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2677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单元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1.由空想到科学(1)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社会提出一些天才的设想。(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共产党宣言。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2.由理论到实践(1)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政权,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3)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3.由一国到多国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和影响下,东欧和亚洲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阵营形成。4.由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挫折,中国共产党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专题二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异发明来源科学和技术结合不紧密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主要标志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经济结构以轻纺工业为主以重化工业为主生产规模从英国开始,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在多个国家同时展开(美、德是两个发源地和“中心”),发展迅速生产组织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对生产力的影响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迎来的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同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专题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和对中国的影响时间推动力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影响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雏形开始出现葡萄牙强租澳门,中国面临来自欧洲的威胁17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1)荷兰侵占台湾。(2)西学东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近代化起步(洋务运动)。(3)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新思潮萌发)。(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起来(1)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3)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明显加速(1)初期中国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2)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推动了现代化建设。(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专题四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原因标志产生阶段(1516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中世纪生产经验的积累天文学领域的革命形成和发展阶段(1718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手工工场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迅速发展阶段(1819世纪中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影响电磁学的新成就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重大突破和系统化阶段(19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的发明与应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考向1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曲折(2017湖南六校高三3月联考,33)“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现象()A.说明法国人宪政思想和法治理念还不如英国和美国B.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C.说明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D.反映出法国国内、国际战争频繁影响了宪法的制定答案B解析根据“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无理论说明”可知各种政治势力斗争激烈,无法达成广泛一致,从侧面反映出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故B项正确。考向2正确认识德国民主政治的发展(2017河南六市一模,33)“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议会享有立法权。”作者对近代德国政体的看法是()A.近代德国政体专制是实,立宪为虚B.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C.议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D.德国政体不乏民主成分答案D解析根据“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可知作者并未强调德国政体的专制,故A项错误;“议会享有立法权”并非表明帝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议会支持的重要性,强调议会的作用,议会不一定会支持德国皇帝与政府的工作,故C项错误;根据“帝国议会不是一个假议会”“议会享有立法权”可知作者强调的是德国政体中民主的一面,故D项正确。考向3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内涵(2018合肥质检)世界史纲指出:“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该论述 ()A.肯定了马克思在工人运动中的作用B.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原因C.阐释了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学说产生的原因D.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的历史趋势答案C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马克思在工人运动中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仅仅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产生原因,而不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原因,且不是主观原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对立”“阶级觉悟”“对抗”等可知,其所重点阐述的是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学说产生的原因,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的历史趋势,故D项错误。考向4横向比较:英法工业发展的差异(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32)下图是1750年、1850年英国和法国一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出()A.法国农业经济比英国发达B.两国工业化程度差距较大C.英国的人口总量多于法国D.法国的工业革命刚刚起步答案B解析材料英国城市人口比重超过法国,城市化进程超过法国,但不能据此推断法国农业经济比英国发达,故A项错误;英国城市化进程超过法国,体现出英国工业化超过法国,故B项正确;材料英国城市人口比重超过法国,不能据此推断英国的人口总量多于法国,故C项错误;由材料不能推断法国工业革命所处阶段,故D项错误。考向5社会热点:从社会史观透视工业革命的影响(2017赣州高三期末,20)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这一“修正”()A.有利于缓和英国的社会阶级矛盾B.体现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C.反映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思想D.直接促成了社会福利国家的建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救济”,并不会缓和社会矛盾,反而会引发济贫院外部分壮年男子的不满,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救济”,可以迫使这些人去寻找工作,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国家干预经济始于1933年罗斯福新政,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福利国家建立,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考向6时空逻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2017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三模,34)下图是英、美、德、法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图。其变化反映出()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发展缓慢B.多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C.英国依然保持全球贸易垄断地位D.自由主义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确立答案B解析不能从世界贸易比重的变化判断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法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相对下降,美、德以及其他地区等的比重相对上升,体现多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故B项正确;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下降,不具备垄断地位,故C项错误;自由主义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确立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考向7主干知识:牛顿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2017济宁高三期末,23)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版前言中说:“我希望根据数学原理我们能够对别的自然现象进行推理我希望这里所阐明的原理,会有助于人们对这个问题或更可靠的哲学方法有所了解。”事实证明,牛顿的数学贡献()A.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方法B.为近代自然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C.为人们摆脱宗教的束缚奠定基础D.为启蒙思想家规划社会蓝图提供了范式答案A解析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方法,与材料“我希望这里所阐明的原理,会有助于人们对这个问题或更可靠的哲学方法有所了解”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数学原理对哲学的作用,没有涉及对近代自然科学提供了具体的表达形式,故B项错误;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为人们摆脱宗教的束缚奠定基础,故C项错误;启蒙思想为未来社会规划了蓝图,故D项错误。考向8主干知识:浪漫主义流派出现的因素(2018贵州高考适应性考试,35)西方近代某种文学流派,其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常常以强烈的对比色彩来强化和突现主观倾向,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常常会改变生活原有的形态创造出虚构的甚至是变形的意象、人物或环境。导致这一流派出现的因素是()A.启蒙运动的影响 B.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工业革命的完成 D.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答案B解析由于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因此转而形成了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风格,与材料“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相符,故B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