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打破隔离的坚冰 人民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6029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打破隔离的坚冰 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打破隔离的坚冰 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打破隔离的坚冰 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打破隔离的坚冰一、选择题119世纪末,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开始逐渐得到迅速发展,其基本状况不包括()A以保留民族特色为基础B以反对世界大战为主题C逐渐得到了世界的承认D体现与欧美文学的整合解析:选B19世纪末,两次世界大战尚未爆发,反对世界大战不可能成为亚、非、拉文学的主题,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19世纪末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发展状况相符。2在午后之死老人与海等作品中,作者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的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由此可见,作者认为文学应该()A在表现社会现实中蕴含作者对人生的看法B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检视社会C以嘲讽的态度展示对社会的批判和不满D揭露社会黑暗并对之进行深入剖析和批判解析:选A题干信息体现出“冰山原则”的创作手法,A项符合题意。320世纪印度的文学巨匠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和中国文学革命巨匠鲁迅的呐喊均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A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B描写了本国近代社会的演变发展C反映了当代下层人民的精神风貌D其作品均被编成剧本搬上了银幕解析:选A泰戈尔的小说戈拉和鲁迅的呐喊都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都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地区的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代表作有()A狂人日记B吉檀迦利C伊豆的舞女D悲惨世界解析:选B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和长篇小说戈拉。5鲁迅希望通过哪部小说描写“沉默的国人的魂灵”,去唤起国人斗争的勇气和精神()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呐喊D雪国解析:选BA、B、C三项都属于鲁迅的作品,而阿Q正传则是借阿Q描绘出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形象,希望能唤起国人的勇气和精神。6“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B“光是画中的主角”C“如实地表现我所生活的时代的风俗和思想面貌”D“我不爱理性的绘画”解析:选A根据“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和“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可见具有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A项符合题意。B项是印象画派风格,C项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D项是浪漫主义。7毕加索的画作格尔尼卡代表着一种空前重视“自我感受”“自我表现”的美学倾向。下面四幅作品中,与格尔尼卡属于同一艺术流派的是()ABCD解析:选B毕加索的画作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代表,A项是印象画派画家凡高的作品,故错误;B项体现的是现代主义美术的风格,故正确;C项是对现实生活的展示,体现不出现代主义的美学倾向,故错误;D项描绘的是自然风光,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8“完全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绘,抛弃了传统的三度空间和真实色彩,把人体分解成半面的几何图形再重新装配,色彩也简化为灰色和棕色。”该描述适于下列哪一画家的作品()A达芬奇 B莫奈C凡高D毕加索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是立体派艺术作品,毕加索是立体派的代表人物,符合材料,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是:材料二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化发展的什么特点?(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3)面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等国的文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家应当有选择地吸引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解析:第(1)问,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提炼。第(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首先判断观念的正误,然后就这个观点谈自己的看法。答案:(1)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2)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3)第二种说法。看法:资本主义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被侵略国家要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交流中充实和发展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