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检测(二十三)(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8632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检测(二十三)(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检测(二十三)(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检测(二十三)(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检测(二十三)一、请仿照示例,将试卷中选项的表述跟与其对应原文的相关语句进行比对分析,判断选项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说其错误的类型。示例(2017天津卷)T6C项: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原文信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的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比对分析 曲解文意。理由:原文说的是淮南子明确记载了“二十四节气名称”,而非“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以下各小题,每小题3分)1(2017山东卷)T6C项: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原文信息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比对分析 _。理由:_答案:偷换概念。理由:审美主体体验到的是“自我的情感”,是“自我本身”,而不是“客观的对象”或“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2(2016全国卷)T1B项: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原文信息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比对分析 _。理由:_答案:偷换概念。该项将原文“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说成“本质差异”,而原文显示“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3(2017山东卷)T7B项: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原文信息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比对分析 _。理由:_答案:无中生有。文中对谷鲁斯等人的观点可信与否并无明显说法,只是说“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没有说谷鲁斯等人的观点不可信。4(2016山东卷)T7C项: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原文信息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比对分析 _。理由:_答案:无中生有。该项中“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与汉魏古诗无关联,且从文中看不出“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5(2017天津卷)T5A项:“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原文信息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比对分析 _。理由:_答案:张冠李戴。从原文看,选项中的“阴历”应是指前一句“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此句后面是分号。后一句解释的是“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也就是四个带引号的“夏历”“农历”“阴历”“旧历”。所以,选项中的阴历与“农历”“旧历”根本不属于同一历法系统。6(2016天津卷)T5C项: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的体现。原文信息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比对分析 _。理由:_答案:以偏概全。该项中“文化活动是文化消费的体现”错。原文说“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由此可知“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两个概念所指范围大小不同,说文化活动是文化消费的体现,这就缩小了“文化活动”的范围。7(2015四川卷)T6A项: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原文信息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比对分析 _。理由:_答案:混淆时态。“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错,原文是“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也就是说“中央集权统一”之后,为了国家政治的需要,汉王朝才把“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8(2015全国卷)T2C项:“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原文信息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比对分析 _。理由:_答案:因果混乱。比对原文可知,选项第一个逗号前的内容是对“前理解”的概念的转述,是正确的。后半部分的“由于接受者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因果关系并不成立,根据原文内容可知,“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是因为有“前理解”这种心理文化结构,即“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是因,“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是果,选项颠倒了因果关系。9(2016天津卷)T6B项: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原文信息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比对分析 _。理由:_答案:混淆是非。该项中“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的说法与原文“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语意相反。10(2017浙江卷)T8D项: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感觉会发生突变,不需要加工讯息,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原文信息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比对分析 _。理由:_答案:曲解文意。该项中“不需要加工讯息”与原文意思不符。二、(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9分)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利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解析:B项,“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表述不当。原文说“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C项,“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准确。原文说“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指的是“被遗忘权”是对“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而不是对抗大数据;且文章并没有提到“隐私权”对抗大数据。D项,“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于文无据。答案:A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做出了全新论证。解析:D项,“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表述错误,文章论证的对象并不是我们的认同问题,而是通过论述大数据对我们的认同造成的影响来阐述“被遗忘权”的意义。答案:D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解析:B项,“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错,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删除“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限制语,改变了原文观点。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