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6474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三十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生物群落中能量的循环B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可发生各种信息交流,比如行为信息C在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数量增加可导致第一营养级数量也增加D恢复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其营养结构一定很复杂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A错误;行为信息只能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B错误;冻原地带营养结构比较简单,但一旦遭到破坏,也很难恢复,D错误。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废弃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答案:B解析: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提高,A正确;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导致其他杂草种类、数量减少,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下降,B错误;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抵抗力稳定性提高,但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C正确;一块废弃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抵抗力稳定性提高,D正确。32018湖北武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B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二者相互依存答案:A解析:物质循环应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的,A错误;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B正确;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在短时间内被大量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正确;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因此二者相互依存,D正确。42016四川广安诊断如表是科研人员研究“施加秸秆和蚯蚓活动对麦田氮元素释放的影响”实验的结果。其中表施处理是将秸秆均匀覆盖于土层表面,混施处理是将秸秆与020 cm土壤均匀混合。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处理有机碳/gkg1全氮/gkg1铵态氮/mgkg1硝态氮/mgkg1对照6.880.693.5916.69秸秆表施8.710.853.8617.59秸秆表施蚯蚓8.610.834.0921.13秸秆混施9.240.924.2918.98秸秆混施蚯蚓9.390.914.2121.21A.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B土壤中有机氮主要以蛋白质、纤维素等形式存在C蚯蚓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D混施秸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可能是低氧影响了分解作用答案:B解析:蚯蚓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A正确;纤维素是糖类,不含氮元素,B错误;从表中结果来看,蚯蚓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C正确;如果混施秸秆土壤中氧气含量少,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会减弱,有机物分解减少,从而使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D正确。52018河南洛阳统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B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C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答案:A解析: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A错误。6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B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C蜜蜂跳舞属于行为信息D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答案:B解析: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生物防治,B错误。72018河南豫南九校模拟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C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均可实现自给自足D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提高,使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共同进化,A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生长素是植物自身产生的体内调节物质,针对其自身发挥作用,不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B错误;生物圈的物质可实现自给自足,但能量不能,C错误;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而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因此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D正确。82018湖北八校二次联考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生态瓶编号光照含微生物的泥沙浮游藻类水草浮游动物AB注:“”表示有,“”表示无。A两个生态瓶中的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BA瓶应放置在通风且光线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的位置C实验结果发现A瓶持续时间比B瓶长,原因是A瓶的物质和能量能自给自足D两组生态瓶进行对比实验,说明光照是所有生态系统必需的成分答案:B解析:生物群落指的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两个生态瓶中分别含有的生物各自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为保证生态瓶中的生产者生存状态良好,需提供光照,但要避免阳光直射,因为阳光直射会使瓶内温度升高过快,导致生物死亡,B正确;生态瓶只能满足物质的自给自足,能量由外界提供,C错误;两组生态瓶的差异在于有无光照,只能说明在该实验中光照是必需的,不能扩展到所有生态系统,D错误。9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乙、丙、丁构成生物群落,箭头表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CO2和COB完成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过程提供的C丁经过程获得的能量占甲、乙、丙总能量的10%20%D丙处在第三营养级答案:D解析: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碳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故图中大气中的气体X代表CO2;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丙为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完成过程的能量主要由太阳能提供;捕食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10.2018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相对值)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Bb、c曲线代表的生物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a、b、c曲线代表的生物都有可能是细菌D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答案:D解析:a曲线表示只释放二氧化碳,不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可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A正确;b、c表示都能吸收二氧化碳,b属于光能自养型,c属于化能自养型,属于生产者,所以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正确;c可能是硝化细菌等生物,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能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C正确;b曲线不能代表所有的生产者,如不能代表硝化细菌,D错误。112018河南名校模拟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缸中含有水生植物、小鱼、河泥和河水,密闭后置于适宜的光照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生植物、小鱼以及河泥、河水中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B植物可为鱼的生存提供O2,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C密闭生态缸的物质循环离不开河泥中微生物的作用D能量在“水生植物小鱼河泥中的微生物”食物链中逐级递减答案:D解析:水生植物属于生产者,小鱼属于消费者,河泥、河水中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A正确;水生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供鱼的呼吸作用消耗;鱼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可供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利用,B正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分解者的分解作用,C正确;河泥中的微生物是分解者,不能作为食物链的组成成分,D错误。122018河北两校模拟以下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B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D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答案:B解析: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体现的是种间关系,A不符合;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这属于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符合;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体现的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体现的是群落的演替,D不符合。132018甘肃第一次诊断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构成生物群落的是_(填字母)。与CO2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有关的生理活动主要是_,其中过程表示_作用,大气中CO2的来源除了图中所示之外,还可来自于_等。(2)图中有_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_;丙和丁的关系是_。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108 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_kJ的能量。(3)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绿色植物的数量锐减,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数量发生了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_调节来实现的。答案:(1)A、B、D、E光合作用分解者的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2)4戊捕食和竞争1104(3)自我调节负反馈解析:(1)图中A是生产者,C是无机环境,B是分解者,D、E是消费者,构成群落的所有生物包括A、B、D、E;CO2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CO2来自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2)图中有甲乙丁戊、甲乙丁丙戊、甲乙丙戊、甲丙戊4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戊;丙和丁都以乙为食,二者为竞争关系,丙吃丁,二者为捕食关系;最高营养级至少获得的能量(选择最长食物链、最小传递效率计算)为110810%10%10%10%1104kJ。(3)生态系统发生波动后逐渐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的。142018湖南衡阳八中期中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乙示图甲中圆形框内生物的种间关系,图丙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图丙(1)若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能进行基本的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是_。(2)图甲中,若表示某生理过程,则应该是_;若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可用数学表达式_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3)图乙中若B与D可以根据对方留下的气味去猎捕或躲避,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的功能。(4)若图丙中的“W”代表能量值,则W1表示_,W2表示_;形成图丙“塔型”的原因是_。答案:(1)生产者、分解者(2)光合作用(3)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4)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或答“生产者的同化量”)(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解析:(1)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为生产者和分解者。(2)甲图中表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成有机物,“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小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放出的CO2,数学表达式为:。(3)图乙中B与D之间根据化学信息调节捕食关系,说明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功能。(4)图丙中为第一营养级,W1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W2表示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形成图丙“塔型”的原因是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152018天津十二县区联考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填图甲中字母),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则这一过程中,生产者CO2的吸收量将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逐渐增强。(2)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_。(3)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_法;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4)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的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信息传递能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1)d大于抵抗力(2)鼠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或鼠体内储存的能量)(3)标志重捕增加(4)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解析:(1)群落中的碳为有机物,碳元素从群落进入无机环境主要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此过程为图中的d;群落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不断壮大,需要固定的有机物的量大于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因此生产者CO2吸收量要大于群落呼吸排出的CO2量,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增加,则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2)图乙中B表示的是鼠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丙中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因此该种群为增长型,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增加。(4)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