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33446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III)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1.合成氨工业有下列生产流程,其先后顺序为()原料气制备 氨的合成 原料气净化和压缩 氨的分离A B C D 2.用0.2 molL1某金属阳离子Rn的盐溶液40 mL,恰好将20 mL 0.4 molL1的硫酸盐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则n值为()A 1 B 2C 3 D 43.科学家预言超级原子的发现将会重建周期表,xx年1月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Al的超原子结构Al13和Al14,Al13、Al14的性质很像现行周期表中的某主族元素,已知这类超原子当具有40个价电子时最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l13、Al14互为同位素B All4与A族元素性质相似C Al13和Al14都具有强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D 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间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4.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是()A SO2SO2B Na2CO3CO2H2O=2NaHCO3C NH4HCO3NH3CO2H2OD CO2C2CO5.为确定某溶液中是否存在Cl、SO和CO,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取上层清夜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A 一定有SO B 一定有COC 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 D 不能确定SO是否存在6.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苯不溶于水,可以作为萃取剂将溴从水中分离出来B 苯有毒,故不能作为有机溶剂C 苯是煤加工的产品之一D 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7.VL Fe2(SO4)3溶液中含有ag,取此溶液0.5VL,用水稀释至2V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AmolL-1 BmolL-1CmolL-1 DmolL-18.香烟烟雾中往往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下列关于这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者都污染环境,危害健康B 两者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 两者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 两者都易溶于水9.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已列出112种元素,其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A 第四周期 B 第五周期C 第六周期 D 第七周期10.实验室中需要0.2 molL1的CuSO4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胆矾晶体(CuSO45H2O式量为250)的质量分别是()A 1 000 mL 50.0 g B 950 mL 47.5 gC 950 mL 30.4 g D 1 000 mL 32.0 g11.各组物质中,不是按下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A A B BC C D D12.有如图所示的两个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为Mg2e=Mg2B 镁在A池中为负极,在B池中为正极C B池中电子的流向:镁铝D 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A池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减小13.相等物质的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它们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2它们的体积之比为11它们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之比为11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A B C D 14.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理由是()A 二氧化硅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B 二氧化硅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C 二氧化硅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 二氧化硅不能与酸反应15.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医疗上广泛使用的酒精消毒剂是质量分数约为75%的乙醇溶液B 利用天然气做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C 甲烷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D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1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Q1Q22Q3 BQ1Q2Q3CQ1Q2Q3 DQ1Q22Q317.标准状况下,700 L氨气溶于1 L水得到密度为0.9 gcm3的饱和氨水,则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A 16.4 molL1 B 17.4 molL1C 18.4 molL1 D 19.4 molL118.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是()A 碳、氮、氧、氟 B 钠、镁、硅、硫C 氯、硫、碳、钾 D 锂、钠、钾、铷19.对于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都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和0.08 molL1,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c1c213B 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 X和Y的转化率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硫C 二氧化硫、漂白粉、活性炭、过氧化钠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D 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和氯气相遇在溶液中具有漂白能力21.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水电离出的离子)的无色溶液,且在溶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下列四个离子组能达到要求的是()A Na、K、SO42-、Cl B Cu2、K、SO42-、NO3-C H、K、HCO3-、Cl D Mg2、Na、Cl、SO42-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21B 1 g甲烷和1 g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51C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D 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1223.下列化学实验事故处理和预防方法不正确的是()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C 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D 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干布擦去,后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若是其他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后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24.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材料是()A 硅 B 二氧化硅C 硅酸钠 D 硅酸钙25.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4 mol铝失去的电子完全被水获得,则作为氧化剂水的物质的量为()A 2 mol B 4 molC 6 mol D 12 mol)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10.0分,共50分) 26.如图是镁、锌、铁、铜四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示意图:(1)根据图中现象分析,A表示的金属是_(填金属名称)。(2)根据图中现象可知,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_(填金属名称)。(3)写出金属C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由图中现象可知,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_。27.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C溶液中Cl的数目D溶液的密度(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并在操作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仪器名称)。A用30 mL水洗涤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 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4)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括号内填A表示“偏大”,填B表示“偏小”,填C表示“无影响”)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28.过氧化氢H2O2,(氧的化合价为1价),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对于下列AD涉及H2O2的反应,填写空白:ANa2O2+2HCl=2NaCl+H2O2BAg2O+H2O2=2Ag+O2+H2OC2H2O2=2H2O+O2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1)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代号)。(2)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填代号)。(3)在稀硫酸中,KMnO4和H2O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H2O22e=2H+O2还原反应:MnO4+5e+8H+=Mn2+4H2O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Al+NaNO3+NaOH=NaAlO2+N2+H2O。29.已知0.1 mol某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各0.6 mol,则该烃的分子式是_。30.铜和铁是应用很广泛的金属材料,可形成多种合金。给下列合金找对应关系,用单线连接起来: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合成氨工业有下列流程:原料气制备、原料气净化和压缩、氨的合成、氨的分离。2.【答案】B【解析】由于生成的沉淀是呈电中性的,所以20 mL 0.4 molL1的硫酸盐中的硫酸根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应等于40 mL 0.2 molL1某金属阳离子Rn的盐溶液中Rn所带的正电荷数,即20 mL0.4 molL120.2 molL140 mLn,解得n2。3.【答案】A【解析】同位素的分析对象为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而超原子的质子、中子都相同;All4的价电子为31442,当具有40个价电子时最稳定,则易失去2个电子,则与A族元素性质相似;Al13的价电子为31339,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All4的价电子为31442,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间是通过共有电子对成键,以共价键结合。4.【答案】C【解析】选项A、B、D中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选项C中的反应为分解反应。5.【答案】D【解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钡或硫酸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气体为二氧化碳;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可知白色沉淀为碳酸钡和硫酸钡;取上层清夜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AgCl,但中加盐酸引入氯离子,不能确定原溶于中是否含Cl。综上所述,一定含SO和CO,不能确定是否含Cl。6.【答案】B【解析】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较大,苯与水互不相溶,用苯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来自于煤的干馏。7.【答案】A【解析】n()=mol,则n(Fe3+)=n()=mol,取此溶液0.5VL,n(Fe3+)=mol,用水稀释至2V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c(Fe3+)=molL-1。8.【答案】A【解析】一氧化碳不与水反应,不会形成酸雨,B项不正确;一氧化碳无漂白性,C项不正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D项不正确。9.【答案】C【解析】第一周期有2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各有8种元素;第四、第五周期各有18种元素;第六周期有32种元素,其中第三列为镧系,含有15种元素;第七周期没有排满,所以元素种类最多的是第六周期。10.【答案】A【解析】需要0.2 molL1的CuSO4溶液950 mL,应选择1 000 mL的容量瓶,实际配制1 000 mL溶液,需要溶质的质量m=0.2 molL-11 L250 gmol-1=50.0 g。11.【答案】C【解析】SiO2不能直接生成H2SiO3,H2SiO3也不能直接生成Si。12.【答案】C【解析】由A池中的反应Mg2H=2Mg2 H2可知,镁是负极,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铝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为氢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由B池中的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铝是负极,镁是正极, 在其外电路中,电子由铝(负极)经导线流向镁(正极)。13.【答案】C【解析】物质的量相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含分子数相等(11),所含碳原子数相等(11);所含氧原子数不等(12),所含电子数不等(711)。CO和CO2所处状态不一定相同,故二者体积不一定相等。14.【答案】C【解析】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15.【答案】D【解析】医疗上广泛使用的酒精消毒剂是体积分数约为75%的乙醇溶液;因天然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原因;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是乙烯的产量;乙烯是水果的催熟剂,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乙烯,除去乙烯,则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16.【答案】A【解析】由于氯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要释放能量,根据Cl2H2=2HCl可知,Q1Q22Q3。17.【答案】C【解析】1 L水的质量为1 000 mL1 gmL11 000 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mol,氨气的质量为mol17 gmol1g,所以氨水的体积为L,故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18.【答案】B【解析】氟元素无正化合价;钠、镁、硅、硫都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高正价依次增大;氯(7价)、硫(6价)、碳(4价)、钾(1价)最高正价依次降低;锂、钠、钾、铷都为碱金属元素,最高正价都为1价。19.【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X(g)3Y(g)2Z(g)起始浓度/molL1c1c2c3平衡浓度/molL10.1 0.3 0.08化学方程式中X和Y计量数之比为13,反应中X和Y消耗的浓度必然为13,而平衡时X和Y浓度之比仍为13,所以X和Y的起始浓度c1c213;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数之比,即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反应物X和Y的起始浓度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数之比13,即反应中X和Y浓度按13消耗,X和Y的转化率相等;运用极限法,假设Z完全转化为反应物,c1的极限值为0.14 molL1,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20.【答案】B【解析】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使溴水、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氯气(产生次氯酸)、次氯酸钠、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臭氧、二氧化硫等都能使品红褪色;漂白粉和过氧化钠等因强氧化性而使红墨水褪色,二氧化硫是与有机色质化合而使红墨水褪色,活性炭是因为能吸附有机色质而使红墨水褪色;等物质的量二氧化硫和氯气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生成物无漂白作用,不能使有色物质褪色。21.【答案】D【解析】A项,若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则溶液中正、负电荷的总数不相等;B项,含有Cu2的溶液显蓝色;C项,在溶液中H和HCO3-不能大量共存。22.【答案】B【解析】由pMRT知,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比;1 g甲烷中原子的物质的量1 g16 gmol15,1 g氧气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1 g32 gmol12,比值为51;等物质的量的气体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标准状况下,等质量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23.【答案】C【解析】眼睛里不慎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不可用手揉眼睛),要边洗边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处理,A正确;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正确;酒精可溶于水,用水只能扩散火情,酒精灯着火时应先用湿抹布盖灭,再进一步处理,C错误;浓硫酸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直接用水冲洗易引起烫伤,所以处理皮肤上的浓硫酸要先用布擦去,一般酸溶液可直接用水快速冲洗,D正确。24.【答案】A【解析】用硅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25.【答案】D【解析】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可表示为由此可知,每2 mol铝可还原6 mol水,故4 mol 铝可还原12 mol水。26.【答案】(1)镁(2)铜(3)Fe2HCl=FeCl2H2(4)金属的种类(或性质)【解析】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周围气泡越多,从图中可知,ABC气泡逐渐减少,D无气泡,对应是镁、锌、铁和铜,金属本性是决定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27.【答案】(1)11.9(2)BD(3)BCAFED 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胶头滴管(4)a B b B【解析】(1)98 %的浓盐酸(其密度为1.19 gcm-3)物质的量浓度c=11.9 molL-1。(2)由n=cV,即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有关,A错误;溶液的浓度是均一稳定的,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无关,B正确;由N=nNA=cVNA,即离子的数目与溶液体积有关,C错误;溶液的密度是均一的,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无关,D正确。(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所以正确的步骤为BCAFED;A烧杯和玻璃棒上沾有溶质,为保证实验成功,应进行洗涤;E.定容时,加蒸馏水到离刻度线12 cm,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到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4)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导致量取的浓盐酸体积偏小,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B正确;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B正确。28.【答案】(1)D(2)C(3)5H2O2+6H+=2Mn2+8H2O+5O2(4)10 6 4 10 3 2【解析】(1)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只表现氧化性,则以上反应中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为D。(2)O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也降低,可体现氧化性、还原性,则以上反应中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C。(3)氧化还原反应由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分反应构成,由氧化反应:H2O22e2H+O2、还原反应:+5e+8H+=Mn2+4H2O及电子守恒可知,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H2O2+6H+2Mn2+8H2O+5O2。(4)Al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3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由原子、电子守恒可知反应为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29.【答案】C6H12【解析】由题意可知,1 mol该烃分子中含有碳原子6 mol,含有氢原子12 mol,该烃的分子式为C6H12。30.【答案】【解析】根据合金的性质及组成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