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 寒假作业(4)算法综合 文 新人教A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6471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 寒假作业(4)算法综合 文 新人教A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 寒假作业(4)算法综合 文 新人教A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数学 寒假作业(4)算法综合 文 新人教A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算法综合1、下面对算法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算法只能用自然语言来描述B.算法只能用图形方式来表示C.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D.同一问题的算法不同,结果必然不同2、根据下面的算法,可知输出的结果S为( ) 第一步, ; 第二步,判断是否成立,若成立,则,重复第二步,否则执行下一步; 第三步,输出.A.19B.21C.25D.273、如图是为了求出满足的最小偶数,那么在和两个空白框中,可以分别填入()A. 和B. 和C. 和D. 和4、在设计求函数的值的程序中不可能用到的算法语句为()A.输入语句B.条件语句C.输出语句D.循环语句5、在k进制中,十进制数103记为87,则k等于()A.6B.12C.14D.166、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的值分别为,则输出的值为()A. B. C. D. 7、执行两次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第一次输入的值为,第二次输入的值为,则第一次,第二次输出的的值分别为()A.0,0B.1,1C.0,1D.1,08、下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分别为,则输出的 ( )A. B. C. D. 9、如果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输入正整数和实数,输出,则( )A. 为的和B. 为的算术平均数C. 和分别是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D. 和分别是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10、我国古代名著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思为:一尺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都截不完,现将该木棍依此规律截取,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功能就是计算截取7天后所剩木棍的长度(单位:尺),则处可分别填入的是( )A.,B.,C.,D.,11、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或模糊;算法执行后一定产生确定的结果.12、一个算法如下:第一步, 取值,取值.第二步,若不大于12,则执行下一步;否则执行第六步.第三步,计算并用结果代替.第四步,用的值代替.第五步,转去执行第二步.第六步,输出.则运行以上步骤输出的结果为_.13、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输出的结果是_.14下面的程序框图能判断任意输人的整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其中判断框内的条件是.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算法的特点:有穷性,确定性,顺序性与正确性,不唯一性,普遍性;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程序语言来表示,故A、B不对;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算法来描述,但结果一定相同,故D不对.C对.故应选C.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该算法的运行过程是:成立,成立,成立,成立,成立,不成立,输出 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由题意,因为,且框图中在“否”时输出,是判定框内不能输入,故填,又要求为偶数且初始值为,所以矩形框内填,故选D.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对于分段函数的算法,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都是需要的,条件语句也是需要的,只有循环语句不可能用到,故选D. 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由k进制中基数为k,得,即8k=96,k=12.故选B.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程序运作如下,结束循环,输出,故选B. 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第一次,;第二次,选D.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由于,,且不成立,所以,此时成立,故;由于,所以;由于成立,所以,此时,由于不成立,所以.满足,故输出的值为.考点:1. 更相减损术;2.程序框图. 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结合题中程序框图,当时, ,可知应为, 中最大的数;当时, ,可知应为, 中最小的数. 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由题意, 天后所剩木棍的长度为,将选项A,B,C,D中的条件代人程序框图可知B正确. 11答案及解析:答案:解析:算法不唯一,知识有的较简单. 12答案及解析:答案:36解析:用程序框图表示出算法条件和循环条件,弄清每一次变量数值的变化以及程序结束运算是的值. 13答案及解析:答案:24解析: 14答案及解析:答案: 解析: 根据条件结构中“是”“否”输出的结论填空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