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区专用2019高考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三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614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地区专用2019高考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三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高考地区专用2019高考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三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高考地区专用2019高考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三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读交通运输方式图,填表比较图中运输方式的特点。运输方式主要特点铁路优点运量、速度快、运费较、连续性好缺点造价、消费金属材料多、短途运输成本公路优点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运费较贵水路优点运量、投资少、运费缺点速度、灵活性和连续性航空优点速度、效率高缺点运量、能耗大、运费、设备投资大管道优点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温馨提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比较项目运输方式运费由高到低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运量由大到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空运速度由快到慢空运铁路公路海运河运2.读某区域交通图,梳理基础知识。(1)交通运输网的构成要素交通运输线:主要包括铁路线、公路线、水运航道、航空线和管道等。交通运输点:主要包括交通线上的火车站、汽车站、港口、机场等。(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自然、社会、经济、技术。(3)交通运输的合理布局为了加强甲城与乙村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_c_,原因是c规划线路与等高线走向一致。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穿越城区和坡度大。港口的选址应考虑以下几点:背风的海湾、与城市或交通线相连、水较深。甲城市计划修建一小港口,图中四处最合理的是_处。温馨提示主干道路布局在城市外缘的原因:为城市的发展预留空间,避免对市区造成污染,减少市区交通拥堵现象。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1读某历史名城图,梳理基础知识。(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河流和煤、铁资源。(2)旧城区区域和区域形成时间较早的是区域,原因是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交通。(4)新城区的发展方向为南北方向沿铁路伸展。(5)旧城区发展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主要是因为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2读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示意图,梳理基础知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平原交通便利,交通线路密集成网3.读我国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梳理基础知识。(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交通最优原则。(2)表现知识点(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情景导入先思考 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2017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3.1万千米,居世界第一!(1)公路运输有哪些优势?提示: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2)除公路运输外,还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提示: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量大小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运速慢快运价低高灵活性差居中最好好最差连续性最差好居中差最好投资投资少投资大、占地广投资较大投资大投资大二、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则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下: 应用体验不可少 根据新调整的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读三种运输方式旅程与耗时对比图,回答下题。1图中属于高速铁路优势区间的是()AAB区间BBC区间CBD区间 DDE区间解析:选C旅程在200 km以下,高速公路拥有优势;旅程超过了1 000 km,客运飞机表现出快速、便捷的优越性;BD区间属于高速铁路的优势区间。图1、图2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据此回答23题。2图1与图2中交通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3下列贸易中,选择运输方式合理的是()A天然橡胶:泰国上海,选乙B铁矿石:澳大利亚中国,选丁C鲜花:荷兰美国,选D集成块:硅谷渥太华,选解析:2.A3.B第2题,从图1中可知甲的运输方式运速最快,运量最小,应为航空运输;乙运输方式的运速和运量都较大,应为铁路运输;丁运输方式的运速最慢,运量最大,应为水运,由此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从图2中可知运输方式的运费最高应为航空;运输方式在短途运输中运费最低,应为公路;运输方式在中程运输中运费最低,应为铁路运输;运输方式在远程中运费最低,应为水运,综合分析可知A正确。第3题,天然橡胶从泰国运到上海应选择海洋运输(水运);铁矿石从澳大利亚运到中国也选择海洋运输;鲜花从荷兰运到美国应选择空运;集成块从硅谷运到渥太华应选择空运。知识点(二)交通运输布局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7年12月6日上午8时22分,开往成都东的D4251次动车从西安北站驶出,这标志着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至此“千里蜀道一日还”不再是梦。西成高铁是首条穿越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的高铁,是首条4G信号设备实现全覆盖的山区高铁,其穿越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连续长大坡道为全国之最。影响西成高铁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筑路技术的进步等。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影响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影响分析地形平原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开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2.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影响分析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技术因素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二、交通运输点(港口、汽车站、航空港)的区位因素和选址要求港口汽车站航空港自然因素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水深和水域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设备、建筑和布局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开阔平坦、位置适宜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经济、社会、技术因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运作服务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河宽水深,靠近城市或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且交通便利的地方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天气较好,地势较高,距城市较远但交通便利的地方 方法技巧很重要 图示法记忆港口的区位选择 应用体验不可少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线、线两种方案。下图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规划的线、线两种方案中,与线比较,线()A所经地区地形平坦,施工难度较小B所经地区占用的耕地较少C比线的征地费用低D比线线路长,投资成本高2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B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C制造业向城市中心集聚D有利于扩大城市的经济腹地解析:1.A2.C第1题,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线所经地区等高线较稀少,说明地形平坦,施工难度较小,成本低,但征地费用要高一些。第2题,高速铁路的修建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经济腹地的扩展,但不会使制造业向城市中心集聚。读江苏铁路网示意图,完成34题。3影响江苏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B地价C河流流向 D技术水平4江苏铁路网的建设将()A占用大量耕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害无利B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生态平衡C加快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区际间的联系D不利于城市体系的形成解析:3.A4.C第3题,经济因素是影响江苏交通线建设的最主要因素。第4题,交通线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区际联系,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点(三)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情景导入先思考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了改善,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1)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以扬州的兴衰,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提示:大运河的淤积,使运河城市失去了客货集散转运的功能;沿海海上运输的发展和铁路的建设,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2)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什么?提示: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核心要点掌握好 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及形态的影响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12题。1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避开河谷B避开山脊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2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有()沿河分布沿交通线分布沿断层线分布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ABCD解析:1.C2.A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弯曲是为了联系更多的居民点。第2题,由图可直接读出,居民点多是沿河和交通线分布。3下列关于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城市形态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路交通时代,城市一般沿河流呈带状发展B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城市沿交通轴发展C轮船时代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D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解析:选C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水路交通时代,城市形态受河流影响较大,多沿河呈带状发展;随着多种交通方式的出现,城市的形态开始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形式转变,综合交通更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知识点(四)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情景导入先思考 随着越来越多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等项目的入驻,CBD、新街口、中关村、望京、京水桥、东四环、回龙观等,这些地方将成为新的区域商业中心,也使得多中心的商业格局逐渐形成。(1)图中的商业中心区选择有何共同点?提示:都选在市区中心或街角路口处。(2)这种布局有何优势?提示: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消费人群。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商业网点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发展变化密切相关。1交通线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商业网点的形成在区位原则方面包括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两个原则,其中市场最优原则中需求的消费人口也受到交通最优原则的影响,所以和交通线相关的交通最优原则是最关键、最基础的原则。商业网点的要求区位原则交通运输线位置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交通最优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2.交通线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例如,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具体原因如下图所示: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应用体验不可少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近年,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读图,完成13题。1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A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B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C城市交通干道的两侧D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2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A商业的信息灵通B交通的通达性好C周围的居民多D外地的游客多3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A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D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解析:1.D2.B3.A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沃尔玛位于火车站附近,好又多位于嘉禾路、湖滨南路、厦禾路、莲前路干道的十字路口。第2题,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交通的通达性好。第3题,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人流量大,可以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4右图是江汉平原某地村庄杂货部分布图(图中箭头越粗表示客货流量越大),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乡村商业网点的特点:规模_,密度_。(2)图中杂货部的布局符合商业点布局的_原则。(3)从商业网点布局的位置分析,杂货部A与杂货部B,经营规模可能大一些的是_,理由是什么?解析:第(1)题,该地具有乡村商业网点分布的一般特点,即规模小、密度小。第(2)题,A、B两杂货部均位于道路交会处,交通便利,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第(3)题,从箭头所指的客货流量来看,杂货部A处的客货流量大于杂货部B处,所以杂货部A处的商业规模大于杂货部B处。答案:(1)小小(2)交通最优(3)AA地客货流量大,B地客货流量较小(只相当于A地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