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专题五 第二讲 传记的文本特征与表现手法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6083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专题五 第二讲 传记的文本特征与表现手法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专题五 第二讲 传记的文本特征与表现手法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专题五 第二讲 传记的文本特征与表现手法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记的文本特征与表现手法规范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有光的传奇人生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跟随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1955年,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会议结束后,组织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而早在1920年,周有光就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这一运动当时还受到苏联支持。于是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改行之后的周有光负责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该方案于1958年正式公布。而这段“改行”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既来之,则安之”。“要真正改行,就要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这个机构。”“有人曾给我们讲笑话:你们太笨了,26个字母干三年。”周有光回想起这段往事仍不忘调侃,但他认为,“这三年时间花得还是很值得”。“事实上,直到今天还有人在提意见,而他们提的意见我们都研究过,几乎没有新的意见。今天就得到了这么点安慰。”1958年,周有光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革概论也于1961年出版。周有光曾有“周百科”的外号,拜其连襟沈从文所赐。1980年开始,他成为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谈到当年翻译百科全书的细节时,周有光称,“我们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由于当时国内购买力很差,就压缩成10本,称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此后,周有光又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社科部分总编委。80岁时,周有光决定让生命重新开始。他把80岁当作0岁。92岁那年,他收到一张贺卡,上面写着:祝贺12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提起这事,老先生乐不可支。“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这是后辈学者对周有光的评价。当世界各地出现了“汉语热”时,一些人推断21世纪将是汉语的世纪,周有光保持了相当的冷静:“汉语的国际地位,应当作恰如其分的正确估计。汉语的国际性最弱,这是很多中国人不愿意承认的,但是,不承认并不能改变事实。要想改变事实,只有改变汉语本身,提高汉语的规范化水平。”他的专业研究因年老体衰告一段落,但他并未停止思考,更未放弃一名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他在桑榆晚年再扬帆,开辟新领域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撰写有关文化、历史方面的文章。晚年的周有光又先后出版百岁新稿朝闻道集等数部新作。周有光曾在纪念自己华诞的座谈会上通过视频向大家问好。他在视频中说到读书,称“读书要和生活发生关系,如果读了书不能立言,就白读了”。在旁人眼中,老人依然在与时俱进。虽然处于高龄却天天上网,喜欢接触电脑,对外面的事情了解得很清楚,也有自己的看法。(有改动)【相关链接】周有光(19062017),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著名语言学家、经济学家,因主持制定汉语拼音方案而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百度百科)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都会幸福一辈子。”周有光娶的就是张家的二姐张允和,夫妻俩相敬如宾70年。(百度百科)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但是他却能坦然面对自己错位的人生。B1955年,因为周有光早年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所以组织上安排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C周有光娶了九如巷张家四个才女之一的张允和,夫妻俩相敬如宾70年,与沈从文成为连襟,这也是他人生“传奇”的一个方面。D周有光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这与他有着“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还有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分不开的。解析:B 项“因为周有光早年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所以组织上安排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强加因果。答案:B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半路出家研究语言学,周有光并没有怨言,到后来一直没有离开过语言学研究,这体现了一个学者的时代担当和奉献精神。B“周百科”的外号,虽是沈从文所赐,但从周有光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参与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来看,可以说是实至名归。C作为“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研究非常扎实,甚至到了今天,人们对汉语拼音方案也没有提出多少批评意见。D周有光晚年仍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撰写有关文化、历史方面的文章,并对所谓的“汉语热”有着冷静的思考。解析:C 项中“人们也没有提出多少批评的意见”不合文意。答案:C3.作为人物传记,本文引用了周有光先生的很多话语,请结合文本概述这样表达的好处。答: 解析:此题考查引用的作用。要结合引用的具体内容分析。从文中看,引用了传主的大量语言,增加了传记的真实性,丰富了传主周有光的形象,准确显示了其精神风貌,让读者对传主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符合这个意思即可。答案: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本的真实性。使周有光的人物形象更丰满,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和品格。有助于读者真切、深刻了解周有光的人格魅力和影响,提升传记的阅读价值。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徐半尺”华夏辨画第一人程仲霖徐邦达先生雅号“徐半尺”,意思是他经验丰富,慧眼独具,在鉴定书画时,往往刚刚打开,便知真伪,因此又被奉为“华夏辨画第一人”。据说,有一次来访者将画轴徐徐打开,刚露出一片竹叶的梢头,徐邦达便脱口而出:“李方膺!”画轴完全展开,果然不错。对传世的历代书画进行鉴别,有利于艺术品收集、整理、保护和研究,可以古为今用。但是中国历史悠久,历代书画家数量很多,而每一位书画家的创作大概有几十年,作品复杂。这些书画作品大多经过公、私收藏家相互转递,才流传至今,但真伪杂糅,不容易搞清楚。对于古书画鉴藏,至今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即凭鉴定家的眼睛来判断。因此,这是一项专门的学问。那么,徐先生的慧眼是怎么练就的呢?徐先生出身于书画收藏之家,自幼喜爱诗词书画。他主张下苦功认真临摹,曾说:“要临得像,非一点一画地看、细琢磨不可。临摹一遍,真比欣赏一百遍还要记得清楚,搞得明白。”他先后师从苏州老画师李醉石、著名画家兼鉴定家赵叔孺。后又入当时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晚清著名金石考古学家吴大澂之孙吴湖帆先生之门,书画与鉴赏能力日益精深。他18岁创作的摹本奚冈松溪高逸图现保存于加拿大,24岁创作的摹本张中芙蓉鸳鸯图现存于新加坡,皆是两家博物馆的珍宝。富春山居图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抗战时,故宫文物南迁,徐邦达在上海的库房里看到了两幅富春山居图。经过仔细考证,他发现乾隆皇帝曾经御笔亲题为真品的实为赝品。新中国成立初,徐先生到国家文物局工作。当时,各地送来的古书画非常多,徐先生夜以继日,逐一考订,为国家发掘和抢救了3700余件书画并重建了故宫博物院绘画馆。“文化大革命”中,徐先生被下放到干校,体力劳动之余,他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完成了古书画鉴定概论初稿,把实践经验总结成为系统的理论,这部书至今是古书画鉴定专业的必读书目。1978年起,徐先生与启功、谢稚柳、刘九庵等先生组成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组,甄别国内各省、市、自治区文博单位所藏历代书画作品,历时八年,行程数万里,过目书画十余万件,全国各大博物馆所藏字画的一级品几乎全部经过他的鉴定。徐邦达先生还著有古书画提要目录古书画伪讹考辨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中国绘画史图录重编清宫旧藏书画目改编历代流传绘画年表古书画伪讹考辨续编等,这些书画资料翔实而完善,将传统鉴定方法与现代考古学手段相结合,为书画鉴定建立了可传授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理论。很多人只知道徐邦达会鉴定古书画,事实上,他不只会鉴定,在绘画、书法、诗词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著名学者周汝昌和徐邦达是多年诗友,曾赋诗“鉴书观画总燃犀,倚马诗才世未知”,对徐先生的诗词造诣大加赞赏。徐邦达的人品和文品一致,还是一位爱国主义知识分子。当年汪精卫在南京过六十大寿,吴湖帆让弟子每人作一幅画,结果其他人都画了,只有徐邦达没画。吴先生问为什么不画,徐邦达说汪精卫是汉奸,不能画。徐邦达在鉴定领域眼力之高,自不待言,然而他却谨言慎行,从不妄下断言。很多人都希望花重金请他指假成真,牟取暴利,但一生淡泊的徐邦达从来没有接受过这种请求。或许这些故事是大家所耳熟能详的,但在今天这个浮躁充溢的时代,重温徐邦达的人与艺,仔细感受他的精神气质与文化涵养,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对他艺术成就的赞叹,更多的可能是对人生的重新思考。(有删改)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写徐邦达先生鉴定一来访者的画轴,用“据说”一词,暗示这件事没有考证,可见作者用词严谨。B徐邦达先生出身于书画收藏家,又自幼喜欢诗词书画,又喜欢临摹,正是这些促成了他成为一代鉴赏大家。C新中国成立初,徐邦达到国家文物局工作,这让他有了英雄用武之地,为国家发掘和抢救了大量书画并重建了故宫博物院绘画馆。D徐邦达不仅有卓越的鉴赏辨别能力,还是一位人品过硬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不迎合权贵,一生淡泊名利。解析:B项以偏概全。“自幼喜欢诗词书画,又喜欢临摹”,只是条件之一,更重要的是师从李醉石、赵叔孺,做吴湖帆先生的弟子,“书画与鉴赏能力日益精深”。答案:B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徐邦达凭他丰富的经验,独具慧眼,能在来访者将画轴打开一半时,就能说出其作者,因此得了“徐半尺”的雅号,又被奉为“华夏辨画第一人”。B文章写到中国历代书画家数量很多,作品流传至今,真伪杂糅,是为了说明书画鉴定之难,更体现了徐邦达专业功底深厚,练就了一双慧眼。C由徐邦达等四人组成的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组,为我国古书画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全国各大博物馆所藏字画的一级品全部由他鉴定过。D很多人只知道徐邦达会鉴定古书画,著名学者周汝昌曾赋诗“鉴书观画总燃犀,倚马诗才世未知”,赞赏他在绘画、书法、诗词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E徐邦达将千载中国书画知识沉淀于胸,把实践经验总结为系统理论;将传统鉴定方法与现代考古学手段相结合,建立了可传授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理论。解析:A项,“打开一半”与原文不符,原文是“刚刚打开,便知真伪”。C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几乎全部经过他的鉴定”。D项,周汝昌的诗句是对徐邦达的诗词造诣大加赞赏。答案:BE6.作为评传性质的文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答: 解析:题目指明是“评传性质”,因此答题时要紧扣“评”与“传”的角度分析。“传”的是传主的突出成就,“评”的是传主的人格魅力。另外,文中还包含了对传主的赞美之情。答案:传突出成就:精深的书画鉴赏能力,独具慧眼的传奇经历。评人格魅力:经年积聚的艺术造诣,德艺双馨的大师风范。抒赞叹之情:叙述、议论、抒情结合,感情真挚,语言精当典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