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考前提分仿真试题九.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6269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物理考前提分仿真试题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物理考前提分仿真试题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物理考前提分仿真试题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物 理(九)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为,其中n2,3,4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后,核外电子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B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速度大小为C大量处于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若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电磁波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电磁波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15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0.8 kg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 s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2甲、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6 s内拉力做的功为120 JB物体在02 s内所受的拉力为4 NC物体与粗糙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D合外力在06 s内做的功与02 s内做的功相等16如图所示,两电荷量分别为Q和+2Q的点电荷固定在直线MN上,两者相距为L,以+2Q的点电荷所在位置为圆心、为半径画圆,a、b、c、d是圆周上四点,其中a、b在MN直线上,c、d两点连线垂直于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两点的电势相同B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Cc、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D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17如图所示,A、B两卫星绕地球运行,运动方向相同,此时两卫星距离最近,其中A是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为r。地球可看成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其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若经过时间t后,A、B第一次相距最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卫星B的运行周期大于卫星A的运行周期B卫星B的运行周期是C在地球两极,地表重力加速度是D若卫星B通过变轨与A对接之后,B的机械能可能不变18如图所示,在空间有一坐标系xOy,直线OP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第一象限内有两个方向都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I和II,直线OP是它们的边界,OP上方区域I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质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从O点沿与OP成30角的方向垂直磁场进入区域I,质子先后通过磁场区域I和II后,恰好垂直打在x轴上的Q点(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II中磁感应强度为B区域II中磁感应强度为3BC质子在第一象限内的运动时间为D质子在第一象限内的运动时间为19如图(a)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 : n255 : 4,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流表A1,副线圈电路接有交流电压表V、交流电流表A2、滑动变阻器R等,所有电表都是理想电表,二极管D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灯泡L的阻值恒定。原线圈接入的交流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为VB灯泡L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VC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A1示数减小,V示数增大D由图(b)可知交流发电机转子的角速度为100 rad/s2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足够长金属导轨abcd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一电阻为r,质量为m的导体棒PQ放置在导轨上,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PQbc构成矩形。棒与导轨间无摩擦,棒左侧有两个固定于水平面的光滑立柱。导轨bc段电阻为R,长为L,其他部分电阻不计。以ef为界,其左侧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右侧匀强磁场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t0时,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垂直作用在导轨的bc边上,使导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则AF与t2成正比BF和t是线性关系C当t达到一定值时,QP刚好对轨道无压力D若F0,PQbc静止,ef左侧磁场均匀减小,QP可能对轨道无压力21如图所示,一弹性轻绳(绳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左端固定在A点,弹性绳自然长度等于AB,跨过由轻杆OB固定的定滑轮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穿过竖直固定的杆。初始时ABC在一条水平线上,小球从C点由静止释放滑到E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C、E两点间距离为h,D为CE的中点,小球在C点时弹性绳的拉力为0.5mg,小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弹性绳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D点时速度最大B若在E点给小球一个向上的速度v,小球恰好能回到C点,则C小球在CD阶段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小球在DE阶段损失的机械能D若仅把小球质量变为2m,则小球到达E点时的速度大小第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准备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劲度系数较大的轻质弹簧T的弹性势能与其压缩量之间的关系,图中B为一固定在桌面,带有刻度的平直光滑导轨,小盒C用轻绳悬挂于O点,弹簧T左端固定,用小球A沿导轨B向左挤压弹簧,释放后球A弹出,射入一较重的小盒C中与小盒C一起向右摆动,摆动的最大角度可以被准确测出。球A射入盒C后两者的重心重合,重心距悬点O的距离为L。试问:(1)欲完成此探究实验,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要测量最大摆角和重心距悬点O的距离L外,还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写出这些物理量及其字母代号:_。(2)通过上述的物理量可求出弹簧T将球A弹出时释放的弹性势能EP,写出其计算表达式:_。(无需书写推导过程)(3)该实验除了要保证光滑导轨水平,小球A能正射入小盒C并与C一起运动以外,还应注意些什么?_。23(9分)为了测定电阻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待测电阻R(阻值约100 )、滑动变阻器R1(0100 )、滑动变阻器R2(010 )、电阻箱R0(09999.9 )、理想电流表A(量程50 mA)、直流电源E(3 V,内阻忽略)、导线若干、开关若干。(1)甲同学设计如上图(a)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请在图(b)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滑动变阻器应选_(选填字母代号即可);实验操作时,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到最_(选填“左”或“右”)端,再接通开关S;保持S2断开,闭合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指针偏转至某一位置,并记下电流I1;断开S1,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调整电阻箱R0阻值在100 左右,再闭合S2,调节R0阻值使得电流表读数为_时,R0的读数即为电阻的阻值。(2)乙同学利用电路(c)进行实验,改变电阻箱R0的值,读出电流表相应的电流I,由测得的数据作出图线如图(d)所示,图线纵轴截距为m,斜率为k,则电阻的阻值为_(用m、k表示)。(3)若电源内阻是不可忽略的,则上述电路(a)和(c),哪种方案测电阻更好_?原因是_。24(12分)近年来,网上购物促使快递行业迅猛发展。如图所示为某快递车间传送装置的简化示意图,传送带右端与水平面相切,且保持v04 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传送带的长度为L3 m。现将一质量为0.4 kg的包裹A轻放在传送带左端,包裹A刚离开传输带时恰好与静止的包裹B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包裹A向前滑行了0.1 m静止,包裹B向前运动了0.4 m静止。已知包裹A与传输带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4,包裹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g取10 m/s2。求:(1)包裹A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2)包裹B的质量。25(20分)如图所示,坐标原点O左侧2 m处有一粒子源,粒子源中有带正电的粒子(比荷1.01010 C/kg)由静止进入电压U800 V的加速电场,经加速后沿x轴正方向运动;O点右侧有以O1点为圆心、r0.20 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部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0103 T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圆的左端跟y轴相切于直角坐标系原点O,右端与一个足够大的荧光屏MN相切于x轴上的A点。粒子重力不计。(1)求粒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到A点的距离;(2)若撤去磁场,在荧光屏左侧某区域加竖直向上匀强电场,电场左右宽度为2r,场强大小E1.0103 V/m,粒子仍打在荧光屏的同一位置,求电场右边界到屏幕MN的距离。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B雨伞伞面上有许多细小的孔,却能遮雨,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作用C一定质量的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D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E. 某容器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气体的压强不变,当温度升高时,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撞击容器壁的次数增多。(2)(10分)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壁光滑,长为L,底面直径为D,其右端中心处开有一圆孔。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容器内,器壁导热良好,活塞可沿容器内壁自由滑动,其质量、厚度均不计。开始时气体温度为300 K,活塞与容器底部相距。现对气体缓慢加热,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p0,求温度为500 K时气体的压强。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0.10 s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0.5 m处的质点, Q是平衡位置在x2.0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2 m/sC从t0到t0.15 s,这列波传播的距离为3 mD从t0.10 s到t0.15 s,P通过的路程为10 cmEt0.15 s,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反(2)(10分)如图甲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下深d处有一个点光源S,它发出a、b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被照亮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由a、b两种单色光所构成的复色光的圆形区域,其半径为R,周边为环状区域,其宽度为L,且为a光的颜色,如图乙所示,那么,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na和nb分别是多少? 绝密 启用前【最后十套】2019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物理答案(九)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答案】C【解析】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总能量增大,选项A错误;基态的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的光子被电离后,最大动能为EkmhE1,设电子的最大速度为vm,则vm2(h-E1)m,选项B错误;大量处于n3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可能辐射的光线的条数C323种,选项C正确;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产生的电磁波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产生的电磁波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错误。15【答案】D16【答案】A【解析】a、b、c、d四点在以点电荷+2Q为圆心的圆上,可知+2Q产生的电场在a、b、c、d四点的电势是相等的,所以a、b、c、d四点的总电势可以通过-Q产生的电场的电势确定,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b点的电势最高,c、d两点对称电势相等,a点电势最低;故A正确,B错误;+2Q的场源在c、d两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Q的场源在c、d两点的产生的场强大小也相等,根据场强的合成可知两点的总场强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c、d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故C错误;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kQr2,合成可得Ea2kQ(L2)2+kQ(L2)212kQL2,方向向左;Eb2kQ(L2)2-kQ(3L2)268kQ9L2,方向向右;故EaEb;则D错误.17【答案】C【解析】设卫星B的周期为T,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3rB3T2T2,可知卫星B的运行周期小于卫星A的运行周期,故A错误;对当卫星卫星B比A多转半周时,A、B第一次相距最远,则有:2Tt-2Tt,解得:T2TtT+2t,故B错误;对于卫星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GMmr2m42T2r,可得地球的质量:M42r3GT2,在地球两极,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得:mgGMmR2,联立解得:g42r3R2T2,故C正确;卫星A的运行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T卫星B通过变轨与A对接,则需要在原轨道上对卫星B加速,使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做离心运动,最后与A对接,则卫星B的机械能要增大,故D错误。18【答案】D【解析】设质子在磁场I和II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 和r2 ,区域II中磁感应强度为B,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v2r1 ,qvBmv2r2 由带电粒子才磁场中运动的对称性和几何关系可以知道,质子从A点出磁场I时的速度方向与OP的夹角为30 ,故质子在磁场I中轨迹的圆心角为60,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OAr1,在区域II中,质子运动1/4圆周,O2 是粒子在区域II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r2OAsin3012r1 ,由计算得出区域II中磁感应强度为:B2B ,故AB错误;质子在区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60,在区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90,质子在区的运动时间t1162mqBm3qB ,质子在区运动时间t2142mqBm4qB ,则粒子在第一象限内的运动时间为7m12qB,故C错误,D正确。19【答案】BD【解析】由图b可知,原线圈输入电压有效值为440V,根据U1U2n1n2,可得副线圈电压为32V,交流电压表V的示数为有效值即为32V,故A错误;设灯泡L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灯泡的阻值为R,交变电流的周期为T,根据交变电流有效值的定义有:322RT2U2RT,解得:U162V,故B正确;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向下滑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原副线圈匝数比不变、输入电压不变,则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则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A2示数增大,因为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所以电流表A1示数也增大,故C错误;根据2T100rad/s可知,交流发电机转子的角速度为100rad/s;故D正确.20【答案】BC【解析】t时刻dc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BLv,导轨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vat,则 EBLat;感应电流 IER+r,金属导轨abcd安培力大小 F安BIL,对导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安ma,则得:Fma+B2L2aR+rt,可知F与t2不成正比,F与t成线性关系,故A错误,B正确;当t达到一定值时,导致QP的电流,产生的安培力等于其重力,则刚好对轨道无压力,故C正确;当ef左侧磁场均匀减小,不管减小到什么值,QP对轨道压力不会为零,因为受到的安培力与重力同向,故D错误。21【答案】AB【解析】当小球运动到某点P点,弹性绳的伸长量是xBP,小球受到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作用,其中FTkxBP,将FT正交分解,则FNFTsinkxBPsinkxBCmg2、FfFN14mg,FT的竖直分量FTyFTcoskxBPcoskxCP。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f-FTyma,解得:a34g-FTym34g-kxCPm,即小球的加速度先随下降的距离均匀减小到零,再随下降的距离反向均匀增大。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小球运动到CE的中点D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故A项正确。对小球从C运动到E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mgh+WFT+(-14mgh)0-0;若小球恰能从E点回到C点,应用动能定理得:(-mgh)+(-WFT)+(-14mgh)0-12mv2;联立解得:WFT-34mgh、vgh。故B项正确。小球在全程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小球在CD段所受弹力竖直分量较小;则小球在CD段时摩擦力和弹力做的负功比小球在DE段时摩擦力和弹力做的负功少,小球在CD阶段损失的机械能小于小球在DE阶段损失的机械能。故C项错误。若仅把小球质量变为2m,对小球从C运动到E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2mgh+WFT+(-14mgh)122mv12-0,解得:小球到达E点时的速度大小v1gh。故D项错误。第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 【答案】(1)还需测量小球A的质量m,重盒C的质量M,弹簧的压缩量x (2)Ep(M+m)2mgL(1-cos) (3)要注意每次实验时,弹簧压缩量不要过大,以保证绳总处于绷直状态,同时摆角不大于90;每次实验时,弹簧的压缩量也不宜过小,否则压缩量L及摆角的测量相对误差大,轨道摩擦损耗不可忽略 【解析】(1)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球和盒子的重力势能,要测量重力势能的增加量,要测量小球A的质量m、重盒C的质量M;要研究弹性势能和压缩量的关系,要测量弹簧的压缩量X;还需测量:小球A的质量m、重盒C的质量M、弹簧的压缩量X;(2)弹性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小球的动能的增加量,故Ep12mv2;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故mvM+mv,继续摆动过程机械能守恒,故12M+mv2M+mgL1-cos,联立计算得出Ep(M+m)2mgL(1-cos);(3)要注意每次实验时,弹簧压缩量不要过大,以保证绳总处于绷直状态,同时摆角不大于90;每次实验时,弹簧的压缩量也不宜过小,否则压缩量L及摆角 的测量相对误差大,轨道摩擦损耗不可忽略。23(9分) 【答案】(1)如图所示 R2 左 I1 (2)mk (3)(a) 此方案不受电源内阻的影响【解析】(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因为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时,阻值越小调节越方便,所以变阻器应选R2;实验操作时,应将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输出电压最小的一端,即最左端;根据欧姆定律,若两次保持回路中电流表读数不变,即电流表读数仍为I1时,则根据电路结构可知,回路中总电阻也应该相等,结合回路中的电阻计算,可知R0的读数即为电阻的阻值。(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应有:EI(R+R0),解得:1IRE+R0E ,结合数学知识可知mRE,k1E,解得:E1k,REmmk。(3)若电源内阻是不可忽略的,则电路(a)好,因为电源内阻对用(a)测电阻没有影响,而导致用(c)测量电阻偏大,有测量误差。24(12分) 【解析】(1)包裹A在传送带滑行,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mAgmAa1 由式解得:a14(m/s2)假设包裹A离开传送带前就与传送带共速,由匀变速运动知识可得:v02-02a1s1 由式解得:s12mL,所以上述假设成立加速过程:s112a1t12 由式解得:t11s匀速过程:L-s1v0t2 由式解得:t20.25s所以包裹A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tt1+t21.25s (2)包裹A在水平面滑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mAgmAa2 由式解得:a25m/s2同理可知包裹B在水平面滑动的加速度也是a25m/s2包裹A向前滑动至静止:0-vA2-2a2sA 由式解得:vA1m/s包裹B向前滑动至静止:0-vB2-2a2sB由式解得:vB2m/s包裹A、B相碰前后系统动量守恒:mAv0mAvA+mBvB (11)解得:mB0.6kg25(20分) 【解析】(1)粒子射入O点时的速度v,由动能定理得到:qU12mv2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qvBmv2R解得:R0.4 m设圆周运动的速度偏向角为,则tan2rR12故tan43由几何关系可知,tantanyr解得:y0.267m;(2)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Eqma,2rvt,y112at2,vyat射出电场时的偏向角为,tanvyv磁场右边界到荧光屏的距离为x,由几何关系tany-y1x解得:x0.867m。(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 【答案】BCD【解析】分子间的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引力和斥力均减小,故A错误;雨伞伞面上有许多细小的孔却能遮雨,是因为水的表面层的分子间距较大,水分子间的力为引力,表现为张力作用,故B正确;一定质量的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需要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即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但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故C正确;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nRT可知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则一定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故D正确;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可知,压强取决于单位时间撞击容器壁单位面积的次数(体积)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程度即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所以体积增大,压强不变时,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撞击容器壁单位面积的次数一定减少,故E错误。(2)(10分) 【解析】活塞移动时气体做等压变化V0T0V1T1 ,解得T1450K 活塞至最右端后,气体做等容变化;T1450K;P1P0;T2500K由P1T1P2T2 解得P210P09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 【答案】ACE【解析】振动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乙图读出,在t0.10s时Q点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由波形的平移法判断可知该波沿x轴负方向的传播。故A正确。由甲图读出波长为4m,由乙图读出周期为T0.2s,则波速为vT20m/s。故B错误。从t0到t0.15s,波传播的距离为 svt200.15m3m,故C正确。从t0.10s到t0.15s,经过时间为t0.05sT/4,由于在t0.10s时质点P不在平衡位置和最大位移处,所以从t0.10s到t0.1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不等于At0.10s。故D错误。在t0.15s时,即从t0.10s时刻开始经过四分之一个周期,质点P在平衡位置上方,加速度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E正确。(2)(10分) 【解析】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全反射规律可得:sinC1n,可得n1sinC,由几何知识:sinCbRd2+R2,则nbR2+d2RsinCaR+Ld2+(R+L)2,则na(R+L)2+d2R+LR+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