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7讲 ATP与酶练习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6529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7讲 ATP与酶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7讲 ATP与酶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7讲 ATP与酶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讲 ATP与酶 基础达标(81)1(2018山东泰安模拟)用、表示ATP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 APP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TP的、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用于DNA的复制BATP的、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用于基因的转录CATP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ATP的位磷酸基团脱离,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叶绿体光反应中水的分解解析:ATP的、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用于DNA的转录,A错误、B正确;ATP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错误;叶绿体光反应中水的分解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D错误。答案:B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寒冷时,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下降B紧张状态下,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大大超过分解速率C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加快D饥饿时,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大大超过分解速率解析:寒冷时,细胞内因物质氧化分解加快,产生ATP的速率上升,A错误。人在任何状态下,细胞内ATP含量基本呈动态平衡,即合成ATP速率与分解ATP速率大约相等,B、D错误。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因需求ATP更多,所以产生ATP的速率加快,C正确。答案:C3研究发现,杀虫剂三甲基锡能抑制三磷酸腺苷酸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内能量的直接供应。若将其喷洒到植物上,则植物细胞内不受影响的生理活动是()A三碳化合物的还原B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CDNA的分子复制D根尖细胞对水分的吸收解析: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ATP和H,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ATP供能,DNA复制也需要ATP供能,水分子的吸收是自由扩散,选D。答案:D4(2018河北衡水中学调研)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通过为反应物提供能量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某种酶经蛋白酶处理后活性不变,推断其组成成分中含有核糖C人的成熟红细胞产生ATP的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加快D合成酶时,合成场所内有一定水和ATP的合成解析:酶不提供能量,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某种酶用蛋白酶水解后其活性不变,推断该酶的本质是RNA,RNA含有核糖,B正确;人的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的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C错误;酶的合成需要消耗ATP且该过程中有水生成,D错误。答案:B5(2018江西赣州模拟)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高尔基体BpH较低时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但温度较低时则不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C在任何条件下,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一定比无机催化剂显著D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解析: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少数酶是RNA,主要在细胞核合成,A错误;温度较低时会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失去活性,B错误;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故并非所有条件下,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都比无机催化剂显著,C错误;真核细胞的呼吸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上,D正确。答案:D6(2018浙江嘉兴月考)下图是某种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反应过程还有水的产生B该图能体现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C底物与酶能否结合与酶的结构有关D酶在催化过程中的形状改变是不可逆的解析:图示为酶催化的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产物是二肽和水,A正确;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B正确;底物与酶能否结合与酶的结构有关,C正确;酶在催化过程中的形状改变是可逆的,D错误。答案:D7(2018福建龙岩质检)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是引起去皮的梨和苹果褐变的最主要因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梨和苹果发生褐变后酚氧化酶立即被灭活B酚氧化酶为梨和苹果发生褐变提供能量C高温可以破坏酚氧化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D组成酚氧化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解析:酶是生物催化剂,反应前后数量、化学性质不变,可以重复使用,A错误;酚氧化酶是催化剂,可以降低梨和苹果发生褐变过程所需要的活化能, B错误;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之变性,不可恢复,C正确;组成酚氧化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D错误。答案:C8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该成果中分解酒精的酶位于细胞质基质中B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C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解析:该成果中分解酒精的酶位于纳米级小笼子中,随着食物进入消化道分解酒精,A错误;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人体喝入的酒精,但是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能被其分解,B错误;纳米级小笼子不进入血液,直接进入消化道分解喝入的酒精,C错误;纳米级小笼子可以防止消化道内蛋白酶将分解酒精的酶水解,D正确。答案:D9某同学为了研究植物细胞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如下实验。取5 g新鲜莴笋叶片剪碎放入研钵,加入少量石英砂进行快速充分研磨。向研磨液中加入50 mL蒸馏水并搅拌,再用纱布过滤,得到酶提取液。将莴笋的酶提取液分别用pH为410的7种缓冲液稀释2倍,低温保存。用注射器吸取5 mL 3%的过氧化氢,将注射器中的气体排出,然后吸入5 mL酶提取液,将针口处密封。室温下记录实验数据。另取新鲜的菠菜、白菜叶片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2)步骤中稀释酶提取液降低了反应体系中的酶浓度,使_减缓,有利于记录实验数据。(3)该同学想进一步研究不同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最好选择_叶片作为生物材料,并用pH为_的缓冲液稀释酶提取液。解析: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植物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分析曲线实验的自变量是pH及不同植物材料,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和产生气体的多少,在给出的3种植物材料中,过氧化氢分解速度最快的是加入莴笋一组,其次是菠菜和白菜依次降低。(1)据图示可知,随溶液pH值和植物种类的不同,氧气生成速率不同,故该实验的自变量为pH、植物种类,因变量为氧气生成速率。(2)步骤中稀释酶提取液降低了反应体系中的酶浓度,使酶促反应速率降低,氧气生成速率减缓,有利于记录实验数据。(3)由于莴笋叶实验效果最显著,故该同学想进一步研究不同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最好选择莴笋叶片作为生物材料,并应选用最适pH,故选择pH为7的缓冲液稀释酶提取液。答案:(1)pH、植物种类(2)酶促反应速率(氧气生成速率)(3)莴笋7素能提升(42)10(2018河南洛阳模拟)磷酸肌酸主要储存于动物和人的肌细胞中,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和磷酸肌酸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磷酸肌酸(CP)ADPATP肌酸(C)A磷酸肌酸是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B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偶联C肌肉收缩时,在磷酸肌酸的作用下使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D可推测生物体内还存在着其他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如GTP、CTP等解析:磷酸肌酸是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但不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A错误。答案:A11(2018江西南昌模拟)某同学为了验证酶的相关特性及其作用底物情况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一,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1混合,可得到中间产物乙;实验二,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1和酶2混合,可得到小分子物质a;实验三,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2混合,不能得到中间产物乙及小分子物质a。下列相关推理,错误的是()A小分子a可能是大分子物质甲的基本组成单位B酶2的作用底物很可能是中间产物乙C由实验一和实验三可得出酶1具有专一性D由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不能得出酶具有高效性和温和性解析:由实验一、二、三对比可分析得出酶1和酶2催化的反应可能为甲乙小分子物质a,酶2的作用底物可能是乙,小分子物质a可能是甲的基本组成单位,A、B正确;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三进行分析可知,酶1的作用底物是大分子物质甲,但实验未涉及酶1作用的第二种底物,故不能推测酶1具有专一性,C错误;由于缺乏和无机催化剂的对比,并且题干没有设计对温度和pH等条件的控制,因此由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不能得出酶具有高效性和温和性,D正确。答案:C12某科研小组进行了温度对蔗糖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t2为最适温度),图2表示某温度下蔗糖酶对蔗糖的催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1可判断,在反应温度由t3下降到t2的过程中,酶活性将上升B由图2可判断,蔗糖酶催化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的效率较高C图1中,若环境温度由t1变为t3,人体内蔗糖酶的活性基本不变D图2中,适当提高温度不影响单位时间内葡萄糖和果糖的产量解析:由图1可判断,在反应温度由t2上升到t3的过程中,酶活性将下降,反过来,酶活性不会上升,A错误;图2只能说明蔗糖酶可以催化蔗糖水解,但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不能证明其作用的高效性,B错误;人是恒温动物,若环境温度由t1变为t3,人的体温几乎不变,所以人体内蔗糖酶的活性基本不变,C正确;蔗糖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所以适当提高温度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促进蔗糖的水解,D错误。答案:C13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唾液淀粉酶溶液,标注为A、B、C三组,并分别调整到0 、37 、100 ,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温度分别为0 、37 、100 的等量淀粉,保持各组温度10分钟后,继续进行检测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A若向三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碘液,试管内液体颜色都可能出现蓝色B若向三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一段时间,试管都不出现砖红色沉淀C该实验的对照组是A组,实验组是B、C组D只要在0 和100 之间每隔10 设置一个实验组,就可确定该反应的最适温度解析:若向三支试管中加入碘液,A试管由于酶活性降低、C试管由于酶活性丧失,有淀粉存在会出现蓝色,B试管也有可能因淀粉没有完全分解而出现蓝色,A正确;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由于改变了温度,A管酶活性升高,有还原糖产生,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B管本来就有还原糖存在,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但C管酶空间结构已经破坏不能恢复,故C管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B错误;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的实验装置,所以对照组是B组,实验组是A、C组,C错误;每隔10 设置一个实验组,只能确定该反应的最适温度范围,而不能确定最适温度,D错误。答案:A14探究30 条件下pH值对某动物体内两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pH值1.01.53.04.05.06.07.08.0淀粉酶活性mg/g30 min200203250490450300250200蛋白酶活性g/g30 min1 5201 7501 5001 4001 020980700500(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因变量是_。(2)消化酶的作用机理是_。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是否被蛋白酶水解,因为_。(3)请改正表中一处设计错误:_。解析:(1)由“探究30 条件下pH值对某动物体内两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pH,因变量是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2)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是否被蛋白酶水解。(3)表中的不同pH梯度之间的差值为1,因此应将pH值1.5改为2.0。答案:(1)不同pH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2)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蛋白酶是蛋白质(或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有显色反应)(3)将pH值1.5改为2.015酸性磷酸酶(ACP酶)是生物细胞中调控磷代谢的重要酶类,其最适pH为4.8。研究者从鲫鱼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ACP酶,研究了铅、铬、钙、镁四种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问答:(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无关变量是_等。(写出两点即可)(2)各反应体系均加入等量的pH为4.8的缓冲液,其目的是_。(3)分析图1的两条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图2曲线表明酶的活性降低,可能的原因是铅、铬离子破坏了ACP酶的_。解析:(1)据图可知,本实验研究的是铅、铬、钙、镁四种金属离子在不同浓度的条件下对ACP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为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无关变量是pH、温度(底物量、酶量等)。(2)各反应体系均加入等量的pH为4.8的缓冲液,其目的是保证各反应体系pH最适并相同,排除pH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分析图1的两条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随着Ca2、Mg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升高。图2曲线表明酶的活性降低,可能的原因是铅、铬离子破坏了ACP酶的分子结构(空间结构)。答案:(1)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pH、温度(底物量、酶量等)(2)保证各反应体系pH最适并相同(3)随着Ca2、Mg2浓度的增高,酶活性逐渐升高分子结构(空间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