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33697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学习目标1.了解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原始森林的分布。2.理解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生态脆弱性。3.掌握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及保护的措施。基 础 知 识 梳 理一、森林资源及现状1.资源属性: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2.作用:3.现状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主要分布地区:赤道南北两侧,以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最为集中。2.环境效应:(1)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3)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势全年高温多雨形成雨林群落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的表现(1)土壤贫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一般很贫瘠。(2)生态难以恢复: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1)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2)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3)主要活动: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2.雨林开发(以亚马孙开发计划为例)(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2)移民亚马孙平原。(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4)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面临形势:每年有大约11万平方千米的雨林因砍伐、焚烧而毁灭,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制止,“绿色腰带”将彻底消失。2.矛盾冲突:雨林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3.理性选择: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4.保护措施:(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2)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3)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4)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5)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6)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思考】1.历史上,世界陆地2/3的面积被森林覆盖,而现在为什么仅在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原始森林?提示原始森林得以保存要看其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交通状况、经济活动及开发的早晚;亚马孙地区气候湿热,交通不便,人类活动较少,开发较晚。2.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是为什么?提示在茂密森林的覆盖下,有与沙漠地区相同程度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相当困难。3.“亚马孙雨林被毁责任全部在巴西方面”,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提示不赞同。亚马孙雨林被毁的背景因素有巴西方面,也有发达国家方面,只不过是具体落实在了巴西身上而已,因此上述说法是错误的。预 习 效 果 自 测读某植被类型的景观素描图,回答12题。1.该种植被景观的集中分布区是()A.寒带地区 B.欧洲C.南美洲 D.东亚地区2.下列对该植被下的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壤肥力高 B.灰钙土肥力高C.黄壤肥力低 D.砖红壤肥力低解析第1题,树干高大,可达50米左右,树冠茂密,由地面向上分为几个层次,只有热带雨林地区的植被才具备这样的特征。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第2题,因分布在高温多雨的气候区,土壤淋溶作用强烈,形成典型的砖红壤,该类土壤贫瘠。答案1.C2.D3.目前全球每年有1 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将森林开垦为农田非可持续性采伐木材 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 B.C. D.解析目前森林资源被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旱涝灾害会影响森林的生长,但不会导致森林的大量消亡。答案A4.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解析采育结合能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开发利用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答案D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5.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6.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造成臭氧空洞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许多物种灭绝 A. B. C. D.解析第5题,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动植物的遗体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释放出大量的CO2,但真正增加自然界中碳元素的是燃烧化石燃料。第6题,森林减少会导致森林的光合作用减弱,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产生臭氧空洞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和物种灭绝。答案5.B6.D探究点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探究活动】由于巴西政府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路,过度采伐木材,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M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有什么作用?(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处和C处的气压,较高的是。B代表潜热释放,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后降到地面,降到地面的水量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则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4)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了约20%,简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5)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少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为什么?答案(1)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2)A处对流雨(3)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4)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植被蒸腾到空中的水汽减少,致使降水量减少。(5)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下渗少,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反思归纳】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地球之肺”(2)“地球储水库”(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即时巩固】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也是市政府的实施项目,2015年上海市新增绿地面积42万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8.5%。据此,回答12题。1.城市绿地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为()A.调节气候 B.消烟除尘C.美化环境 D.涵养水源2.破墙透绿的环境功能为()A.净化空气 B.消烟除尘C.美化环境 D.增加湿度解析第1题,城市热岛效应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排放大量人为热造成的城区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城市绿地能够减缓热岛效应,体现了它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第2题,破墙透绿即把围墙拆掉,让墙内的绿色透出来,以美化环境。答案1.A2.C读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简图,回答34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平衡碳元素的功能B.图示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在水循环中的作用C.甲、乙、丙三环节构成了水循环D.甲、乙、丙三环节表示的水汽量是相等的4.图中乙处的作用为()A.“地球之肺” B.“地球之肾”C.“天然空调” D.天然加湿器解析第3题,图示主要反映的是雨林在全球水循环中的作用。 甲、乙、丙三个环节不能构成水循环。第4题,乙为雨林的蒸腾作用,可增加大气中的水汽含量。答案3.B4.D探究点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探究活动】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其中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完成下列问题。(1)土壤中养分的来源有哪些?(2)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主要储存在哪一部分?储存在该部分的原因是什么?(3)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流失主要有哪些途径?养分流失最多的环节是哪一环节?答案(1)地表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2)地上植被(生物)。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生物残体在地表很快分解,所释放的养分直接被植被根系吸收以维持植物快速生长。由于有机物分解和养分循环旺盛,土壤很少积累养分,养分主要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3)地表径流带走养分;淋溶作用流失养分。淋溶作用。【反思归纳】热带雨林的脆弱性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水分、植被等条件,使这一生态系统又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地表植被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其脆弱性的形成如图所示: 【即时巩固】1.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1)(2)题。(1)雨林中养分储量最大的是()A.生物 B.土壤 C.枯枝落叶 D.水体(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表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解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生产力极高,每年全球雨林的净生产量高达34亿吨,但雨林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表的植物体中,生态脆弱。答案(1)A(2)C2.读热带雨林被破坏前后对环境的影响对比图,回答(1)(2)题。(1)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比较贫瘠的主要原因包括()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不足枯枝落叶分解缓慢,释放养分不足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降水多,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多A. B. C. D.(2)雨林大面积被毁可能造成的后果是()A.太阳活动频繁B.厄尔尼诺现象频发C.流经雨林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变化不大D.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解析第(1)题,由于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第(2)题,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雨林大面积被毁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上升,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海水温度的异常变化引起的,与森林联系不大;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雨林被毁会使流经雨林的河流的补给水源变得不稳定,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答案(1)B(2)D探究点三热带雨林的破坏与保护【探究活动】阅读“亚马孙河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看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呈关系。根据二者的关系,可推断森林砍伐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试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雨林破坏对朗多尼亚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答案(1)正相关由于人口过快增长导致的过度的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修路、城镇建设。(2)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整体。雨林的破坏会使其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致使当地水旱灾害多发;由于缺少植被的覆盖,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增强,会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土地退化加速;雨林的破坏还会使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总之,雨林的破坏会使朗多尼亚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反思归纳】巴西热带雨林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巴西的热带雨林正面临着被毁的威胁,这与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开发利用状况有关,针对这样的现状应采取更有利的措施实现雨林的可持续发展。1.亚马孙雨林被毁的原因2.亚马孙雨林的开发(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2)移民亚马孙平原移民亚马孙平原的客观条件: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促使移民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人口稠密的东北部是全国最干旱的地区;二是经济因素,东北部贫困人口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三是政策因素,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4.亚马孙雨林的可持续开发【即时巩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材料二上图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城市高度集中在气候湿热的东南部;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使人口、经济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中,城市化问题日渐严重,而广大内地及东北地区经济落后,如何搞好内地的开发,一直是该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M地区地形平坦,森林茂密,针对M地区,有的专家提出加快资源开发,有的专家提出应该加强环境保护。(1)为什么有的专家提出加快雨林资源开发?(2)为什么有的专家提出应加强雨林环境保护?(3)你认为该怎么办?答案(1)开发热带雨林有助于当地脱离贫困,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热带雨林面积广阔、环境容量大,许多经济活动对其影响小,森林破坏与二氧化碳增多关系不大。(2)热带雨林的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气候恶化;水旱灾害频繁;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毁灭;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3)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在保护雨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不断发展,在当前背景下,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知识结构晨背索引1.森林的环境效益;类型;热带雨林的分布和对全球地理环境的影响。2.雨林的生态优势和脆弱性的表现。3.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及六条保护措施。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12题。1.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B.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多D.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小 2.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A.非洲大陆 B.大洋洲C.南美洲 D.亚欧大陆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代表物流量的大小。根据图中生物量m的大小可判断出,甲森林系统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乙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生物体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枯枝落叶层储存养分乙大于甲;土壤中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由图中箭头粗细可推知甲系统整体物流量大。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乙是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非洲大陆、大洋洲、南美洲以热带气候为主,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分布。答案1.C2.D巴西和中国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遥感卫星在监测亚马孙地区森林砍伐情况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据此回答34题。3.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C.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D.开辟大型农牧场4.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解析第3题,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第4题,雨林大规模破坏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答案3.B4.B5.读“南美洲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A,B。A、B两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别是、。(2)与A地区相同的植被还集中分布在、地区,该类型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是导致A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破坏的方式有哪些?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该地区的植被?答案(1)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热带雨林热带草原(2)刚果盆地东南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3)人类的开发焚耕开垦;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对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措施有: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课后作业一、选择题非洲的刚果盆地是地球上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区之一,目前该地雨林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研究人员开展的研究显示:到2050年,森林砍伐可能导致刚果盆地气温上升0.7 ,将使温室气体造成的变暖加剧50%。据此回答13题。1.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2.近年来,对该区域的热带雨林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地下水位上升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大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A. B. C. D.3.地处刚果盆地的国家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A. B.C. D.解析第1题,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和生活贫困。第2题,雨林被毁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候变暖,涵养水源功能下降,加剧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第3题,“只砍伐名贵木材”的做法不对,严禁砍伐树木不现实。答案1.C2.C3.D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C.甲和丁 D.乙和丙5.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解析第4题,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人类对湿地破坏后,气候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第5题,三江平原原来是“北大荒”,后来被开垦成为“北大仓”,就是建立在湿地被开垦的基础上。答案4.B5.D作为保障首都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130多万亩杨树防护林,由于严重老化、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大面积干枯死亡,威胁当地及京津生态安全,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更新改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6.从生态的角度分析,目前针对张家口坝上地区的杨树出现大面积死亡情况应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A.发动群众,迅速补种新的杨树苗B.全部采伐后,更换新的森林树种C.改进灌溉措施,保障森林用水D.实行乔灌草结合或种植耐旱树种7.该防护林大量老化、死亡,对京津地区造成的直接危害是 ()A.加重酸雨危害 B.加剧风沙危害 C.加速地面沉降 D.加大洪水威胁解析第6题,杨树需水量大,不适宜在缺水地区种植。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造林绿化时,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实施林、草植被相结合,才能巩固造林成果,提高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第7题,张家口坝上地区位于京津的西北方向,为冬春沙尘天气的尘源地,防护林大量老化、死亡,使森林防风固沙能力迅速下降,会加剧京津地区的风沙危害。答案6.D7.B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结合图回答89题。8.从图上看,巴西雨林的环境效益有 ()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降低风速吸烟除尘A. B. C. D.9.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雨林受人类破坏相对较小因此保存完好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植物吸收CO2,放出O2、H2O,说明其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风、径流经过雨林后有减小的趋势,说明其具有涵养水源、降低风速的作用。第9题,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是由于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答案8.A9.A读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图,回答1011题。10.图中B点土壤肥力较高的原因是()A.焚烧开荒 B.连续耕作C.森林再生 D.耕地废弃11.图中土壤肥力由B点到C点的变化说明了()A.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B.雨林群落生产力高C.雨林生态的淋溶作用强D.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解析第10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热带雨林迁移农业采用刀耕火种(焚耕开荒),使肥力开始较高;而连续耕作,使土壤肥力逐渐降低,后面阶段耕地废弃,森林再生,肥力逐渐增加。第11题,从上题分析,土壤肥力由最高的B点持续下降到C点,说明雨林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把土壤中的有机质快速淋失掉。答案10.A11.C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1213题。12.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13.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解析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防护林对降低林区附近风速有较大的差异,但随着范围的扩大它们的区别越来越小,所以从经济和生态方面考虑,宜采用中密的防护林(稀疏的防护林防风的范围较小)。第13题,工矿区的大气污染较严重,防护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的作用;城市地区的防护林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的作用;黄土高原的防护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答案12.C13.A二、非选择题14.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西政府为了解决农村的失业问题,鼓励农民向亚马孙流域进军。破产的农民们拖家带口走向森林,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西南部的朗多尼亚地区,这里是巴西最富庶的地区。在高潮时期,每月有五万七千多移民来到这里。读亚马孙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图1)、亚马孙流域开发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朗多尼亚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19年间,人口从10万增加到100万,雨林砍伐的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至平方千米,占到雨林面积的%,这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 (2)亚马孙横贯公路的建设对雨林有什么影响?(3)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是整个国际社会都应该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那么应如何保护热带雨林?解析第(1)题,从图1中读取数据即可。人口增长与雨林被毁面积呈正相关,人口数量越多,雨林被砍的面积越大。第(2)题,公路的修建,会导致人类活动增加,雨林的破坏力度增加。第(3)题,从加强法规建设、提高保护意识和技术支持等方面来分析保护雨林的措施。答案(1)180万7.5人口增长与雨林被毁面积呈正相关,人口数量越多,雨林被砍的面积越大。(2)公路的铺设,有利于大量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随着大规模农场和牧场、城镇居民点、河川沿岸造纸厂、炼铝厂的建立,雨林破坏加剧。(3)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收益。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五大热带雨林分布图。材料二在茫茫的中国南海上,南海诸岛的一片片绿色雨林,如同荒漠上的绿洲。南海诸岛年降水量在2 0003 000毫米,多大风天气,特别是夏秋两季还常受台风影响,台风风力狂虐,裹挟暴雨。由于岛屿成陆时间不长,土壤受海水影响盐分含量高,加上海拔低、面积小,植物独立演化的条件相对较差,导致植物习性与大陆雨林不同。岛上的植被呈环状分布,高低有致,内部是高大的麻枫桐林,外侧是灌木植物带,最外侧是沿着海岸的低矮草本植物带。(1)墨脱位于北纬29度附近,是中国最北的热带雨林分布区,请分析原因。(2)简要回答南海诸岛热带雨林的生态意义。(3)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相比,分析南海诸岛热带雨林的特点及原因。解析第(1)题,墨脱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好;西南季风沿谷地深入,带来印度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因此形成了热带雨林分布区。第(2)题,南海诸岛热带雨林为众多动物提供栖息地,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有利于生态平衡。森林有保护土壤、促成土壤的形成的功能。第(3)题,南海诸岛成陆时间短、面积小,海拔低,地势起伏小,所以热带雨林生物量小,物种数量少;蒸发旺盛,土壤盐分高,植物耐盐碱、耐旱;多大风天气,植物抗风能力强。答案(1)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热量条件好;西南季风沿谷地深入,带来印度洋的水汽,降水丰沛。(2)为众多动物提供栖息地;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保护土壤(促成土壤的形成)。(3)特点:生物量小;物种数量少;耐盐碱(耐旱);抗风能力强。原因:成陆时间短、面积小;海拔低,地势起伏小;土壤盐分高;多大风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