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点规范练2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7043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点规范练2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西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点规范练2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西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点规范练2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点规范练26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2019山东烟台期中)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意义在于()更好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提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彰显“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文化作为精神力量的作用A.B.C.D.2.中国菜肴流派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八大菜系从味型、选材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3.(2018北京朝阳期末)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正是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A.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C.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D.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4.(2018山东济南一模)近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彝、佤、藏、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A.B.C.D.5.出门在外,最难改的是乡音,最亲切的是方言。方言被称作我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方言却日渐式微,流失严重。一些人士疾呼,保护方言刻不容缓。这是因为我国方言()魅力独特,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绚丽多彩,是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运用广泛,是不同民族间沟通交流的工具A.B.C.D.6.(2018福建福州期末)福州地铁1号线以“福满闽都”为主题、“幸福红”为主色,各车站柱面镶着不同的“福”字,墙中嵌着反映闽越文化的浮雕屏山古韵、体现榕城山水的特色漆画五虎雄姿等作品;列车作为闽都文化主题车厢,全车拉手均印有福建名人的简介和语录。这一地铁主题设计有利于()为福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厚重基础为福州的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增强福州市民对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展示独特的城市文化和中华文化多样性A.B.C.D.7.(2018山东菏泽一模)2018年1月15日,姚剧历史剧王阳明在北京上演。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姚剧属吴语系滩簧类地方剧种,产生于浙江余姚,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姚剧王阳明把王阳明重视民生的思想融进了戏剧情节,通过场景演绎抓住了观众的心,观众好评如潮。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A.B.C.D.8.“中华文化在起源上是多元的,并非只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但二者具有不同的特征。”“中华文化在学术思想上也是多元的,儒、释、道三家并存,就是学术思想多元的体现。”这两段文字最能够体现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历久不衰而有时代性B.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而富有活力C.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中独具特色D.具有地域性,多元一体而各有特色二、非选择题9.(2018广西钦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文化,丢掉了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中华民族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成为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的理解。考点规范练26我们的中华文化1.B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农耕文化,充分发挥文化作用,故符合题意;错误,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不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策支持,也不是文化意义;与题意不符,不选。2.B不同地域的菜系体现了文化的地域性,故排除A、C、D三项,答案为B项。3.C本题考查汉字的文化意义。正是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C项入选。A项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项错误,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D项与题意无关。4.C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同时说明中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符合题意;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同民族文化只有特色,没有优劣,说法错误;材料表明中华文化“走出去”,未涉及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的问题,与题意不符。5.B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方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符合题意;不能构成本题的原因,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项。6.D地铁文化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排除。不符合题意。地铁文化是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品位的体现,各车站柱面和墙面镶着不同的文化内容,可展示独特的城市文化和中华文化多样性;身处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会增加福州市民对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会使他们更热爱自己的家乡并努力为其作贡献,符合题意。7.A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姚剧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正确;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姚剧王阳明把王阳明重视民生的思想融进了戏剧情节,表明要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正确;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不是材料所要强调的,不选。8.B“中华文化在起源上是多元的,在学术思想上也是多元的”,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而富有活力,故B项当选;A、C、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9.答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中华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保持创新活力,成为中华民族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成为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