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9版高考地理 单元检测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湘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5618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19版高考地理 单元检测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2019版高考地理 单元检测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2019版高考地理 单元检测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检测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第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湖北武汉起点考试)下图为广东揭西某河床上自然形成的河流壶穴照片。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壶穴的形成主要因为()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 D生物破坏2图中地貌主要发育在河流的()A中下游 B中上游C三角洲 D河漫滩(2017郑州模拟)沙坡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坡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坡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34题。3坡是()A迎水坡,流速快B迎水坡,流速慢C背水坡,流速快D背水坡,流速慢4该沙坡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A坡和坡B坡和坡C坡和坡D坡和坡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56题。5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斜东侧大 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 D背斜西侧小6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 B乙C丙 D丁(2018山东潍坊模拟)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图回答78题。7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 B纬度C夏季风 D人类活动8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A“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C“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D“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2018大庆月考)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910题。9图中盛行风的性质是()A暖湿 B冷湿C热干 D冷干10与盛行风形成原因无关的是()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轮廓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转偏向力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1112题。1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1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下图中图a为北半球海平面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1314题。13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B丙地近地面气压小于丁地C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D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14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A气温降低,刮风下雨B气压降低,天气转晴C连续阴雨,风力加大D湿度增加,风和日丽下图为“全球平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纬度分布图”。完成1516题。1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实线代表蒸发量,虚线代表降水量实线代表降水量,虚线代表蒸发量甲地多余水汽主要由信风向北输送乙地降水的水汽主要由西北风带来A B C D16对全球海、陆蒸发量与降水量判断正确的是()A陆地蒸发大于海洋B陆地降水大于海洋C海洋蒸发小于降水D陆地蒸发小于降水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7题。17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A地下水 B大气降水C湖泊水 D冰雪融水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第18题。18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下图为“世界某海域年平均水温与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1920题。19图中()A等温线的弯曲主要受海陆分布影响B等温线数值的递变受大气环流影响C洋流a的形成是受季风环流的影响D洋流b的形成是受中纬西风的影响20图中洋流()Aa对沿岸的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a北部海域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渔场Cb流经海域易形成海冰影响航行安全Db可提高北美洲到欧洲船舶的航行速度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4题,共50分。)21(2017北京西城区期末)读“欧亚大陆东岸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说出该地区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图示海域中岛弧的形成原因。(3)由于人口增长,图中地区森林正在逐渐减少,分析其对处地貌的影响。22读甲、乙两国简图,回答有关问题。 (14分)(1)请指出图中甲国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其成因。(2)乙国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东部沿海降水多,请解释其原因。(3)请指出当乙国盛行西北风时,甲国北部的盛行风向,并解释其成因。(4)全球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23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两日天气图”,图中H为高气压、L为低气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分别说明9月20日和21日赣州的天气状况,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2)在图中画出21日赣州的风向,说明其两日风力大小的变化及判断理由。(3)简述L1发展强烈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有利影响。24(2018成都模拟)读“某地地形地质剖面水循环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1)A处建一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其类似于哪种水循环过程?图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怎样?目前,人类活动施加影响最多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什么?其主要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在哪些自然条件下,环节输水量很大?(3)如果A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可能的影响?答案精析1A2.B第1题,据材料可知,图示景观位于广东,应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故A项正确;风力作用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故B项错误;冰川作用主要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故C项错误;生物破坏对该景观的形成影响较弱,故D项错误。第2题,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中下游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3B4.D第3题,图示坡后期沙坡剖面高于前期沙坡剖面,说明是堆积坡,依据材料可知该坡为迎水坡,因坡面阻挡而水流较慢,泥沙堆积。第4题,图示两坡后期沙坡剖面低于前期沙坡剖面,说明以侵蚀为主。5C6.B第5题,河谷处最外侧是石灰岩,向里依次是页岩、砂岩,河谷处岩层地层年代表现为中间新、两翼老的分布规律,据此判断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峻,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第6题,从题干提供信息可知,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存在河床沙中,只有乙处沉积有厚厚的沙、卵石,沉积环境最好,最有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甲处离河流太近,粘土结构,丙、丁两处地势太高,都不符合贵重金属矿产的存在环境。7A8.D第7题,图示积温等值线在兰州以西黄河河段向低值处弯曲,根据等值线“凸低为高”原则,可知兰州以西黄河河段积温比南北两侧高,其原因是位于黄河谷地,地势低洼,温度高;在祁连山段,等值线向高值处弯曲,气温低,其原因是海拔高。故A项正确。第8题,“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了随高度的变化气温也在变化,即反映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日须携四季装”反映了该区域昼夜温差大,该地位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日愁暴雨夜愁霜”是指白天降雨,夜晚结霜。青藏高原温差大,白天升温快,易形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结霜。故D项错误。9A10.B第9题,为盛行西北风,是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且从海洋吹向陆地,故性质为暖湿。故A项正确。第10题,盛行风是北半球东北信风随气压带、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的,同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与海陆轮廓无关。故B项正确。11D12.A第11题,定半球,三个气象测站7月份均为最低温,故为南半球;定热量带,三个气象测站最低温均在15以上,为热带;定降水类型,南半球的夏季多雨,故三个气象测站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第12题,由上题可知,三个气象监测站为热带草原气候,在南半球的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被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因而形成降水。13D14.A第13题,根据a、b、c三图可知,该区域受低压槽影响,丁处位于低压中心附近,丙、丁位于低压槽线,可能存在冷锋。甲地位于冷锋锋线后,降水概率大,气温日较差小,乙地位于冷锋锋前,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故D项正确,A项错误;与丙相比,丁处气压梯度大,风力更大,故C项错误;由图c可知,丙处气压(1 016百帕)大于丁处气压(1 006百帕),故B项错误。第14题,未来几天,乙地将要受到冷锋影响,可能出现降温、刮风、降水天气,故A选项正确。15D16.D第15题,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富,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而南北纬30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故实线为降水量曲线,虚线为蒸发量曲线。甲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候干旱,空气湿度较小;乙地位于60S附近,受西风带的影响,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北风。第16题,海洋水汽量大,海洋的蒸发量、降水量都远大于陆地,A、B错误;海洋水汽有部分输送到陆地,因此海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错误;陆地降水大部分来自海洋水汽,蒸发小于降水,D正确。17B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因而大气降水应为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该地区西北部虽为云贵高原的一部分,但海拔不高,且纬度较低,冰雪融水不是其主要补给来源。18D由图可知,该地在冬季降水量最大,冬季降水丰富,水循环最活跃。19D20.A第19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可判定,图示区域为北太平洋西岸中纬度海域,洋流a为千岛寒流,由极地东风影响形成;洋流b是北太平洋暖流,受中纬西风带影响形成。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发生弯曲则是受寒流影响。第20题,千岛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A正确。千岛寒流南部海域,由于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B错误。b为北太平洋暖流,不会形成海冰,自西向东流会提高亚洲到北美洲航行速度,C、D错误。21(1)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2)处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碰撞挤压形成)。(3)随着森林的减少,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河流携带泥沙量增大,在出山口附近泥沙沉积量增大,冲积扇面积扩大。22(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处于大分水岭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2)乙国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东部沿海降水多。(3)西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4)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解析第(1)题,甲国东北部阴影地区,由于受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第(2)题,由于受冬夏季风和地形影响,日本西海岸和东海岸降水形成明显的季节差异。第(3)题,日本盛行西北风时为北半球冬季,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在澳大利亚北部形成西北风。第(4)题,全球变暖的影响和治理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23(1)20日气压较低(或1 006 hPa1 008 hPa),气温较高,天气晴好。21日气压升高(或1 008 hPa1 010 hPa),风力增大,气温降低,出现阴雨天气。原因:20日冷锋过境前,赣州受暖气团控制;21日赣州正值冷锋过境(或受冷锋影响)。(2)21日赣州的风向为偏北风或西北风。21日的风力大于20日。理由:21日的等压线比20日的密集。(3)有利影响:带来降水和降温,有效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的伏旱天气。24(1)海陆间大循环。西部平原地区双向互补,东部山区地表水终年补给地下水(单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2)降水多,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地面坡度小,岩石透水性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好。(3)地下水短缺,甚至枯竭;形成地下水漏斗区(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甚至塌陷;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水质变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