“二十一条”最终未能付诸实行。(3)1946年11月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是国民政府在抗战后,外交上全面追随美国的标志,同时也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利用它急剧膨胀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妄图实现对中国的独占的反映。(4)两个不平等条约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自我测评】(教材第38页)1.为什么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会陷入困境?提示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而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也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2.根据以下内容,谈一谈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示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显著的。他们能够更好地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利润。他们思想开放,不拘陈规,思维敏锐,能够及时学习和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在企业经营和管理方面,他们锐意改革,敢于革除陈规陋习,使企业内部组织更加趋于合理化。要重视技术与人才的培养,注意通过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各方面的素质。【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38页)阅读材料并讨论:有人认为在早期工业化阶段,可以牺牲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利益,以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这种观点对不对?在破败的旧中国,能实现工业化吗?提示这种观点不对。一方面,农业、农村和农民对工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发达的农业、富裕的农村和农民可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和产品销售市场,还可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衰败的农业、破落的农村和贫困的农民又对工业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因为它们无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原材料以及劳动力。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与摧残,使得农村的经济长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农民一直挣扎在死亡线上。在朝不保夕的艰苦困境下,不用说消费工业品,就连生存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因此在如此破败的旧中国,是无法实现工业化的。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2018年1月浙江杭州质检)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说:“这期间中国工业的发展虽较快,但它主要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造成的。帝国主义间的大战争,使洋货进口减少,对中国国货的压力减轻,这是主要原因。”“这期间”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不包括()A.清政府不得不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列强间的战争扩大了中国的海外市场C.群众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D.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解析材料“帝国主义间的大战争,这是主要原因”说明是在一战期间(1914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当时已是民国时期,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A2.(2017浙江杭州二中月考)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式工业是()A.冶铁业 B.面粉业 C.纺织业 D.造纸业解析民国初期最大的新式民族工业是纺织业。答案C3.(2017年6月浙江诸暨高一期末)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A.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工业B.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轻工业比重大,重工业基础薄弱D.只受到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解析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但工业发展呈现畸形,工业结构不合理: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基础薄弱,故C项正确。答案C4.(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根据国内学者计算,中国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情况的是()A.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B.第一大工业是面粉业,第二大是纺织业C.重工业超过了外国资本D.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解析民国初期纺织业由长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故A项正确。答案A5.(2017年6月浙江衢州高一期末)1920年,江苏南通唐闸镇(别名“唐家闸”)人口已接近5万人,通扬运河沿岸工厂林立,商业繁荣。当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出,却在南通方位赫然印着“唐家闸”三个字。与这一现象关系最大的历史人物是()A.陈启源 B.方举赞 C.荣宗敬 D.张謇解析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南通与他关系最大,故D项正确。答案D6.(2017年4月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一期中)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发起趣旨中写道:“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由此可知,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主要是为了()A.伸张民权 B.抵抗侵略C.振兴工业 D.挽回利权解析材料“产业革命”“竞胜争存”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实业救国”思想,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的成立主要是为了发展实业、振兴工业,故C项正确。答案C7.(2017浙江稽阳联谊学校联考)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是()项目工矿企业数资本额棉纺织厂面粉厂19011911约650家1.4亿多11家39家19121919约1 120家2.85亿54家176家A.面粉业已成为全国第一大工业B.中国近代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C.民族工业在民国初期快速发展D.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解析从材料中1912年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与之前相比有很大发展,可知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故C项正确。答案C8.(2017浙江嘉兴高一期末)抗战胜利后,美国等国的商品大量涌入中国,而中国面粉业、制药业、火柴业等民族企业基本使用美国原料。这一状况的直接影响是()A.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民族轻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C.美国几乎垄断了中国资本市场D.中国外贸大量入超解析材料“民族企业基本使用美国原料”使得中国外贸大量入超,故D项正确。答案D9.(2018年2月浙江台州教学评估)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许其不受干涉,从事并经营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所不禁止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解析结合材料“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所不禁止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判断,这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7浙江省“超级全能生”联考)某同学在主题为上海与近代中国经济的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了以下三则材料:100元法币只能买0.002 416两大米 3 000家大工厂只有600家开工 百货架上80%的商品来自美国。这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年的上海()A.1895年 B.1913年 C.1936年 D.1948年解析根据材料“100元法币只能买0.002 416两大米”可知,这一时期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据材料“3 000家大工厂只有600家开工”可知,这一时期很多企业破产;据材料“百货架上80%的商品来自美国”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市场上充斥着美国货。根据上述三个条件可知这一时期应该是解放战争时期,故D项正确。答案D11.“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所受到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解析本题关键是“重庆”“伙计”,由此判断为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榨。答案A12.(2017浙江嘉兴高一模拟)把握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若用下列词句来概括20世纪40年代后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准确的是()A.“小荷才露尖尖角” B.“忽如一夜春风来 ”C.“脱胎换骨获新生” D.“荷尽已无擎雨盖”解析“荷尽”比喻解放战争期间即“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帝国主义和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打击,陷入绝境,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早期部分民族工业简表时间地点创办者企业名称1866年上海方举赞、孙英德1872年广东继昌隆缫丝厂材料二民国初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销售量示意图:(1)将材料一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2)材料二中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这一时期该公司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3)在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哪里?答案(1)发昌机器厂;陈启源。(2)状况:迅速发展(或短暂的春天、黄金时期)。条件: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环境;抵制日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销售市场。(3)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或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材料二漫画财神图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个时期?对联中的“卖国”具体指把国家利益出卖给哪个国家?“一手遮天”又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中的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原因: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家的爱国行动。(2)解放战争时期。美国。“一手遮天”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实行经济垄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