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三章文学类散文阅读专题二群文通练三山光水色含解析.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6760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三章文学类散文阅读专题二群文通练三山光水色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三章文学类散文阅读专题二群文通练三山光水色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三章文学类散文阅读专题二群文通练三山光水色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文通练三山光水色主题解说在对山峰与湖泊自然景物的描写中,除了蕴含着自己纯洁无瑕的深挚情感外,还洋溢着与邻里乡亲的如春风般温暖的友情,将爱人之真、爱物之美、爱世之善的天地间的真、善、美水乳交融般化合在一起,共同演奏了一曲万物和谐的“宇宙美妙的乐章”。人们诗意地栖居于大地,就必须重寻精神家园,重塑自然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这样才能做到天地人谐,桃源青睐,湖泊开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橘花之盟周晓枫春天,仿佛让万物复苏与繁茂的诺亚方舟在我们身边停靠下来。四月的南方,湿润、清新,如少女眼睛里微漾的泪光那么动人。穿越万米之上的云层,我来到中国蜜橘之乡黄岩,想去感受那十万亩橘花散发的香气。可惜迟了几天,等我进入橘园,多数花瓣凋谢,已经开始坐果了,萼片上托举着珍珠大小雏形的颗粒。偶尔找到开花的树。原来开得如此浓密,朵瓣牙白、蕊柱鹅黄的小花,密布枝桠。梗相对长,加上星芒状的瓣,橘花的样子看起来就像袖珍仙女的魔杖。自然真是神秘,竟能从这样精巧的花里,慢慢酝酿出圆满的橘实。橘子外表金黄,剥除之后,隔着里面丝丝缕缕的絮状物,然后才是半月形的囊瓣。吃橘子的时候,人们把絮状的帐幔和坚实的籽核,都放在功能如小碗碟的橘皮上。橘子不仅自带容器,而且是内有小包装的水果,十几瓣橘子可单独取用。当橘瓣被剥除得仅剩一层薄膜,手感绸样细滑亵衣薄软,像十几个姐妹羞涩地抱拢在一起。它是如此平易、家常,微酸带甜,一如生活本身的滋味。我们在橘树之间穿行。橘树甚至不太像树,看起来倒像一蓬蓬长大了的茂盛灌木丛。远远的,在橘树之间的缓坡形成的夹角上,我看到一个果农的背影。虽然距离不近,我依然能看清他身背橘红色的玻璃钢喷雾器,穿着高筒黑胶靴,他像一只勤勉的工蜂,忙碌在珐琅质的正午。果农向果园深处走去,很快被自己寂静而美好的劳动淹没。每朵花,都是与春天结盟的标志。橘花此刻看似单薄,但在硕果累累的秋日回忆起来,才知道这样的春天,它的创造之手有着多么有力的骨节。想象数月后的果农,手执环剥刀灵巧地采摘他会在劳动获得的慷慨回报里,感到怎样微醺的喜悦?一条小河穿过橘园,几个浣衣的妇人裤角挽起在波光密集的水流中,衣杵捶打的声音时起时落。她们脸色赤红,腰腿圆大,不是古诗中的抒情形象,体现的却是日常而结实的本貌。古老的劳动,古老的生活,千年如斯。如果今夜仰望星空,它是否就像一座古老的橘园呢?那些金色的闪光果实,那些陪伴我们的甜蜜。原来,那些关于美、关于诚实的法则千年不改,一座橘园已概括太多的隐喻。参观过橘园,我们又来到黄岩的著名景区布袋山,刚进山,就下了毛毛雨。就在细雨中攀登。山有野趣,步道由各种材质组成。土、石、木、岩块和竹节,这条五味杂陈的路,走着走着,就水净沙明。到处是参差的绿。音阶般的流水,有时如琴低诉,有时雄浑如交响。行道上经常有千足虫闯入,身上附着金属色泽的华丽漆彩,小火车一样平稳而高速地移动。飞鸟轻灵,身影一闪即逝,尾羽像精巧的剪锋般对称张开。雨渐停,在别处可说的“细雨收尘”,在布袋山却是不成立的,因为,“何处染尘埃?”布袋山令人忘却烦辱,我想起朱熹的句子:“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我们住在布袋山脚下的村舍。村里的狗温柔害羞,听任小孩子或轻或重的手脚揉搓,却低头躲开游客的直视。院子里散养鸡鸭。公鸡冠宇嚣张,赤红着一张余怒未消的脸。有时几只体健者联合起来欺侮一只看起来孱弱的公鸡,后者在频频袭来的喙锋之间闪避,并仓皇地试图从围剿中逃脱它有时误入母鸡阵营,这引发了新的误会和讨伐。鸭子倒是自律者,无论行动到哪里,队伍总是排成整齐的一行。村里的食物绿色天然,餐桌上有当地特产的走地鸡、紫山药和一盘暄软的白馒头,已是简单而香气四溢的美味。当晚布袋山举行黄岩每年一次的“橘花诗会”,诗人们举樽邀月,对酒当歌。我独自漫步小道,在朦胧的树影之上,山村的月亮浩大、端庄。我总是想象月亮背面有着怎样的阴影,也许,唯有我们目睹的这面,月亮才雕镂着如此美妙的工艺。在这样的夜晚,恍惚于月色之中,我重新回归沉静。事实上,许多时候我听不到自己的回音,某种声呐系统被破坏掉了。身体里的寂静区域,会突然爆发出啸音那本来不属于灵魂的分贝。我失去了内心必要的空旷,太多的纷杂事物相扰、挤压了空间;而自己也混沌,随波逐流,沉浮于事。有句话说:你不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我们试图唤醒装睡装傻装糊涂的自己,也许不需要持续叫喊,也许,只需要月亮的静寂。漫游乡村,我心怀祈祷,但愿未来一如璞石,有着埋藏在朴素里的奇迹。是夜浩荡,月亮圆满、芬芳,灿若金橘。我由衷地体会到,美,永无终点因为大美之中,有着任性而至尊的自由;而自己对自由的热爱与敬意,天平对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称量。(有删改)1.如何理解“每朵花,都是与春天结盟的标志”?答:2.简析文中引用朱熹诗句“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的作用。答:3.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4.本文为什么以“橘花之盟”为题?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赛里木湖周涛应该让思想的水散漫成湖,特别是当你处在人生的秋天。让溪流聚集起来,让河水交汇起来,让雨水或雪水贮蓄起来,根据地形自然的状态,造成一个非人工的海子,那就是湖。湖不是海它没有那么伟大;湖也不是水库它要柔和自然得多。一般说来,它躺在那儿。它使周围变得潮湿了一些,滋润了一些;它使天空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蓝;使近处的山呈黛色,阴坡的松林幽静,使远处的山白发肃然。一般来说,它躺在那儿。它不像山那样远远地就跑过来迎接你,而是躺在那儿,等着你突然发现它。它喜欢静静地微笑着看你吃惊。这就是赛里木湖。一个思想就应该是这样,经过无数条水系的源源不断的补充,经过地貌之下的颅骨加固合拢,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圆或椭圆的、深邃的内陆液体领域。思想之所以称为思想,就因为它是圆的。从它的任何一点出发,走完全程终点都复合在起点上。瞧,被称为思想的这个东西有多么深邃,同时又有多么清澈透明!它深邃到使人不敢轻率地去游泳,仅只挽起裤腿在岸边浅涉一番,就足以使人领略到它的内涵,它强大而令人畏惧的吸力;而它的清澈透明,则让人一望见底却倒吸一口凉气,那见底的明澈里,反射着无数层游动的光影、光环、光斑,造成无法分辨的幻象,使真实与虚幻浑然一体,因而更加捉摸不清。这是那种比浑浊更深奥百倍的明澈!赛里木湖多美的名字!这名字本身就有一种清澈的深邃,有一种高雅的韵味,有一种特殊的蓝,令人心醉。你是伟大的海洋在撤离时留给伊犁河谷的一滴巨大的泪珠。汪汪的,闪闪的,既像美人腮边泪也像英雄颊上泪,妩媚而又刚健。你就是我们的海。在亚洲腹地远离海洋的地方,你给了我们一个海的缩影,一个海的模特儿,让我们按照你的面貌在想象中放大去理解。因而,你又是本关于海的初级教科书。当我们散步在你身边的时候,可以看到成群的水鸟翩飞降落,成为浮动在水面的一片黑点,同时浴着水色和光影。身材修长的马正垂着颈,披着头发,小心翼翼地亲吻你的水面,唯恐不慎弄皱了你的面容。你与牧人的世界如此和谐。他们爱你,你也爱他们。你从不曾因为他们贫穷而鄙弃他们,相反,你把自己当成他们当中的一员,和他们气味相投。你就是在他们当中找到平静的,你必须平静才能生存下去,而这,只有牧人才能给你。那些城市里的“湖”,你当然知道它们的窘状和自得难解难分,它们是供人娱乐的一池,而你,才是真正的湖。总是这样,在远离喧闹的地方,思想默默地积蓄、沉淀,变得清澈起来,辽阔起来。所有的游客和路人,在你的身边赞叹,夸奖,似乎在这片刻,你成了他们的一样东西,而与牧人毫无关系,然后,他们拍拍屁股,驱车远去,你仍留在牧人身边,谁也带不走你。在众多的游客和路人当中,有人感觉到一丝惭愧吗?面对你,有人照到自己灵魂深处的弱点吗?若有,他可能会想到这些。赛里木湖,人们是多么肤浅又多么自以为是呀,我愿意代替他们向你道歉,说:“我们对不起你!”它听也不听。脸上犹自泊着宁静神秘的微笑。(节选自伊犁秋天的札记,有删改)5.“应该让思想的水散漫成湖”,从文章内容看,思想与湖有哪些相似点?答:6.文中运用了哪些对比来突出赛里木湖的特点?请简要说明。答:7.本文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8.探究文章结尾处“我们对不起你!”一句的丰富意蕴。答:答案精析1.春天让万物复苏和繁茂,每一朵橘花尽情绽放和春天达成盟约。橘花看似单薄,但最终会结成果实,这是农人辛苦劳动与春天大自然创造之手共同作用的见证。2.引用朱熹的诗句,是为了说明布袋山环境空寂明净,只有野趣,不见尘俗,令人忘却烦辱。流露出作者对返璞归真的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3.运用比喻,把未来看似普通平凡,实质令人惊羡,被俗世视为奇迹的日子比作“璞石”。暗含对比,把未来生活表面的普通平凡与实质的明净自由进行对比。形象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祈愿,点明题旨。4.以“橘花之盟”为题,设置悬念:谁与谁签订盟约?什么盟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全文表层以游踪为线索,内里以“橘花之盟”为线索,结构整篇文章,使文章一线贯穿,形散神聚。以“橘花之盟”为题,凸显了文章的中心。全文因橘见月,因月悟道,“橘花之盟”隐喻了自然现象之间的变化规律,隐喻了自然的大美;橘花,就是自然之“大美”的徽章,表达了作者自己对“大美”亦即“合乎自然的任性而至尊的自由”的注重和追求。5.融会贯通(由各自领域内的多个支系汇聚而成),自成体系,深邃明晰,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在远离喧闹的地方,默默地积蓄沉淀清澈辽阔)。6.与海对比,写湖的平凡;与水库对比,写湖的柔和自然;与山对比,写湖的内敛安静;与城市里的湖对比,突出赛里木湖的自在独立;游客、路人与湖的关系跟牧人与湖的关系对比,突出湖的独立而有尊严。7.(1)前半部分用第三人称写湖,用第二人称写读者;后半部分用第二人称写湖。(2)有助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有助于营造亲切的氛围,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表达了对赛里木湖由衷的喜爱与赞叹。8.游客和路人不能理解赛里木湖的深邃,用喧闹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作者为人们的肤浅和自以为是向赛里木湖道歉;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娱乐消费自然的愧疚自省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